跳至內容

英國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聯合王國歷史(英語:History of United Kingdom)即英國歷史,其發展以英格蘭王國為核心,逐次併入威爾斯公國蘇格蘭王國愛爾蘭王國。目前聯合王國的領土包含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

1535年,英格蘭王國以《聯合法案公章》合併威爾斯公國成為英格蘭和威爾斯,再以《1707年聯合法案》合併蘇格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再以《1800年聯合法案》合併愛爾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今為愛爾蘭共和國)脫離聯合王國,但北愛爾蘭留下。1927年,英國國名正式改為今日的名稱(愛爾蘭字樣改為北愛爾蘭)。

征服與合併

征服威爾斯

中世紀時候,威爾斯由許多地方公國分別統治,幾乎沒統一過。當英格蘭受到諾曼人侵入時,威爾斯人也南進接鄰英格蘭的邊界地區,在當地和威爾斯東部建立一些貴族統治。威爾斯北部和西部則逐漸統一在羅埃林大王等人之下。

1282年,英格蘭王愛德華一世征服最後一個威爾斯北部和西部的威爾斯公國[1],兩年後以《羅德蘭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確立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1301年2月7日,他為了平息當地威爾斯人,冊封其出生於威爾斯的兒子為威爾斯親王(後來繼任為愛德華二世)。此一將威爾斯親王頭銜封給英國君主長子的傳統,至今持續實行。英王室直接統治這塊地區,故稱之威爾斯公國(1284年—1536年)。該公國之外的威爾斯東部和南部地區,仍然不受英王管轄。

1535年,《聯合法案》完成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統一,劃分後者為13個郡[2],並規定英格蘭法律通行全威爾斯,英文為其官方語言。大部分威爾斯人因此無法擔任政府公職,但可以派代表參與英國國會

合併蘇格蘭

蘇格蘭原是獨立王國,不受南方鄰居英格蘭統治。蘇格蘭氣候較惡劣,相對貧窮。蘇格蘭和法國的「老同盟」關係,向來使英格蘭相當緊張,企圖離間蘇格蘭和天主教法國。蘇格蘭宗教改革派利用此一天主教教派的矛盾,迫使舊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於1567年退位,逃亡至英格蘭,最終於1587年2月8日被當時的英王伊利沙伯一世處死。詹姆士六世幼年繼位,由新教的大臣攝政至1583年。

1603年,蘇格蘭詹姆士六世繼承伊利沙伯一世,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開始斯圖亞特王朝,但兩王國分立且各有議會。往後100餘年中,雙方在宗教和政治的差異仍大,時有對立競爭衝突,共通的王室也無法阻止。

1625年,查理一世繼位。他以君權神授說擴大王權,與議會氣氛緊張,進而發生戰爭。這場英國內戰從1642年開始,至1649年以國王被處死為結束,國家進入英格蘭聯邦時期(1649年-1653年),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新政權未得到廣泛支持。克倫威爾死後,其子理查·克倫威爾受到軍官和人民逼迫,重新召開父親解散的議會。1659年,議會宣佈君主制復辟。1660年,查理二世登基。

1702年,安妮女王繼位,希望更緊密結合蘇格蘭。1706年,她公佈聯合法案草案,認真協商合併。但蘇格蘭內部激烈辯論,某些地區還相當排斥。反對者認為草案缺少利益方面的協議,必然會失敗。蘇格蘭議會最後決議接受,主因是它已接近破產。

安妮女王批准《1707年聯合法案》,廢止雙方王國和議會,取代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和「大不列顛議會」,自己是首位大不列顛君王。議會設在倫敦西敏寺,內有45名蘇格蘭議員。兩地從此可以自由貿易,但原有的制度習俗依然維持、法律仍舊分開、貨幣各自發行、蘇格蘭教會英格蘭教會也同時保留。該法案並計劃改名兩地為「北不列顛」、「南不列顛」,但由於無人使用而很快取消。

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簽訂協議,蘇格蘭在2014年秋季就是否獨立進行全民公投。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最終投票結果是55%反對獨立,45%支持獨立,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

合併愛爾蘭

英格蘭王亨利二世展開對愛爾蘭的征服,起因是諾曼人在愛爾蘭取得根據地。他們並非英格蘭人,也不聽從英格蘭王命令。諾曼人理查·費茲吉伯特·克雷威爾斯男爵,外號「強弓手」。他協助一位被驅逐的愛爾蘭國王迪阿爾木德·麥克姆洛(Diarmuid MacMorrough)奪回其蘭斯特王國。1170年,他佔領都柏林

亨利二世擔心「強弓手」勢力太大,就在1171年領軍攻打愛爾蘭,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區,建成「愛爾蘭領地」,交由其四子約翰統治。1199年,約翰繼承其兄理查一世死後的王位,稱號不變。他在都柏林設立議會,但只對「佩爾」地區有律法權,自己掌控的地區也相當窄小。愛爾蘭領地從此由英王直接統治。

1541年,愛爾蘭議會決議建成愛爾蘭王國(1541年—1800年),以亨利八世為統治者。但亨利八世想得到超越議會的權力,所以拒絕這頭銜,隔年再自稱為愛爾蘭國王。兩邊的王位從此結合,類似1603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情形。16世紀另一現象是英格蘭大力開發殖民地,其影響力遂更加深入愛爾蘭。雙方終於在1800年合併,但愛爾蘭自由邦於1922年獨立,北愛爾蘭則留下。

聯合王國與英聯邦

英國國旗圖案是由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旗組合成的

19世紀中期以後,「聯合王國」由於勢力衰退和民族主義興盛(尤其印度埃及),逐漸放鬆對殖民地的控制。1867年-1910年間,聯合王國給予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自治領」的地位,相互仍有緊密關係。1920年代,英國開始考慮讓殖民地自主。1931年,《西敏寺法令》通過,英聯邦正式成立,前三者成為創始會員國,大英帝國正式瓦解。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獨立,其餘殖民地紛紛跟隨,幾乎都成功獨立,並成為英聯邦的會員國。仍有13個殖民地,包括百慕達直布羅陀福克蘭群島,選擇不獨立而成為英國海外領地

二戰後和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工黨迅速崛起,在歷次大選均取得佳績,於1945至1951年、1964至1970年及1974至1979年長期執政。期間工黨政府推動大力為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國有化,並設立國民保健署,推動免費醫療及教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又受到所有政黨支持,並為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戴卓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為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1979年英國大選,戴卓爾夫人上台後,開始推動部分企業私有化,為了使英國經濟恢復活力,擺脫「英國病」的困擾,她拋棄二戰之後的所謂「共識政治」與凱恩斯主義政策,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減少,大多數國營事業私有化,勞動力市場也變得更具彈性,在財政上採用貨幣主義政策,英國經濟最終走出長期「滯脹」的局面。自1981年以後,其年實際增長率達3%以上,在當時是僅次於日本的主要西方發達國家。在社會文化領域,戴卓爾夫人則致力於抨擊福利制度所衍生的「不勞而獲」思想,頌揚傳統的中產階級道德,鼓吹通過努力工作以創造財富,而非追求財富的再分配。然而戴卓爾夫人的政策也使得英國社會出現分裂,尤其是財政緊縮與產業轉型,對於英國的傳統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導致大批工人失業。

1997年英國大選英國工黨成為執政黨,結束保守黨18年的執政,取得執政權。其領袖托尼·布萊爾成為新任首相,他是英國185年來最年輕的首相。連任三屆後,2007年5月11日,執政十年的布萊爾在其選區宣佈辭任首相並推薦英國財政大臣白高敦接任,布朗於6月17日正式就任首相。[3]

2010年英國大選,選舉結果,出現自1974年2月以來首個懸峙國會,最後保守黨與自民黨達成協議,組建65年首個和平時期的聯合政府。保守黨黨魁大衛·卡梅倫出任首相,自民黨黨魁尼克·克萊格出任副首相。卡梅倫成為英國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比布萊爾當選時更年輕5個月。

2013年2月5日,英國議會舉行投票以壓倒優勢通過同性戀合法化法案。英國首相卡梅倫帶頭支持的這項法案,一直受到執政保守黨黨內部分議員的強烈反對。在下院舉行的首次投票中,這項法案以400票支持,175票反對獲得通過。絕大多數支持票來自左翼的工黨和自民黨議員,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中,有約一半議員投了反對票或者棄權票。有議員更批評卡梅倫為討民心,不惜犧牲保守黨核心價值,恐令卡梅倫黨魁地位再受動搖。[4]

2013年5月21日,英國下議院以366票支持,161票反對,三讀通過在英格蘭和威爾斯承認同性婚姻。有關法案使保守黨內部出現嚴重分歧。聯合政府另一政黨自民黨和在野工黨領袖均表示支持法案。法案下一步將移交上議院辯論,首相卡梅倫希望能盡快為同性婚姻立法。卡梅倫決意推動法案,但面對黨內的反對。反對法案的包括保守黨高官威爾斯大臣戴維·瓊斯和環境大臣奧文·佩特森,還有10名初級官員,倒戈的保守黨員共133人。[5]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結果顯示51.89%投票支持脫歐。隨後英國國會推出《退出歐盟法案》(European Union (Withdrawal) Act 2018),計劃於2019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經過長達數年的波折,歐洲議會於2020年1月29日通過《英國脫歐協議》,正式宣佈英國脫歐

2022年9月8日,統治英國長達70年的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去世,享年96歲。其子查爾斯三世繼位。

註釋

  1. ^ 約在今天盎格魯西郡、卡那封郡、麥里昂斯郡、塞勒狄瓊郡、凱爾馬瑟夏爾郡等地區。
  2. ^ 安格魯西郡、布萊根郡、凱爾納馮郡、卡爾狄更郡、凱爾馬瑟郡、丹比夫郡、佛林特郡、葛萊摩根郡、麥里昂斯郡、蒙茅斯郡、蒙哥馬利郡、彭布魯克郡、拉德諾郡。
  3. ^ 馬桂花,尚軍,布朗就任英國首相 街邊發表親民講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華網
  4. ^ 英國議會投票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 [2013-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8). 
  5. ^ 英國下議院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2013-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參閱

參考文獻

  1. ^   Norman Davies The Isles: A History (Macmillan, 1999)
  2. Frank Welsh The Four nations :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Yale, 2003)
  3. Jeremy Black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Macmillan, 1996)
  4. Hugh Kearney The British Isles : a history of four nations (Cambridge, 1989)
  5.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series)
  6. G. Williams Wales and the Act of Union (1992)
  7. S. Ellis & S. Barber (eds) Conquest and Union: Fashioning a British State, 1485-1725 (1995)
  8. Linda Colley Britons: 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 (New Haven, 1992)
  9. R.G. Asch (ed) Three Nations: A Common History? England, Scotland, Ireland and British History c.1600-1920 (1993)
  10. S.J. Connolly (ed) Kingdoms United?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since 1500 (199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