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 (餘杭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通濟橋
通濟橋東側
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餘杭區餘杭街道東北
時代明代

通濟橋,本名北溪橋,俗稱大橋,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餘杭街道西北,地處老餘杭鬧市,南北跨越南苕溪,南接通濟路,北通原餘杭縣公所,西連太炎路,是為舊時溝通餘杭縣治「南市北城」的重要通道[1]:189-191。現橋修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

歷史

通濟橋始建於東漢熹平四年(175年),初名隆興橋。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鏐重建此橋,改名安鎮橋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改為木橋。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山賊進犯餘杭,焚毀此橋。明洪武元年(1368年)縣令魏本初重建,改為石橋,正統年間縣丞邱熙增制兩側護欄。清康熙十二年(1666年)、乾隆五年(1757年)、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乾隆年間重修後,在橋面兩側新修了商鋪,出租用以資助縣學,據稱當時橋面共有29間商鋪及樓房。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24日,橋上商鋪為日軍焚毀,橋頭建起碉堡。1957年,餘杭縣政府花費2.5萬元重修。1983年,列入餘杭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餘杭市政府花費5萬元修葺,改建橋兩側欄杆為仿石護欄,欄柱增制石獅24隻,並加三對玉蘭形路燈,中間設置車道。2002-2004年,餘杭區政府進行「退堤擴孔」改造,擴寬南面河面並延設3孔敞肩式圓弧形石拱橋。[2]:10-16[3]

形制

通濟橋為三孔石拱橋,橋長50米,寬10米,高7.84米,橋體採用條石錯縫疊砌法修建。橋拱拱圈則採用分節並列砌置法修建,主孔跨徑15.4米共11節,左右兩孔跨徑12.6米共9節,分節對稱,節間有分節條石。橋墩迎水面設分水角,尖高3.87米,長5.35米,寬2.1米,上方存佛龕式圓形溢洪洞,高3.15米,寬3.05米,以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修建。過去橋面兩側修築樓屋,樓屋挑空近三分之一在橋基外凌空,橋間街道寬4米。[2]:10-16

參考資料

  1. ^ 馬時雍. 杭州的古桥.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06. ISBN 7-80633-899-3. OCLC 879893936. 
  2. ^ 2.0 2.1 錢杭根; 杭州市餘杭區政協文史委員會;杭州市餘杭區文物管理委員會 (編). 余杭古桥. 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 ISBN 7-80735-162-4. 
  3. ^ 余杭通济桥_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 www.acientbridge.com.cn. [202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