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韜 (清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韜(?—?),清朝初年戲曲作家。字球仲,又字權六,號紫薇山人浙江海寧人,張英的弟弟。

康熙十五年(1676年)貢生,援例授官為烏程(今浙江吳興)縣學訓導、教諭,後來改任天全六番州經歷。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官至休寧知縣。他的作文章均佳,與毛際可徐倬、韓純玉等人交為好友。擅長書法。著作有《茗溪唱和詩》、《大雲樓集》、《響臻堂偶參》、《天全六番集》等。戲曲作品有雜劇《杜秀才痛哭霸亭廟》、《戴院長神行薊州道》、《王節使重續木蘭詩》、《清平調》四種單折短劇,總名《續四聲猿》,收入《清人雜劇初集》。體例、風格接近徐渭《四聲猿》,為四種一折的短劇。他題辭自稱「物不得其平則鳴,胸中無限牢騷」。

參考文獻

  • 《中國文學大辭典》
  • 《中國歷代文化藝術名人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