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信集團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 |
---|---|
CITIC Group Corporation | |
公司類型 | 中國中央企業 國有獨資企業 |
ISIN | HK0183011623 |
機構代碼 | 9110000010168558XU (查) |
公司前身 |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
成立 | 1979年7月1日 |
創辦人 | 榮毅仁 |
代表人物 | 董事長:奚國華 總經理: |
總部 |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10號院中信大廈89-102樓 |
標語口號 | 共創新可能 |
產業 | 金融、實業 |
營業額 | 467,387,430,000 人民幣 (2018年) |
所有權者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 |
母公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網站 | www |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英語:CITIC Group),簡稱中信集團,前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是經鄧小平倡導和批准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大型綜合性企業公司。公司由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1]
沿革
- 1979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約見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周叔弢、古耕虞五人提出吸引外資解決經濟建設資金問題。
- 1979年2月,榮毅仁提出成立「中國國際投資信託公司」。
- 1979年7月1日,全國人大五屆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7月8日正式公佈。同日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oration)宣佈成立,簡稱「中信公司」,註冊資金2億人民幣。
- 1979年10月4日,中信董事會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共44人,榮毅仁、雷任民、吳志超、陳樹梓、王兼士為常務董事,榮毅仁為董事長,雷任民為副董事長。公司總經理為榮毅仁兼任,雷任民、吳志超、陳樹梓任副總經理。其他董事包括馬萬祺、王少岩、王光英、王紀元、王寬誠、葉林、古耕虞、劉希文、劉靖基、孫孚凌、孫曉村、華煜卿、芮沐、肖桐、何賢、何郝炬、李文杰、李嘉誠、杜新波、邱純甫、陳希仲、湯元炳、周志俊、周寶芬、張敬禮、張遺、段雲、茅以升、胡子嬰、經叔平、郭棣活、錢昌照、資耀華、曾定石、常彥卿、童少生、裴先白、繆雲台、霍英東等。
- 中信公司成立後首先通過租賃方式給北京汽車出租公司引進了200輛汽車,以槓桿租賃方式為中國民航引進了一架波音747客機。
- 1980 年初中信公司派小組赴日本考察現代租賃業, 1980年6月2日,由中信公司、北京機電公司與日本東方租賃株式會社(1989年改名為歐力士株式會社)成立中國東方租賃公司(簡稱「東租」)籌備組。1981年2月正式成立。日方佔50%股份,北京機電設備公司佔35%的股份,中信公司占股15%,當時的資本總額是300萬美元。董事長閔一民,日方擔任副董事長和總經理。開辦後的頭4年,營業額400萬美元、1000萬美元、1.2億美元和1.6億美元。融資租賃成為中國唯一向外資開放的金融領域。2009年東方租賃公司申請破產清算。東租開啟了中外合資租賃行業,八十年代前期全行業為中國的紡織輕工家電利用外資引入了10多億美元進口設備。
- 1981年7月 由中信公司與國家物資局等單位共同組建了中國租賃公司(簡稱「中租」)。中資租賃業(非合資、非獨資)正式誕生。1984年,中租公司進行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1998年7月,中租公司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部署實施停業重組。
- 1982年1月18日,中信與野村證券達成協議,以年利率8.7%發行12年期武士債,總額100億日元,其中80%投入儀徵化纖。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發行海外債券。
- 1984年,中信旗下中國國際經濟諮詢公司與英國朗文合作出版了《中國投資指南》,這是中國第一部完整介紹中國對外開放有關政策法規的書籍。
- 1986年,中信利用槓桿租賃收購澳大利亞波特蘭鋁廠10%股權,被評為「1986年世界十大融資案例」之一。
- 1986年3月22日,中信以3.5億港元收購因擠兌風波遭到嚴重打擊的嘉華銀行92%的新股。
- 1987年1月27日,中信香港以19.36億港元收購國泰航空12.5%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
- 1988年2月24日,中信、大東電報局、和記黃埔三方合資成立亞洲衛星有限公司。1990年4月7日,亞洲一號由中國長城工業公司的長征火箭送入太空。中國正式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市場。
- 1988年8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北戴河會議,通過《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物價指數突飛猛進,五大「官倒」——光大實業公司、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康華發展總公司、中國工商經濟開發總公司、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遭到國家審計署審計。
- 1990年1月,中信收購泰富發展,更名中信泰富。中信香港將資產和業務注入中信泰富,中信泰富由小型地產公司一躍成為超過40億港元的大型上市公司。
- 1990年2月14日,中信香港以每股4.55港元,斥資103億收購香港電訊20%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 1992年2月13日,中信泰富收購香港最著名老牌洋行——恆昌企業。
- 1995年2月,中信證券成立。2002年,中信證券上市。中信證券是中國最大的券商。
- 1995年3月26日,中信與伊朗德黑蘭城鄉鐵路公司簽署協議,承包修建德黑蘭地鐵一、二號線。德黑蘭地鐵工程被稱為「總統一號工程」,是中東、北非第一個地鐵系統。
- 2001年,中信集團成立。
- 2002年12月5日,中信控股成立。中信控股是中國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 2003年,中信集團參與的聯合體中標「鳥巢」。
- 2005年11月25日,中信實業銀行改名「中信銀行」。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行A+H股同步上市。
- 2006年12月31日,中信宣佈以19.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內森斯能源有限公司,從而獲得該公司對哈薩克斯坦卡拉贊巴斯油氣田的開採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因外匯期權合約巨虧,面臨破產危機,引發港股震動。中信集團緊急注資拯救,損失不詳。
- 2010年5月,中信集團啟動整體上市。
- 2011年12月改制,「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的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在中信集團下面設立一家股份公司——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股份),擁有中信集團90%以上核心資產。由中信泰富收購中信股份全部股權,即中信集團將通過注資中信泰富的方式,在香港實現整體上市。
- 2011年9月1日,由山西太原鋼鐵集團與寶鋼集團、中信金屬公司、鞍鋼和首鋼共同出資成立的中國鈮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功以19.5億美元收購世界最大鈮公司巴西礦冶(CBMM)15%的股權。CBMM由巴西Moreira Salles家族控制,五大企業完成入股權後,該家族仍持有七成控股權。
- 2014年11月12日中信股份有限公司與KKR組建合資公司斥資12.56億新加坡元(約人民幣59.6億元或9.3億美元)收購一家在新加坡上市專注於廢水處理的中國公司聯合環保技術集團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KKR分別將成為聯合環境第一、第二大股東。
- 2013年,中信集團宣佈已完成整體改制工作,成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837億元人民幣。同時,中信集團以大部分現有經營性淨資產出資,聯合北京中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股份的註冊資本為1,280億元人民幣,中信集團持股99.90%、中企管理持股0.10%。
- 2015年1月20日,正大集團和伊藤忠商事將通過分別佔50%股份的合資公司正大光明投資有限公司斥資最多803億港元(或104億美元)入股中信股份,包括中信股份以換股價13.8元,向正大光明發行33.27億股可轉換優先股,佔擴大後股本11.79%,作價459.2億元現金和正大光明以每股13.8元,斥資(約為343.63億港元或45.4億美元)向中信集團購買持有的中信股份10%股權,共24.9億股。完後,連同原持有的1%股權,正大光明將持有中信股份20.61%股權
- 2016年3月11日,中信集團以31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370.8億港元),向中國海外發展出售旗下121個分佈於中國內地25個主要經濟地區城市的物業項目,代價支付包括中國海外發展將以每股27.13港元發行約10.96億股,占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11.11%,並占擴大股本後的10%和轉讓價值約61.49億元人民幣的物業資產作為對價,交易完成後,中信將成為中國海外發展第二大股東,
- 2017年12月27日晚,哈藥股份公告稱:中信資本向哈藥集團注資29.2億元,合計持有其60.86%的股權
- 2018年2月24日哈藥集團斥資3億美元入股健安喜40.1%的股權,從而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交易雙方擬共同出資在香港設立一家合資公司,負責GNC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經營業務。其中哈藥股份持有合資公司65%的股權,GNC持有合資公司35%的股權。合資公司將擁有中國大陸地區GNC業務的獨家經營權,GNC將授予合資公司長期的獨家商標許可,允許合資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生産、銷售GNC産品。
- 2022年3月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控」)成立,是首批獲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和持有金融業牌照齊全、業務範圍廣泛的綜合金融服務企業。作為中信集團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發展的平台和主體,中信金控將支持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中信保誠人壽、中信消費金融等金融子公司,全方位滿足客戶的綜合金融需求。
業務板塊
金融
- 金控:金融控股平台
- 銀行:中信銀行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由國有企業創辦的現代商業銀行之一,2017年底,中信銀行與百度公司合作設立中國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
- 證券:擁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兩大券商。
- 信託:中信信託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信託投資公司。
- 保險: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中國中信集團和英國保誠集團聯合發起創建。
製造業
中信集團在中國各地擁有多家重工業製造企業。中信重工(原洛陽礦山機器廠)是全球領先的礦山裝備供應和服務商。中信戴卡為中國大陸第一家鋁車輪製造企業,鋁車輪銷量位居全球第一。1988年劃歸中信集團管理的中信機電(原國營五四一總廠)以軍工業、耐磨材料、汽車零部件、供電業務為主。1996年,中信集團與美國雷諾茲金屬公司(後被美國鋁業集團收購)合資設立中信渤海鋁業。2020年,中信集團與華潤水泥、工業富聯合資設立信潤富聯公司,聚焦汽車零部件和新型建材行業。
能源材料
中信金屬(原中國康華金屬開發公司)主要從事全球金屬礦產類大宗商品貿易和投資業務。中信資源主要從事石油和煤的勘探、開發和生產,擁有哈薩克斯坦KBM油田、印尼Seram油田、遼寧天時月東油田等項目。中信礦業國際是世界主要磁鐵礦生產商、中國鐵精粉進口主要供應商。中信特鋼是中國主要的專業化特殊鋼製造企業。中信泰富能源在中國國內投資、經營及管理多家火力發電廠。
消費
中信集團於1992年全資收購香港貿易商大昌行集團。1997年,中信集團涉足電訊業務,創立的中信國際電訊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國際電訊樞紐之一,旗下澳門電訊是澳門唯一提供全面電信服務的供應商。中信集團於1986年開始參與組建的亞洲衛星是亞洲首家私營區域性衛星營運組織。中信出版集團在國內擁有出版、發行、零售全牌照,年出版品種近千種,在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的佔有率位列第一。中信農業是隆平高科第一大股東、首農股份第三大股東,同時擁有巴西第三大玉米種業平台。2017年,中信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控股的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取得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業務的特許經營權。
建築工程
中信集團擁有工程承包商中信建設、設計院中信工程設計、城市開發運營商中信城開、負責中國尊開發建設運營的中信和業、地產開發商中信泰富地產、污水及環保處理商中信環境技術(原新加坡聯合環境技術)、通用航空運營商中信海直、健康產業投資運營商中信醫療、產業投資資本運營商中信興業等。
歷任管理層
- 1979年-1993年 榮毅仁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 1993年-1995年 魏鳴一任董事長,王軍任總經理
- 1995年-2000年 王軍任董事長,秦曉任總經理
- 2000年-2006年 王軍任董事長,孔丹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 2006年-2010年 孔丹任董事長,常振明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 2010年-2013年 常振明任董事長,田國立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13年-2020年 常振明任董事長,王炯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20年-2023年 朱鶴新任董事長
- 2023年至今 奚國華任董事長[3]
主要下屬的子公司
金融類子公司
- 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 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前上市公司)
-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前上市公司)
- 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合資保險公司)
-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 中信新際期貨有限公司(合資期貨經紀公司,中信期貨與中信新際期貨已擬合併,2014年12月4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
- 中信資本19.9%
- 中信國際資產管理公司40%
- 廣發銀行12.8488%(透過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持有)
- 台灣中國信託金融控股3.8%(透過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是鹿港辜家以外第二大股東)
- 中信金融資產212.31億股,持股比例26.46%
實業類子公司
-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77.9%
- 中信泰富特鋼集團(上市公司)
- 中信澳大利亞公司
- 中信(香港)集團有限公司
- 中信華東(集團)有限公司
- 中信華南(集團)有限公司
- 中信深圳(集團)公司
- 國華國際工程承包公司
-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院
- 武漢建築設計院
- 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71.04%
- 中信天津工業發展公司
- 中信機電製造公司
- 渤海鋁業有限公司
- 中信網絡有限公司
- 中國奔騰網
- 中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59.41%
- 中信大錳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49.26%
- 澳洲鋁礦企業Alumina約13.04%股權
- 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上市公司)59.81%
- 建屋貸款63.3%
- 儀徵化纖18%
- 阿里健康信息(上市公司) 9.96%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聯合環保技術公司(上市公司)[3]
服務類子公司
- 中信出版集團
- 中信湘雅
- 中信旅遊總公司
- 中信國際合作公司
- 中國國際經濟諮詢公司
- 亞洲衛星控股有限公司(前上市公司)37.59%,己出售
- 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42.18%
- 中信文化傳媒集團
- 中信國際商貿有限公司
- 陝西旅遊股份有限公司48.33%
- 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其他股權投資
- 中信金融資產23.46%
- 中國海外發展10.06%
- 中信資本19.9%
- 中信國安集團公司 20.95%
- 中信國安信息產業(上市公司) 41.42%
- 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42.65%
- 中信建投証券
- 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 36%
- 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16.7%股權
- 麥當勞中港業務的新公司Grand Foods Investment52%股權
以中信集團命名的地標建築物
中信廣場
中信集團向保利集團、中國海外宏洋集團及香港建設合營財團連同命名權租用的中信廣場位於廣州市的天河區,是廣州由1996年至2006年為止最高的建築。其後,此最高建築物地位被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西塔)、廣州塔等新建樓宇取代。
香港中信大廈
中信大廈(Citic Tower),是一座位於香港港島的辦公樓。目前是中信集團屬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中信股份之總部。整座大樓呈三角形,頂部一節為橢圓形。中信大廈亦是幻彩詠香江的參演大樓之一。多間中資及外資金融機構進駐此大廈。
北京中信大廈(中國尊)
中國尊乃是中信集團(89-102樓)及旗下中信銀行(7-42樓)的總部,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光華路10號院。此大樓由2016年起,成為北京市第一高建築物,已於2018年12月28日完工。
2020年1月16日,中信集團總部由京城大廈正式遷入中國尊[4]。
參考
- ^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簡介.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 ^ 2003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债券发行公告. 上海證券報. 2003-12-08 [2024-04-20].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6號京城大廈
- ^ 中信聯手KKR 9.3億美元收購聯合環保技術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1世紀經濟頻道 2014年11月13日
- ^ 迁址公告. 中國中信集團. 2020-01-16 [2024-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