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土生華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土生華人(Local (born) Chinese)可能是指:

  • 峇峇娘惹(Baba-Nyonya),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華人的次族群,主要分布在荷屬東印度的廖內群島、文登、爪哇和巴達維亞,海峽殖民地的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以及泰國的普吉府等地區。
    • 文登華人(Peranakan Tionghoa Benteng),18世紀,荷屬東印度的土生華人,今分布在印尼萬丹省和西爪哇省的周邊地區。
    • 海峽華人(Straits Chinese),18世紀,海峽殖民地的土生華人,今分布在檳榔嶼、馬六甲、新加坡等地區。
    • 峇峇婭婭(Baba Yaya/บ่าบ๋า-ย่าหย๋า),又稱普吉峇峇(Phuket Baba),泰國普吉島及周邊地區的泰國華人。
  • 福建暹(Hokkien-Siam),吉蘭丹土生華人,馬來西亞華人的次族群,福建人與暹羅人混血的後代。
  • 華嘉族(Sino-Native),沙巴族群,華人與嘉達山人、杜順人或姆律人混血的後代。
  • 美娘和阿旺(Mek dan Awang),登嘉樓州的土生華人。
  • 印度尼西亞華人,簡稱華裔印尼人、印尼華人,俗稱Chindo,是指身份認同為華裔的印尼人。早期進入印尼的華人通過通婚或逐漸被同化,其後代成為土生華人(印尼語:Peranakan)。「中華」族(orang Tionghoa),占印尼人口的1.20%
  • 馬來西亞華人,也稱大馬華人,「七那」族(orang Cina),自稱「華人」、「唐人」,占馬來西亞人口22.6%
  • 柬埔寨華人在高棉語中,Khmer kat Chen用於混合柬族和華人血統的人,Khmer Chen 表示在柬埔寨出生的華人。
    • 柬埔寨福建人又被稱為高棉福建人,為12世紀移居至柬埔寨的華裔福建閩南人的後裔。
  • 汶萊華人,「七那」族(orang Cina),占文萊人口的10.1%。
  • 東帝汶華人
  • 華裔泰人,泰國華人中,部分泰化的華人後裔。「秦」族(ชาว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จีน,cīn),約占泰國人口的24%,
  • 華裔菲律賓人,「七挪伊」族(Chinoy),占菲律賓人口2%。
    • 西班牙殖民者通常把當地華人分爲兩類,分別是未歸化的「帕利亞人」(Parían)和已歸化的「岷倫洛人」(Binodo)。此外還有菲律賓原住民與當地華人通婚後的混血民族稱爲「生理—麥士蒂索人」(Sangley-Mestizos)或直稱為「麥士蒂索人」(Mestizos);西班牙人與當地華人通婚後的混血民族稱爲「陶拉蒂拉斯人」(Torna atrás)。
    • 華裔麥士蒂索人(Mestizo de Sangley),華人與菲律賓原住民混血的後代
  • 越南華人在越南被稱為華族(Hoa)
    • 華族主要是主要是廣東裔與福建裔,自稱「華人」、「唐人」。說粵語和閩南語泉漳片與潮汕片,占越南人口0.8%(2019年)
    • 明鄉人:明末移居越南的明朝遺民後裔。
    • 華族農人 (Người Hoa Nùng (𠊛華農) 現今主要識別為艾族,也被譯為艾族儂人、華裔儂族,主要使用粵語和客語。
    • 艾族說客家話但通曉粵語,自稱「亻厓人」。祖先來自廣西和廣東,主體是客家人,也有一些疍家人和黎族,占越南人口0.002%(2019年)。在越南,當地的疍(家)人(Người Đản (Gia))融入並被歸類為艾族的一支。包括客家人、𠊎人、蜑家人、使用仡隆語或臨高語的村人、海南島黎人以及尚未確定中文名稱的Xuyến人等.
    • 山由族是說受到漢語粵語支和畲語影響的客家話,自稱「山瑤人」。祖先來自廣東惠州,可能是畲族與漢族客家人形成的族群,占越南人口0.2%(2019年)。
    • 山澤族,高欄人與山澤人約在四百年前從中國南部遷移並合為一群,儘管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並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都使用漢字來記錄自己的語言。山澤本族所說的語言為一種漢語變體。與廣西的山仔人有關。
    • 夫拉族分布在越南老街省一帶。夫拉族分為漢語夫拉族(漢夫拉)、哈尼語夫拉族(黑夫拉、花夫拉)。漢語夫拉族來自中國湖南,操湖南方言,部分夫拉族至今仍和湖南省的親戚聯繫。另外一部分夫拉人講哈尼語,主要是黑夫拉和花夫拉,哈尼語夫拉族的祖先來自中國雲南省紅河州。
  • 緬甸華人,緬語中將華人統稱為德佑族,自稱「華人」、「唐人」,約占緬甸的3%的人口。
    • 果敢人,自明代起世居撣邦果敢地區的漢族後裔。
    • 勐穩人,世居於撣邦大勐宜地區的華人,是該地區的主體族群。勐穩人在緬甸的法定民族名稱為勐穩白馬(又譯勐穩帛瑪)。
  • 老撾華人
    • 賀族,早年從雲南來老撾的漢人,可能包含了當年元朝的一些ysl信仰的色目人的後裔(在今日被我國識別為回族)。保留不少帶有元朝和明朝的很多習慣。
  • 久米人:明朝遷居琉球三十六個姓氏的後裔,多來自福州和漳州兩地。
  • 九義士子孫:明末移居朝鮮的明朝遺民後裔,其中九義士指王以文、楊福吉韓語통주 양씨、馮三仕、王文祥、裴三生、王美承、鄭先甲、黃功、柳溪山[1]
  • 秘魯土生華人Tusán:19世紀移民並於秘魯出生的華人後代。
  • 智利華人,伊基克(Iquique)約20萬人有華人血統,華裔是商業中的重要角色,他們正是當年太平軍的後裔,
  • 華裔俄羅斯人(俄語:Китайцы-россияне)指具有華裔血統的俄羅斯國民。
    • 契丹族(Khitay),中國族
    • 塔茲人(Taz),其族源是漢族、林中百姓和赫哲族(那乃人)。
  • 蒙古國華人
    • 霍屯人(Khoton)蒙古國包括三部分,一部分叫做Qotong或Hoton和田,約有2000人,說東干語;另一部分叫做Khotun,約有4900人,說突厥語;還有一些說蒙古語的部落,也叫霍屯,但人數不多。這些不同的霍屯人都是從中國新疆北部遷來。前者主要分布在巴彥-奧勒蓋省,他們和中國的回族,中亞的東干人同源。後者主要分布於烏布蘇省,有人認為他們來源於哈薩克人,也有人認為來源於柯爾克孜人。
  • 美國出生華裔英語American-born Chinese

另見


  1. ^ “구의사(九義士)”와 “삼학사” 정신의 반사. [2021-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