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華民國/檔案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注意,新的意見請添加在底部而非頂部。

把她還給中華民國

不好意思把大陸這位朋友的段落移過來了, 當然還是要感謝有人願意認同中華民國還包括中國大陸或是外蒙古^_^ 只可惜大陸現在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了,中華民國目前已經不存在中國大陸上。當然,也許哪一天,會有人把她還給中華民國吧。 阿牛 02:40 2004年12月6日 (UTC)

中華民國國土為1141.7萬平方公里!外蒙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誰有秋海棠中華民國地圖請發上來!謝謝了!http://freeman2.com/webe_roc.jpg 中華民國全圖的地址我已經發上來了!但我不會帖圖,請會的幫忙編輯一下!拜託了!!
2002年後行政院、內政部、外交部已正式承認外蒙古不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因此,中華民國的國土應約為960多萬平方千米。--Wengier 19:00 2005年7月25日 (UTC)

移動自簡體Talk:中華民國

  1. Some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effect Sun Yat-sen played in the revolution was minimal.
  2. KMT was not formed until Aug 1912 after Wuchang Uprising.
  3. The ROC controls more than Taiwan - also Penghu, Jinmen, Mazu.

這樣就不會有人繼續把中華民國改為台灣共和國了吧!中華民國怎麼等同於台灣共和國呢?--Samuel 15:49 2003年11月16日 (UTC)

「這樣」。怎樣?--Menchi 15:58 2003年11月16日 (UTC)
中華民國臺灣共和國已經分開成兩個條目了,並且有連接從中華民國臺灣共和國,應該可以了吧!--Samuel 16:09 2003年11月16日 (UTC)
但是這是簡體的,沒連到…-Menchi 16:15 2003年11月16日 (UTC)~~
為什麼不用「國旗」「國徽」?孫中山先生建立的中華民國是有國旗國徽的呀!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為什麼要用「旗幟」和「」?Zj 15:43 2004年2月21日 (UTC)
這個表格原來是放在台灣一文中的,為了避免爭議才用「旗幟」。--Formulax 08:29 2004年2月27日 (UTC)


還是覺得不妥當,怎麼可以用「國旗」呢。

應該更明確的標註出來。

wikipedia 要麼不涉及這些敏感問題,要麼就標註清楚! 我想給改,想想算了。還是來這裏說說吧!--Amsea 11:53 2004年3月18日 (UTC)


中華民國首都一直都是南京啊,目前的台北只是陪都而已,就像重慶。。。。



中華民國是1911年-1949年之間中國的國號,是國父孫中山在推翻清王朝後建立起來的民主政體。

中華民國首都

我為了要避開台北到底是不是中華民國的首都,因此選用了"中央政府所在地在台北"這樣的字句,請不再在前面加上臨時兩個字,中華民國目前沒有什麼臨時中央政府。--虎兒 07:18 2004年9月18日 (UTC)

實際領土

北起連江縣東引鄉北固礁,南至南沙群島曾母暗沙,西起南沙群島萬安灘,東到宜蘭縣頭城鎮釣魚台列嶼赤尾嶼

這句話好像有問題。北固礁指的是實際領土,南沙群島、釣魚臺列嶼指的卻是所宣稱的領土。-- [[User:Ran|ran(留言)]] 00:02 2004年9月20日 (UTC) 移動完畢

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

是否需要一個條目解釋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政權,一個朝代,一個中國歷史的時期? 從地理,歷史,歷屆領導人,發生的戰爭和其他大事? 我認為非常有必要。--用心閣 04:31 2004年12月13日 (UTC)

  • 同意
  • 應分設"中華民國(全國)"和"中華民國(台北)"兩個條目來敘述中華民國的兩個階段
  • 前者是兩岸的人公認存在的歷史事實,一個歷史時期,此條目理應歸入中國歷史系列之一
  • 但後者仍有爭議,可以作為一地區條目

JeRRy~雨雨 05:01 2004年12月11日 (UTC)

反對!中華民國不是僅僅是一個地區而已。我也不贊同將中華民國歷史割裂成為二個。至少,中華民國不是一個朝代,會認為是朝代的人本身的思想就有問題。百科全書不應悖於現實狀況。--[[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5:27 2004年12月11日 (UTC)
  • 我認為分開兩個條目,並不等於割裂歷史。只是令公認的一段中華民國史更加穩定。JeRRy~雨雨 09:10 2004年12月13日 (UTC)


中華民國歷史中已經分段敘述1949年以前的全國時期和1949年後的在台時期,我認為目前不需要分成兩個條目。若條目的內容真的十分完整且充分,或許可以仿照英語維基中「美國歷史」的分段方式(如下),每十年自成一個條目;但是總論還是來自「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另一方面,有關歷史的「公認性」(或是正確性)其實有一大半都是具有主觀意識的,即使是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史,由國民黨來解讀就必定不同於共產黨的樣板...這段歷史還看不見「穩定性」呢。 阿牛 10:07 2004年12月13日 (UTC)

1 Pre-Colonial America 2 Colonial America (1493-1776) 3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776-1789) 4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789-1861) 5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5-1918) 6 Interwar America and World War II (1918-1945) 7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64) 8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4-1980) 9 Contemporary United States History (1980-present)

不管實怎麼劃分吧,我非常想知道國民政府在1949年以前的財政經濟狀況,國民生產總值,與美元匯率什麼的,最好是能與國外(甚至是滿洲國,外蒙,朝鮮,越南等,甚而如某些人所願——台灣)進行橫向比較,從而立體地看岀當時中國在國際上所處位置.北緯39度 16:46 2005年5月4日 (UTC)

請承認爭議

既然是爭論頁,必然有不同的觀點,沒有誰敢說自己的觀點就是絕對中立的。 wiki希望體現中立,但中立有兩種,要麽不表態,要麽同時表達不同觀點。 很顯然此條目中很多地方的觀點只是一面之詞。因此請承認爭議。 中立的目的是爲了達至客觀與和諧,沒有必要爲了中立而中立,就像有些歐洲人見了小動物比見了兒子還親熱一般,Sick! 統一與分裂是政客們的選項。人民的要求無非是平安幸福。請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要給戰爭任何機會。 在我看來,不尊重自己國家的人是你而不是我,你不承認自己的國家,試圖分裂這個國家。而這勢必會引起戰爭。 我不明白人類爲何縂要為這種無謂的紛爭而喋喋不休,獨立真的有那麽好麽? 你的一生之中有沒有曾經不被別人蠱惑的時候?你所要的到底是什麽呢?獨立真的是一個天堂嗎,李登煇真的是摩西嗎? 還是現實一點,好自爲之,過你的安分日子吧,不要夜郎自大,無事生非! 既然是朋友,就坦誠相待,我沒有說你快要死了,我只是告訴你,前面是懸崖,當然你非要走下去,作爲朋友我會制止的。所以不要用低俗的語言罵新加坡,新加坡確實很勢利,但沒有勢利到卑鄙的地步,他只是在講一些良心話而已。 我也不喜歡用簡體字,就像泛藍討厭被阿騙統治一樣。弘揚中華文化並不等於固步自封,而且文字確實有聲音化的趨勢,如果歷史的發展使得人們使用字母來標記漢語,那也未必是壞事。大陸的確不重視古文教育,但我對古文的態度是既然不實用就留給學者研究吧,如果你只是西門町的一個打手,會不會古文也不重要。 談到臺灣的文化,臺灣人的素養,有時候讓我很失望。黑金、黑幫、色情、槍擊... 所以不要用這些標準來衡量大陸的開化程度,不要像個小混混一樣,以爲色情有理。人總是要有一點起碼的道德教養的,對那些在大陸發了大財又昧著良心搞台獨的人,我也無話可説了。 小強確實很動人,但是不要沉迷哦,非要把自己儅孤兒,製造悲情,就像一個人非要說有人要殺他,精神過敏了! 中國的確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放棄過臺灣,以至於臺灣(乃地名而非國名)先後被荷蘭日本統治。這是歷史的無奈,你可以認爲是國家把你儅棋子一樣拋棄了,但整個國家的情況更糟,儅大陸上演南京大屠殺的時候,臺灣相對風平浪靜。 至於說大陸學習臺灣,好的東西就應該學。不過好像更多的時候是學你所列舉出來的烏七八糟的東西,沒辦法,國人素質低,我承認,縂比前些年吸鴉片要強。國家大了,當然五彩繽紛了。誰說文化有差異就不能是一個國家呢?況且你所說的大陸臺灣的差異,也不是什麽文化差異,如果你非要把市井文化當做文化的全部的話只能説明你是陳唐山不是馬英九。 最後說一下,世界上沒有亙古不變的版圖,歷史上的中國有時興盛,有時衰敗,有時分裂,有時統一,有時由少數民族統治,蒙古的獨立發生在中國落難的年代,實屬無奈。彈指一揮閒,而今時代不同,大同世界包羅萬象,區域化全球化乃世界之潮流,今日所言不過是茶餘飯後之無聊談資耳!瞬息之間世事萬變,明日之中國,孰能料之?唯以胸懷之坦蕩,作風之無邪,與世界共舞,與文明共進!


再次叮嚀,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討論請記得簽名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貼出來與各位分享,或許對這一頁的討論有幫助

(對不起,因為我看了這篇報道覺得有些地方實在比較好笑,忍不住只好這樣改一改了,見諒!)

中國時報 A13/兩岸三地新聞 2004/12/07 中共教科書 政治解讀歷史 對台灣問題和天安門事件語焉不詳 對侵藏懲越戰爭及大躍進悲劇全然忽視 曲解省略史實與日雷同

(中國不民主大家都知道,民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況且民主真的好麼,仁者見仁。不要美國說好就是好。美國有美國的價值觀,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每個國家對歷史都有不同的版本,到底哪個正確,誰知道。清朝的歷史記載中,對鴉片戰爭前夕的中英關係,說的是天朝什麼什麼的,現在看來很好笑,為什麼這麼寫?虛偽?自私?對一個人可能如此,對一個國家並不全是,因為統治者要維護一個國家的核,沒有這個核,國民就沒有向心力,國家越大,核越要大。而且不同地區也有核,在中國大核優先,在歐盟,小核更多自主性,各有利弊。在世界是大核壓小核,小核依附大核。因此歐洲國家聯合起來想成為一個大核。稍微能夠判斷是非的人都不會被政客的謊言欺騙的,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在欺騙自己而已。而歷史和宗教從來就很難保持中立。歷史問題只不過是日本的一條大辮子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好笑的是日本人死活不願剪掉這條辮子,那就只好另類靠邊站了)


【林克倫/台北報導】   基於貫徹共產黨統治與統一歷史論述口徑的需要,再加上教科書需經官方審核方可出版,大陸歷史教科書曲解重大歷史事實與省略敏感議題不談的現象十分嚴重。

  據「紐約時報」報導,雖然中共不斷地指責日本政府,沒有在教科書中灌輸學生有關日本侵略中國的「正確歷史」,但隨手翻閱目前大陸中學生所使用的歷史教科書,曲解或省略重要史實的情形比比皆是。

  報導指出,曲解史實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深遠。大多數大陸學生深信,中國只會基於「自衛」而戰,絕不會因想侵略或佔領某國某地而主動發動戰爭,但卻選擇去忽略一九五○年代解放西藏的人民戰爭與一九七九年懲越戰爭等具有侵略意圖的事件。

(我很不理解朝鮮為什麼非要讓美國人保證不侵犯朝鮮。可能他們天真可愛吧。希特拉給張伯倫說,放心吧,我們不會打你的。100年內中國只會自衛,為什麼?沒本錢侵略。一百年後?說不定印巴核戰爭地球已經變成墳墓了。想太遠吧。如果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進藏也是侵略的話。(在四川打了幾仗,達賴害怕了,就讓解放軍進來了,進來後又後悔了,因為農奴再也管不住了,所以就製造騷亂,拉薩又打了幾仗,抵擋不住就跑印度去了。)那渡江戰役應該比韓戰更具侵略性吧。林克倫是不是這個意思?越南戰爭是侵略?那怎麼越南現在還是一個國家,誰把中國人趕跑的?)

  同樣地,許多中國人相信能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日本,是由於中國人民大團結,而非被美國所擊敗。一本歷史教科書則指稱,戰勝日本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成為聯合與團結國內各勢力的核心力量」。

(二戰時的中國連共匪都剿滅不了,哪裏能打過日本鬼子呢。所謂的持久戰,不過是消耗戰而已。國家大了就是這點好,不管你怎麼打我,就算我不還手,你也打不死我,最後的結局要是什麼?漢化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漢人?)

(不錯,共產黨的教科書確實誇大了自己的作用,故意的忽視了國軍為抗日做出的重大犧牲,本人作為國軍將領的後代甚感不公。二戰是盟軍的共同勝利,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確是主力軍,而中國軍隊是先頭部隊,中國是主戰場。中國人為此做出了巨大犧牲。)

  簡化省略敏感的歷史事件,也導致學生的歷史觀變得十分片面。毛澤東在一九五八年發動的大躍進運動,曾造成至少三千萬中國百姓因飢餓死亡,但學生在課堂卻無法得知此悲劇。

(基本屬實,共產黨的解釋是三年自然災害。誰願意煽自己的嘴巴呢?尤其是這麼丟人的事。吳淑珍還睜着眼睛愣說不認識吳由豪呢。賈慶林老婆非說自己不認識賴昌星。還是老賈厲害,離婚)

  韓戰與台灣問題更是簡化史實的重要例子。教科書對爆發韓戰的官方論點是,南韓先陳兵侵略北韓,而中共派志願軍協助保護北韓,但事實卻是北韓先攻打南韓。而對於日本戰敗後歸還殖民地台灣的一系列複雜問題,教科書也僅簡略地一筆帶過,「反日侵略戰爭最終獲得勝利,台灣重回祖國懷抱」。

(北韓發兵南韓是不爭的事實。不過你見過兩個人打架後一般都說是對方先動手的,其實在雙方已經嚴重互不信任的情況下,動手是遲早的事,誰先誰後只有法律上的區別,雙方都有責任。台灣回歸祖國,其中還有什麼內情?蔣介石接管台灣有什麼問題?要有問題也是釣魚島的問題吧。)

  一位上海第二中學的高三歷史老師指出,基於創建人民共和國後的政治需要,學生只要知道何事發生於何年等基本事實即已足夠,「不用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

(大陸的教育確實有問題,不只是歷史教育)

  報導說,儘管有不少人為中國的歷史教學方式辯護,但許多大學教授批評說,該方式將迫使優秀教師屈從於國家領導人所認定的史觀,且讓學生對中國在世界的定位產生混淆。


  中國學生在課堂討論二次大戰的觀點即鮮明地反映出歷史「教學成果」。一位率先自願發表看法的學生說,中國防止了日本接管整個世界,另一位學生認為戰爭無法避免,第三位學生則表示,戰爭避免日本成為世界強權,「並非壞事一件」。

(現在的小孩子生長在和平幸福的年代,他們連毛澤東是誰都不知道,當然更不了解蔣公的事跡了。曾幾何時,兩位可都是一代梟雄呀。)

(日本接管世界?希特拉是白痴嗎?日本發動一場避免自己成為世界強權的侵略戰爭,瘋了?)

  擁護現有教學方式的支持者辯稱,凡事皆有其壞處,況且近幾年歷史教育已有很大進展。儘管教科書仍需經官方仔細審核才能出版,但至少可選擇數量已大幅增加。此外,只要採模糊處理,諸如國民政府在對日戰爭中的貢獻,乃至文化大革命等禁忌議題,也在越來越多的教科書中出現。

  但基於教育需要,歷史內容仍必須篩選。一位歷史教育雜誌編輯指出,許多事件仍有爭論,而現在希望能給小孩們的是爭議性較少、且容易解釋的歷史事實。

  部分人士認為,部分敏感事件的發生時間距今甚近、不易有客觀性,且許多歷史材料正不斷出現。有趣的是,日本歷史學家在辯駁侵略中國的殘暴罪行時,也是採用這套說詞。

  報導還說,像八九天安門事件迄今仍不能碰觸。一本九八年版的教科書曾拐彎抹角地指稱該事件是,領導人制止「資產階級自由化」下的一場失敗的「風暴」,並含混不清地補充說,中央即時採取行動並恢復平靜。新近出版的教科書仍模糊以對,僅稱是受到一小群意圖推翻共產黨的份子所鼓動,並未提及鎮壓後的慘烈後果。

(你的前提是天安門事件是正確的。不要預設前提。共產黨確實專制,不過我看過香港的記錄資料,天安門事件里的那些高自聯要員,都是些活寶,哪裏是民主呢,太假。想奪權的目的也太直露了,把國家交給這些人?那有錢人還不更囂張了麼,窮人肚皮一扁再扁,夫人腰包一鼓再鼓。哈哈,自個慢慢玩吧,別捅婁子就行。)


  然而,中國的歷史學家對於教科書的史實迴避作法,似乎並不想做過多辯解。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官方歷史教科書諮詢委員會成員葛劍雄明白指出,有些領域的議題在中國十分敏感,是不可能將事實告訴百姓的,在中國,「歷史仍是政治工具」。

(他只是個學者,思想單純。在每一個國家,歷史都是政治工具。美國人的歷史教科書中對紅番的種族滅絕是如何描述的。)

HJC 15:24 2004年12月12日 (UTC)

ㄟ......這樣整篇轉貼新聞報導,是侵害著作權的行為的......希望HJC兄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意見喔!!--[[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15:50 2004年12月12日 (UTC)
通篇看來,此文作者有三種動機:

1。也想找找大陸的小辮子,給包公臉上添抹把黑。大陸是民主集中制!集中制,說得很清楚。是和美國不同的制度。大家過得挺好,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或者說至少還沒有壞的要崩盤的地步。

2。為台灣的歷史教改作辯護

3。八卦太少,閒來無聊,隨便寫寫吸引一下人們的眼球。

Gulen


台灣的歷史教改?台灣是全盤教改唷。為什麼沒人要來談談數學教改和自然教改?台灣的歷史教改在教學上出的問題,很明顯比數學教改少得多。讓我們另立條目,來談談數學教改吧。您如果閒來無聊,觀迎一起完成這個條目。--Edcat 11:33 2005年2月1日 (UTC)



再次提醒,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討論或編輯文件,請記得簽名,雖然看得出來,閣下編輯文章的方式完全沒有尊重別人的習慣(該不會又是兩岸的差異之一吧)。

其實,既然您不簽名,這樣的對話自然不值得回應,不過,有些是還是該說明一下。

貼出那篇新聞,其實只是想讓各位知道,在這裏的某些討論並沒有意義。因為兩岸的人民對所受的歷史教育不同,各自的歷史觀念都不一樣,都覺得自己的看法是對的,這樣永遠都沒完沒了。

兩岸的分離,既然是歷史造成的,就該讓歷史去解決。但至少不該是現在,因為兩岸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大,不論是文化、社會風氣、民主制度....,即便是血緣也有差異,只要稍微了解過近五百年來的台灣歷史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提示一下,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人,不一定是漢人。)

寫的落落長,再寫下去,又要引發口水戰了。罷了罷了,就此打住。還有還有,記得簽名。 HJC 17:23 2004年12月13日 (UTC)

我對台灣歷史確實不太了解,不過我對五千年來中國的歷史略有所知,不僅在台灣,在整個中國也沒一個漢人。 還是"圍繞條目的內容進行討論"吧,你不會又說我在剽竊吧? 多謝提醒,送上簽名。 Gulen 18:17 2004年12月14日

沒人喜灣戰爭嗎?我看中國人就很喜歡,老是想要併吞他國,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中國卻老是做着併吞夢,併吞那麼好嗎?侵略他國,引發戰爭,這本身就是病態,中國政府有病就算了,人民也跟着有病就很悽慘了,畢竟中國人口多,如果一統計起來,全球有十三億人口崇尚暴力與侵略,那可是不小的比例啊!別在學中國政府丟人現眼了.--momoge 06:58 2005年1月14日 (UTC)

我就是大陸的啊~我本人就不喜歡戰爭,在我周圍的親人、同學、朋友們也是如此,算起來,怎麼說13億人不可能都喜歡戰爭吧,很多人還沒有政治辨別能力呢~有些問題不必也沒理由說得那麼清楚,「煮個栗子」(^_^)鄧小平曾對日本關於釣魚島主權問題說過這樣幾句「一如既往,擱置它20年、三十年嘛。」「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找到辦法,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總會找到辦法的。」至於台灣的問題,也可以這樣擱置啊,現在大家都知道彼此對這個問題的態度,那麼大家互相尊重雙方的理解,保持友好的關係,不必急於表達自己的立場,維持現狀應該是比較好的方式吧。--Refrain 10:21 2005年1月14日 (UTC)

momoge同志,」請圍繞條目的內容進行討論"

   中华民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国家,现在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但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偏安一隅。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国家内战的遗留问题,而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问题。
   现在的台湾有一部分人有情绪,想闹独立,但始终不敢独立。

順便澄清一下: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这个星球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靠的不是战争,而是智慧与勤劳。
   近百年来,从罪恶的鸦片贸易到南京大屠杀,中华民族屡次遭到殖民主义者的野蛮侵略和疯狂掠夺,饱受战争之苦,因此绝对没有人喜欢战争。
   如果你也厌恶战争,还是关注一下正在伊拉克发生的战争吧,那里每天都在杀人在虐待人。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看清形势,不要蚍蜉撼树,成为历史车轮下的冤魂。
   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人生一世,不过百年,又何必你争我夺呢?
   那些执迷不悟的台胞们,还是醒醒吧!台湾的独立不会带给你们任何的好处。

Gulen 17:46 2005年1月16日 (UTC)

首先,誰跟你是同志,我主張維持和平,但老兄開口閉口就是要侵略他國,我可不跟暴力恐怖分子稱兄道弟.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本來就獨立,又何來支持獨立之說,而維持現狀,正是維持一邊一國的現狀,現在唯一問題只在於中國單方面意圖侵略,意圖改變現狀,不是嗎?既然說合久必分,我看中國也可以準備分一下了,也許多分個幾國,暴戾之氣會減低一些,既然說到伊拉克,就請中國人將心比心,別莫名其妙老想併吞他國,台灣沒興趣跟中國成為一國,執迷不悟的中國人啊!沒越陷越深哪!何況,這裏是中華民國的條目,干你們中華人民共合國何事?請圍繞條目討論,中華民國是獨立國家,有自己的總統,自己的政府,自己的軍隊,而且國民所得與生活水平遠勝中國,好好向民主台灣學習吧!別老向要轟炸人家,這是很病態的行為,也有違維基百科中立的立場,這裏可不鼓吹侵略他國啊!--momoge 13:36 2005年1月17日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由中華民國國民推翻中華民國政府而成立的,此過程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尋求由中華民國獨立出來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的延續,或者以台灣現在的流行用語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正名」而來的。218.13.64.230 17:14 2005年1月20日 (UTC)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中華民國,這一點我同意,但中華民國戰敗流亡後佔領台灣(台灣當時剛解除日本佔領狀態,聯合國尚未有任何決定),也已經過了幾十年,所以台灣人追求"台灣獨立",是爲了趕下外來政權,但台灣的民主奇蹟在於,政權是和平轉移的,因此,原本是外來政權的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變成了中華民國的民進黨政府,因此台灣實質獨立,指是中華民國這名字聽來刺耳,很想改名罷了.
  • 重點在於,首先,跟中國共產黨有仇的是中國國民黨,但這兩黨最近好的跟什麼一樣,想來已經拋棄過去恩怨,這不是壞事情,但千萬不要因此就認為台灣會變成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兩件事情.台灣政府目前用中華民國的名字,但實質上已經跟國共內戰時的中華民國大不相同,簡單說,現在的中華民國已經不是過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敵對的國家名稱,而是由愛好和平的新一代台灣人所組成的,只因名字一樣,就要背負國共內戰的陰影,這對雙方新一代的人民都是不公平的,何況,大多數台灣人民已經不再使用中國一字來形容自己國家(簡單說,已經沒興趣"反攻大陸"了),也積極尋求更改國名,可見台灣對中國的敵意已經減到最低,只要雙方互相承認(現在只剩一方不願承認對方,大家心知肚明),台海立刻大放光明.
  • 台灣被中華民國佔領之後,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但很值得感激的是,台灣人取回政權主導的過程是相當和平的,這一點也被全球諭為台灣民主奇蹟,這方面李登輝前總統功不可沒,當然,也因此讓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一直沿用至今,產生許多後遺症,只不過是個名字嘛!雖然從小就討厭這名字,但我總是住這裏的,不過,名字裏既然有中國兩字,總是對中華人民共合國的一種冒犯,所以台灣積極尋求改名啊!從沒聽過改名要被威脅的,難道中華人民共合國的民法裏規定不准改名,何況,改名是台灣自己的事情啊!難道到有人算過命,中華民國改名台灣會沖到中華人民共合國?
  • 同樣吃過中華民國的虧,兩方合力將中華民國這名字送進歷史課本,應該也是美事一件吧!但犯不着爲此把雙方人民性命拉下去啊!--momoge 08:49 2005年1月21日 (UTC)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
   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必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摘自蔣公最愛引用的聖經《马太福音18:12-13》

話已說的很清楚,本來不想再多說,但我或許可以解答一些朋友心中的問題。

1,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在大清王朝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在中華大地上建立的政權。這也是每個中華兒女關註這個條目的原因。雖然中華民國的殘存政權現在僅在臺灣地區存在,但中華民國是全部中國人的中華民國,不隻是臺灣人的中華民國。我外公就是黃埔畢業國民黨軍官,當時國難當頭,他抱着一腔熱血報攷黃埔軍校,37年畢業,跟隨杜聿明打日本鬼子。鬼子投降後,跟隨傅作義鎮守四平,官至師長。後來放棄去臺灣,隨傅作義起義。文革中歷盡磨難,現在依然健在。這是我傢的歷史也是中國的歷史:從大清到民國,再到共和國。妳可以駡孫中山是革命黨,貶稱毛澤東是共匪,程咬金是響馬,但妳要承認他們成就了歷史。

2,臺灣作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乃不爭的事實,不然蔣介石也不可能撤到臺灣。只能說妳現在想獨立而已。momoge老兄的argument有些彎彎繞,一會說自己是中華民國,一會又說要活埋中華民國。這渾水攪得我看不懂,也不想跟着往進繞。但有幾處看不下去,作個提醒:

(1)共産黨跟國民黨沒仇,大陸人和臺灣人沒仇。

有仇的是蔣介石和毛澤東(富人和窮人),維護國傢統一的人和試圖分裂國傢的人,鎮壓228的國民黨舊官僚和228受害者傢屬。妳這種仇恨論對心理健康有害啊。註意,也沒人跟妳有仇。不要象日本鬼子一樣偏離了常態。國父說過:博愛!

(2)幾個可愛的笑話:

「雙方互相承認」:夏威夷承認美國是一個國傢,所以美國也要承認夏威夷是一個國傢。

「大放光明」:什麼是光明?有多光明?妳把中國自宮了,然後說別生氣,承認妳是個太監吧。

「一種冒犯」:有創意!大概臺灣最近流行封建迷信和形式主義。那麼什麼是實際的東西?領土完整!

「兩方合力將」:苦笑不得。momoge小朋友,怎麼說妳好呢?與虎謀皮?抑或爾虞我詐?對不起,大陸人可不是三歲小孩,共産黨政權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討價還價的政權。不管妳怎麼吹噓臺灣的和平「民主化」(盡管「立法院」像是黑幫大會,「總統官邸」像是黑金集散地,一到選舉整個島都在抽風...),我們大陸人支持現在的中國政府和中央領導人。如果他們手中丟了臺灣,下臺事小,駡名事大。

3,身處異國他鄉,也遇到不少臺灣同胞,感覺真的很親切。他們也非常理直氣壯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我想我們都有責任避免本不應該髮生的戰爭。有些臺灣同胞經常抱怨大陸人說一些關於臺灣問題的不同意見,不管愛不愛聽,都應改意識到這是來自強大的祖國的聲音,13億人民的民意。受盡欺凌的中國人民不會再容忍任何無論是來自內部的還是來自外部的挑釁。中國人也不能象阿拉伯人一樣兄弟相殘,讓漁翁得利(日本/以色列)。相信momoge老兄也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妳盡可以唱和某些不負責任的政客的觀點或者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最好還是不要脫離實際。我覺得做人要誠實,做事說話要憑良心,不要像阿騙一樣,模糊92共識、台灣地位,不要像騙嫂一樣,炒股只賺不賠、陳由豪沈富雄人證物證俱在還是不承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又何必欺騙善良的台灣百姓呢。真搞台獨是要死人的,可不要天真的以為一葉障目就可以掩耳盜鈴,你玩不起!台灣也玩不起!

4,為什麼關於臺灣的問題總是難免會引起爭議?是大陸欺行霸市還是臺灣製造痲煩?恐怕都有。我並不想脫離這個條目的內容談論政治問題。但我認為這個條目根本從出發點開始就是一麵之詞。還中華民國一個客觀的歷史吧。

Gulen 4:31 2005年1月30日 (UTC)

所謂中華民國的客觀歷史,就是中華民國目前只在台灣,而目前的國民討厭中國統治,就這樣簡單,不是無聊的民族狂熱可以簡單扭曲的,所謂統一觀點,才是真正的政客觀點,中國人除了侮辱台灣人民所選出來的總統之外,到底又有什麼能耐,中國到底有哪一點迷人,能讓人家想跟他統一在一起?自己想想看吧!陳總統是世界公認的民主領袖,中國則是全球公認的暴力國家,你們領導說的話能聽,大便都能吃了.--momoge 02:44 2005年2月1日 (UTC)

認為因為蔣介石撤退到台灣, 中華民國領土就包括台灣, 只不過是某一群人的看法罷了 從法律的角度看來, 台灣當時最多只能算是中華民國軍事政府統治下的一塊地 --Rmc 04:11 2005年2月2日 (UTC)

國府遷台時台灣是塊什麼地,那要看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上簽署的《無條件投降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了。218.13.73.107 12:27 2005年2月2日 (UTC)
討論雙方言詞是不是太激烈了……我覺得一方受不了另一方的觀點完全可以不去理他啊~現在爭論了這麼長時間了,誰也沒能說服誰,對條目也沒有什麼大的貢獻。現在都快有升級為陳唐山外長的可能了。在這裏說服幾名網友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鄧小平曾對日本關於釣魚島主權問題說過這樣幾句「一如既往,擱置它20年、三十年嘛。」「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找到辦法,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總會找到辦法的。」至於台灣的問題,也可以這樣擱置啊,現在大家都知道彼此對這個問題的態度,那麼大家 互相尊重雙方的理解,保持友好的關係,不必急於表達自己的立場,要我去說服一方的兩岸觀點我肯定做不到。維持現狀應該是比較好的方式吧。如果只是單純對兩岸關係不理解(或者來維基就是為了展開這種性質論戰的),中國大陸的網友可以想辦法去台灣的社區論壇討論,台灣的網友也可以到[1]這是中國一個非常大的兩岸論壇,完全可以去到那裏討論啊。你看看你的論點是不是能駁倒所有人!在這裏論戰有多大意義。--Refrain 13:24 2005年2月2日 (UTC)

請圍繞條目的內容進行討論

敬告以上諸位,沒有必要在這邊爭論。維基百科不是論壇或留言版,不論你是要統一的,還是要獨立的,還是不統不獨的,網絡上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可以發表高論,沒有必要在這邊說三道四,你一言我一語的。所有的討論應該是以條目的內容為中心,有錯就改,碰到衝突時進行討論,如此而已。希望大家多花一點時間在條目質量的提升,而非在這邊作無謂的爭論,這不是維基百科開設的用意。--[[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03:07 2004年12月13日 (UTC)

很顯然地,台灣的網友認為,中華民國或者是台灣要如何界定,是台灣自己的事。不管是要統一或要獨立,基本上不關別人的事。這種自己的事自己決定的態度,這種依現實狀況來描述的態度,就是中立。
但是,中國的網友認為,只要相關的議題沒有放在台灣是中國神聖而不可侵犯的一部份這個前提之下,就是不中立,就是不客觀,就是不應該,就是數典忘祖。只有符合該前提才算是中立。
條目的內容問題反而不再重要了。你要稱台灣政府為中央政府嗎?有人說那是不中立。你要稱台灣政府為地方政府嗎?這根本就是笑話式的不符合事實。那麼,用台灣當局就行嗎?這又隱晦地帶點貶意。上面有一位自詡中立的人,在討論中又提到泛藍的不喜歡被阿騙統治;這又很中立了嗎?為什麼泛藍不改成泛爛呢?提到台灣總統的時候,我們認為理所當然,有人認為那個總統兩個字要加引號,或者是要改成領導人,那才叫做中立。
省省吧!這種事和條目質量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種事基本上和宗教信仰比較類似。所以,所有在這個條目中參與討論的人,就不要再扮演清流出來呼籲中立了!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只要不流於謾罵,Let It Be 吧!!!!--Edcat 16:03 2005年1月31日 (UTC)


中立,就是描述現實上存在的情況。

台灣政府應該稱做中央政府,因為那是事實:在台澎金馬,國民政府是最高權力的代表,是中央政府。 陳水扁應該稱做總統,原因也是因為那是事實:他是法定的中華民國總統,憲法規定叫他總統。 不論中國承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那是確實存在(de facto)的國家,所以應當由該國的法律規範描述之。

說到這裏,看到Shizhao又莫名其妙的把我添加的內容移除了。如同上次簡稱中國的事件一樣,他根本是看到不滿意的內容就刪,完全沒有仔細看過我寫的東西。

不論北京、華盛頓、東京、柏林、倫敦說什麼,中華民國都以一個國家的姿態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是不爭的事實,就如有很多政府不承認這個國家一樣,不應該有任何爭議,至少直到中國終於忍不住動武前。即使全世界都說地球是平的,也無法改變地球橢圓的形狀。同理,很多人喜歡拿來大作文章的 "二十幾個小國承認" 在這裏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不論多少人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也無法改變台灣是個實際上存在的國家的事實。

更何況,我都強調了,中華民國作為國家的合法性是很有爭議、廣受質疑的。 --Rmc 05:46 2005年2月2日 (UTC)

孫武

中華民國是1911年孫武蔣翊武熊秉坤中國同盟會成員所領導發動的武昌起義推翻大清帝國後建立起來的民主共和國。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請參見台灣民主國蘭芳共和國

文章裏面的孫武連到孫子去了,需要消歧義。jasonzhuocn 03:39 2005年2月11日 (UTC)

明明就是孫文,到底是誰一直改成孫武!?--LHD 04:40 2005年2月19日 (UTC)

此孫武為同盟會週邊組織共進會的負責人,9月2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議決發動起義,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為革命軍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為參謀長。10月9日,孫武在漢口租界寶善裏試驗炸彈,爆炸負傷,引起清軍大搜捕,至使革命黨人迫不得已於10日倉促起義。Zhuilang 05:37 2005年2月19日 (UTC)

原來是這樣...了解了,那麼樓上的網友要不要立個新孫武的條目,然後用消歧義連過去?--LHD 07:12 2005年2月19日 (UTC)

台灣是一個省而不是一個國家

歷史前進到今天,並沒有存在一個台灣共和國(Republic of Taiwan),而只有中國(People's Repulic of China or Republic of China)。對這一點,任何誠實的台灣人(比如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都有承認。那麼,其他的北京人也好,江蘇人也罷,為什麼在台獨立場的人面前一再退讓?都不如陳水扁總統來得坦誠。看着條目最下面亞洲模板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和 台灣 並列,我很心疼。因為有台獨立場的人反對,就妥協了,這不是中立,是妥協。任何一個對自己誠實的知識分子都不應該那樣妥協。


台灣是一個省,不是一個可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的國家,這個立場,我不會作任何妥協。


Wiki如果想發展成一個權威的百科全書,就應該承擔起歷史的責任,而不是作掩耳盜鈴的台獨者自欺欺人的舞台。--Pashan (留言) 18:42 2005年3月5日 (UTC)

歷史前進到今天,的確是有一個國家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lic of China or Republic of China),但還有一個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38年出現,而且一直獨立生存到現在已經有九十四年了。
什麼叫台獨?台灣並未獨立,獨立出去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於西元一九四九年。台灣用的國號是中華民國,實行的是三民主義,憲法是五權憲法,使用的是繁體字(英文稱為Traditional Chinese,傳統中文)還有,今年是民國九十四年。
統治者可以採取曖昧不明的愚民政策說:總而言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正統啦,台灣是什麼神聖領土的一部份啦,,,等等,卻不允許她的子民們去明白歷史真相,連教科書也只是含糊帶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如果想發展成一個偉大的國家,就應該承擔起歷史的責任,而不是採取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愚民政策,否則談什麼神聖?
希望您先跳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謊言,再到這裏提出您的建議,不過這也要等到北京政府解除人民對新聞訊息接受的限制以後才有可能。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將一個國家分成兩邊,還是讓歷史去解決吧!但兩岸文化,文字,歷史真相,人民民主素養,價值觀,統治者的治國態度,,,等等目前都有極大的差異,現在還不是統一的時候(這是小弟的兩岸觀),在這裏逞口舌之快毫無意義。不過,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真的是個好的國家,有誰不願意統一?15:58 2005年3月7日 (UTC)HJC
  1. 「台灣並未獨立」﹐誠如君言。
  2. 我對中國的歷史有充份的認識﹐不知道是哪裏的傳媒和謊言使您認為海峽另一邊的人們不知道歷史的真相。
  3. 您大可就事論事﹐動輒作「愚民」「素養」的人身攻擊如果是您所謂的民主文化﹐我見尤憐。--Pashan (留言) 16:56 2005年3月7日 (UTC)
您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是從誰的觀點 以誰的歷史解釋權為標準呢? 如果你是知識分子 請試着去接受"歷史是有很多面相 而不是只有一家言的"事實 而不是只空有一味的熱情驅策
也希望你在這裏 是本着就事論事 平等公正及尊重的態度來看待海峽這一邊的人們的想法

BoogieMan 17:24 2005年3月7日 (UTC)

唉呀!你要說一省就一省啦,反正這個一省也不繳稅、也不歸你們管,這一省,要嘛,也是中華民國的一省,再怎麼樣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你要矮化就矮化啦,反正你們對台灣人越不好,手捏越緊,想要統一,我看不管是哪一省,都是可以省一省了。--虎兒 17:14 2005年3月7日 (UTC)

  1.  「台灣並未獨立」﹐但請先看清楚,台灣的國號叫中華民國,主權早已獨立。
  2.  我當然知道您會自認對中國的歷史有充份的認識,但誠如BoogieMan所言,"歷史是有很多面相 而不是只有一家言的"。要我相信您不是自認了解而是充分了解,機會不高,因為知道越多的人口氣應該會越謙虛,而不是自認知道的很多。
  3.  素養是個名詞,不管是好是壞,是高是低,兩岸就是不一樣。再者,我並沒說哪邊好哪邊壞,哪邊高哪邊低﹔第三,素養的形容不該是用好壞還是高低來比較,兩岸的狀況應該是兩岸人民素養目前有很大的差異。
  4.  最後,請原諒我使用」愚民政策」這個字眼,因為我找不到更適合的形容詞。不妨由閣下來形容以下的狀況:1. 讓大多數老百姓無法看到其他國家的新聞,尤其是對自己國家的負面新聞﹔2. 政府做的永遠沒錯,即使有錯,也是老百姓使他犯錯,所以沒看過政治人物向老百姓說對不起﹔3. 媒體是國家管的,報導境外的新聞永遠是負面的多正面的少﹔反過來,自己國內的新聞就正面的多負面的少。05:52 2005年3月8日 (UTC)HJC
 最後,我沒興趣攻擊您,如果看到這樣的對話就認為自己被攻擊,我會為您感到可悲。06:03 2005年3月8日 (UTC)HJC
台灣現在的政治外交狀態清楚的表現了它的客觀實際地位,無論你的歷史告訴你:「台灣自古就屬於中國」還是「台灣自古就是獨立國家」這都不應當影響民主素養:民主的含義各國都不一樣,即便是民族發達的美歐之間都還沒有對民主的具體有明確的共識。:用大陸的定義來看,台灣的地位至少是特別行政區之上,甚至兩岸的統一將以聯邦制出現——這朵說明台灣至少不是一個省;用台灣的話來講中華民國早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素養在中國大陸之上這應該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謊言沒有什麼關係。我就是大陸人嗎~話題只有一個:政治是政治家中的蝴蝶效應,就是一場特技表演,不管你怎麼說,都是錯的。每個國家、地區的人民,不會因為一場小辯論而立即影響到國家的方針政策。去對岸的時事論壇看看,講講自己的「真理」,看看能不能說倒所有人:能,說明你說的是真理,但真理自己會被人民所認識,不需要去刻意渲染;不能,說明你的觀點並不是真理,不是真理那就更沒有權利說別人了,留在自己的心中吧。--61.237.234.222 08:35 2005年3月8日 (UTC)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種講法有點問題,地球從沒統一在一個國家之下過啊!若以中國情況來說,元明清各朝以來,一直到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合國,好像都沒分過,該不會是七國之亂的預言吧!--momoge 01:40 2005年3月15日 (UTC)


中華民國依舊存在,這是無庸置疑的.它擁有人民,土地,有效統治的政府,至於主權,則是引起爭議的部份.然而,自1949年依麥克阿瑟元帥第一號律令接受臺灣地區日軍投降的國民政府,其組織雖然歷經多次改變,亦曾以戒嚴令暴力統治台灣四十年,當時能否代表臺灣地區人民是有問題的,但卻實質的統治台灣,且曾受美國,歐洲等世界主要國家的承認.現在雖然全世界主要國家都不承認,但現在中華民國政府是以民主體制選出,其代表臺灣地區人民的合法性已無疑義.因此,中華民國一直享有事實上(de facto)主權,並已合法的代表轄下的人民.並沒有一個更高的機關干涉其統治.例如武器的買賣,美國並不能強迫中華民國非買不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能對臺灣地區的人民行使什麼權力.只能說在退出聯合國以前,世界廣泛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中華民國卻聲稱仍然能代表大陸地區的十億人民,這顯然就不符事實.因此世界主要國家終究轉以真正有效統治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合法代表.但中華民國是否有法理上(de jure)的主權,也就是它能否如其聲稱代表中國,我認為即使在過去佔有聯合國席位時,都不應該是,更不用說現在.因此,中華民國雖然存在,但它是否是國家呢?雖然它"看來"是,但卻不受主流國際社會承認,幸而目前還有少數國家承認,因此是國家應無疑義.當然,有一天如果這些國家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搶走了,這觀點恐怕就要重新考慮了.

然而,即使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並不代表"臺灣"就是一個國家.主權是何等的大事,豈能隨便偷渡.世界上並沒有一個稱為臺灣的國家.嚴格來說,臺灣是一個島名,甚至於不應該把澎湖算在內.台灣也不是一個省,幾年前可以這麼說,但中華民國已經廢省,現在沒有臺灣省.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有效統治台灣,因此其編制中的臺灣省,只是政治的宣傳,無法理上的意義.臺灣人民所組成的名為"中華民國"的政權,並沒公開宣佈獨立,也就是,它並未改變認為自己代表中國的立場,但這立場又已經被他國所合法取代,因此"中華民國"有事實上的主權,但並沒享有法理(de jure)上的主權.更不要說是"臺灣國"了.它根本不存在.現在的台灣,是被一個"假的"中國所統治.即使有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當總統,仍然不能否認這事實,因為他是"中華民國總統".

然而,如果臺灣人民公開宣佈獨立,不再聲稱代表中國,更改國號為臺灣呢?那麼臺灣國就享有法理上的主權了.這是中國最不願見到的.因為中華民國,並無法理的依據代表中國,卻又未改變立場,因此永遠不會被國際承認.因此單以法理就可封殺它的合法性.如果未來統一,是無條件的統一,臺灣人無任何談判籌碼,就如日本統治下,同是殖民地,但台灣地位遠低於朝鮮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台灣人沒有國家.但公開獨立的台灣國,完全合乎法理,如果要消滅一個主權國家,唯有以武力為之.因此,中國領導人不放棄武力攻台的思考其實是合乎邏輯的.因為他們並不願意和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民談判,卻想無條件接收,這就不能給獨立的台灣國時間來確立其主權,一旦主權確立,再聲稱擁有台灣,就成了意圖侵略.這樣思考,是合乎"黨國"的利益的,卻犧牲了臺灣人民.這也解釋為何中國領導人認為制憲即台獨.因為他們認為將來憲法如果明確放棄對大陸的主權,中華民國可能因此得到法理上的依據.所謂"名實相符".不過,我認為如果沒有公開宣佈獨立,這都不算數.就像更改法律卻沒公告一樣.台獨不是投機取巧可得的.

我的結論:台灣不是省,也不是國家.它只是地理名稱.省和國家,都是法理上的概念.而台灣省已廢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省,只是政治宣傳,台灣國並不存在.中華民國不是台灣國.-------Ray

別的我基本上同意,但「台灣不是省,台灣省已廢除了」這話我不能同意,因為那並不是事實。中華民國台灣省並沒有廢除,目前台灣省政府仍在中興新村運作著。雖然幾年前被虛級化,即「凍省」(注意不是「廢省」),其職能已大大消減,但到現在為止一直存在着。所以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這話是正確的。--Wengier 01:06 2005年7月19日 (UTC)


多謝指正.然而,所謂的"廢省","凍省"等說法,應該出於對"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的描述,當年執政者用的名詞是"精省",然而許多人認為實質上是"廢省",我個人也傾向此一說法.然而"台灣省政府"又確實存在,但這個"省",已經不是一個地方自治機關,省主席也非方面大員,而是行政院長的屬下.因此,"台灣省"是一個名存實亡的省.在這情況下,我覺得把"台灣"和"台灣省"劃上等號,相當的詭異.讓我們試着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但不是真正的省".再對照"中華民國是聲稱代表中國,實際上不能代表中國的國家",我只能說台灣人真是從小就被虛幻所包圍,然而,我們日常語言中所指涉的"台灣"其意義決非這麼狹隘---Ray 關於我以上的說法,我要補充新看法,順便回答Wengier的意見及我自己的疑問.我想提出加拿大的例子來請大家參考:加拿大目前國家元首仍然是英女皇,且由於元首不在國內,故以總督代表女皇統治加拿大,至今總督府依然存在,有一定的預算與象徵功能.然而實權卻操之於國會與內閣.加拿大也有獨立的國防外交.那麼,加拿大究竟是英國的殖民地呢,還是它的部份省份呢?還是獨立的國家?加拿大在聯合國佔有一席,當然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今年台灣省政府的預算已經刪減為零了,已經連象徵的人員都沒有,徒留一個招牌讓人憑弔;硬說台灣省還存在,簡直是冬烘;又據此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省,這是偷換了"台灣省"與"台灣",前者是一個形式上的機關,後者是實在存在的.因此,台灣不是一個省,即便有陰魂不散的台灣省政府存在,也不能改變此事實;如同加拿大不是一個殖民地,即使殖民地的象徵總督府仍存在,英國也不能據此要求加拿大人回歸.虛幻的東西怎能蓋過實際的東西?在鹿的脖子上掛上馬的牌子,它就是馬嗎?那麼,台灣現在究竟是什麼?很簡單,它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因為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美國的利益考量,所以保留着中華民國的假名稱與台灣省這個形式上的假機關.請不要再說台灣是一個省或地區了.

中華民國與琉球

「中華民國從未承認琉球屬於日本。」真的嗎?如果,「中華民國從未承認琉球屬於日本。」真的,為何中華民國未承認?有民國政府資料嗎?220.220.35.37 13:50 2005年3月6日 (UTC)

是的。如果中華民國政府能夠收復蒙古和琉球,濤哥願意脫袍讓位--Gulen9:27 2005年4月10日 (UTC)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兩個國家

鄭重澄清: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的是一個中國的先後兩個不同政府,不是兩個國家 如同元明清, 中華民國政府宣稱中國的全名為中華民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時中華民國政府退守中國台灣島。 今天大多數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Gulen9:27 2005年4月10日 (UTC)

無意義的澄清:中華民國和中華帝國不是兩個國家、中華民國和中華共和國不是兩個國家、中華民國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不是兩個國家。Zhuilang 14:57 2005年4月11日 (UTC)

你的言語自我矛盾!到底在講什麼啊!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拿到中華民國的文案了嗎?--虎兒 (talk) 00:54 2005年4月10日 (UTC)

有玉璽為證--Gulen10:40 2005年4月10日 (UTC)

趕明我也去買個--LiDaobing 02:35 2005年4月10日 (UTC)
LiDaobing看到的話幫我也買一個。謝謝!買到用Email跟我講你的銀行帳號我匯錢給你!--虎兒 (talk) 02:38 2005年4月10日 (UTC)

哈哈笑死人。你還以為是在演古裝連續劇啊!照你的說法應該沒有中華民國存在囉?但是我就是中華民國國民耶!歪曲事實的傢伙隨便你怎麼講吧!--61.30.127.4 02:33 2005年4月10日 (UTC)

老實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是不是中華民國國民也有得討論的,畢竟中華民國政府尚未正式剝奪大陸地區原中華民國國民的國籍,也未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只是在這裏沒什麼討論的意義罷了。Zhuilang 15:03 2005年4月11日 (UTC)
這玉璽該不會是在eBay上拍賣的吧?決標價是多少?--泅水大象 07:18 2005年4月10日 (UTC)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其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在中華民國政府遷撥臺灣後即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現已不存在;
依照中華民國觀點,其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是一個國家,但在廢除動員戡亂條款後不再視其微叛亂團體(是否代表叛亂成功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據國際上的慣例,擁有政府,主權,人民,土地即為一個國家. PTC 10:04 2005年4月12日 (UTC)

File:63 12917861.jpg

慣例?感覺現在慣例太多了。有多少人承認啊?照這麼說每個人,每家每戶都可以成立為一個國家了。大家都當總統。 主權?好像Powell說過,台灣沒有哦。在這麼滑稽的頁面上討論這麼高深的問題還不如找點樂子呢。 --Gulen 1:03 2005年4月13日 (UTC)

Dear Gulen: 對於爭議性議題, 不應是由我們(維基百科)論定, 那是歷史家以及政治家的工作. 在這裏把各方主要的觀點呈現是較佳的做法. 關於前文所述國家的要素, 是我這邊(中華民國)教科書的說法. 或許你們那邊有其他的定義,而您也不需要認同我的說法. 我作的只是忠實呈現, 也歡迎發表你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讓這篇條目更完整. 翻了一下前面的討論, 我還不是很清楚您的想法. 以上是我的看法.PTC 14:32 2005年4月13日 (UTC)

Hello,Peter,君言甚善。你是真正中立理性的維基人。其實我也沒什麼看法。反正就是抬槓湊熱鬧。 大家都厭惡政治了,就沒必要繼續跟着政治狂人的魔術棒亂舞了。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做自己吧。 Let's be friends! --Gulen 9:47 2005年4月14日 (UTC)

關於表格上的首都

我曾經在本討論頁之前的討論提出中華民國的首都是在台北的說法, 理由已經陳述如上. 我剛剛又用google找了"中華民國官方首都"這八個字, 結果跑出來的第一個條目正是中文維基的"中華民國"條目. 其他的搜尋,似乎都沒有找到任何"中華民國官方首都是在南京"的說法.

我個人認為, 至少在表格上面,所列的資訊應該是最新最updated的,並不用列出一大堆"歷史紀錄". 更何況, 我依然對所謂"官方首都"這種說法十分存疑, 能不能請相關朋友找出證據證明有所謂"中華民國官方首都"和"中華民國臨時首都"這種說法.在這之前, 我認為目前這種處理是比較適當的處理方式. --wdshu|阿呆 18:57 2005年4月16日 (UTC)

不知道中華民國的政治學者是怎樣看待歷史的,是goole公司的數據嗎?我個人不以為然,中華民國在南京的總統府還依然存在啊,抗戰期間,陪都重慶眾人皆知。當然,這都是歷史,可是割裂歷史的觀點是中立嗎?一定不能講歷史,那麼講法律,以wdshu查參考書的本事,中華民國法律中對首都的定義應該不難找到吧? 現實中,包括我在內,大家都認為台北是中華民國的首都,也有很多人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可惜,在法律上,從憲法的角度,恐怕還不是。(如果想找到話。)--Pashan (留言) 04:44 2005年4月30日 (UTC)
「如果想找到的話」表示您從沒真的看過中華民國憲法全文,那麼我可以明確告訴您,中華民國憲法裏從來沒有明確寫過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哪裏,也沒有明確寫過國家的疆界包含哪些,所以想拿這話題炒作的對岸朋友,請先花點時間查證憲法原文後再發言吧(可惜的是,因為對言論自由與資訊傳達的鉗制,各位不見得看得見台灣的政府網站就是)。--泅水大象 訐譙☎ 10:47 2005年5月17日 (UTC)
沒有明確寫過?那你們佔着一塊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規定的疆域幹嗎?
既然中華民國沒有明確的疆域,就請流亡到其他地方去,如果你們的邏輯是憲法不規定就可以隨便說,那麼全世界都是你們的,對吧?那麼,請你們另謀高就好不好?去美國圈塊土地,成立第五十一州多好,那裏民主又和平。賴在中國法律規定的疆域上,還一度叫囂反攻大陸,這個不是無賴加挑釁嗎?--Suchoj 15:10 2005年5月17日 (UTC)

台灣政府的網站沒見到,中華民國政府的到是有:President Office, Republic of China

to suchoj.請就事論事,維基不是讓你來質疑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憲法中確實沒有規定首都是南京,說中華民國憲法規定首都是南京的人,確實是亂說。關於中華民國的領土,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係依固有之疆域,並沒有隨便說說的問題。請你停止污辱我的國家。--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5:23 2005年5月17日 (UTC)

各國憲法一般是不明確規定國家疆界包含哪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同樣沒有明確寫過,不過倒是寫入了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這一句。至於對岸朋友的也別打算以所謂國號不同來區分你的或我的國家,大家的國家是同一個,只是你們認可的國號是中華民國,我們認可的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已,至少在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放棄原有國土之前是如此。Zhuilang 08:16 2005年5月21日 (UTC)
中華民國的條目,當然必須以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為主,請其他國家尊重。中華民國憲法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首都為南京,但也沒有放棄大陸的主權,所以理論上首都為南京並無錯,而目前中華民國實質上的首都為台北,我認為目前寫的很好。--yang (☎) 09:01 2005年5月21日 (UTC)
目前寫得很清楚,歷史事實寫清楚就好了。其實,1949年之前,中共的正規軍用的都是青天白日旗,名義上由蔣委員長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管轄的,但是後來蔣在內戰中敗給毛,青天白日旗就只好撤退了。但是50年之後,欲除中華民國而後快的已經不是中共,而是台島內的一群政治人物。反觀中國大陸的政治人物與民眾,卻都是那麼歡迎國民黨的主席,因為國民黨和中華民國政府畢竟推翻滿清封建統治,畢竟堅持了八年抗戰。孫中山,孫夫人宋慶玲,黃興,等諸多中華民國開國大老同時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儘管國共恩怨頗多,但是十三萬萬人民對孫中山等是無比景仰與緬懷的,看看中國大陸各城市有多少中山路,中山區就知道了。反觀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仿佛政府的部長稱國父不止一個,國父是外國人等等等等。所以,虎兒,污辱你國家的人是現在政府的執政者。想當年,歷史上的中華民國,所謂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何等了得,即便是退守孤島,也曾經是亞洲小龍頭......不過,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什麼? LP,子彈,反覆無常,商人被搜查限制投資,漁民出海被日本抓......不是人家看不起現在的中華民國,而是現在的中華民國讓人看不起。借用成龍的話,一個笑話。--Suchoj 20:52 2005年5月21日 (UTC)
上面的討論已經開始離題了。我參與維基百科近一年以來,看過了各種對於我的國家的羞辱。當然,每個人有批評的權利,但是我想有些人就是搞不懂,很多事情是不能讓外人說三道四的。美國黑人可以叫自己是negro,如果是白人當着黑人面叫他negro試試看會怎麼樣?我想很多人都盡量在討論之中避免去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了,但是有些人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胡亂批評別人的國家政府。我還是要再說一次,我對上面的言論表達嚴正的抗議,請不要羞辱我的國家。--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2:14 2005年5月22日 (UTC)
我也是看到最近的發展,才想到要做這個模版。真切希望上面有關的朋友看到「互重」二字,互相尊重的意思,以及「求是」二字,圍繞事實的意思。維基及維基人不能容忍偏離條目編輯的評論、政治理念宣示、缺乏堅固事實基礎的無意猜測、甚或有意污辱或指控。--roc (talk) 02:44 2005年5月22日 (UTC)

一國兩制統一台灣的謬誤

http://www.chengmingmag.com/cm321/321spfeature/spfeature09.html 王律文(大陸)

釣魚台

剛才有IP用戶將實際管轄的最北點改為釣魚台;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之最北點(以及最東點)的確是釣魚台,但印象中好像沒有實際對釣魚台管轄,要不怎麼會有所謂「保釣」的行動呢。我已將版本回退,但不太確定有關的事實,所以知道情況的朋友,請不吝賜教。--roc (talk) 01:29 2005年5月14日 (UTC)

建國日

應該算1911年10月10日還是1912年1月1日呢?--阿pp 01:52 2005年5月22日 (UTC)

1/1是開國紀念日,10/10是國慶日--Petertc 02:02 2005年5月22日 (UTC)

我覺得目前「中華民國成立於1911年10月10日」地表述不太精確,1911年10月10日是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正式開始的日期,但那一天中華民國政府並沒有存在。中國民國建國之前,革命人士有很多次起義(比如好像有黃花崗起義?),但都失敗,唯有武昌起義最後成功,並直接導致後來各省光復、清帝退位與共和革命的成功,因而作為國慶日(national day)來紀念。真要追究中華民國的成立日(忘了英文怎麼說),有很多選項可以考慮,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的日子(大概是1912年1月1日)、第一屆正式政府北京北洋政府成立的日子、北伐統一成功的日子、中華民國憲法頒行的日子(大概是1947年12月25日?constitutional day)……。經常聽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日」,因為毛澤東的確在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正式宣告並實際講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類的話。對於「中華民國」,我覺得最好不要一切用語都照搬。--roc (talk) 03:32 2005年5月22日 (UTC)

經濟制度

有IP用戶(218.166.248.185)將「資本主義」改成「民生主義」,後來又改成「中華民國非資本主義經濟體,但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越來越小」。他/她沒有做出解釋,我想在修訂之前,詢問各位的看法。--roc (talk) 17:49 2005年6月15日 (UTC)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民生主義∈資本主義,但又偏重於凱因斯理論,適當地操控經濟。--Syp 16:51 2006年8月1日 (UTC)

節日

一個小問題:4月4號的兒童節有放假嗎?還有,「小朋友」改為「兒童」比較正式吧

中華民國的全稱

全稱應該是『中華民主共和國』, 正文中有必要加入。

不要秀逗啦... -- 石添小草 13:31 2005年6月30日 (UTC)
全稱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政協的《共同綱領(草案)》中用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華民國』)」。:)218.13.103.221 12:27 2005年7月3日 (UTC)

沒有秀逗, 請在google中使用關鍵詞 『中華民主共和國’site:.tw 查詢. armor 12:27 2005年7月5日 (UTC)

呵呵,你要能從中華民國憲法裏找出來的話,算我服你。-- ran留言) 02:44 2005年7月5日 (UTC)

笑話, 孫中山先生所創立的是"中華民國", 絕無別的名稱, 而他本人也沒說過有『中華民主共和國』, 請有關人士想清 楚才說出來。--simongb0929 03:22 2005年8月17日 (UTC)

請不要再修改中華民國的首都了

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台北市。沒有所謂的正式首都在南京的說法,任何添加這種說法的人只是一廂情願,中華民國憲法並沒有規定首都位於南京,也沒有法律這樣規定。相關的說明請在檔案中找,請不要再挑起編輯戰。--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4:56 2005年7月11日 (UTC)

其實也不能說說中華民國首都是南京的人是一廂情願,畢竟到目前為止,很多教科書中仍寫着「中華民國的正式首都是南京」這樣的話,而且政府至今也從未正式否認過這種說法。所以說,中華民國的首都到底是哪兒可以說並未有一致意見,而政府本身似乎也在迴避這個問題。不妨試試以下兩種做法之一:1:將表格中的「首都」改為「中央政府所在地」,這樣就可以寫「台北」了;2:將「首都」說明為「台北,一說南京」,以表明其存在爭議。--Wengier 15:23 2005年7月11日 (UTC)
Wengier兄您好,見到以上有關教科書的說法,過去的教科書的確是寫着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一直到90年代,隨着台灣政治情勢的改變,大部分中小學教科書已經刪去這句話,多改為中華民國首都是台北市。--jasonzhuocn 11:47 2005年7月25日 (UTC)
這個問題的主要討論目前已結束了,大家也早已基本上默認了現在的寫法(您沒發現我們這幾天都沒再說什麼話嗎?)。目前的問題是這段時間有個未注冊用戶一直在對條目的首都進行亂改,也不參加或理會討論的結果,因此才導致條目被保護。--Wengier 15:52 2005年7月25日 (UTC)
這種說法似是而非。infobox中的首都這種事情不需要模糊,infobox國家表格內的東西應該都是以實際狀況為準,全部都是template,也不可能把首都給改成中央政府所在地。infobox中要以實際狀況為準,不然中華民國的位置圖就要有兩個了,infobox不是用來呈現爭議的。今天你寫了南京是首都,明天是不是又有人看南京不對又要改掉?相關爭議或說法在正文段落中有很大空間可以表述,愛怎麼表述就怎麼表述,infobox空間有限,當然應該以實際狀況為準。--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0:03 2005年7月12日 (UTC)

我聽說台北市只是「中華民國的臨時首都」。這話有沒有錯?--Hello World! 00:16 2005年7月12日 (UTC)

這說法可能是有誤的。畢竟臨時哪有長達50年以上的呢?在很久以前的過去,台北是臨時首都這個命題可能是對的,但隨着時間越過越久,這個說法就越來越不符合事實,台北做為中華民國首都的正當性也就越來越強。至於未來會不會改,要怎麼改,就不是現在可以斷言的了。--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0:42 2005年7月12日 (UTC)

可是,虎兒,我覺得應該盡量以政府的説法為准(但是不知道政府有沒有解釋過),而不是根據市民的自己感覺來「感覺」首都在哪裏。就像我曾提議英文的ROC改成臺灣的拼音來寫,而不是威瑪式也是源於政府已經使用了這個拼音,雖然比注音要陌生,但是在這裏最好還是用政府的説法,以表示對國家的尊重。--yacht [new talk | talk]
中華民國政府是否曾說過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台北呢?答案是有的。很多沒看過中華民國憲法原文的人都誤會憲法中會提到首都一事,但事實是憲法裏只提到跟首都有關的事宜,卻從沒說過首都在哪裏,所以,政府方面的立場得由一些其他的官方文件上看到,修改首都在哪裏也用不着得靠修憲才辦得到。舉例來說,這裏有一篇2004年5月24日,中華民國和巴拉圭兩國總統共同簽署的聯合公報(收錄於電子化政府入口網),裏面就有提到中華民國首都在台北市一事,為了避免部分維基的朋友們被某政府的防堵政策所屏蔽了,我將公報最後的說明原文轉載於下:
本聯合公報以中文及西班牙文繕製,兩種文字同一作準。
本聯合公報於中華民國93年5月24日即西元2004年5月24日在中華民國首都台北市簽署。
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
巴拉圭共和國總統杜華德。
聯合公報是很正式的外交文件,因此上面的說法具有很強的政府立場代表性,提供各位參考!--泅水大象 訐譙☎ 15:13 2005年7月15日 (UTC)
記得在2002年以後,一般都說台北市是首都了。 --zy26 was here. 01:07 2005年7月16日 (UTC)
我相信這份公報文字的真確,google裏也可查到。不過剛才前去上述網站時,我的瀏覽器竟報告該網站could not be found,不知中間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希望在紐約與台灣之間不會有訊息的障礙。--roc (talk) 21:26 2005年7月16日 (UTC)

又有人來改這個了……真是……--wooddoo 羊踏菜園 18:58 2005年7月20日 (UTC)

這人跟那個改「陳水扁」條目的肯定是同一人,即使有時IP位址不同。--Wengier 19:54 2005年7月20日 (UTC)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第五條規定中華民國國都定於南京。說臺北市是臨時首都是因為國共內戰南京失守後而遷都的。--Jusjih 06:45 2005年7月25日 (UTC)

訓政時期約法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施行前的國家根本大法,其地位在1947年起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完成制定憲法後,即已被中華民國憲法所取代。--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7:34 2005年7月25日 (UTC)

應加入不支持中華民國的觀點

現在本條目正文裏幾乎全是支持中華民國的觀點,見不到反對意見,有不中立之嫌.202.107.164.196 08:31 2005年7月22日 (UTC)

關於兩岸和兩岸各自內部意見的問題詳見台灣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日本等條目也沒有寫詳細的反對意見(如果真有些國家條目反對意見寫得多,則應該精簡)。大致陳述一兩句,具體的寫在具體問題的條目中。--wooddoo 羊踏菜園 08:46 2005年7月22日 (UTC)

一個國家有什麼要反對?反對了之後要幹什麼?什麼叫作支持的觀點?那寫鄧小平的就叫作支持鄧小平,寫法輪功的就叫支持法輪功,寫恐怖主義的就叫做支持恐怖主義?把事實寫出來跟支不支持有什麼關係?如果什麼都要寫反對意見,那所有的條目都不夠中立。--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8:55 2005年7月22日 (UTC)

無論如何,目前只有一個中國,而不是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這是在國際上公認的。想在大陸混下去,這點覺悟還是要有的。中國人講究中庸,也就是中立。但絕對的中立幾乎是不存在的。為了中立,寫入一些反對意見是個好主意,為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里也來點異議也無所謂。DongX 13:25 2005年7月22日 (UTC)

樓上這位同志可能是新加入的,維基百科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在大陸混下去,維基百科也不僅僅只是中國人的百科。一個中國,可能是國際上的多數認知,但不是全部如此。如果沒有反對意見而寫了反對意見,那是捏造事實,並不能以平衡為由納入百科。--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5:14 2005年7月22日 (UTC)
沒有反對意見的證據在哪?請舉證證明全世界都沒有對中華民國的反對意見.現在很多段落都只說了對中華民國的正面觀點.本條目對中華民國的描述質量很高,但目前的情況我認為稱之為中立不妥.202.107.164.1
我有點懂您的意思了,您覺得是應該寫上諸如幾十年前及今日的人權狀況、宗教言論自由、生活經濟水準等類的不足與缺點是嗎?因為現在受到保護,您可以將自己的編寫放在這裏,然後讓管理員貼上去。或者您詳細指岀一下究竟什麼地方您認為沒有寫反面,請詳細說一下,否則別人不好理解。另,如果您是對將roc作為國家條目來寫而有意見,那就請看我下面的話,去相關的台灣問題頁面討論。--wooddoo 羊踏菜園 16:56 2005年7月22日 (UTC)
您是指反對某個地方的反對意見,還是反對整個中華民國的意見?您有發佈自己意見的自由,不過不管是什麼,還是按開頭說的,請去相應的條目書寫或者和諸位討論。作為這類條目就是介紹本身的客觀地理、經濟、人口、政治數據資料等,並不適宜寫主觀意見。不要誤會,不是不讓您寫意見,主觀的意見有自己應有的條目,寫得到處都是就會重復。--wooddoo 羊踏菜園 16:31 2005年7月22日 (UTC)


我的確是新來的,規矩還沒了解全,有什麼問題請見諒。不過這種問題總覺得有點彆扭,為了一個中國的原則至少在國土上不要只劃一個台灣。說是實際控制區域為台澎金馬吧DongX 15:31 2005年7月22日 (UTC)

我向您說明一下,位置圖是依照實際控制區域畫的,我不清楚金馬的大小、形狀跟位置,不然我也認為應該畫上澎+金+馬。至於為什麼不畫整個中國全圖呢?因為表格中是按實際控制區畫的,各種領土主張、政治主張都應該是在內文中加以說明,而非在小表格中擠三四張圖。希望這樣說您能明白。--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5:41 2005年7月22日 (UTC)

to DX:看到您的發言,覺得您是講道理的人,鬆了口氣,因為這裏已經吵過太多次了。目前的國家地圖,原則是按照實際管轄地區劃分。也有很多人提出過用「聲稱領土為準,未管轄地圖畫虛綫表示」,按照這個原則,prc的地圖要包括台灣,而roc的地圖要包括大陸和外蒙。這兩個原則的選擇,目前大家是默認用前者,也就是實際管轄,prc的地方包括大陸,阿克塞欽,南海中實際控制的幾個「x沙群島」;roc應該是台澎金馬(如果沒有金馬等應該加上)。日本是包括釣魚島,但不包括北方四島。韓國應是包括獨島,但不包括對馬島等。--wooddoo 羊踏菜園 15:56 2005年7月22日 (UTC)

目前實際控制的區域和歷史上的版圖以及現在法律規定的領土範圍都應該在地圖上有表達,否則就有不夠中立的嫌疑。--Alexcn 17:35 2005年7月22日 (UTC)
應該都有。上頭說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talk頁那麽一大長串的開頭都是專門在討論國家template中的地圖(到後面就跑題了),比如prc的是否應該加台灣。目前的默認是template中應是實際控制的。至於聲稱領土的圖,在條目中如果有必要是要另加,只不過不是template中那個而已。討論的人都沒有反對另加圖指示聲稱領土。
template中的圖很小,釣魚島之類的是看不出來的,不過台灣是否劃進prc就看得很清楚。這就是上次引起那麼多人討論的起源。最後的意見是不要劃進去。prc的領土主張則在下面另有圖來說明。--wooddoo 羊踏菜園 18:10 2005年7月22日 (UTC)
關於地圖,本來是有特別註明:中華民國目前的「實際管轄區域」,見此2005年4月30日之歷史頁,但自從其他用戶設計並改用模版後,寫不上這個註解;還導致了首都的爭議及編輯戰。這個模版的通用性有不足,我曾提過修改意見,但沒有全部實現,我也尚未來得及去修改。另外,目前的這個實際管轄區示意圖好像是外國人畫的,然後也沒有台灣用戶來修正,大陸用戶很多也不清楚中華民國政府的現有管轄區。我想大概應該是台澎金馬、東沙群島、南沙太平島,希望哪位會畫地圖的人幫助修正。至於歷史及主張地圖,確屬條目應明確講述的範圍,可放在正文中,但不宜在緊湊、簡明的表格中。--roc (talk) 17:48 2005年7月22日 (UTC)
對,我覺得台灣的wiki用戶畫地圖拿手的應該出下力,把roc的實際管轄地區好好畫一下。大陸用戶絕大多數都肯定不清楚roc實際管轄的島嶼都有哪些。template中的圖太小只能顯示出台灣島,這個就無所謂了。下面要另加圖詳細闡明實際管轄地區,以及法律規定但沒有實際管轄的,就像prc中那幾幅一樣。光有文字是不夠的,現在這個頁面的圖的確不夠完美。--wooddoo 羊踏菜園 18:19 2005年7月22日 (UTC)
其實現在中華民國所宣稱的領土已不包括外蒙古,中華民國內政部、外交部、行政院已於2002年修訂中國大陸地區疆域,將外蒙古排除在外,似乎已承認蒙古國獨立,而且在雙方首都互設代表處。可以看以下鏈結:
http://hef.yam.org.tw/abouthef/2/down02_06.htm (其中2002年關於外蒙古的部分)
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105&ctnode=423
http://www.mofa.gov.tw/webapp/ct?xItem=2288&ctNode=95
2002年後中華民國政府不再認為中國大陸地區包括外蒙古,就像不再認為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了一樣。既然現在大家都認為中華民國的首都是臺北了,因此也應該注意到中華民國政府對於外蒙古問題的最新動作和宣示。--Wengier 23:41 2005年7月22日 (UTC)
關於蒙古的事情,我的確接受,因為根據中華民國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已承認1945年10月22日外蒙古公民投票的結果(獨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於1949年10月16日與蒙古建立全面正式外交關係。
不過關於中華民國首都,儘管前幾日我支持僅寫台北,但那是囿於目前國家模板的僵硬性,以及首都定義與中華民國內涵的模糊性,而模板表格應該簡潔;我想應該只說「中央政府」位於台北,台北亦是現時因中央所在的首都,但歷史上中央政府每次遷徙,南京即便落難易手也都仍然是首都,儘管這次遷徙已有50多年,民主進步黨亦在執政,陳水扁個人作為總統也不認為南京是首都,而認為對岸已是國外,多數台灣民眾大概也覺得中華民國可以安身下來在台灣(或者台灣應該安身下來,不要無休止地留在兩岸中國人的紛爭中),但中華民國並未放棄歸復條款(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句,以及國統綱領),南京首都地位的廢除並未經國會或政府決議由總統個人意志做成國家意志。作為妥協,就不講首都在哪裏,只講中央政府的實際位置與台北市的現時地位。--roc (talk) 01:30 2005年7月23日 (UTC)

在台北市後面加註是不當的

現在在infobox中首都一欄臺北市後方加註是不當的。前已述及,中華民國官方及民間都認定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中華民國亦無任何法令規定首都為何地,僅以中華民國憲法或增修條文未來與大陸地區領土統一之傾向而推論中華民國首都為南京恐非正確邏輯。至於為何加註為不當,此乃因臺北市本即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加註不僅多此一舉,亦恐造成其他解讀,實為不宜。--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4:29 2005年7月23日 (UTC)

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結束了滿清的殖民統治。西藏,新疆,蒙古都得到真正的自治,要不是倭寇入侵共匪作亂,中國早就復興了。
這位未署名的用戶,你這種說法有很大的爭議,而且已經開始離題了。不過看了你的話,我也不得不補充一句,如果不是你所說的所謂的「滿清的殖民統治」,中國根本不可能有西藏、蒙古、台灣等,尤其是台灣(看看台灣的歷史就知道了)。--Wengier 19:08 2005年7月25日 (UTC)

一派胡言,中國的軍事實力至少排在第三位,台灣如果獨立將只能淪為一個小國,在政治上受美國的擺佈。

為什麼要刪? 一派胡言,中國的軍事實力至少排在第三位,台灣如果獨立將只能淪為一個小國,在政治上受美國的擺佈。

引用此前Tasoyufeng 的名言(可能不恰當或者非常不恰當):「維基不能用事實? 只能用美化過的謊言?」,現在條目這麼寫是不是一派胡言個人有個人的看法,表達觀點時請注意維基百科不是政治論壇準確講只有與編寫條目相關的討論才可以被保留在這裏,這樣的台海問題爭端最好是請閣下移駕前往其他的論壇(注意不是百科全書)發表。如果您有問題需要其他維基人解答,請以適當的語氣到聊天室求教/發問。--218.11.202.6 12:10 2005年8月13日 (UTC)

地圖有問題,台灣現在不沒有獨立,為什麼地圖上只有台灣

地圖有問題,台灣現在不沒有獨立,為什麼地圖上只有台灣,中華民國的面積按它們官方說法應該包括中國大陸。 這有點合理,同時不符合中立原則。

請看完討論頁上方全部的爭論再問這個問題,謝謝。--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4:03 2005年8月14日 (UTC)

這個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討論頁上關於地圖那個話題有詳細的討論和說明,請去那裏看看,您就明白為什麼用的是實際控制地區了。現在wiki的原則是國家的地圖用實際控制地方表示,也就是中華民國不包括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台灣。印度也不應該包括阿克塞欽地區。如果您看到哪個國家的地圖沒有按照這個標準,請提出來讓大家修改或者您自己修改。--wooddoo 虢國夫人遊春圖 06:15 2005年8月14日 (UTC)

給中華民國後面加一個年限,改的好,一些問題都清楚了。

怎麽給別人一個警告?

如何給別人一個警告?

如何給別人一個警告?

如何給別人一個警告?


中華民國是最適合華夏的國號。

                                             -- 彭宗儀

我想中國97%以上的中國人不會同意,國號寧可是改為中國也不會改為中華民國。

不,大陸同胞只要能民主化,和「中華民國」統一也是他們可接受的。而他們正有很大的壓力使他們民主化,儘管他們的政府不接受。--Syp 16:38 2006年8月1日 (UTC)

現在的民國國旗顏色不對

國旗顏色經過修改後變成淺藍,和國徽的背景蘭色差異很大,需要修改 - easyranger 2005.11.28

相信我,台灣人最終只能接受兩種情況,一是獨立的台灣共和國,一是統一的中華民國。

相信我,台灣人民最終只能接受兩種情況,一是獨立的台灣共和國,一是統一的中華民國。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要知道形成一個國家的認同之後是很難去改變的。不然毛澤東也不會用極殘忍的手法去進行所謂的「鎮壓反革命運動」,殺了幾百萬支持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大陸人民了。--小億 02:44 2006年6月21日 (UTC)

我反對你這樣的説法,中共承諾若中華民國政府承諾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即是回歸,中國臺灣人民可以高度自治自己,可以選自己的領導人,政治自由度比港澳地區還大。 就像港澳「回歸」後,港澳居民可談敏感政治題目,不會被中共鎮壓。 同樣地,若中華民國政府真的承認中共後,臺灣居民怎樣批評中共,怎樣談中共不好,中共一定不會鎮壓臺灣人。 --User:TheApprentice 2007年3月25日 中國時間18:03

國家格言?

有人說國家格言要寫在憲法上才算,是真的嗎?可是我看到其它語言的維基百科是寫「三民主義」,只有中文沒寫,感覺好奇怪。--Syp 17:01 2006年8月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