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KOKUYO/工作區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早年求學【1887年10月-1911年10月】

1910年末,蔣中正與母親王采玉、原配毛福梅、長子蔣經國合影。

1887年10月31日,蔣中正於浙江奉化禽孝鄉溪口鎮出生,屬於蔣氏第二十八世,譜名「周泰」,小名「瑞元」[1]。祖父蔣斯千,父親蔣肇聰,母親王采玉[2]。1892年,蔣中正入家塾就讀,請任介眉任塾師,取名「志清」[3]。1894年,蔣中正改入蔣謹藩的私塾,斷斷續續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詩經》等[4]。同年,祖父蔣斯千病逝[2]。1895年8月24日,父親蔣肇聰病逝[2]。與異母哥哥蔣介卿分家[2]。1899年,蔣中正到葛溪村姚宗元的私塾館,課讀《尚書》等[4]

1900年,蔣中正到俞林村陳春泉家塾,課讀《易經》[4]。課餘也幫家裏做些護林、餵蠶、灌園等勞動[4]。1901年,蔣中正又轉竺景嵩在崎山下村開設的皇甫氏家館,課讀《左傳》,學作策論[4]。冬天,蔣中正與毛福梅結婚[5]。1902年,蔣中正到毛思誠在岩溪村開設的「勉盧書館」,溫習《左傳》,圈點《綱鑑易知錄》等[4]。夏天,蔣中正去奉化縣參加「童子試」[4]。1903年,蔣中正進入奉化縣城鳳麓學堂讀書,接受新式教育[5]。學堂開設英語、算術等課程[5]

1904年,蔣中正到寧波箭金學堂求學,老師顧清廉講解周秦諸子、《說文解字》、《曾文藩文集》等[5]。1905年初,蔣中正轉入奉化縣龍津中學堂學習[5]。5月,蔣中正決定東渡日本學習軍事[6]。當時規定只有由清政府陸軍部保送,才准進日本軍事學校學習[6]。蔣中正只好進東京的清華學校學習日語[6]。在此期間,蔣中正結識陳其美[6]。冬天,胞妹蔣瑞蓮出嫁,蔣中正返歸故里[6]。1906年夏天,蔣中正錄取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砲兵[7]。冬天,蔣中正參加選拔考試,獲得公費到日本學習[7]

1907年春天,蔣中正進入日本陸軍預備學校——振武學校,編入第十一期砲兵班[7]。蔣中正學習到基礎的軍事知識[7]。夏天,蔣中正由陳其美介紹加入同盟會[8]。1909年冬天,蔣中正在振武學校畢業,派赴日本高田陸軍第十三師團野戰砲兵第十九聯隊實習[7]。初入伍時為二等兵[7]。1910年4月27日,兒子蔣經國出生[5]

投身革命

兩次革命【1911年10月-1913年12月】

1908年,蔣中正與張群、楊傑、王柏齡、馬曉軍、陳星樞等振武學校同學合影。

1911年夏天,蔣中正逢假期自日本返國,到上海與陳其美商議起義計劃[9]。武昌起義勝利後,在日本高田砲兵聯隊實習的蔣中正接到電報[10]。10月30日,蔣中正同張群、陳星樞回國抵達上海[10]。陳其美立刻派蔣中正隨同黃郛等到杭州,秘密策動新軍起義[10]。11月5日,蔣中正任先鋒敢死隊指揮,參加進攻浙江巡署,新軍光復杭州[10]。蔣中正等人返回上海,被任命為滬軍第二師第五團團長[10]。蔣中正與陳其美、黃郛換帖訂為盟兄弟[10]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1]。1月14日,蔣中正受陳其美派遣,指揮王竹卿刺殺光復會首領陶成章[11]。刺殺事件後,蔣中正逃匿日本[12]。2月12日,清皇帝溥儀退位,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13]。8月,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及幾個政團合併為國民黨[13]。11月,蔣中正在日本創辦《軍聲》雜誌,發表《征蒙作戰芻議》等文章[13]。冬天,蔣中正回國,回到奉化閒居[13]。同年,蔣中正納姚怡誠為妾[14]。1913年3月,袁世凱派刺客在上海殺害宋教仁[15]

6月,蔣中正到上海,參加反袁的軍事部署[15]。7月12日,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15]。7月28日,蔣中正率領討袁軍進攻江南製造局[15]。9月,蔣中正潛赴寧波活動[15]。同月,孫中山在日本創立「中華革命黨」[15]。10月29日,蔣中正在上海加入中華革命黨,成為最早的黨員之一[15]。12月,蔣中正東渡日本[16]。1914年初夏,蔣中正從日本回到上海,制定討袁的軍事行動[16]。袁世凱通緝蔣中正,蔣中正避往日本[16]。7月,蔣中正到東北哈爾濱等地探查革命形勢[16]

9月,蔣中正到上海,不久再到日本[16]。1915年10月,蔣中正回到上海,參與陳其美主持的討袁的軍事計劃[16]。12月,起義失敗[16]。袁世凱復辟帝制,不久不得不取消帝制[17]。1916年4月13日,蔣中正參加佔領江陰要塞起義[17]。6月,袁世凱逝世,黎元洪繼任總統[18]。7月,蔣中正到山東濰縣,任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參謀長[17]。9月,蔣中正返回上海[17]。蔣中正與許崇智和張靜江結為拜把兄弟[19]。10月6日,蔣緯國出生,生父戴季陶,後歸蔣中正收養[14]

護法運動【1914年5月-1921年12月】

1917年8月至9月間,國會議員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通過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選舉孫中山為軍政府大元帥[18]。9月,蔣中正起草《對北軍作戰計劃》,寄給孫中山[18]。孫中山命令護法聯軍與北洋軍接戰,護法戰爭開始[18]。11月1日,孫中山任命蔣中正為大元帥府參軍[18]。12月,蔣中正向孫中山提出《滇粵兩軍對於閩浙單獨作戰之計劃》[18]。1918年3月,蔣中正抵達廣州,任援粵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18]。8月,蔣中正向粵軍總司令部辭職離去,到達上海[18]。9月,蔣中正到漳州,任粵軍第二支隊司令,司令部設在長泰[18]。12月,蔣中正率粵軍第二支隊司令追擊北洋軍,攻取永泰[18]

1919年3月,蔣中正回到漳州,請假回家[18]。5月,蔣中正再回長泰,在廈門鼓浪嶼生活[18]。不久蔣中正辭粵軍第二支隊司令職返滬,有時回到軍中協助工作[18]。10月,孫中山把中華革命黨改為中國國民黨[18]。1920年9月,蔣中正與張靜江等人合股成立「茂新號」、「恆泰號」,參與「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活動[19]。10月5日,蔣中正任粵軍第二軍參謀長,參加討桂戰爭[18]。蔣中正代粵軍第二軍軍長許智崇指揮惠州之役[20]。11月,蔣中正離職返回奉化[18]。同月底,孫中山回廣州重組軍政府[18]。1921年4月,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大總統[18]。2月、5月、9月,蔣中正三次到廣州,不足1個月又離去[18]

6月4日,蔣中正母親逝世[14]。11月28日,蔣中正與妻毛福梅、妾姚怡誠離婚[14]。12月,孫中山到桂林設立北伐大本營,準備討伐直系軍閥[18]。12月5日,因張靜江夫婦說合,蔣中正與陳潔如在上海結婚[14]。1922年1月18日,經孫中山電催,蔣中正與戴季陶陪徐樹錚至桂林北伐軍大本營[21]。蔣中正與許崇智、李烈鈞、胡漢民會商北伐作戰計劃[18]。4月,北伐軍由桂林抵達梧州,蔣中正到廣州,又返回老家[18]。蔣中正主張先回師廣東,鞏固後方,再行北伐[21]。6月16日,陳炯明在廣州叛變,進攻總統府[20]。孫中山衝出包圍,在永豐艦指揮討伐叛軍[18]

6月29日,蔣中正應孫中山電召,在上海停留幾天就奔向廣東,登上永豐艦護侍孫中山[20]。8月,在蔣中正隨侍下,孫中山從廣東返回上海[22]。不久,蔣中正撰寫《孫大總統廣州蒙難記》,孫中山為該書寫序言[18]。10月18日,孫中山命令北伐軍改編為東路討伐軍,許崇智任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蔣中正任第二軍參謀長[23]。10月22日,蔣中正到達福建就任[24]。1923年1月1日,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提出一系列革命政策[23]。孫中山特任蔣中正為大本營參謀長[23]。4月20日,蔣中正抵達廣州,就任大元帥府參謀長,協助孫中山追擊惠州等地叛軍[23]

廣東軍政

黃埔建軍【1921年12月-1924年6月】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親自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致詞說明創辦黃埔的目的,在於「創造革命軍,求挽救中國的危亡」。

1923年8月16日,蔣中正率領「孫逸仙博士代表團」一行赴蘇聯[25]。9月2日,蔣中正抵達莫斯科[25]。蔣中正與蘇聯方面商談「西北軍事計劃」等,並考察組織、軍事、政治活動[25]。11月29日,蔣中正從莫斯科回國[25]。蔣中正將《遊俄報告書》寄去廣州[25]。1924年1月16日,蔣中正返抵廣州,向孫中山彙報代表團的工作情況[25]。1月20日至1月3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確定聯俄、容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26]。1月24日,孫中山決定將籌備開辦的學校定名為「陸軍軍官學校」,任命蔣中正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長[26]。2月21日,蔣中正提出辭呈,棄職返回老家[26]

3月,蔣中正分別給孫中山、廖仲愷等寫長信,表明對聯俄政策的不滿[26]。4月21日,蔣中正到達廣州[26]。4月26日,蔣中正到軍校辦公[26]。5月3日,孫中山正式任命蔣中正為軍校校長,兼任粵軍參謀長[26]。5月5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開始入學編隊[26]。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26]。蔣中正兼任長州要塞司令[27]。10月10日,廣州商團發動武裝叛亂[28]。孫中山決定鎮壓叛亂,特派蔣中正為革命委員會全權委員[28]。10月15日,蔣中正率軍校學生隊、警衛隊,協同粵、滇、湘、桂各軍平定叛亂[28]。11月,孫中山應馮玉祥等的邀請北上,到北京後重病臥床[28]

1925年2月1日,蔣中正率領黃埔軍校教導團、粵軍等部討伐盤踞東江一帶的陳炯明,為東征軍右路[28]。蔣中正奔赴前線指揮戰事,淡水、棉湖、興寧等地取得勝利[28]。3月12日,孫中山逝世[28]。4月13日,國民黨中央決定黃埔軍校教導團組成黨軍,歸蔣中正調遣[28]。4月25日,蔣中正到汕頭就任潮汕善後督辦[28]。6月10日,蔣中正指揮黨軍到達廣州市郊,協同其他部隊平定楊希閩、劉鎮寰的桂軍叛亂[28]。7月1日,大元帥府在廣州改組為國民政府,黨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28]。7月3日,軍事委員會成立,汪精衛兼任主席,蔣中正等八人為委員[28]

8月20日,廖仲愷遭到刺殺身亡,國民政府組織「處理廖案特別委員會」,指定汪精衛、許崇智、蔣中正三人為委員,全權負責政治、軍事及警察處理此案[29]。8月24日,蔣中正就任廣州衛戊司令職[29]。9月28日,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東征陳炯明,任命蔣中正為東征軍總指揮[28]。10月6日,蔣中正指揮部隊進軍[28]。11月23日,張繼、鄒魯、謝持等人在北京西山召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反對聯俄政策,在上海設立「國民黨中央黨部」[29]。1926年1月1日至1月19日,蔣中正參加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向大會報告軍事成就[29]。蔣中正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隨後當選中央常務委員[29]

掌握實權【1924年7月-1926年5月】

1926年,蔣中正統率大軍北伐。

1926年2月1日,蔣中正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監[29]。2月24日,在「統一兩廣特別委員會」會議上,蔣中正提出「應早定北伐大計」[30]。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31]。4月16日,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聯席會議上,蔣中正被選為軍事委員會主席[32]。5月11日,蔣中正出席軍事委員會,決定出兵入湘援助唐生智[33]。5月15日,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召開,通過蔣中正擬好的《黨務整理案》,蔣中正兼任組織部長[32]。6月4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會議通過迅速出師北伐,任命蔣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32]。7月6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全會改選蔣中正為常務委員會主席,北伐期間由張靜江代理[34]

7月9日,國民革命軍舉行誓師北伐典禮,蔣中正就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35]。7月27日,北伐戰爭在湖南戰場獲得勝利,蔣中正率總司令部從廣州開赴前線[36]。8月12日,蔣中正在長沙召開軍事會議,討論第二期戰略計劃[36]。9月2日,蔣中正到達武昌城郊督戰,北伐軍攻城未成功[36]。蔣中正下令何應欽出兵福建[37]。9月17日,蔣中正離開武漢,到江西指揮戰事[37]。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直系軍閥吳佩孚主力被殲滅[36]。10月11日,蔣中正指揮圍攻南昌城不克[37]。11月8日,北伐軍佔領南昌,孫傳芳的軍隊被殲滅[37]。隔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遷入南昌[37]

11月26日,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決定遷都武漢[38]。蔣中正等在廬山開會[38]。12月13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暨國民政府委員聯席會議在武昌成立[38]。1927年1月1日,國民政府在發佈命令,確定國都武漢[38]。蔣中正主張遷都南昌[38]。1月3日,在南昌召開「中央政治委員會臨時會議」,決定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暫駐南昌[38]。3月10日至3月17日,蔣中正拒絕出席在武漢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38]。全會決定廢除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主席職,蔣中正等人組成中央軍事委員會[38]。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北伐軍進駐上海[39]

3月23日,北伐軍佔領南京[40]。英美停泊在長江的軍艦砲擊南京,造成「南京慘案」[40]。3月26日,蔣中正乘艦抵達上海[40]。4月2日,蔣中正邀集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八人,在上海召開特別會議,吳稚暉提出《致中央監察委會請查辦共產黨函》[41]。4月3日和4月5日,蔣中正、汪精衛、李濟深、李宗仁、吳稚暉等在上海開會[41]。蔣中正公佈《戰時戒嚴條例》,派白崇禧、周鳳岐為松滬戒嚴總司令部司令[41]。蔣中正赴南京[41]。4月11日,蔣中正發出密令,要求「已克復的各省一致實行清黨」[41]。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清黨[41]。廣東、浙江、四川、江蘇、福建等地也陸續實行清黨[41]

北伐完成【1926年5月-1928年12月】

1928年7月6日,蔣中正偕同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至北平西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行祭告禮。

1927年4月18日,蔣中正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出席成立慶典儀式[42]。6月19日至6月21日,蔣中正與馮玉祥在徐州會談,達成「寧漢合作,繼續北伐,清黨反共」的協議[43]。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會議討論「分共」,公開反共[43]。8月1日,共產黨在南昌發動起義[43]。8月初,蔣中正指揮蚌埠前線失利,回到南京[44]。8月12日,蔣中正辭去總司令等職[44]。隔日,蔣中正在上海發表下野宣言,去寧波回奉化[44]。9月15日,寧、漢、滬三方合流,組成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44]。9月28日,蔣中正從上海前往日本[45]。10月4日,蔣中正希望與宋美齡結婚,在神戶拜謁宋美齡的母親倪佳珍,得到倪佳珍的允諾[45]

10月23日,蔣中正在東京發表《告日本國民書》,呼籲「中日親善」[45]。11月5日,蔣中正偕同張群與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會談[45]。11月10日,蔣中正由日本回到上海[45]。11月19日,蔣中正、汪精衛、李濟深等進行會談,同意取消特別委員會、召開四中全會[46]。12月1日,蔣中正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47]。12月3日至12月4日,蔣中正出席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議,會議通過「蔣總司令復職案」[46]。12月13日,蔣中正發表《對時局之談話》,聲稱對蘇聯絕交、禁止一切民眾運動[46]。1928年1月4日,蔣中正從上海到南京[46]。1月19日,蔣中正宣佈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46]

2月2日至2月7日,蔣中正參加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被選為軍事委員會主席,會後又擔任中央政治會議主席[46]。蔣中正改組國民政府軍隊[48]。4月7日,蔣中正下總攻擊令,北伐反奉之戰開始[48]。5月1日,北伐軍進佔濟南[48]。隔日,蔣中正抵達濟南[48]。5月3日,日軍挑釁,製造濟南慘案[48]。5月4日,蔣中正下令各軍撤出濟南,渡河北上[48]。5月10日,蔣中正與譚延闓、吳稚暉等在兌州舉行聯席會議[48]。5月19日,蔣中正同馮玉祥商議進軍京津計劃[48]。5月30日,蔣中正抵石家莊,同閻錫山商量克復京津的善後事宜[48]。6月4日,關東軍策劃皇姑屯爆炸,出關返奉的張作霖身亡[48]

6月8日,北伐軍進佔北京[48]。6月12日,北伐軍接收天津[48]。7月6日,蔣中正率領各集團軍總司令在北平香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舉行北伐完成祭告典禮[48]。7月7日,國民政府發表《關於重訂條約的宣言》,提出與各國重訂新約[49]。蔣中正制定《軍事整理案》[50]。1928年8月8日,蔣中正主持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提出軍政、軍令統一,通過《軍事整理案》[51]。10月3日,國民黨中央常務會議通過《國民政府組織法》、《訓政綱領》[52]。10月8日,國民黨中央常會決定政府委員、五院院長和各部部長,蔣中正任國民政府主席[52]。國民政府開始實施「訓政」[49]。12月29日,張學良等通電宣佈遼寧、吉林、黑龍江和熱河四省易幟[53]

南京時代

實施訓政【1929年7月-1931年9月】

1929年1月1日,舉行全國編遣會議[50]。2月,李宗仁調動桂系部隊控制兩湖,撤免湖南省政府[50]。3月,蔣中正召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52]。同月,蔣中正派兵與桂軍對峙[50]。3月21日,蔣中正指揮向武漢進軍,在九江督軍[50]。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組織「護黨救國軍」反蔣[50]。5月15日,馮玉祥部將推馮玉祥任「護黨救國軍西北總司令」[54]。5月22日,韓復渠、石友三聲稱「維護和平,擁護中央」[54]。6月下旬,蔣中正離間閻錫山與馮玉祥,桂系將領相繼潛逃[55]。7月7日,蔣中正赴北平與張學良磋商[49]。7月20日,中蘇邊境發生中東路事件[49]。8月,南京召開國軍編遣實施會議[54]

10月10日,宋哲元等27名將領在西安通電反蔣[54]。10月11日,蔣中正下令討伐西北軍,親臨河南指揮[54]。11月,張發奎宣佈討蔣[54]。12月初,唐生智、石友三聯合反蔣[54]。12月,蔣中正聯合閻錫山夾擊唐生智,派何應欽援粵擊敗張發奎及桂軍[54]。1930年1月初,蔣唐戰爭以唐生智失敗告終[54]。4月9日,蔣中正到徐州召開軍事會議,部署討伐閻錫山、馮玉祥[54]。5月11日,蔣中正下達總攻擊令,指揮隴海、津浦兩個戰場,中原大戰爆發[54]。7月13日,汪精衛等在北平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並發表聯合宣言[56]。9月9日,擴大會議在北平成立國民政府,閻錫山為主席[56]。中國工農紅軍開闢根據地[57]

9月18日,張學良發出「擁護中央」、「呼籲和平」通電,派兵入關[58]。9月20日,北平「擴大會議」移到太原[56]。10月3日,蔣軍攻佔開封、鄭州、洛陽[59]。馮玉祥、閻錫山軍十餘萬人被俘,中原大戰告終[59]。10月23日,蔣中正在上海舉行基督教洗禮[60]。11月12日至11月28日,蔣中正在國民黨三屆四中全會主張制定訓政時期約法[60]。全會推舉蔣中正兼任行政院長[60]。12月9日,蔣中正在南昌召開「剿共」軍事會議[57]。12月16日,蔣中正對中央蘇區的紅軍發動第一次圍剿[57]。1931年2月28日,蔣中正軟禁胡漢民到湯山[60]。4月初,蔣中正對中央蘇區的紅軍發動第二次圍剿[57]

5月5日,蔣中正召開國民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60]。5月27日,汪精衛、孫科、唐紹儀等人在廣州舉行「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隔日成立「國民政府」[60]。6月15日,蔣中正在國民黨三屆五中全會通過《全力消滅赤匪決議案》[57]。7月初,蔣中正親自到南昌出任總司令,調集30萬軍隊,組織第三次圍剿紅軍攻勢[57]。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大舉侵略東北[60]。9月21日,蔣中正同意釋放胡漢民[60]。10月27日至11月7日,寧粵在上海召開統一會議[60]。11月12日,蔣中正在南京召開四全大會[60]。11月18日,粵方在廣州召開四全大會[60]。12月3日,汪精衛、孫科等人在上海另開四全大會[60]

剿共安內【1931年9月-1935年1月】

蔣中正在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以期扭轉圍剿工農紅軍的敗局。

1931年12月15日,蔣中正發表辭職通電[61]。12月22日,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召開,取消廣州政府[62]。12月31日,蔣中正設立國民黨西南執行部和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63]。1932年1月16日,蔣中正與汪精衛在杭州密談合作[61]。1月28日,日本侵略上海,第十九軍進行抗戰[64]。1月30日,國民政府遷都洛陽[61]。3月1日,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在洛陽召開[61]。3月6日,中央政治會議決定蔣中正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軍事參謀部參謀長[61]。6月15日,蔣中正在廬山召開鄂豫皖湘贛五省清剿會議,謀劃圍剿計劃[65]。6月28日,蔣中正到漢口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65]

1933年2月,蔣中正在南昌指揮50萬兵力第四次圍剿中央蘇區紅軍[66]。春天,蔣中正在南昌部署第五次圍剿中央蘇區[67]。7月,蔣中正在廬山舉辦軍官訓練團,自任團長[68]。9月,蔣中正調集100萬兵力對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68]。10月2日,蔣中正召集師以上將領會議,提出圍剿戰略戰術要略[68]。11月20日,李濟深、陳銘樞等在福州發起「福建事變」,號召反蔣反日[67]。12月25日,蔣中正飛臨浦城、建甄指揮,調兵入閩鎮壓福建事變[67]。1934年1月16日,軍隊佔領福州[69]。1月20日,軍隊佔領漳州[69]。10月10日,紅軍開始戰略轉移[68]

日本侵略【1935年3月-1937年4月】

1936年12月26日,張學良親送蔣中正夫婦返抵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官員至機場迎接。

1936年6月1日,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發動「兩廣事變」[63]。6月10日,中央軍到達衡陽,粵桂軍撤出湘境[63]。中共將「抗日反蔣」調整為「逼蔣抗日」[63]。9月17日,李宗仁抵廣州與蔣中正晤談,兩廣事變和平解決[63]

全面抗戰

宣示抗戰【1937年4月-1939年9月】

蔣中正向盧山談話會的與會者說明抗日形勢已到最後關頭。

相持階段【1940年3月-1943年12月】

1942年4月5日,蔣中正赴緬甸視察,與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合影。

中國戰區【1943年12月-1945年8月】

全面內戰

頒佈憲法【1945年8月-1947年1月】

統治崩潰【1947年2月-1949年12月】

統治臺灣

重建班底【1949年7月-1951年9月】

反共復國【1952年8月-1958年12月】

威權統治【1959年6月-1969年12月】

晚年病逝【1969年12月-1975年4月】

政治思想

個人生活

造成影響

政治影響

紀念文化

參考資料

  1.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8頁
  2. ^ 2.0 2.1 2.2 2.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8頁
  3.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11頁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8-11頁
  5. ^ 5.0 5.1 5.2 5.3 5.4 5.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1-14頁
  6. ^ 6.0 6.1 6.2 6.3 6.4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6-17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8-21頁
  8.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1-23頁
  9.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1-23、62-68頁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4-28頁
  11. ^ 11.0 11.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9-33頁
  12.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9-36、62-68頁
  13. ^ 13.0 13.1 13.2 13.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33-36頁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62-68頁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38-40頁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1-44頁
  17. ^ 17.0 17.1 17.2 17.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4-46頁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7-56頁
  19. ^ 19.0 19.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56-62頁
  20. ^ 20.0 20.1 20.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7-62頁
  21. ^ 21.0 21.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7-56、62-68頁
  22.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47-56、70-74頁
  23. ^ 23.0 23.1 23.2 23.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70-74頁
  24.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56-62、70-74頁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74-84頁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84-90頁
  27.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91-95頁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98-105頁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05-112頁
  30.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12-119、124-128頁
  31.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12-119頁
  32. ^ 32.0 32.1 32.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20-121頁
  33.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24-128頁
  34.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20-121、124-128頁
  35.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24-135頁
  36. ^ 36.0 36.1 36.2 36.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28-135頁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35-137頁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37-141頁
  39.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46-168頁
  40. ^ 40.0 40.1 40.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46-154頁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54-168頁
  42.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68-179頁
  43. ^ 43.0 43.1 43.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79-190頁
  44. ^ 44.0 44.1 44.2 44.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192-201頁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01-206頁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06-209頁
  47.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62-68、201-206頁
  48. ^ 48.00 48.01 48.02 48.03 48.04 48.05 48.06 48.07 48.08 48.09 48.10 48.11 48.1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09-216頁
  49. ^ 49.0 49.1 49.2 49.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23-228頁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30-234頁
  51.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19-222、230-234頁
  52. ^ 52.0 52.1 52.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19-222頁
  53.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17-219頁
  54. ^ 54.00 54.01 54.02 54.03 54.04 54.05 54.06 54.07 54.08 54.09 54.10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34-241頁
  55.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30-241頁
  56. ^ 56.0 56.1 56.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42-243頁
  57.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56-262頁
  58.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34-251頁
  59. ^ 59.0 59.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34-243頁
  60. ^ 60.00 60.01 60.02 60.03 60.04 60.05 60.06 60.07 60.08 60.09 60.10 60.1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43-251頁
  61. ^ 61.0 61.1 61.2 61.3 61.4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51-254頁
  62.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43-254頁
  63. ^ 63.0 63.1 63.2 63.3 63.4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84-294頁
  64.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51-254、274-284頁
  65. ^ 65.0 65.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62-265頁
  66. ^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65-268頁
  67. ^ 67.0 67.1 67.2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69-284頁
  68. ^ 68.0 68.1 68.2 68.3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69-274頁
  69. ^ 69.0 69.1 嚴如平 & 鄭則民(2013年),第274-284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