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KOKUYO/工作区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早年求学【1887年10月-1911年10月】

1910年末,蒋中正与母亲王采玉、原配毛福梅、长子蒋经国合影。

1887年10月31日,蒋中正于浙江奉化禽孝乡溪口镇出生,属于蒋氏第二十八世,谱名“周泰”,小名“瑞元”[1]。祖父蒋斯千,父亲蒋肇聪,母亲王采玉[2]。1892年,蒋中正入家塾就读,请任介眉任塾师,取名“志清”[3]。1894年,蒋中正改入蒋谨藩的私塾,断断续续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诗经》等[4]。同年,祖父蒋斯千病逝[2]。1895年8月24日,父亲蒋肇聪病逝[2]。与异母哥哥蒋介卿分家[2]。1899年,蒋中正到葛溪村姚宗元的私塾馆,课读《尚书》等[4]

1900年,蒋中正到俞林村陈春泉家塾,课读《易经》[4]。课余也帮家里做些护林、喂蚕、灌园等劳动[4]。1901年,蒋中正又转竺景嵩在崎山下村开设的皇甫氏家馆,课读《左传》,学作策论[4]。冬天,蒋中正与毛福梅结婚[5]。1902年,蒋中正到毛思诚在岩溪村开设的“勉卢书馆”,温习《左传》,圈点《纲鉴易知录》等[4]。夏天,蒋中正去奉化县参加“童子试”[4]。1903年,蒋中正进入奉化县城凤麓学堂读书,接受新式教育[5]。学堂开设英语、算术等课程[5]

1904年,蒋中正到宁波箭金学堂求学,老师顾清廉讲解周秦诸子、《说文解字》、《曾文藩文集》等[5]。1905年初,蒋中正转入奉化县龙津中学堂学习[5]。5月,蒋中正决定东渡日本学习军事[6]。当时规定只有由清政府陆军部保送,才准进日本军事学校学习[6]。蒋中正只好进东京的清华学校学习日语[6]。在此期间,蒋中正结识陈其美[6]。冬天,胞妹蒋瑞莲出嫁,蒋中正返归故里[6]。1906年夏天,蒋中正录取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7]。冬天,蒋中正参加选拔考试,获得公费到日本学习[7]

1907年春天,蒋中正进入日本陆军预备学校——振武学校,编入第十一期炮兵班[7]。蒋中正学习到基础的军事知识[7]。夏天,蒋中正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8]。1909年冬天,蒋中正在振武学校毕业,派赴日本高田陆军第十三师团野战炮兵第十九联队实习[7]。初入伍时为二等兵[7]。1910年4月27日,儿子蒋经国出生[5]

投身革命

两次革命【1911年10月-1913年12月】

1908年,蒋中正与张群、杨杰、王柏龄、马晓军、陈星枢等振武学校同学合影。

1911年夏天,蒋中正逢假期自日本返国,到上海与陈其美商议起义计划[9]。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日本高田炮兵联队实习的蒋中正接到电报[10]。10月30日,蒋中正同张群、陈星枢回国抵达上海[10]。陈其美立刻派蒋中正随同黄郛等到杭州,秘密策动新军起义[10]。11月5日,蒋中正任先锋敢死队指挥,参加进攻浙江巡署,新军光复杭州[10]。蒋中正等人返回上海,被任命为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0]。蒋中正与陈其美、黄郛换帖订为盟兄弟[10]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1]。1月14日,蒋中正受陈其美派遣,指挥王竹卿刺杀光复会首领陶成章[11]。刺杀事件后,蒋中正逃匿日本[12]。2月12日,清皇帝溥仪退位,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13]。8月,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及几个政团合并为国民党[13]。11月,蒋中正在日本创办《军声》杂志,发表《征蒙作战刍议》等文章[13]。冬天,蒋中正回国,回到奉化闲居[13]。同年,蒋中正纳姚怡诚为妾[14]。1913年3月,袁世凯派刺客在上海杀害宋教仁[15]

6月,蒋中正到上海,参加反袁的军事部署[15]。7月12日,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15]。7月28日,蒋中正率领讨袁军进攻江南制造局[15]。9月,蒋中正潜赴宁波活动[15]。同月,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中华革命党”[15]。10月29日,蒋中正在上海加入中华革命党,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15]。12月,蒋中正东渡日本[16]。1914年初夏,蒋中正从日本回到上海,制定讨袁的军事行动[16]。袁世凯通缉蒋中正,蒋中正避往日本[16]。7月,蒋中正到东北哈尔滨等地探查革命形势[16]

9月,蒋中正到上海,不久再到日本[16]。1915年10月,蒋中正回到上海,参与陈其美主持的讨袁的军事计划[16]。12月,起义失败[16]。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不得不取消帝制[17]。1916年4月13日,蒋中正参加占领江阴要塞起义[17]。6月,袁世凯逝世,黎元洪继任总统[18]。7月,蒋中正到山东潍县,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17]。9月,蒋中正返回上海[17]。蒋中正与许崇智和张静江结为拜把兄弟[19]。10月6日,蒋纬国出生,生父戴季陶,后归蒋中正收养[14]

护法运动【1914年5月-1921年12月】

1917年8月至9月间,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通过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18]。9月,蒋中正起草《对北军作战计划》,寄给孙中山[18]。孙中山命令护法联军与北洋军接战,护法战争开始[18]。11月1日,孙中山任命蒋中正为大元帅府参军[18]。12月,蒋中正向孙中山提出《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18]。1918年3月,蒋中正抵达广州,任援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18]。8月,蒋中正向粤军总司令部辞职离去,到达上海[18]。9月,蒋中正到漳州,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司令部设在长泰[18]。12月,蒋中正率粤军第二支队司令追击北洋军,攻取永泰[18]

1919年3月,蒋中正回到漳州,请假回家[18]。5月,蒋中正再回长泰,在厦门鼓浪屿生活[18]。不久蒋中正辞粤军第二支队司令职返沪,有时回到军中协助工作[18]。10月,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18]。1920年9月,蒋中正与张静江等人合股成立“茂新号”、“恒泰号”,参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活动[19]。10月5日,蒋中正任粤军第二军参谋长,参加讨桂战争[18]。蒋中正代粤军第二军军长许智崇指挥惠州之役[20]。11月,蒋中正离职返回奉化[18]。同月底,孙中山回广州重组军政府[18]。1921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18]。2月、5月、9月,蒋中正三次到广州,不足1个月又离去[18]

6月4日,蒋中正母亲逝世[14]。11月28日,蒋中正与妻毛福梅、妾姚怡诚离婚[14]。12月,孙中山到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准备讨伐直系军阀[18]。12月5日,因张静江夫妇说合,蒋中正与陈洁如在上海结婚[14]。1922年1月18日,经孙中山电催,蒋中正与戴季陶陪徐树铮至桂林北伐军大本营[21]。蒋中正与许崇智、李烈钧、胡汉民会商北伐作战计划[18]。4月,北伐军由桂林抵达梧州,蒋中正到广州,又返回老家[18]。蒋中正主张先回师广东,巩固后方,再行北伐[21]。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进攻总统府[20]。孙中山冲出包围,在永丰舰指挥讨伐叛军[18]

6月29日,蒋中正应孙中山电召,在上海停留几天就奔向广东,登上永丰舰护侍孙中山[20]。8月,在蒋中正随侍下,孙中山从广东返回上海[22]。不久,蒋中正撰写《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孙中山为该书写序言[18]。10月18日,孙中山命令北伐军改编为东路讨伐军,许崇智任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蒋中正任第二军参谋长[23]。10月22日,蒋中正到达福建就任[24]。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提出一系列革命政策[23]。孙中山特任蒋中正为大本营参谋长[23]。4月20日,蒋中正抵达广州,就任大元帅府参谋长,协助孙中山追击惠州等地叛军[23]

广东军政

黄埔建军【1921年12月-1924年6月】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亲自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致词说明创办黄埔的目的,在于“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

1923年8月16日,蒋中正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一行赴苏联[25]。9月2日,蒋中正抵达莫斯科[25]。蒋中正与苏联方面商谈“西北军事计划”等,并考察组织、军事、政治活动[25]。11月29日,蒋中正从莫斯科回国[25]。蒋中正将《游俄报告书》寄去广州[25]。1924年1月16日,蒋中正返抵广州,向孙中山汇报代表团的工作情况[25]。1月20日至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确定联俄、容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26]。1月24日,孙中山决定将筹备开办的学校定名为“陆军军官学校”,任命蒋中正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26]。2月21日,蒋中正提出辞呈,弃职返回老家[26]

3月,蒋中正分别给孙中山、廖仲恺等写长信,表明对联俄政策的不满[26]。4月21日,蒋中正到达广州[26]。4月26日,蒋中正到军校办公[26]。5月3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中正为军校校长,兼任粤军参谋长[26]。5月5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编队[26]。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26]。蒋中正兼任长州要塞司令[27]。10月10日,广州商团发动武装叛乱[28]。孙中山决定镇压叛乱,特派蒋中正为革命委员会全权委员[28]。10月15日,蒋中正率军校学生队、警卫队,协同粤、滇、湘、桂各军平定叛乱[28]。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等的邀请北上,到北京后重病卧床[28]

1925年2月1日,蒋中正率领黄埔军校教导团、粤军等部讨伐盘踞东江一带的陈炯明,为东征军右路[28]。蒋中正奔赴前线指挥战事,淡水、棉湖、兴宁等地取得胜利[28]。3月12日,孙中山逝世[28]。4月13日,国民党中央决定黄埔军校教导团组成党军,归蒋中正调遣[28]。4月25日,蒋中正到汕头就任潮汕善后督办[28]。6月10日,蒋中正指挥党军到达广州市郊,协同其他部队平定杨希闽、刘镇寰的桂军叛乱[28]。7月1日,大元帅府在广州改组为国民政府,党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28]。7月3日,军事委员会成立,汪精卫兼任主席,蒋中正等八人为委员[28]

8月20日,廖仲恺遭到刺杀身亡,国民政府组织“处理廖案特别委员会”,指定汪精卫、许崇智、蒋中正三人为委员,全权负责政治、军事及警察处理此案[29]。8月24日,蒋中正就任广州卫戊司令职[29]。9月28日,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东征陈炯明,任命蒋中正为东征军总指挥[28]。10月6日,蒋中正指挥部队进军[28]。11月23日,张继、邹鲁、谢持等人在北京西山召开“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反对联俄政策,在上海设立“国民党中央党部”[29]。1926年1月1日至1月19日,蒋中正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向大会报告军事成就[29]。蒋中正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随后当选中央常务委员[29]

掌握实权【1924年7月-1926年5月】

1926年,蒋中正统率大军北伐。

1926年2月1日,蒋中正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监[29]。2月24日,在“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上,蒋中正提出“应早定北伐大计”[30]。3月20日,发生中山舰事件[31]。4月16日,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联席会议上,蒋中正被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32]。5月11日,蒋中正出席军事委员会,决定出兵入湘援助唐生智[33]。5月15日,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通过蒋中正拟好的《党务整理案》,蒋中正兼任组织部长[32]。6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任命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32]。7月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会改选蒋中正为常务委员会主席,北伐期间由张静江代理[34]

7月9日,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北伐典礼,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35]。7月27日,北伐战争在湖南战场获得胜利,蒋中正率总司令部从广州开赴前线[36]。8月12日,蒋中正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第二期战略计划[36]。9月2日,蒋中正到达武昌城郊督战,北伐军攻城未成功[36]。蒋中正下令何应钦出兵福建[37]。9月17日,蒋中正离开武汉,到江西指挥战事[37]。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直系军阀吴佩孚主力被歼灭[36]。10月11日,蒋中正指挥围攻南昌城不克[37]。11月8日,北伐军占领南昌,孙传芳的军队被歼灭[37]。隔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迁入南昌[37]

11月2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迁都武汉[38]。蒋中正等在庐山开会[38]。12月1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联席会议在武昌成立[38]。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发布命令,确定国都武汉[38]。蒋中正主张迁都南昌[38]。1月3日,在南昌召开“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决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暂驻南昌[38]。3月10日至3月17日,蒋中正拒绝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38]。全会决定废除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主席职,蒋中正等人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38]。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北伐军进驻上海[39]

3月23日,北伐军占领南京[40]。英美停泊在长江的军舰炮击南京,造成“南京惨案”[40]。3月26日,蒋中正乘舰抵达上海[40]。4月2日,蒋中正邀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八人,在上海召开特别会议,吴稚晖提出《致中央监察委会请查办共产党函》[41]。4月3日和4月5日,蒋中正、汪精卫、李济深、李宗仁、吴稚晖等在上海开会[41]。蒋中正公布《战时戒严条例》,派白崇禧、周凤岐为松沪戒严总司令部司令[41]。蒋中正赴南京[41]。4月11日,蒋中正发出密令,要求“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41]。4月12日,蒋中正在上海发动清党[41]。广东、浙江、四川、江苏、福建等地也陆续实行清党[41]

北伐完成【1926年5月-1928年12月】

1928年7月6日,蒋中正偕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至北平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行祭告礼。

1927年4月18日,蒋中正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出席成立庆典仪式[42]。6月19日至6月21日,蒋中正与冯玉祥在徐州会谈,达成“宁汉合作,继续北伐,清党反共”的协议[43]。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会议讨论“分共”,公开反共[43]。8月1日,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43]。8月初,蒋中正指挥蚌埠前线失利,回到南京[44]。8月12日,蒋中正辞去总司令等职[44]。隔日,蒋中正在上海发表下野宣言,去宁波回奉化[44]。9月15日,宁、汉、沪三方合流,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44]。9月28日,蒋中正从上海前往日本[45]。10月4日,蒋中正希望与宋美龄结婚,在神户拜谒宋美龄的母亲倪佳珍,得到倪佳珍的允诺[45]

10月23日,蒋中正在东京发表《告日本国民书》,呼吁“中日亲善”[45]。11月5日,蒋中正偕同张群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会谈[45]。11月10日,蒋中正由日本回到上海[45]。11月19日,蒋中正、汪精卫、李济深等进行会谈,同意取消特别委员会、召开四中全会[46]。12月1日,蒋中正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47]。12月3日至12月4日,蒋中正出席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会议通过“蒋总司令复职案”[46]。12月13日,蒋中正发表《对时局之谈话》,声称对苏联绝交、禁止一切民众运动[46]。1928年1月4日,蒋中正从上海到南京[46]。1月19日,蒋中正宣布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46]

2月2日至2月7日,蒋中正参加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被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会后又担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46]。蒋中正改组国民政府军队[48]。4月7日,蒋中正下总攻击令,北伐反奉之战开始[48]。5月1日,北伐军进占济南[48]。隔日,蒋中正抵达济南[48]。5月3日,日军挑衅,制造济南惨案[48]。5月4日,蒋中正下令各军撤出济南,渡河北上[48]。5月10日,蒋中正与谭延闿、吴稚晖等在兑州举行联席会议[48]。5月19日,蒋中正同冯玉祥商议进军京津计划[48]。5月30日,蒋中正抵石家庄,同阎锡山商量克复京津的善后事宜[48]。6月4日,关东军策划皇姑屯爆炸,出关返奉的张作霖身亡[48]

6月8日,北伐军进占北京[48]。6月12日,北伐军接收天津[48]。7月6日,蒋中正率领各集团军总司令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举行北伐完成祭告典礼[48]。7月7日,国民政府发表《关于重订条约的宣言》,提出与各国重订新约[49]。蒋中正制定《军事整理案》[50]。1928年8月8日,蒋中正主持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提出军政、军令统一,通过《军事整理案》[51]。10月3日,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训政纲领》[52]。10月8日,国民党中央常会决定政府委员、五院院长和各部部长,蒋中正任国民政府主席[52]。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训政”[49]。12月29日,张学良等通电宣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和热河四省易帜[53]

南京时代

实施训政【1929年7月-1931年9月】

1929年1月1日,举行全国编遣会议[50]。2月,李宗仁调动桂系部队控制两湖,撤免湖南省政府[50]。3月,蒋中正召开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52]。同月,蒋中正派兵与桂军对峙[50]。3月21日,蒋中正指挥向武汉进军,在九江督军[50]。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组织“护党救国军”反蒋[50]。5月15日,冯玉祥部将推冯玉祥任“护党救国军西北总司令”[54]。5月22日,韩复渠、石友三声称“维护和平,拥护中央”[54]。6月下旬,蒋中正离间阎锡山与冯玉祥,桂系将领相继潜逃[55]。7月7日,蒋中正赴北平与张学良磋商[49]。7月20日,中苏边境发生中东路事件[49]。8月,南京召开国军编遣实施会议[54]

10月10日,宋哲元等27名将领在西安通电反蒋[54]。10月11日,蒋中正下令讨伐西北军,亲临河南指挥[54]。11月,张发奎宣布讨蒋[54]。12月初,唐生智、石友三联合反蒋[54]。12月,蒋中正联合阎锡山夹击唐生智,派何应钦援粤击败张发奎及桂军[54]。1930年1月初,蒋唐战争以唐生智失败告终[54]。4月9日,蒋中正到徐州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讨伐阎锡山、冯玉祥[54]。5月11日,蒋中正下达总攻击令,指挥陇海、津浦两个战场,中原大战爆发[54]。7月13日,汪精卫等在北平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并发表联合宣言[56]。9月9日,扩大会议在北平成立国民政府,阎锡山为主席[56]。中国工农红军开辟根据地[57]

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护中央”、“呼吁和平”通电,派兵入关[58]。9月20日,北平“扩大会议”移到太原[56]。10月3日,蒋军攻占开封、郑州、洛阳[59]。冯玉祥、阎锡山军十余万人被俘,中原大战告终[59]。10月23日,蒋中正在上海举行基督教洗礼[60]。11月12日至11月28日,蒋中正在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主张制定训政时期约法[60]。全会推举蒋中正兼任行政院长[60]。12月9日,蒋中正在南昌召开“剿共”军事会议[57]。12月16日,蒋中正对中央苏区的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57]。1931年2月28日,蒋中正软禁胡汉民到汤山[60]。4月初,蒋中正对中央苏区的红军发动第二次围剿[57]

5月5日,蒋中正召开国民会议,通过《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60]。5月27日,汪精卫、孙科、唐绍仪等人在广州举行“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非常会议”,隔日成立“国民政府”[60]。6月15日,蒋中正在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通过《全力消灭赤匪决议案》[57]。7月初,蒋中正亲自到南昌出任总司令,调集30万军队,组织第三次围剿红军攻势[57]。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略东北[60]。9月21日,蒋中正同意释放胡汉民[60]。10月27日至11月7日,宁粤在上海召开统一会议[60]。11月12日,蒋中正在南京召开四全大会[60]。11月18日,粤方在广州召开四全大会[60]。12月3日,汪精卫、孙科等人在上海另开四全大会[60]

剿共安内【1931年9月-1935年1月】

蒋中正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以期扭转围剿工农红军的败局。

1931年12月15日,蒋中正发表辞职通电[61]。12月22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召开,取消广州政府[62]。12月31日,蒋中正设立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63]。1932年1月16日,蒋中正与汪精卫在杭州密谈合作[61]。1月28日,日本侵略上海,第十九军进行抗战[64]。1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61]。3月1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在洛阳召开[61]。3月6日,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蒋中正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61]。6月15日,蒋中正在庐山召开鄂豫皖湘赣五省清剿会议,谋划围剿计划[65]。6月28日,蒋中正到汉口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65]

1933年2月,蒋中正在南昌指挥50万兵力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红军[66]。春天,蒋中正在南昌部署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67]。7月,蒋中正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自任团长[68]。9月,蒋中正调集100万兵力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68]。10月2日,蒋中正召集师以上将领会议,提出围剿战略战术要略[68]。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州发起“福建事变”,号召反蒋反日[67]。12月25日,蒋中正飞临浦城、建甄指挥,调兵入闽镇压福建事变[67]。1934年1月16日,军队占领福州[69]。1月20日,军队占领漳州[69]。10月10日,红军开始战略转移[68]

日本侵略【1935年3月-1937年4月】

1936年12月26日,张学良亲送蒋中正夫妇返抵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官员至机场迎接。

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发动“两广事变”[63]。6月10日,中央军到达衡阳,粤桂军撤出湘境[63]。中共将“抗日反蒋”调整为“逼蒋抗日”[63]。9月17日,李宗仁抵广州与蒋中正晤谈,两广事变和平解决[63]

全面抗战

宣示抗战【1937年4月-1939年9月】

蒋中正向卢山谈话会的与会者说明抗日形势已到最后关头。

相持阶段【1940年3月-1943年12月】

1942年4月5日,蒋中正赴缅甸视察,与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合影。

中国战区【1943年12月-1945年8月】

全面内战

颁布宪法【1945年8月-1947年1月】

统治崩溃【1947年2月-1949年12月】

统治台湾

重建班底【1949年7月-1951年9月】

反共复国【1952年8月-1958年12月】

威权统治【1959年6月-1969年12月】

晚年病逝【1969年12月-1975年4月】

政治思想

个人生活

造成影响

政治影响

纪念文化

参考资料

  1.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8页
  2. ^ 2.0 2.1 2.2 2.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8页
  3.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11页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8-11页
  5. ^ 5.0 5.1 5.2 5.3 5.4 5.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1-14页
  6. ^ 6.0 6.1 6.2 6.3 6.4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6-17页
  7. ^ 7.0 7.1 7.2 7.3 7.4 7.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8-21页
  8.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1-23页
  9.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1-23、62-68页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4-28页
  11. ^ 11.0 11.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9-33页
  12.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9-36、62-68页
  13. ^ 13.0 13.1 13.2 13.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33-36页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62-68页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38-40页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1-44页
  17. ^ 17.0 17.1 17.2 17.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4-46页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7-56页
  19. ^ 19.0 19.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56-62页
  20. ^ 20.0 20.1 20.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7-62页
  21. ^ 21.0 21.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7-56、62-68页
  22.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47-56、70-74页
  23. ^ 23.0 23.1 23.2 23.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70-74页
  24.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56-62、70-74页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74-84页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84-90页
  27.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91-95页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28.1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98-105页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05-112页
  30.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12-119、124-128页
  31.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12-119页
  32. ^ 32.0 32.1 32.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20-121页
  33.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24-128页
  34.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20-121、124-128页
  35.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24-135页
  36. ^ 36.0 36.1 36.2 36.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28-135页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35-137页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37-141页
  39.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46-168页
  40. ^ 40.0 40.1 40.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46-154页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54-168页
  42.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68-179页
  43. ^ 43.0 43.1 43.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79-190页
  44. ^ 44.0 44.1 44.2 44.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192-201页
  45. ^ 45.0 45.1 45.2 45.3 45.4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01-206页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06-209页
  47.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62-68、201-206页
  48. ^ 48.00 48.01 48.02 48.03 48.04 48.05 48.06 48.07 48.08 48.09 48.10 48.11 48.1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09-216页
  49. ^ 49.0 49.1 49.2 49.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23-228页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30-234页
  51.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19-222、230-234页
  52. ^ 52.0 52.1 52.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19-222页
  53.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17-219页
  54. ^ 54.00 54.01 54.02 54.03 54.04 54.05 54.06 54.07 54.08 54.09 54.10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34-241页
  55.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30-241页
  56. ^ 56.0 56.1 56.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42-243页
  57.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56-262页
  58.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34-251页
  59. ^ 59.0 59.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34-243页
  60. ^ 60.00 60.01 60.02 60.03 60.04 60.05 60.06 60.07 60.08 60.09 60.10 60.1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43-251页
  61. ^ 61.0 61.1 61.2 61.3 61.4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51-254页
  62.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43-254页
  63. ^ 63.0 63.1 63.2 63.3 63.4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84-294页
  64.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51-254、274-284页
  65. ^ 65.0 65.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62-265页
  66. ^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65-268页
  67. ^ 67.0 67.1 67.2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69-284页
  68. ^ 68.0 68.1 68.2 68.3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69-274页
  69. ^ 69.0 69.1 严如平 & 郑则民(2013年),第274-284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