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Gisbrother/草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頁是草稿箱

其他

福州外國語學校

水果

皇帝

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王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在秦朝以前中國最高統治者的身份為「天子」,稱號為「」,如「周武王」。秦朝建立後,因嬴政認為功績「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而創立「皇帝」一詞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謂,自此以後「皇帝」取代了「王」,成為此後兩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即「天子」)的稱呼。近代以來(「皇帝」也是對其它強大帝國的國君的翻譯)也指羅馬帝國統治者,還泛指歐洲某些強大帝國的統治者。在羅馬共和國時期(509?∼27BC),imperator指得勝的將軍,他的軍隊或者元老院這樣稱呼他。在帝國時代(西元前27年以後),統治者通常把此詞加在姓前為名,逐漸演化應用於他的職務。

東亞

中國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成為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232年的皇帝制度時期。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皇帝自稱「」,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為「陛下」、「聖上」或「萬歲」等,以第三人稱或文字記敘時稱呼皇帝則多用「皇上」。秦朝時,秦始皇試圖將國家的全部權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但由於統治國家的事務繁多,這種制度實際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後,皇帝的權力和職能逐漸由一個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漢朝時這種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開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運作,但同時由於中央政府長官(如宰相等)的權力可能過重,有可能威脅皇帝的權力,甚至通過政變自己當皇帝,例如王莽篡政。

中國邊疆的一些政權漢化以後,也使用皇帝的尊號。比如雲南大理國西域于闐國,特別是入主中原的十六國(其中漢趙後趙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後秦胡夏9個政權稱皇帝,後涼北燕2個政權稱天王前涼西秦南涼北涼西涼5個半獨立政權稱)、北朝遼朝西夏金朝元朝清朝

歷史上在同一時期稱為皇帝的一般只有一個。但在某些時期,如南北朝時,同時有數個皇帝並立。三國時期時,魏、蜀、吳也曾經三帝並立。在一個王朝末期,各地方勢力紛爭產生多個政權,自封為皇帝,如明末大順的李自成與大西的張獻忠。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397個帝。

皇帝為了維護皇帝尊嚴,對與皇帝相關的名稱也有具體規定,例如皇帝自稱「朕」,皇帝的命稱「制」,令稱「詔」,等等。皇帝的起居、服裝、出行也有專門的規定,如冕服

日本

日本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天皇(實際上征夷大將軍,改表述,使不矛盾),約始於隋朝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記載是673年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淨御原令》。中國稱日本元首為「天皇」大約是在清末的同治光緒時期。

韓國

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後,1897年李氏朝鮮王國改號為帝國大韓帝國),其國王李熙(朝鮮高宗)也改稱「皇帝」,傳子純宗皇帝,至1910年日韓併合取消帝號。

越南

越南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後黎朝莫朝阮朝君主對內自稱「皇帝」,對中國則稱「國王」。

歐洲

西方的「皇帝」 一詞來自拉丁語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為羅馬軍隊的最高統治者、元首。歐洲國家君主通常稱為「國王」(King,Queen),只有神聖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因為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延續,所以其君主稱為「皇帝」。 到了18世紀以後,歐洲許多國家變為君主專制國,皇帝這個頭銜大多作為專制君主的頭銜使用。18世紀早期,當時歐洲的只有法國(拿破崙)、奧地利俄羅斯三國有「皇帝」。18世紀中期後,德國及英國國王相繼獲得「皇帝」稱號。

法國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恢復君主制,因為國王roi)這個頭銜在大革命後的法國已經極不得人心,象徵腐朽、專制、蠻橫,且法國自革命後自視為羅馬共和國的再世,所以拿破崙不稱國王而稱皇帝Empereur),亦有自視為由共和之民意建立的羅馬帝國精神繼承人之意。從這個時候起,「皇帝」這個稱號有一種冠冕堂皇的、比國王高一級的味道在裡頭。後來路易拿破崙亦仿效拿破崙,稱帝加冕為「拿破崙三世」,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兵敗被俘為止。

奧匈帝國

1804年,奧地利大公匈牙利波希米亞王國國王弗朗茨二世宣布採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並於1806年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1867年,奧地利帝國實行二元君主制,改為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國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

俄國

1721年俄國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皇帝(Imperator)的頭銜,以與其更加強大的君權和更加龐大的國家相對稱。俄國元老院直接把古羅馬帝國皇帝的拉丁文頭銜拿來獻給彼得。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國最高統治者的最高頭銜僅是「沙皇」(俄語:царь),也就是「愷撒」的意思,惟「沙皇」頭銜在彼得稱帝後,其層級地位僅略高於國王,相當羅馬帝國末期之「副皇帝」。

德國

德文「皇帝」是Kaiser,凱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寫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羅馬人的皇帝」。

1850年德意志邦聯議會曾經給普魯士國王加皇帝的尊號,但被拒絕,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統一,普魯士國王才接受「德國皇帝」這個頭銜。

英國

僅有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喬治六世使用過「皇帝」的頭銜。 英國本土一直是王國,但因羅馬帝國末期曾有數人於不列顛稱帝之歷史,加上亨利八世建立英國國教時,曾宣稱已獲得「皇權」(imperium),故伊利沙白一世時英國國會為對抗天主教廷在英重建權威,通過法案認定英國王冠為「皇冠」(imperial crown),無須教皇加冕。1801年不列顛與愛爾蘭正式合併為大不列巔與愛爾蘭王國時,國會更建議喬治三世以「不列巔與愛爾蘭皇帝」或「不列巔與漢諾威皇帝」(當時英王兼領德國境內漢諾威公國)頭銜稱帝,惟喬治三世基於傳統拒絕稱帝。

直到維多利亞女王,她推翻了印度莫臥兒王朝,加冕為印度女皇。她在1876年後的頭銜是「托上帝鴻福,大不列顛、愛爾蘭及海外領地女王,國教保衛者,印度女皇(拉丁文: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gina,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rix;英文:Victoria,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Queen, Defender of the Faith, Empress of India)」。這是所謂「大英帝國」的來源。

不過確切地說,應該說是有一個共同君主的兩個國家,大不列顛王國(及其海外領地)和印度帝國。英國在印度的直接統治者為Viceroy,直譯為「副王」,意譯為「總督」。而英文皇帝稱emperor,女皇稱empress。

在維多利亞女王之後,男性的英國君主頭銜是「國王和皇帝」,Rex et Imperator。全稱則是「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x,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or」。

只有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喬治六世三個國王用了這個頭銜。愛德華八世未加冕即遜位,喬治六世時期印度獨立,印度皇帝的頭銜被取消。

港英時期香港,因為其宗主國的關係,加上廣東話「王」「皇」同音,故此在某些場合會稱呼「英女王」作「英女皇」,但正式的翻譯應為女王(Queen),而非女皇(Empress)。

其他

自從俄國彼得一世法國拿破崙開始,使得「皇帝」的尊號成為偉大帝王的頭銜和象徵之後,一些新興國家的君主也稱自己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稱墨西哥皇帝的奧地利馬克西米連大公等等。

海地獨立之後,還曾經有一個奴隸出身的皇帝——亨利一世

中非共和國總統博卡薩也曾經在1970年代加冕並自封為皇帝

注釋


參考文獻

徐連達. 帝国宫廷的深处. 上海大學出版社. 2008-07-01. ISBN 9787811183436. 

參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