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布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布多在烏里雅蘇台將軍轄區的位置(1820年)

科布多滿語ᡴᠣᠪᡩᠣ穆麟德轉寫Kobdo蒙古語ᠬᠣᠪᠳᠤ鮑培轉寫Qobdo西里爾字母Ховд),一作和卜多,原為中國清代城名,後用作地區名。雍正八年(1730年)始築科布多城(今蒙古國科布多省省會)。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科布多參贊大臣,統轄杜爾伯特部阿爾泰山一帶諸部落。此後,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的地域也被稱為「科布多」。其轄地大致相當於今蒙古國科布多省巴彥烏列蓋省烏布蘇省大部分地區,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東南部、阿爾泰共和國、及圖瓦共和國唐努山以南地區,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河-額爾齊斯河以北,哈薩克斯坦東哈薩克斯坦州東北一隅。同治三年(1864年),科布多西北的阿爾泰淖爾烏梁海被俄國割佔。1907年,分阿爾泰山一帶置阿爾泰外蒙古獨立後,科布多於1912年被外蒙古軍隊佔領,分屬杜爾伯特達賴汗部蒙古語Дөрвөд Далай хан аймаг烏恩卓格里圖汗部蒙古語Үнэн Зоригт Хан аймаг管理。1919年,北洋軍佔領外蒙古,科布多地區由北洋政府設官治理。1921年蒙古革命後,北洋軍被驅逐出境,外蒙古執政的蒙古人民黨廢除封建王公盟旗制度,於1923年將二部合併為「欽達木尼烏拉省」(Чандмань уулын аймаг)。1931年2月,行政區劃變更,在欽達木尼烏拉省的基礎上設立烏布蘇省科布多省

公路右邊為清代科布多參贊大臣衙門遺址(Сангийн хэрэм)

沿革

「欽命勘分界務科布多幫辦大臣之關防」,額爾慶額加蓋於中俄科布多界約。

清代初年,科布多一帶各部落附屬於蒙古準噶爾部。乾隆年間征伐準噶爾,衛拉特蒙古杜爾伯特部、輝特部及烏梁海各部陸續歸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扎拉豐阿為科布多參贊大臣,駐科布多城。嘉慶末,科布多參贊大臣統轄八部三十二旗:

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阿爾泰淖爾烏梁海被俄國割佔。不久新疆各地爆發民變,塔爾巴哈臺借科布多所屬阿爾泰烏梁海一帶安置流民。同治六年(1867年),於新土爾扈特部布倫托海布倫托海辦事大臣,以李雲麟為之。同治八年(1869年)裁撤布倫托海辦事大臣,布倫托海事務仍由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初),置阿爾泰辦事大臣,阿爾泰烏梁海、新土爾扈特、新和碩特三部改隸阿爾泰。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發生後,外蒙古的王公們在沙俄支持下擁立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博克多汗,宣佈外蒙古獨立,隨後派兵進攻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杜爾伯特汗噶勒章那木濟勒和那朝克道爾吉貝子(Нацагдорж бэйс)效忠清朝,仍聽科布多參贊大臣𨬔節制。然而,噶勒章那木濟勒的長子圖們德勒格爾扎布蒙古語Түмэндэлгэржав宣誓向博克多汗效忠,並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使科布多地區的大部份王公均歸附了博克多汗國。1912年5月,黑喇嘛丹畢堅贊馬克思爾扎布等率外蒙古軍隊圍困科布多城。北洋政府電令新疆督軍楊增新派兵援救,但新疆援軍因俄國阻撓等原因遲遲不能開拔。8月,博克多汗國攻陷科布多城蒙古語Ховдыг чөлөөлөх байлдаан,驅逐了溥𨬔,不久科布多全境皆被博克多汗國佔領。戰後,博克多汗國在科布多地區的賽音濟雅哈圖左翼盟(Сайн заяатын зүүн гарын чуулганыг)設杜爾伯特達賴汗部蒙古語Дөрвөд Далай хан аймагДөрвөд Далай хан аймаг),歸杜爾伯特汗圖們德勒格爾扎布統領,下轄12旗;在賽音濟雅哈圖右翼盟(Дөрвөдийн Сайн заяатын баруун гарын чуулган)設烏恩卓格里圖汗部蒙古語Үнэн Зоригт Хан аймагҮнэн Зоригт Хан аймаг),歸卓里克圖汗索特那木札木柴統領,下轄15旗。

1923年,蒙古人民黨執政當局依據山川河流對全國省、縣進行改名,左、右兩翼盟的兩個艾馬克被合併為「欽達木尼烏拉省」(Чандмань уулын аймаг),原杜爾伯特達賴汗部更名為「杜爾伯特達賴汗旗」(Дөрвөд Далай ханы хошуу)、原烏恩卓格里圖汗部更名為「巴彥欽達木尼烏拉旗」(Баянчандмань уулын хошуу)。1931年2月,行政區劃變更,在欽達木尼烏拉省的基礎上設立烏布蘇省科布多省

注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