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魔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魔山
1924年德語初版
原名Der Zauberberg
作者托馬斯·曼 (Thomas Mann)
譯者楊武能
類型小說
語言德語
故事背景地點達沃斯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S. Fischer Verlag
出版時間1924年
出版地點德國
中譯本出版日期2010年
媒介紙本
所獲獎項世界報20世紀百大書籍
規範控制
ISBN9787541129612
阿爾卑斯山,瑞士達沃斯

魔山》(德語:Der Zauberberg),是托馬斯·曼小說,執筆於1912年,發表於1924年11月。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的十年為背景。它被認為是20世紀德國文學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它的靈感來自於1912年5月和6月托馬斯·曼去達沃斯療養院探望患有肺病的妻子。在他小說的英文譯本隨附的後記中,這次達沃斯之行激發了他創作第一章(「到達」)的靈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斷了本書的創作。戰爭的破壞性促使作者重新審視歐洲資產階級社會。他探索了人類造成破壞的來源,並開始重新思考個人與生存、疾病、性和死亡等問題的關係。

他的政治立場在這一時期也發生了變化,從反對魏瑪共和國轉為支持魏瑪共和國。因此,托馬斯·曼在1924年完成之前對其進行徹底的修改和補充。《魔山》最終由柏林的 S. Fischer Verlag 出版。

在小說中,年輕的准工程師漢斯·卡斯托爾普(Hans Castorp)於1914 年在高山療養院逗留期間,遇到了擅長政治哲學以及宗教醫學的各色人物。他迷戀上了在療養院遇到的肖夏太太,他對她的追求反映了他在學生時期產生的感情。他在魔山前後呆了七年。

故事

故事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十年。故事的主人翁漢斯·卡斯托普(Hans Castorp)是德國漢堡商人家庭的獨子。在他的父母早逝後,卡斯托普由他的祖父撫養,後來由一位名叫詹姆斯·蒂納佩爾的舅舅撫養長大。然後他學習了造船技術。23歲時,他的親戚希望他在他的家鄉漢堡找到一份造船的工作。在開始工作之前,他來到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達沃斯山莊一間名為Berghof的肺結核國際療養院,探訪住在療養院的表兄約阿希姆(Joachim)。

在預定的三周結束時,卡斯托普離開療養院的時間因他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而一再推遲。起初它似乎是一種輕微的支氣管感染以及低燒,但療養院的主任醫師兼院長Hohgrat說除了陳舊的鈣化病灶外,還有新的浸潤部位,X線片的結果也與此相符。貝倫斯說服卡斯托普留在療養院,不是作為客人,而是作為病人,直到他的健康恢復。

在療養期間,他碰過各式各樣的人物,有意大利自由派人文主義[1]者登布里尼(Settembrini)、憤世嫉俗的反動份子猶太人那夫塔(Naphta)、嗜酒如命的荷蘭富商明希爾·皮佩爾科爾恩、不拘小節的俄國女人肖夏太太(Klavdiya)……其中,登布里尼自稱是卡斯托普的導師,他用人文主義去引導卡斯托普,並勸誡他儘快回到山下的世界。與塞塔姆布里尼相反,支持極權主義的猶太耶穌會士那夫塔嘲笑人類的理想,讚美疾病,肯定集權主義,鼓吹上帝的降臨。

漢斯·卡斯托普每日同魔山上的人打交道。卡斯拖普對嫵媚的肖夏太太產生了好感,跪在她面前,向她傾吐自己的愛意,可是她不久就下山離他而去。他的表哥約阿希姆不久也下山服兵役,可是他的疾病迅速惡化,回到魔山的四個月後死於喉結核。卡斯托普參加了療養院組織的招魂會,見到了表哥的亡魂。當肖夏太太再度回到療養院時,已跟富商皮佩爾科爾恩結為連理。後來那夫塔在與登布里尼決鬥時自己向自己開槍身亡,卡斯拖普感到了孤單。

七年之後,卡斯托普病好了,下了魔山。在所謂的「愛國精神」的感召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死在了戰場上。

評價

1912年5月至6月,托馬斯·曼的妻子卡塔林娜因肺部染疾,在瑞士達沃斯肺病療養院治療,托馬斯·曼也陪同前往,醫生發現托馬斯·曼的肺部也有斑點,力勸托馬斯·曼留院觀察,但是被托馬斯·曼所拒絕。魔山原本只是一篇中篇小說[2],想不到一寫下來竟是一部近七十五萬字的長篇巨著,湯瑪斯·曼試著通過對話、象徵、幻想、夢境、辯論、獨白、哲學討論等方式,將西方世界精神生活的碎片組合起來。德國當代作家埃伯爾哈爾德·希爾歇爾對《魔山》作了這樣的評價:「托馬斯·曼的《魔山》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它同時具有三重象徵內容:首先,我們在《魔山》中看到後期資產階級社會的象徵。《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資產階級腐朽沒落問題,不但在這裡以新的生活形態重複出現,而且場景有所擴展……在山莊療養院的狹小天地里,我們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種人物,既有許多德國人和俄國人,又有斯堪的納維亞人和其他歐洲人,他們優哉游哉,無所事事,在作者心目中,這批人無疑是岡察洛夫筆下的奧勃洛莫夫。這個圈子裡的人沒有工作,沒有職業,沒有配偶,沒有家庭,沒有子女,沒有政治的和經濟的生活現實。總之,這個培養疾病的豪華大飯店裡,住的全是那些不從事生產勞動的社會階層的人。」[3]1930年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評價說:「我覺得《魔山》是整個歐洲生活的精髓。」

1939年,托馬斯·曼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專題講演,他表示:「這部小說對我來說是一部交響樂……誰第一遍讀完《魔山》,我就奉勸他再讀第二遍,它那特殊的吸引力和風格,使讀者在瀏覽第二遍時感到更大的興趣和滿足。」 但這部小說被布萊希特痛批,稱之為「資產階級庸俗情調的代表」,而他同時肯定了卡夫卡哈謝克等作家。

注釋

  1. ^ 此處主要指對知識的尊重和人類困境的關懷,與現代社會所理解的人文主義有別。
  2. ^ 1915年,托馬斯·曼在給奧地利語文學家保羅·阿曼的信中曾談起《魔山》的寫作緣起:「我在戰前不久開始寫一部中篇小說——一個具有教育和政治意圖的故事。情節發生在山中的一所肺病療養院裡,在這裡,一個年輕人遇到了極大的誘惑,遇到了死亡,並且滑稽而可怕地經歷了人道與浪漫主義、進步與反動、健康與疾病的矛盾。但與其說是為了要解決什麼,倒不如說是為了理解和獲得認識。這一切具有幽默的虛無主義精神。」
  3. ^ 埃伯爾哈爾德·希爾歇爾:《論托馬斯·曼》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