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泉永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興泉道福建省的一個道,明代設興泉兵備一員,駐泉州,分巡興泉道兼分理軍務。清朝因之,管轄泉州府興化府康熙九年(明鄭永曆二十四年,1670年),置興泉道,管轄興化府泉州府,道治駐泉州府,與思明州的明鄭軍對峙。1727年,徙興泉道道治於泉州府同安縣嘉禾里(今廈門島),1734年(雍正十二年),增領永春直隸州,更名「興泉永道[1]

鴉片戰爭期間,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英軍攻陷廈門,霸佔道署,1845年將其拆毀,改建為英國駐廈門領事館。1863年(同治二年),清朝收回道署舊址。次年,道尹曾憲德又拆除英國領事館洋樓,重建道署,並立《重建興泉永道署碑記》記述此事。今道署原建築早已無跡可尋,僅有殘存的碑記於1991年修復。

1913年2月,興泉永道改稱南路道

參考文獻

  1. ^ 行政区划网. [201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