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斯·亨里克斯·凡特荷夫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凡特荷夫 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 |
---|---|
出生 | 荷蘭鹿特丹 | 1852年8月30日
逝世 | 1911年3月1日 德意志帝國施特格利茨 | (58歲)
居住地 | 荷蘭 德國 |
國籍 | 荷蘭 |
母校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萊頓大學 波恩大學 巴黎大學 烏特勒支大學 |
知名於 | 化學動力學、立體化學 |
獎項 | 諾貝爾化學獎 (1901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化學 有機化學 |
機構 | Veterinary College in Utrecht 阿姆斯特丹大學 柏林大學 |
博士導師 | 查爾斯-阿道夫·武爾茨(Charles-Adolphe Wurtz) 凱庫勒 |
「van 't Hoff」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范托夫 范特霍夫 |
臺灣 | 凡特荷夫[1][2] |
港澳 | 范托浩夫 |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註 1](荷蘭語: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1852年8月30日—1911年3月11日),生於荷蘭鹿特丹,逝於德國柏林,荷蘭化學家,190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生平
1852年8月30日出生於荷蘭鹿特丹。父親是醫學博士,范托浩夫從小聰明過人。中學時期,對化學實驗有濃厚興趣。經常在放學以後偷偷地溜進學校實驗室,做化學實驗。1869年到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習工業技術,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受到該校任教的化學家A.C.奧德曼斯和物理學家范德·桑德·巴克胡依仁的重視。1872年,范托浩夫在萊頓大學畢業,前往巴黎醫學院的武茲實驗室。
事業
1875年發表了《空間化學》一文,提出分子的空間立體結構的假說,首創「不對稱碳原子」概念,以及碳的正四面體構型假說(又稱范托浩夫—勒·貝爾模型),即一個碳原子連接四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初步解決了物質的旋光性與結構的關係,這項研究結果立刻在化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且是毀譽參半;有機化學家咸利森努斯教授寫信給范霍夫說:「您在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使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在您的文章中,不僅看到了說明迄今未弄清楚的事實的極其機智的嘗試,而且我也相信,這種嘗試在我們這門科學中……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德國萊比錫的赫爾曼·柯爾貝教授則認為:「有一位烏德勒支獸醫學院的范托夫博士,對精確的化學研究不感興趣。在他的《立體化學》中宣告說,他認為最方便的是乘上他從獸醫學院租來的飛馬,當他勇敢地飛向化學的帕納薩斯山的頂峰時,他發現,原子是如何自行地在宇宙空間中組合起來的。」不久,阿姆斯特丹大學聘為講師,1878年升化學教授,曾任化學系主任。
1877年,范托浩夫開始注意研究化學動力學和化學親合力問題。1884年,出版《化學動力學研究》一書。1885年被選為荷蘭皇家科學院成員。1886年范托浩夫根據實驗數據提出范托夫定律——滲透壓與溶液的濃度和溫度成正比,它的比例常數就是氣體狀態方程式中的常數R。1887年8月,與德國科學家威廉·奧斯特瓦爾德共同創辦《物理化學雜誌》。
1901年由於「發現了溶液中的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以及對立體化學和化學平衡理論作出的貢獻」,成為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後應邀訪問美國、德國。晚年感染肺結核,身體消瘦,仍孜孜不倦於研究,1911年3月1日病逝於德國柏林附近的施特格利茨。
榮譽和獎勵
1885年,范特霍夫被任命為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5]。其他榮譽包括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1901年),維多利亞大學,曼徹斯特大學(1903年)和海德堡大學(1908年)的榮譽博士學位。 他於1893年(與Le Bel一起)被授予皇家學會戴維獎章,並於1897年當選為皇家學會(ForMemRS)的外籍院士。他被授予普魯士科學院的亥姆霍茲獎章(1911年),並被任命為榮譽騎士(1894年)和威廉皇帝學會參議員(1911年)。 范特霍夫成為倫敦英國化學學會,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1892年),美國化學學會(1898年),Borlase化學學會。和巴黎的法國科學院(1905年)的榮譽會員。 在他眾多的榮譽中,范特霍夫認為贏得第一屆諾貝爾化學獎是他職業生涯的巔峰之作。
參見
注釋
參考來源
- 文獻
- H.A.M. Snelders, Hoff, Jacobus Henricus van 't (1852-19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Biografisch Woordenboek van Nederland.
- 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Recogni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services he has rendered by the discovery of the laws of chemical dynamics and osmotic pressure in solutions. [2005-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08).
- Museum Boerhaave Negen Nederlandse Nobelprijswinnaars
- E. W. Meijer. 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Hundred Years of Impact on Stereochemistry in the Netherland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1, 40 (20): 3783–3789. doi:10.1002/1521-3773(20011015)40:20<3783::AID-ANIE3783>3.0.CO;2-J.
- Trienke M. van der Spek. Selling a Theory: The Role of Molecular Models in J. H. van 't Hoff's Stereochemistry Theory. Annals of Science. 2006, 63 (2): 157 – 177. doi:10.1080/00033790500480816.
- Kreuzfeld HJ, Hateley MJ. 125 years of enantiomers--back to the roots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 1852-1911. Enantiomer. 1999, 4 (6): 491–6.
- 引用
- ^ 陳珮樺; 葉名倉. 化學傳記: 19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凡特荷夫(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中華民國科技部. 2011-05-02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 ^ 凡特荷夫 Van't Hoff, J. H.1852~1911. 科學大冒險.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2011-05-02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0).
- ^ 呂維純. 范托夫,J.H..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2-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7) (中文(中國大陸)).
- ^ Van't Hoff, Jacobus Henricus 范托夫;范特霍夫 (PDF). 外国科学家译名手册(试用稿).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134. 2012 [2024-04-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4-23) (中文).
- ^ Jacobus Hendrik van ‘t Hoff (1852–1911).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7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