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租威海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海衛英租界
Weihaiwei
1898年—1930年
威海衛威海衛旗幟 (1903-1930)
英國威海衛租借地位置示意(圖中藍色部分),黃色為中立地帶
英國威海衛租借地位置示意(圖中藍色部分),黃色為中立地帶
英租威海衛在山東的位置
英租威海衛在山東的位置
地位英國租借地
首都愛德華港
官方語言英語
常用語言漢語膠遼官話
英國君主 
• 1898年—1901年
維多利亞女王
• 1901年—1910年
愛德華七世
• 1910年—1930年
喬治五世
歷史時期新帝國主義
• 英國租借威海衛
1898年7月1日
• 英國歸還威海衛
1930年9月30日
貨幣
港元
前身
繼承
文登縣
榮成縣
威海衛行政區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

威海衛英租界英國於1898年至1930年在清朝山東省建立的租借地。英租威海衛的發展模式不同於香港,佔據此地的主要目的是制衡俄羅斯帝國佔領旅順口區的影響;此地主要作用英國皇家海軍訓練基地及休養地。1924年6月,中華民國與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兩國訂立《收回威海衛條約》;1930年10月1日,國民政府收回威海衛大部,唯劉公島為大英帝國海軍續租十年,直至1940年撤退。

歷史

1898年3月27日俄羅斯帝國與清政府訂立了《旅大租地條約》,租期25年,期滿得續商租借之。英國外交部訓令其駐華公使竇納樂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威海衛的要求:「由於總理衙門已將旅順口租借給俄國,列強在北直隸灣的均勢實際上已被打破。因此你務必以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獲得日本人撤離威海衛後租借該地的優先權。租借條件應同准予俄國在旅順口所享有的相同。英國艦隊正在從香港開往北直隸灣的途中」。[1]:228竇納樂積極活動,並對清政府宣稱:俄以旅順為軍港,則對於中國異常危險,惟有以威海衛租與英國,庶足以制俄之跋扈。3月26日,英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電示英國駐德公使拉塞爾斯:「女王陛下政府要求享有租借威海衛的優先權,德國政府很可能就我們占領山東省部分領土一事向您質詢。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被授權說明,威海衛目前不是,而且我們認為不可能成為進入山東省各地區的商港。我們不想妨礙德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我們對俄國在旅順口的行動感到非常遺憾,它迫使我們不得不採取現在的做法。」「英國正式宣布,在它得到威海衛後,絕不會傷害和爭奪德國在山東省的利益,也不會在該省給德國製造麻煩。」「英國不從威海衛及與之相關的租借地修築任何進入山東省內地的鐵路系統」[1]:228、250—251、254。英國外交部又訓令英國駐日本公使薩道義通知日本政府:「無論日本何時撤離,我們都將要求租借威海衛,條件同俄國租界旅順口的條件相同」。[1]:228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還直接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致書交涉,表示英國情願為中國墊付賠款,要求日本從威海衛撤兵。1898年(大清國光緒二十四年)3月28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大清國政府要求租借威海衛。4月2日英國駐日本大使薩道義致電英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我已收到日本政府的答覆,他們表示,日本撤離後,他們同意由英國租借威海衛」[1]:229。俄國力圖阻止英租威海衛,但因為英國已取得了日、德的諒解而未能成功。

英國海軍10餘艘軍艦開至煙臺威脅,迫使清政府於4月30日派出慶親王和刑部尚書廖壽恆與英使竇納樂舉行談判。5月23日,中國向日本付清甲午戰爭賠款,日軍撤出威海衛。5月24日,英軍強行占領劉公島。6月中旬,英國政府委派陸軍副將路易斯來威海衛勘測地形。

1898年7月1日,清廷便派慶親王奕劻、刑部尚書廖壽恆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雙方共同簽署《訂租威海衛專條》,租期與俄租旅順大連相同,為期25年。[2]其全文如下:

  今議定,中國政府將山東省之威海衛及附近之海面,租與英國政府,以為英國在華北得有水師合宜之處,並為多能保護英商在北洋之貿易。租期應按照俄國駐守旅順之期相同。所租之地系劉公島並在威海灣之群島及威海全灣沿岸以內之十英里地方。以上所租之地,專歸英國管轄。以外在格林威治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四十分之東沿海暨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擇地建築炮台,駐紮兵丁,或另設應行防護之法。又在該界內,均可以公平價值擇用地段,鑽井開泉,修築道路,建設醫院,以期適用。以上界內所有中國管轄治理此地,英國並不干預;惟除中英兩國兵丁之外,不准他國兵丁擅入。又議定,現在威海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衛租地之武備有所妨礙。又議定,所租與英國之水面,中國兵船無論在局內局外,仍可享用。

  又議定,在以上所提地方內,不可將居民迫令遷移產業入官。若因修築衙署,築造炮台等官工,須用地段,皆應從公給價。此約應自畫押之日起,開辦施行。其批准文據,應在英國京城速行互換。為此,兩國大臣,將此專條畫押蓋印,以昭信守。此專條,在中國京城繕立漢文四分,英文四分,共八分。

  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西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七月一日

大清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碩慶親王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刑部尚書廖

大英國 欽差駐紮中華便宜行事大臣竇

1898年8月,英國海軍將領鐸沃德帶領軍隊占領威海衛,清政府山東候補道嚴道洪等人和英國代表在劉公島西海岸(黃島)舉行了交接威海衛儀式。從此,英國軍隊正式駐紮於威海衛港。 1930年10月1日晨九時,南京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和英國駐華公使代辦許立德在南京薩家灣外交官舍分別代表本國政府互換了《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及協定》及附件的批准書,條約正式生效。同日,王家楨、徐祖善等率領海軍陸戰隊官兵300人,由青島乘海琛、鎮海兩艦抵達威海登岸。英艦彼得斯菲爾特號鳴禮炮15響以示歡迎。當日上午10時50分,接收典禮在英國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大院舉行。下午2時,舉行威海衛管理公署專員就職典禮,正式宣布威海衛地方行政機構——威海衛管理公署的建立。嗣後,威海衛管理公署會同山東省政府重新勘定邊界,將英租界界石改刻「威海衛界」和「中華民國十九年十月一日立」等字樣。1931年10月1日,威海衛管理公署在市區三角花園修建「收回威海衛紀念塔」,塔高32英尺,象徵牢記威海衛32年的被殖民史。塔上部鐫刻着外交部長王正廷書寫的「收回威海衛紀念塔」八個鎦金大字;塔下部三面分別鐫刻碑文、《中英交收威海衛專約》、《三民主義》。

1930年以後,英國海軍每年夏天都到劉公島避暑。1938年日本侵占威海衛之後,英國僑民逐漸離開威海衛,到1939年初,英人全部撤離,英艦也未到劉公島消夏。1940年9月28日,南京汪精衛偽政府宣布英國在劉公島所受之權益期限已滿。無意予以展延。11月15日,英國正式宣布撤退其駐威海衛艦隊。 1945年8月16日下午3時,中共膠東軍區偵察員報告敵人要從海上逃跑。膠東軍區攻城指揮部立即命令威海獨立營直撲碼頭,截敵退路,獨立團第五連搶占日海軍司令部和北大營,威海青年中隊則乘勝控制環翠樓和發電廠。下午5時,參戰部隊占領威海衛城區,共俘虜偽軍和偽政權官員百餘人,繳獲長短槍200餘支,機槍2挺,擲彈筒3個,其他日偽軍逃至劉公島。 8月16日威海衛市成立,於洲任市長,宋惠任市委書記。8月23日,劉公島的日偽軍無力支撐,乘船逃往青島,威海獨立營隨即占領劉公島。威海衛全境光復。

行政

1898年,英國在威海衛成立臨時行政署,隸屬英國海軍部。1899年,行政署劃歸陸軍部管轄。因此威海衛專員由英軍軍官擔任,首兩任分別為陸軍少將亞瑟·多沃德和海軍中校約翰·丹特里。威海衛租借初期,英國戰爭辦公室原本打算將威海衛變成一個類似香港的海軍基地,所以交由軍方管轄。但後來英國進行勘探後認為威海衛不適合作為軍港或貿易港口,因此軍方將管轄權在1901年末移交至殖民地部,並改由文官管理,並於1902年初委任文官出身的駱克擔任專員。

1901年,英國成立威海衛行政公署,為租借地最高管理機關。行政公署專員其下設正華務司、副華務司和醫官長。英國當局初期對農村地區基本無為而治。從1905年起,在農村推行總董制,以加強管制。

威海衛專員相對其他英國殖民地總督的權力更大,因為威海衛專員並非一個完整的總督府,威海衛專員被賦予更大的權力,作出決定時並不必諮詢行政及立法委員會的意見,反而其他英國殖民地總督需先諮詢行政局及立法局。

歷任專員

英租威海衛專員旗,1903年—1930年
# 姓名 任期 備注
威海衛專員
1 亞瑟·多沃德
Arthur Robert Ford Dorward
1898年 - 1901年 英國陸軍少將
2 約翰·丹特里
John Dodson Daintree
1901年 - 1902年 英國皇家海軍中校
3 駱仁廷
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
1902年 - 1921年 首任文職專員
4 亞瑟·布朗特
Arthur Powlett Blunt
1921年 - 1923年 署任
5 沃爾特·羅素·布朗
Walter Russell Brown
1923年 - 1927年
6 莊士敦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
1927年 - 1930年9月30日 莊士敦及菲林明都是和香港有關的

經濟

此時的威海衛為自由港,貨物進出口免關稅,因而工商業得到發展。在這一時期,旅遊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旅遊項目有狩獵、溫泉等。

軍警

1899年,英國在威海衛創建中國軍團,1906年解散。

軍團解散後,部分士兵轉業成為警察,到1910年發展成由3名來自歐洲的警督及55名華人警員組成的警察隊伍。

1922年香港爆發海員罷工事件後,香港警察派人前往威海衛招募警員

教育

皇仁學堂為唯一一所由殖民當局所設的學校。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威海市政協科教文史委員會編:《英國租占威海衛三十二年》,載於《威海文史資料》第10輯
  2. ^ 丁名楠等:《帝國主義侵華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一卷,第3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