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代全球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珍妮特·阿布·盧格德描述的13世紀的世界體系

古代全球化全球化史上的一個階段,通常指的是從早期文明時期到約1600年左右(之後的時期被稱為原初全球化)的全球化事件和發展。古代全球化描述了不同社區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地理傳播思想和社會規範,從而在當地和區域層面上形成。[1]

國家開始與鄰近的其他國家展開互動和貿易,以獲取令人嚮往的奢侈品。這種貿易帶來了宗教、經濟結構和政治理念等思想的傳播。商人們以一種不太明顯的方式相互聯繫和了解。古代的全球化與當今的全球化相比,規模要小得多。它不僅讓商品大宗商品傳播到其他地區,還使人們能夠體驗其他文化。參與貿易的城市通過海路河流和重要的陸上貿易路線相連,其中一些自古以來就在使用[2]。根據地理位置,貿易被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中心地區充當着「散裝貨物」和貨物交換的樞紐,這些貨物被運往更遙遠的市場。[2]。在那個時期,子系統比現在更加自給自足,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彼此的依賴度也較低。[2]。儘管長途貿易帶來了許多考驗和挑戰,但早期的貿易活動依然廣泛存在。將貿易聯繫在一起涉及到八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這些子系統被分組成三個大迴路,包括西歐中東遠東迴路。貿易中的這種互動方式是早期文明交流和許多思想傳播的途徑,這些思想促成了現代全球化的出現,為當今社會賦予了新的面貌[3]

全球化的定義

全球化是一個日益緊密聯繫着不同地區和個人的過程。它涉及到世界各地在經濟、政治、技術、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繫與交流。"古老的"一詞可以被理解為早期的理念和功能,這些理念和功能曾經在歷史上在社會中顯著存在,但可能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

全球化的發生具備三個主要的先決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東方起源的概念,它展示了西方國家如何吸收並實施從東方學到的原則。如果沒有東方傳統思想的影響,西方的全球化就不會以當前的方式呈現[4]。第二個條件是距離。國家之間的互動並非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而是主要限於亞洲北非中東歐洲等一些地區[4]。在早期的全球化中,國家難以與非鄰國進行互動。最後,技術進步使得國家能夠認識到其他國家的存在,從而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第三個條件涉及到相互依存、穩定性和規律性。如果一個國家不依賴於另一個國家,它們就無法相互影響。這是推動全球聯繫和貿易的動力之一。如果沒有這兩個因素,全球化就無法以當前的方式發展,各國仍將依賴自身的生產和資源。這也是關於早期全球化觀點的爭議之一。有人認為,古代的全球化與現代全球化的影響方式不同,因為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程度不如今天這樣高[5]

世界體系的出現

歷史學家認為,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的16世紀到19世紀,世界體系是有序的。這一時期被稱為早期資本主義時代,國家之間存在長途貿易、市場交換和資本積累[1]。從公元800年起,希臘羅馬穆斯林帝國的興起覆蓋了今天的中國中東地區。主要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其中許多宗教至今仍然存在。絲綢之路連接了中國地中海地區,而阿拉伯地區南亞非洲之間的藝術品和奢侈品流通和貿易成為最受歡迎的遠距離貿易路線之一[6]。這些貿易關係主要形成於東方,並最終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這個時期,權力和土地從貴族和教會轉移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生產分工開始出現[7]。12世紀後期和13世紀初,從歐洲西北部到中國的國家之間建立了國際貿易體系[8]

16世紀時,其他亞洲帝國出現,它們的貿易距離比之前更遠。早期國家間的貿易往來中,除了奴隸、金屬、木材和毛皮,歐洲幾乎沒有什麼可提供的商品[9]。歐洲通過努力在東方市場銷售商品推動了自身的生產,並幫助其融入貿易所[10]。十字軍東征推動了歐洲的擴張和貿易機會增加,促進了農業採礦業製造業的復興[10]。整個歐洲迅速城市化使得北海和威尼斯之間建立了聯繫[10]。工業化的進展,加上人口增長和對東方貿易需求的增加,導致了真正的貿易大市場的興起,這些市場通過海洋航行進行出口[10]

古老的全球化具有"多極"的特點,涉及到非歐洲人的積極參與。由於它早於19世紀的大分流,當時西歐在工業生產和經濟產出方面領先於其他地區,古老的全球化不僅是歐洲推動的,也是由古吉拉特邦孟加拉、中國沿海和日本等其他經濟發達的舊大陸中心推動的[11]

這些前資本主義運動是地區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暫時的。這種早期全球化的觀點是由歷史學家A·G·霍普金斯在2001年提出的[12]。霍普金斯通過研究貿易、移民以及遍布整個地區的帝國和宗教思想,闡述了古代全球化的主要觀點[13]。這種國家間的新互動導致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相互聯繫,最終導致了這些國家行為體之間的相互依賴[14]。國王、戰士、牧師和商人是參與商品和思想傳播的主要角色。霍普金斯還指出,在這段時間裡,小型全球化非常突出,有些全球化崩潰了,或者變得更加孤立[4]。這些小型全球化被認為是斷斷續續和破裂的,帝國有時會越界而不得不退縮[4]。這些小型全球化留下的遺產使西方能夠採納這些新理念,從而產生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思想。這些被採納的理念可以在西方的貨幣體系中看到,並且是定義現代性和現代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等體系的核心[5]

古代全球化的三大原則

古代的全球化涵蓋了三個原則:王權的普遍化、宗教運動的擴張和醫學的傳播。

  • 王權的普遍化使得士兵和君主們遠道而來,尋求榮譽和威望。然而,穿越異域也給旅行者提供了交換貴重物品的機會。這擴大了遙遠土地之間的貿易,增加了社會和經濟關係的數量。
  • 儘管君主和他們的隨從們需要走很遠的路,朝聖仍然是古代全球化中最偉大的人口流動之一。
  • 最後,對更好的健康渴望成為古代全球化的另一個推動力。儘管香料、寶石、動物和武器的貿易仍然非常重要,人們開始從遙遠的地方尋求藥物。這導致了更多的貿易路線的形成,尤其是為了購買中國的茶葉[15]

經濟交流

隨着貿易和國家聯繫的增加,經濟交流擴展到整個地區,並導致參與者之間形成新的關係[16]。這種早期的經濟發展可以從香檳集市中看到,這是一個戶外市場,旅行的商人前來出售和採購商品[17]。在傳統上,市場集市使用物物交換而非貨幣,但隨着更多流動性較高的商人頻繁出現,對貨幣的需求也增加,因此需要建立貨幣兌換商[17]。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標誌着銀行家和信貸機構角色的出現。一個例子是當一個人需要某種商品時,城市商人通常不會儲存該商品。尋貨者會預訂商品,商家承諾下次帶來。尋求商品的人要麼提前支付給商家,要麼承諾在商品到貨後支付款項,以獲得商家的信任,或者通過預付定金做出某種讓步。如果尋求商品的人沒有商家要求的金額,他可以向貨幣兌換商借款,或者從貨幣充值者或提供所需商品的商人那裡抵押部分預期收益[18]。這種長期的交易最終導致了一個複雜的經濟系統,隨着每周市場從本地交易擴展到長距離貿易所需的貨幣化系統[18]

一旦來自遠方的商人進入市場中心進行商品交易,更高層次的貿易循環就形成了。隨後,商人們開始每周在同一地點相遇,以便安排與其他商人一起攜帶特殊物品進行交換,這些物品不是當地農民所需要的,而是來自他們所在城鎮的市場。當地居民提前下訂單時,來自不同貿易城鎮的客戶可能會開始向遙遠城鎮的商品下訂單,而他們的貿易商可以從競爭對手那裡訂購。這個中心交匯點成為長距離貿易的焦點,並逐漸擴大[18]

擴大長途貿易

在這個早期時期,為了促進貿易的擴大,市場和商人需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首先是安全問題。隨着貨物的價值逐漸增加,商人們需要保護他們珍貴的貨物,特別是因為他們經常在風險較高的貧困地區旅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商人們開始組織商隊旅行,以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貨物的安全性[19]。早期遠距離貿易的第二個關鍵條件是達成匯率協議。由於許多商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貨幣系統,因此必須建立一個機制來進行貨幣兌換,償還之前的貨款和債務,並確保合同得到履行[19]。只要有兌換的動機存在,貿易的拓展就會蓬勃發展,這成為促進不同國家之間貿易的一種方式。此外,外來商人進入貿易網絡也是貿易路線增長的一個關鍵因素。

商品和思想的傳播

在這個早期時期,最受歡迎的商品是香料,它們通過短距離的貿易進行交換。製成品是這一貿易系統的核心,沒有它們就無法得到支持[8]。大約在13世紀,歐洲和中東發明了金幣,中國發明了紙幣,這使得不同參與者之間的貿易更加便利[20]。在這個體系中,金、銀和銅被認為在不同層面上都有價值。貨物被轉移,價格被確定,匯率被商定,合同被簽訂,信用被延展,夥伴關係被建立,協議被記錄並得到履行[21]。在這個全球化時期,信貸也被用作一種貿易手段。信用的使用最初以血緣關係的形式開始,但後來導致了「銀行家」作為一種職業的出現[22]

隨着人口的擴散,新的思想、宗教和商品遍布這片土地,這在移民運動之前的大多數社會中從未出現過[16]。此外,這種全球化通過從自給自足的社會向貨幣經濟的過渡,減輕了封建生活的程度[23]。大約在1400年左右,中東、中國和印度控制了連接北非和歐洲的大部分貿易[24]。在前現代時期,由於長途旅行的危險和高昂的成本,古代全球化主要源於少量占用空間但價值很高的商品的貿易。大多數生產和交易的商品被認為是奢侈品,許多人認為擁有這些夢寐以求的東西的人在社會地位上更高。

這類奢侈品的例子包括中國絲綢、異國草藥、咖啡棉花、印度棉布、阿拉伯馬寶石和香料以及一些藥材,如肉豆蔻、丁香胡椒龍涎香鴉片。無論是在13世紀還是現在,奢侈品一直備受追捧,因為這些小巧而高價值的商品雖然運輸成本高昂,但仍具有很高的價值,而那些低價值但重量沉重的貨物則不值得遠程攜帶[25]。購買這類奢侈品被視為一種時尚消費,因為人們更傾向於追求這些物品而非滿足日常需求。食物藥物和本草之間的界限在這些物質上往往是相當模糊的,它們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它們的稀缺性,還因為它們吸引了在前現代歐亞大陸盛行的健康和身體的體液學說

主要貿易路線

在古代的全球化時期,有三條重要的貿易路線連接了歐洲、中國和中東[26]。最北端的路線主要穿越蒙古帝國,全長近5000英里[27]。儘管這條路線大部分是經過廣袤的沙漠,幾乎沒有資源,但商人們仍然在這條路上旅行。在13世紀,忽必烈汗統一了蒙古帝國,只向旅行者徵收少量的保護費,因此這條路線至今仍然通行[28]。在統一之前,來自中東的商人使用這條路線,但幾乎每個村莊都要經歷阻礙和徵稅[29]。中間的路線從敘利亞海岸到巴格達,旅行者可以從那裡陸路穿越波斯到達印度,或者通過波斯灣乘船前往印度。在8世紀到10世紀期間,巴格達是一個世界級的城市[30],但在11世紀由於自然災害如洪水、地震和火災的影響開始衰落[31]。1258年,他們對城市居民徵收高額稅款,導致生產減少,商人開始繞過該城市[32]。第三條路線位於最南端,穿過由馬穆魯克統治的埃及,巴格達陷落後,開羅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首都[33]

這些貿易路線上的一些重要城市非常繁榮,為商人和國際市場提供服務。巴爾米拉和佩特拉位於敘利亞沙漠的邊緣,是貿易的重要中心。它們管理着貿易路線,並為商隊提供物資。它們也成為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相聚和互動的地方。這些貿易路線是古代文明及其社會之間交流的通道。新的發明、宗教信仰、藝術風格、語言和社會習俗,以及商品和原材料,都通過人們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進行商業活動而傳播[34]

原始全球化

原始全球化是繼古代全球化之後的一個時期,發生在17世紀到19世紀。它代替了古代全球化時期建立的全球路線,展現出更為明顯的擴張路線和更為複雜的貿易體系[35]。在這一時期,一些熟悉的貿易機構如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出現,為更大規模的交易提供了可能性[36]奴隸貿易在這個時期尤為廣泛,與之相關的種植業,大宗商品生產是成為其特徵[37]

由於頻繁的貿易路線,多民族地區的數量顯著增加,戰爭變得突出[38]。這些戰爭包括法印戰爭美國獨立戰爭以及的英荷戰爭[39]

現代全球化

現代全球化的形成始於19世紀。這一時期的快速發展主要是由於西方的擴張,以及民族國家和工業技術所支持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影響[40]。這種趨勢始於16世紀,並隨着18世紀工業化的推進而呈指數級增長。大英帝國的征服和鴉片戰爭促進了工業化和全球社會的不斷增長,創造了廣闊的消費市場[41]

第一次世界大戰標誌着現代全球化的第一階段的開始。經濟力量被認為是這場戰爭的部分原因,正如維克多·馬斯林·葉茨(Victor Maslin Yeates)所說[42]。自那以後,全球化得到了巨大的擴展。跨國公司、技術、科學和大眾傳媒的不斷進步都是廣泛的國際交流的結果[43]。此外,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和其他國際組織,如國際電信公司,也對現代全球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在現代全球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跨越國界和地域的連接,有助於擴大全球網絡[44]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1. ^ 1.0 1.1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cy Press. 2010: 45. 
  2. ^ 2.0 2.1 2.2 Janet, Abu-Lugho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3. 
  3. ^ Dr. Bindeshwar Prasad Mandal. Globalization and Society [全球化與社會]. K.K. Publicaitons. 2021 [2023-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2). 
  4. ^ 4.0 4.1 4.2 4.3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ty Press. 2010: 47 [2023-04-28]. 
  5. ^ 5.0 5.1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ty Press. 2010: 48. 
  6. ^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cy Press. 2010: 44. 
  7. ^ Rossi, Ino. Frontiers of globalization research :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全球化研究的前沿:理論和方法方法].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33–36. 
  8. ^ 8.0 8.1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公元1250-1350年歐洲霸權之前的世界體系].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8. 
  9. ^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公元1250-1350年歐洲霸權之前的世界體系].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7. 
  10. ^ 10.0 10.1 10.2 10.3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7. 
  11. ^ Kochler, Hans. Globality versus Democracy: The Changing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與民主:全球化時代國際關係性質的變化]. Vienna: International Progress Organization. 2000: 35. 
  12. ^ Pramanick. Globalization in India: New Frontiers Emerging [印度的全球化:新領域的出現]. New Delhi: PHI Learning Private Limited. 2010: 49. 
  13. ^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ty Press. 2010: 45. 
  14. ^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ty Press. 2010: 45. 
  15. ^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現代世界的誕生]. Journal of Global History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6-07, 1 (2): 42-44. 
  16. ^ 16.0 16.1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cy Press. 2010: 44. 
  17. ^ 17.0 17.1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2. 
  18. ^ 18.0 18.1 18.2 Abu-Lugho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3. 
  19. ^ 19.0 19.1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4. 
  20.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5. 
  21. ^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D. 1250–1350 [公元1250-1350年歐洲霸權之前的世界體系]. 1991: 8. 
  22.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5–16. 
  23. ^ Dobb, Mauric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 1962: 3. 
  24.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4. 
  25. ^ Abu-Lughod, Janet.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5. 
  26.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37. 
  27. ^ Abu-Lughod, Janet L. 欧洲霸权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76. 
  28.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54. 
  29.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57. 
  30.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45. 
  31.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92. 
  32.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95. 
  33. ^ Abu-Lughod, Janet L.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歐洲霸權之前].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89: 196. 
  34. ^ Art, Authors: Department of Ancient Near Eastern. Trade Route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during Antiquity | Essay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The Met’s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2023-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英語). 
  35. ^ Hopkins, A.G.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世界史上的全球化]. New York City: Ny: Norton. 2003: 3. ISBN 978-0-393-97942-8. 
  36. ^ Bayly, A.C.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現代世界的誕生].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62. 
  37. ^ Bayly, C.A.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現代世界的誕生].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42. 
  38. ^ Hopkins, A.G.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世界史上的全球化]. New York City, NY: Norton. 2003: 4–5. ISBN 978-0-393-97942-8. 
  39. ^ Rommelse, Gijs. The Second Anglo-Dutch War (1665-1667) [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 Hilversum. 2006: 11. 
  40. ^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ty Press. 2010: 53–54. 
  41. ^ Martell, Luke. The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社會學]. Polity Press. 2010: 60. 
  42. ^ Yeates, VM. Winged Victory [勝利女神]. London: Jonathan Cape. 1962: 54–55. 
  43. ^ Jurgen, Osterhammel. Globalization: A Short History [全球化:一個短暫的歷史]. 2005: 8. 
  44. ^ Elmer, Greg.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Internet [互聯網上的批判性觀點]. Lanham, Maryl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