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
劉貴(?—539年12月13日),秀容郡陽曲縣(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人,北魏、東魏政治人物,劉乾之子。
生平
劉貴是高歡舊交,初為爾朱榮府騎兵參軍。劉貴為人剛直有氣斷,而爾朱榮性情勇猛急躁,劉貴辦事、賞罰嚴峻,深得爾朱榮賞識。528年,參與河陰之變計劃,封敷城縣伯。官至左將軍、太中大夫,有戰功封公爵。因受爾朱榮信任,加撫軍將軍。530年,擔任涼州刺史。
長廣王元曄即位,爾朱世隆掌握政權,劉貴擔任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左僕射、西道行台,與行台元顯恭在正平對峙。劉貴擊敗元顯恭,元顯恭被裴儁擒獲。劉貴任晉州刺史。531年,轉任行汾州事。高歡起兵,劉貴棄城到鄴城歸順高歡。532年,以本官任肆州刺史,轉任行建州事。534年,擔任陝州刺史。
東魏建立,537年,擔任御史中尉、肆州大中正。同年,加行台僕射,和侯景、高昂在洛陽攻打獨孤信。劉貴深受高歡器重。但酷殺成性,視漢人為「一錢漢」。劉貴因為對漢人歧視頗深且在人前表現得肆無忌憚,因此與高昂不和,有一次高昂大怒,拔刀向劉貴砍去,劉貴逃回自己的軍營。
興和元年十一月辛亥朔十七日丁卯(539年12月13日),劉貴去世[1]。追贈冀定並殷瀛五州軍事、太保、太尉公、録尚書事、冀州刺史,諡忠武。北齊建國後,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詔令,已故中尉劉貴等人輔佐先帝,協助治理皇室基業,有的不幸早年去世,有的以身殉職,可以派遣使者到墓地進行祭奠,並安撫慰問他們的妻子兒女,安慰兼及活着或死去的人[2][3]。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齊孝昭帝高演詔令將劉貴等十二人合祭於高歡的宗廟之中[4][5]。
家庭
祖父
- 劉某,北魏給事中[1]
父親
- 劉乾,北魏肆州刺史[1]
夫人
子女
- 劉元孫,東魏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都督肆州諸軍事、肆州刺史,夫人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元恭之女[1]
- 劉洪徽,世子,東魏散騎常侍、千牛備身,夫人高阿難,大丞相、勃海王高歡第三女[1]
- 劉徽彥,東魏肆州主簿[1]
- 劉徽祖[1]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太保太尉公錄尚書事都督冀定瀛殷並涼汾晉建郟」肆十一州諸軍事冀州刺史郟肆二州大中正第一酋長敷城縣開國公劉君墓誌銘」君諱懿,字貴珍,弘農華陰人也。自豢龍啟冑,赤烏降祥,磐石相連,犬牙交錯,長原遠葉,」繁衍不窮,斧衣朱紱,蟬聯弈世。祖給事,德潤於身,民譽斯在。父肆州,行成於己,名高當」世。君體局強正,氣幹雄立,剛柔並運,方圖備舉。棄置書劍,宿有英豪之志;指畫山澤,早」懷將率□心。起家拜大將軍府騎兵參軍第一酋長。莊帝之初,以勳參義舉,封敷城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除直閣將軍左中郎將左將軍太中大夫。帝圖時意,以為未盡,進」爵為公,□邑五百,拜散騎常侍撫軍將軍;乃除使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本將軍涼州」刺史假鎮西將軍,常侍開國如故。又為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兼尚書右僕射西南」大行臺。復除使持節都督二汾晉三州諸軍驃騎將軍晉州刺史。又行汾州事。大丞」相勃海王命世挺生,應期霸世。君既同德比義,事等魚水,乃除使持節都督肆州諸軍」事本將軍肆州刺史,又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餘如故。及聖明啟運,定鼎鄴宮,乃睠」西顧,權烽未息。遂以君為使持節都督郟州諸軍事本將軍郟州刺史,儀同開國如故。」入以本秩為御史中尉。復兼尚書僕射西南道行臺加開府,餘如故。式遏奸寇,鎮靜河」洛,復路還朝,仍居本位。君自解巾入仕,撫劍從戎,威略有聞,強毅著稱。其猶高松,有棟」梁之質;類如金石,懷堅剛之性。既時逢多難,世屬慇憂,群飛競起,橫流未歇。折衡行陣」之間,運籌帷幄之內。雄圖莊志,與韓白連衡;將略兵權,共孫吳合契。猛烈同於夏日,嚴」厲等於秋霜。去草逐雀,懷鶬鷹之氣;誅豺制兕,起臥虎之威。降年不永,奄從晨露,以興」和元年十一月辛亥朔十七日丁卯薨於鄴都。追贈使持節侍中太保太尉公錄尚書」事都督冀定瀛殷並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餘官如故。粵以二年歲在庚申正月庚戍」朔廿四日癸酉葬於肆盧鄉孝義里。乃作銘曰:」淼淼長瀾,巖巖峻趾,就日成德,聚星效祉。家風未沫,世祿不巳,於穆夫君,一日千里。昂」昂風氣,烈烈霜威,進退有度,信義無違。行高州里。聲滿邦畿,抗足高騖,理隔奮飛。秉麾」執鐸,南臨北撫,肅清邦國,折衝疆寓。駿足未窮,逸翮方舉,奄異金石,遽同草莽。眷言歸」奔,有嗟臨穴,荊棘方生,松檟將列。千秋萬古,光沉影絕,陵谷若虧,聲芳有晰。」夫人常山王之孫,尚書左僕射元生之女。」長子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都督肆州諸軍事肆州刺史元孫。妻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元恭之女。」世子散騎常侍千牛備身洪徽。」妻大丞相勃海高王之第三女。」次子肆州主簿徽彥。」少子徽祖。
- ^ 《北齊書·卷四·帝紀第四》:詔故太傅孫騰、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馬婁昭、故司徒高昂、故尚書左僕射慕容紹宗、故領軍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榮、故御史中尉劉貴、故御史中尉竇泰、故殷州刺史劉豐、故濟州刺史蔡俊等並左右先帝,經贊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殞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並撫問妻子,慰逮存亡。
-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壬午,詔故太傅孫騰、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馬婁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書左僕射慕容紹宗、故領軍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榮、故御史中尉劉貴、故御史中尉竇泰、故殷州刺史劉豐、故濟州刺史蔡俊等,並左右先帝,經贊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隕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並撫問妻子。
- ^ 《北齊書·卷六·帝紀第六》: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厙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師高乾、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二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朱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七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脩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顯祖廟庭。
-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庚申,詔以故太師尉景、故太師竇泰、故太師太原王婁昭、故太宰章武王庫狄干、故太尉段榮、故太師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師高乾、故司徒莫多婁貸文、故太保劉貴、故太保封祖裔、故廣州刺史王懷十二人配饗太祖廟庭;故太師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韓軌、故太宰扶風王可朱渾道元、故太師高昂、故大司馬劉豐、故太師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紹宗十一人配饗世宗廟庭;故太尉河東王潘相樂、故司空薛修義、故太傅破六韓常三人配饗高祖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