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出
在古代東亞奉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背景下,孽出[1]:104、孽子於廣義上指男性與妻子之外的女性所生的子女。與庶子女概念重疊,但不盡相同。孽子於狹義上指男性與女性通姦所生之子,即奸生子[2]:131—132、奸生男女、奸生子女[3]:6。
中國自先秦以來,男性的配偶、伴侶在法律上,大體分為妻、妾、姬妾三類[4]:211,此外還有外室、情婦等。朝鮮半島亦受中國影響,相類似。男性與不同女性所生子女,依生母身份在法律上和家庭生活中有不同稱謂、待遇。妻子所生子女稱嫡子女。妾室所生子女稱庶子女、妾子[1]:104。姬妾中的婢妾所生子女稱婢子[1]:104、婢生子、婢生子女[3]:6,亦歸入庶子女、孽子[2]:131—132。
奸生子是明清法律專用名詞[3]:5。《大清民律草案》以私生子一詞概括舊有的婢生子、奸生子[5]:7。但到1927年時,中華民國大理院法律解釋中仍使用奸生子一詞。其後,在中華民國法律中被非婚生子女一詞取代[5]:9。
詞源
漢朝文獻解釋「孽」的字義,或「孽謂庶耳」,或「孽,賤也」。先秦時,即有孽子一詞,可解釋為庶子或賤子。《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嫡子身份高於偏妻子,偏妻子身份高於孽子。當代研究者指出,「孽」與「良」相對,表明其母的「賤民」身份。「孽子」似乎指奴婢或賤民身份的女子與自由民身份的男子所生之子[6]:150—151。
歷史
中國和朝鮮半島在歷史上,奉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法律上,男性配偶、伴侶可分為妻子、妾室、姬妾、外室、情婦等身份。中國、朝鮮不同時期法律對男性與妻子、妾室之外的女性所生子女身份、待遇有不同規定。
漢朝時,男性與自家奴婢所生的子女,當代研究者推定「身分應原即庶人」[4]:214。《張家山漢簡》顯示,除男性與自家奴婢所生的子女外,當時法律規定,奸生子身份隨生母,或為奴婢,或為庶人[7]:12。而自漢代以來,嫡庶分別明顯,妻子與妾室、姬妾等身份在法律上通常不可轉化,子女亦是如此。《唐律疏議》規定,有子的婢女可以為妾,但不得以婢為妻、以妾為妻[8]。唐宋時,法律沒有保障婢生子、奸生子的繼承權。《唐戶令》規定先奸後娶事發者,縱使已生子孫,仍強制離異。宋朝法律相類[9]:243[7]:63,故奸生子身份不可轉化。此外,宋朝法律規定,良人男女通姦,所生男女隨父。賤民通姦,所生男女隨母。其他情況,或各聽為良,或各合沒官[3]:8。
元朝法律條令中,奸生男女,有男隨父、女隨母的情況,又有奸生兒男隨母為良的情況[3]:8。元朝法律規定婢生子、奸生子享有次於庶子的繼承權[9]:243。明清法律條令中,奸生男女,一般由生父收養[3]:9。明清法律規定,婢生子繼承權與嫡子、庶子相同,奸生子為婢生子一半[9]:243。與明清嫡庶差別漸弱不同,朝鮮王朝家族制度中有更嚴格的嫡庶之分,實行庶孽禁錮法。成渾認為是因朝鮮「規模狹小」而有此法[10]。
在1911年編定、未及實行的《大清民律草案》中,以私生子取代婢生子、奸生子一類。私生子在父母成婚,經父認領,即為嫡子。父母沒有婚姻關係的私生子經父認領後,繼承財產份額為嫡子、庶子的一半[5]:7—8。
中華民國建國後有一段時期沒有正式的民法,北洋時期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如何對妾的身份進行認定。根據大理院在民國五年、七年的相關解釋,男性納妾即雙方有「次於正妻地位之眷屬合意」即可,不必具備文書或某種儀式[11]:76。此後的1919年,大理院《統字第1029號解釋》「姦生子在父母正式婚姻後出生者即取得嫡子身分」。1927年,大理院《統字第2012號解釋》「私生子現行律稱姦生子,乃指其母無妻妾關係懷胎所生之子女而言。私生子本有請求認養之權,惟須待父認領以後,始生親子關係,並其相當之權利義務。關於私生子認領訴訟民訴條例已有明文准許曰親子關係事件程序為特別訴訟程序之一種。現行律載姦生之子如別無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姦生子均分財產等語。蓋律例原意及我國習慣,均以血統為重故。其母嗣後取得妻妾身分,私生子又經其父認領,仍可取得嫡子或庶子之身分。私生子與母雖不經認領,仍可有親子關係,以生相當之權利義務如前所述,則對於母可以請求扶養,對於父亦可請求認領及扶養。私生子之遺產承繼權。有親生子者,依子數與半分,無子,與應繼之人均分,並無應繼之人,則承繼全分。」
孽出類別
婢生子
婢子[1]:104、幸婢子[9]:243、婢生子即男性的婢妾(姬妾的一類)所生子女,是庶子女的一類。秦漢時,婢妾多為奴婢身份,或被稱為御婢。西漢《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規定,御婢與主人生子,在主人逝世後,獲得庶人身份。當代研究者據此認為,御婢之子身份當是庶人。而《二年律令》繼承規定中提及的兒子,僅有「妻子、偏妻子、孽子」三類,而無御婢子[4]:214。孽子即指男性與奴婢、賤民所生之子[6]:151,後世所稱婢生子。嶽麓秦簡涉及的「識劫𡟰案」,大夫沛與奴婢𡟰生育子女,𡟰獲得庶人身份,沛又以她為妻。沛死後,兩人的長子義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和財產。當代研究者據此認為,當時婢生子亦享有婚生子權利[4]:208—209,214。
自唐朝起,法律規定財產繼承採用諸子均分制,獲得父親承認的婢生子有繼承權。宋朝沿襲。元朝時,《元典章》規定,婢生子、奸生子繼承的家產份額約為嫡子的四分之一[9]:243。
明代家庭生活中,妾室地位高於姬妾,但兩者所生之子「無貳體」,享受相同的禮儀等次。諸子侍奉生母,不得與嫡母同體,以尊嫡母[2]:127。明朝法律執行諸子均分制。洪武二年(1369年),令「嫡庶子男、除有官蔭襲、先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與半分[12]。」民間習俗對婢生子、奸生子多有排斥,分家時所得家產少於嫡子。如安徽徽州「鄉俗不親媵人,不子庶孽」,「里俗庶瘠而嫡肥,有分割,則嫡為政[2]:131—132」。
清朝沿襲明制,奉行諸子均分制。在臺灣清治時期相關研究中,當時台灣社會有不分嫡庶、諸子均分的做法,亦有「嫡全庶半」的俗語。相關個案中,父親依「嫡全庶半」分配家產。庶子所得為嫡子一半,婢生子所得少於庶子[13]:24。
奸生子
當代研究者指出中國古代法律定義的奸生子不包括女兒,僅指兒子,存在於與繼承有關的條文中。與女性通姦、被強姦所生子女相關法律條文,使用「奸生男女」一詞[3]:5。
自唐朝起,法律規定財產繼承採用諸子均分制,婢生子有繼承權。但唐、宋兩朝法律對於奸生子繼承權則沒有相應記載。《唐戶令》規定先奸後娶事發者,縱使已生子孫尤離異之法。《慶元條法事類》記載的宋朝法令相類[7]:63。當代研究者據《唐戶令》,認為唐朝法律對奸生子持否定態度,更不可能保障其繼承權。《元典章》規定,婢生子、奸生子繼承家產份額約為嫡子的四分之一[9]:243。明朝奉行諸子均分制,規定奸生子繼承份額為諸子的一半。如無他子,所立嗣子與奸生子均分繼承[12]。」
臺灣清治時期相關研究提及,習慣中,婢生子分配家產所得少於嫡子、庶子。奸生子亦如此[13]:24。
別宅子
別宅子、別室子是男性在家庭之外,與其他女性同居生育的兒子,即不與生父及其他家屬同居共籍之子[3]:5—6。《宋刑統》使用的名稱是「別宅異居男女」、「在外別生男女」,《名公書判清明集》明確使用別宅子一名[14]:92。此類子女的生母通常是單身女性,稱為別室、別婦、外室,視為男性的姬妾[15]:32。由於生母可歸入姘婦範圍,故子女亦可歸入奸生子範圍。所以別宅子與奸生子的概念重疊,又有所區別[3]:5—6。宋人所指別宅子,還包括出妻、棄妾、婢女離開家庭後所生的子女。宋以後的法律規範中,多以奸生子代替別宅子[14]:92。
唐朝法律規定,別宅子無遺產繼承權。五代十國連年戰亂、綱常禮儀淪喪。宋朝建立後,家庭成員「別籍異財」之風屢禁不止,「家產爭訟呈現爆炸之態」。在此背景下,《宋刑統》承認在父親死亡前入籍的別宅子有一定的繼承權。父親生前,「先不入戶籍者,一律禁斷」[14]:92—93。
註釋
- ^ 1.0 1.1 1.2 1.3 李功國、韓雪梅. 《敦煌法律文献略论》. 法學雜誌 (北京市: 北京市法學會). 2010, (2010年第5期): 101—105 [2023-05-21]. ISSN 1001-618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簡體中文).
- ^ 2.0 2.1 2.2 2.3 陳寶良. 《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理中之妻妾关系》. 中國史研究 (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2008, (2008年第3期): 123—144 [2023-05-21]. ISSN 1002-79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簡體中文).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姜澤峰. 《中国古代奸生子继承研究——以唐代之后为主要考察对象》 (碩士論文). 蘇州大學. 2016 [2023-05-21] (簡體中文).
- ^ 4.0 4.1 4.2 4.3 劉欣寧. 秦漢律令中的婚姻與奸 (PDF).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本第二分(中華法理的產生、應用與轉變:刑法志、婚外情、生命刑). 臺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9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繁體中文).
- ^ 5.0 5.1 5.2 徐雅築. 《非婚生子女之法律地位:以繼承權為中心》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 2014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3) (繁體中文).
- ^ 6.0 6.1 孫玉榮. 《张家山汉简中的“偏妻”身份考辨》. 社會科學 (中國·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 2018, (2018年第11期): 147—152 [2023-05-21]. ISSN 0257-5833 (簡體中文).
- ^ 7.0 7.1 7.2 黃偉廷. 《唐宋姦罪之研究》 (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 2009 [2023-05-23] (繁體中文).
- ^ 《唐律疏議·卷第十三·戶婚·凡一十八條》諸以妻爲妾,以婢爲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爲妻,以婢爲妾者,徒一年半。各還正之。【疏】議曰:妻者,齊也,秦晉爲匹。妾通賣買,等數相懸。婢乃賤流,本非儔類。若以妻爲妾,以婢爲妻,違別議約[……]若婢有子及經放爲良者,聽爲妾。【疏】議曰:婢爲主所幸,因而有子;即雖無子,經放爲良者:聽爲妾。 問曰:婢經放爲良,聽爲妾。若用爲妻,復有何罪?答曰:妻者,傳家事,承祭祀,既具六禮,取則二儀。婢雖經放爲良,豈堪承嫡之重。律既止聽爲妾,即是不許爲妻。不可處以婢爲妻之科,須從以妾爲妻之坐。
- ^ 9.0 9.1 9.2 9.3 9.4 9.5 李淑媛. 第六章 結論. 《爭財競產 唐宋的家產與法律》. 臺灣: 五南出版社. 2005 [2023-05-21]. ISBN 9571141224 (繁體中文).
- ^ 成渾《牛溪集》:成牛溪 疏略曰我國規模狹小有庶孽禁錮之法此誠 通天下所未有之事也 雖在治平無事之時亟宜變通 而況當軍旅亂動之日其所以甄拔收用不可一日緩也
- ^ 程郁. 《民国时期妾的法律地位及其变迁》. 史林 (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2002, (2002年第2期) [2023-05-23]. ISSN 1007-18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簡體中文).
- ^ 12.0 12.1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匯編·第十六卷》太祖洪武二年令漏口脫戶之人許赴官司立戶凡軍民等諸戶各以原籍為定又立分戶繼嗣及婦人夫亡戶絕生女並父祖在子孫分析財產之法[……]凡分戶繼嗣。洪武二年令、嫡庶子男、除有官蔭襲、先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與半分。如別無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奸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紹全分[……]
- ^ 13.0 13.1 陳韻如、林映伊. 《父/母命難違?: 清治臺灣分家中之教令與遺囑》 (PDF). 臺灣史研究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20, (2020年,第27卷第一期): 1—50 [2023-05-21]. ISSN 1024-28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21). 簡明摘要 (繁體中文).
- ^ 14.0 14.1 14.2 張敏. 《法律与道德的碰撞——宋代别宅子继承制度》. 法制博覽 (山西省太原市: 共青團山西省委、山西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 2018, (2018年第016期): 92—94. ISSN 2095-4379 (簡體中文).
- ^ 焦傑. 《中国古代的外室现象与妇女地位》. 婦女研究論叢 (北京市: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中國婦女研究會). 2003, (2003年第3期): 31—36. ISSN 1004-2563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