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蘇聯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聯紅軍在1921年二月21日集合時拍的照片

本條目敘述從1917年十月革命至1991年蘇聯解體的蘇聯歷史。

列寧時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註 1]爆發,一月劇變之後布爾什維克黨人在俄羅斯取得了政權。隨即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隨後的幾年裏,由托洛茨基指揮的紅軍通過內戰擊敗了白軍和眾多西方國家的武裝干涉。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簽訂《蘇聯成立條約》,組成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正式成立。

史太林時期

1924年,蘇聯的創始人列寧逝世,之後約瑟夫·史太林贏得權力鬥爭而成為蘇共中央總書記。他在任內強制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導致糧食產量暴跌以及1932年蘇聯大饑荒,尤其是在烏克蘭和北高加索地區。因為政策的失敗,史太林通過殘酷的手段打擊政治反對者來鞏固個人領導地位,自1936年開始以肅反的方式對黨、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展開了大清洗,使得近百萬人被草率處決或者直接消失。其在任期間,數以百萬計的人被送進了古拉格進行所謂的勞動改造。

1939年4月中旬,英、法、蘇三國在莫斯科舉行軍事、政治談判。談判中,蘇聯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議:

  1. 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
  2. 三國保障中歐東歐國家的安全
  3. 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規模的具體協議。然而,談判毫無結果。

1939年冬,蘇聯企圖吞併芬蘭失敗,但仍迫使芬蘭割讓部分領土[1],史稱蘇芬戰爭。芬蘭為了免於蘇聯的滅國威脅,在二戰中加入了軸心國集團。[1]

1939年8月3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向蘇提出希望改善彼此關係。此時,蘇聯為將禍水西引,因此於8月23日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按照該條約劃分的勢力範圍,蘇聯出兵瓜分波蘭領土,佔領東歐大量地區,製造卡廷慘案,屠殺波蘭民族精英。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強行併入蘇聯,三國的民族精英被屠殺,數以十萬計的民眾被強制遷往西伯利亞集中營。

蘇聯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是一個緩兵之計,反對社會主義的阿道夫·希特拉遲早會撕毀和約。因此,蘇聯開始將大批物資、設備從歐洲部分運往大後方,為之後的蘇德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史太林有一點還是失算了,他始終認為德國攻下英國之前不會對蘇聯發動襲擊。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以370多萬兵力、5100架飛機、3800輛坦克和大量大炮,向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由於戰爭準備不足,蘇聯紅軍遭受重大軍事損失。之後,蘇德戰場成為歐洲大陸的主戰場,直到1944年6月6日盟軍發起諾曼第戰役

1945年,包括蘇聯紅軍的盟軍在攻佔了德國全境,歐洲戰事結束。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對日宣戰,並於8月9日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全殲日本關東軍

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蘇聯針鋒相對地於1955年和他的社會主義盟國簽訂了華沙公約,成立華沙公約組織,同北約相抗衡,冷戰時期開始。

赫魯雪夫時期

1953年,史太林逝世。蘇聯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鬥爭,最後赫魯雪夫鬥垮馬林科夫成為了最高領導人,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此後,赫魯雪夫結束了警察恐怖,釋放了數百萬政治犯,為近2000萬人恢復了名譽。

赫魯雪夫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一系列接觸。1954年9月赫魯雪夫率領龐大的代表團參加中國國慶5周年慶祝活動,達成一系列協定,中蘇關係全面改善,結束了此前兩國長期的敵視關係。1954年10月3日,赫魯雪夫和毛澤東中南海頤年堂正式會談,赫魯雪夫最終對毛澤東想擁有核武器這一要求妥協,答應派專家協助中國建立一座小型核反應堆。此後,中蘇關係進入黃金時期。

1956年2月25日,赫魯雪夫在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做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全面批判了對史太林個人崇拜,並對史太林進行了全盤否定。但因此一度引發政治動盪,同年10月,先後發生了波蘭十月事件匈牙利革命

1956年10月30日,蘇聯政府發表了《關於發展和進一步加強蘇聯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友誼和合作的基礎的宣言》,承認存在大國沙文主義,並表示今後將採取措施予以改正。12月31日,赫魯雪夫新年宴會重新評估了史太林。

1958年,對於在中國建造長波電台、建立軍港的問題上,以及在意識形態的問題上中蘇發生嚴重分歧,中蘇關係開始惡化

1960年,蘇聯從中國撤走了所有的科技人員和專家,開始了蘇共與中共一系列紛爭。中國宣稱蘇聯還向中共追討韓戰時期所提供的武器的款項。

1961年4月12日,蘇聯「東方-1」號升空,尤里·加加林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飛行。

1962年10月,爆發古巴導彈危機。引發了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一次最嚴重的軍事危機。

布里茲尼夫時期

1964年,赫魯雪夫下台,布里茲尼夫獲得政權,出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後為總書記),蘇聯進入布里茲尼夫時期。此間,原本有機會改善中蘇關係,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註 2]。特別是珍寶島事件鐵列克提事件邊境衝突,更是令中蘇關係雪上加霜。

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武裝干涉被稱為「布拉格之春」的民主改革;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這兩次行動都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在布里茲尼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除了東歐集團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也門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國納入蘇聯陣營,或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布里茲尼夫提出了「有限主權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是有限的,他提出這個理論實際上是為了剝奪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將別國變成蘇聯的附庸國。布里茲尼夫時代的蘇聯,還與美國開展了大規模的軍備競賽,耗散了國力,加劇了蘇聯國民經濟遇到的困難。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被視為蘇聯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的櫥窗,但是由於入侵阿富汗,卻變成了有史以來抵制國家最多的一次奧運會。

戈巴卓夫時期

1985年,蘇共改革派人物戈巴卓夫接掌政權,接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他改變了許多以往觀念。戈巴卓夫試圖改進政治經濟方面的治國方法,在國內實行改革開放性政策,對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他試圖在蘇聯建設「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着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着「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導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產主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大多數蘇共黨員的反對及部分軍隊的倒戈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佈獨立。聯盟開始走向解體。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蘇聯境內的活動[2]。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及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議》,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戈巴卓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葉利欽。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而滅亡。 有關蘇聯解體的詳細歷史,請參看:蘇聯解體條目

在原蘇聯境內,現在分佈有15個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摩爾多瓦。其中12個國家(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除外)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

註釋

  1. ^ 公曆為雖為11月7日,但儒略曆為10月25日,故得名
  2. ^ 當時,中共派周恩來去參加蘇聯的一場宴會,打算修復中蘇關係。但宴會上,一位軍官借着酒意說(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中蘇關係出問題是因為赫魯雪夫和毛澤東鬧矛盾的關係,現在我們已經把赫魯雪夫搞掉了,只要你們在把毛澤東搞掉,中蘇友好就能永世長存了。」周恩來聽完,當場表示嚴正抗議,並憤怒離席。後來布里茲尼夫為此找到周恩來,希望他能諒解,並稱這只不過是酒後失言而已。周恩來義正辭嚴地回答:「這不是酒後失言,而是酒後吐真言!」當然,這件事並不能說是中蘇關係惡化的主因,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 1.0 1.1 Manninen, Ohto (2008). Miten Suomi valloitetaan: Puna-armeijan operaatiosuunnitelmat 1939–1944 [How to Conquer Finland: Operational Plans of the Red Army 1939–1944] (in Finnish). Edita.
  2. ^ 1991年8月23日 苏联国内采取一系列针对苏共的措施. 2003年8月23日 [2017年10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4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