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 (正德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浚

大明刑部右侍郎
籍貫 浙江承宣佈政使司嚴州府建德縣醫籍
字號 字德深
出生 成化十年(1474年)七月二十八日
逝世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墓葬 墓在城北新廟塢口
配偶 娶張氏
親屬 (子)王用宣
出身
  • 弘治十一年戊午科浙江鄉試第七十七名舉人
  • 正德三年戊辰科進士出身

王浚(1474年—1545年),字德深浙江嚴州府建德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治《春秋》,行十,由國子生中式戊午科(1498年)浙江鄉試第七十七名舉人,年三十五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二年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六十二名進士[1]。授薊州知州,以事忤劉瑾,被逮入錦衣衛詔獄。劉謹被誅後才釋放,遷刑部員外郎,上疏諫止武宗南巡,被廷杖幾乎斃命。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出為山東兵備僉事[2],嘉靖元年(1522年)以圍剿山東青州盜王堂等不力被逮問[3]。三年(1524年)十一月進貴州副使,整飭威清等處兵備[4]。土苗吳尚賢倡亂,討平之。遷四川參政、貴州按察使[5],九年四月升河南左布政使,十年正月入為順天府府尹。與按治官員不和,十二年四月考察拾遺降一級,左遷福建右參政,十二年十二月升本司右布政使,十四年三月擢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贛汀漳軍務。奉宣德意,申以威嚴,數年間軍旅不興,帑儲大省。十七年十月進升南京刑部右侍郎,改北,二十年四月以九廟火災自陳致仕[6]。年七十二卒,賜祭葬[7]

紀念

建德縣有為王浚建進士坊、侍郎坊、大方岳坊各一座。

家族

曾祖王文恭。祖王璿,字仕政,宿州衛經歷。父王金。前母謝氏;母謝氏;繼母汪氏。慈侍下,兄濟、澍、源、濙(省祭官)、沛、弟淳、治、沐、淑。

參考資料

  1. ^ 《正德三年戊辰科進士登科録》
  2.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七》:正德十五年六月戊寅,升狹西按察司副使陳鼐為遼東苑馬寺卿,刑部員外郎王浚、南京監察御史曹鍷、工部員外郎田龍、刑科給事中劉文瑞、柳州知府沈照為按察司僉事,浚山東、鍷四川、龍江西、文瑞湖廣、照廣東。
  3.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嘉靖元年十二月,以山東流賊久不獲,命逮青州兵備副使黃昭道、僉事王浚下法司問,分守東兗道右參議呂經、分巡海右道僉事謝芝、分巡東兗道僉事蕭瑞俱待事寧之日一併具奏。
  4.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嘉靖三年十一月,升山東按察司僉事王浚為貴州按察司副使整飭威清等處兵備。
  5.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八十七》:嘉靖七年四月,升貴州按察司副使王浚為本司按察使,以湖廣岳州府知府韓正英代浚。
  6.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八》:嘉靖二十年四月甲戌,吏部等衙門尚書等官許贊等自陳乞休,奉旨罷免者十二人:吏部尚書許贊、右侍郎歐陽鐸、兵部左侍郎陶諧、刑部右侍郎王浚、工部右侍郎蔣淦、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陸深、大理寺卿牛天麟、太常寺少卿李開先、沈銳、通政使司參議張環、蔡文魁、順天府府丞尤魯,餘各飭令修省供職,因敕左都御史王廷相曰: 宗廟災變, 上天垂戒非常,都察院風紀重地,天下生民休戚,吏治臧否,繫於巡按御史。近年出巡在外,豈無失職害事者。卿總憲有年,自入院條奏憲綱之後,不聞考劾一人,朕切怪之。今後宜痛加修省,振舉乃職。
  7. ^ 《建德縣誌·卷十二·人物-勲德》:王浚字德深,正德戊辰進士,授薊州知州,以事忤劉瑾,逮錦衣獄。謹誅乃釋,遷刑部員外郎,疏諫南巡,廷杖幾斃,出為山東兵備僉事,進貴州副使。土苗吳尚賢倡亂,討平之。遷四川參政、貴州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入為順天府尹。與按治者不協,左遷福建參政,尋遷布政使,擢副都御史、提督南贛軍務。奉宣德意,申以威嚴,數年間軍旅不興,帑儲大省。進南京刑部侍郎,改北,以九廟災自陳致仕,年七十二卒,賜祭葬參分省人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