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克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奉愛梵語भक्ति羅馬化:Bhakti);又譯為信愛奉獻虔信虔敬忠誠,音譯爲巴克蒂巴克提薄帝薄克帝;在印度教中指對最高神祇三相神的虔誠信仰、尊敬供養的傳統;印度文化圈內的伊斯蘭教基督教上座部佛教耆那教錫克教也吸收了這個詞語,如東南亞上座部佛教將佛弟子對佛陀阿羅漢聖者的虔信稱爲「薄帝」(巴利語bhatti[1][2][3]

詞源

भक्तिBhakti)的詞根bhak-來自bhaj-(<*bhag-),義爲分享、參與。它還包含了依戀、皈依、虔信、奉獻、忠誠、崇敬等含義。

巴克提運動

12世紀穆斯林統治者入主印度後,印度教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產生了奉愛運動英語Bhakti Movement,最早興起於印度南部,代表人物爲羅摩奴闍英語Ramanuja。他強調奎師那(黑天,毗濕奴的化身)的至高地位以及對祂的崇信,提出奉愛不被業報或分別智污染。13世紀後,奉愛運動遍佈全印,代表人物羅摩難陀英語Ramananda迦比羅遮曇若大勝主羅摩難陀英語Ramananda強調任何信仰奎師那者都能獲得解脫迦比羅出生於穆斯林家庭,他的參與則旨在消除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對立;遮曇若甚至被視為奎師那的真身,他的理論攝取和統合了多方的觀點。奉愛運動英語Bhakti Movement的主導者和信奉者被稱為「奉愛派」(巴克提派)。

奉愛和奉愛運動的影響至今仍在,遮曇若在奉愛運動中提出的種種觀點以使徒傳系英語Sampradaya(Śri-sampradāya)的方式傳承至今,以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主要傳承者。

巴克提瑜伽

瑜伽當中有一種「巴克提瑜伽」,意譯爲奉愛瑜伽、信愛瑜伽、信瑜伽等,即強調以奉愛的修行接近與神祇。

參考文獻

  1. ^ Donald Swearer (2003), Buddhism in the Modern World: Adaptations of an Ancient Tradition (Editors: Heine and Preb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46981, pages 9-25
  2. ^ Karel Werner (1995), Love Divine: Studies in Bhakti and Devotional Mysticism, Routledge, ISBN 978-0700702350, pages 45-46
  3. ^ Karunaratna, Indumathie (2000). "Devotion". In Malalasekera, Gunapala Piyasena. 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 IV. Government of Ceylon. p. 435.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