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簡稱 | WIV |
---|---|
成立時間 | 1958年 |
創始人 | 高尚蔭 |
類型 | 研究所 |
總部 |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
地址 |
|
坐標 | 30°22′28.0″N 114°15′58.4″E / 30.374444°N 114.266222°E |
所長 | 王延軼 |
黨委書記 | 肖庚富 |
上級組織 | 中國科學院 |
網站 | www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建於1956年,是從事病毒學基礎研究及相關技術創新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是由中國科學院(CAS)管理的病毒學研究所,向中國國務院報告[1]。它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開設了中國大陸第一個P4生物實驗室(BSL-4)[2]。該研究所與美國的加爾維斯頓國家實驗室,法國的傳染病國際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的國家微生物實驗室有着密切的聯繫。
歷史沿革
現在的研究所始建於1956年,時稱中國科學院武漢微生物研究室。
1956年6月5日,中國科學院決定同武漢大學、華中農學院合作在武漢建立一個微生物研究室。該研究室的籌備工作由武漢大學教務長、微生物教研組主任高尚蔭主持。研究室分下列四個組進行研究工作[3]:
組名 | 研究方向 | 領導 |
---|---|---|
病毒組 | 動植物的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 武漢大學教務長、微生物教研組主任高尚蔭 |
土壤微生物組 | 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其同植物、土壤之間的互相關係 | 華中農學院土壤農化系主任陳華癸 |
植病的生物防治組 | 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 | 華中農學院植物保護系主任楊新美 |
微生物的變異、遺傳及育種組 | 細菌(包括放線菌)及其噬菌體變異,遺傳及選種 | 武漢大學微生物教研組副主任趙保國 |
1961年11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微生物研究所[4]。1962年10月更名為武漢微生物研究所。1966年中國科學院的地方分院撤消後歸屬湖北省科委領導,更名為湖北微生物研究所。1978年科技大會前回歸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5]。
科研設備
- 日立H-7000FA透射電子顯微鏡
- 美國Amray公司1000B掃描電子顯微鏡
- Gilson GIAPD多功能系統(分析製備)高效液相色譜系統
- 島津GC-9A氣相色譜系統
- 島津UV-300紫外分光光度檢測系統
- Super NOVA超薄切片機[5]
機構設置
截止2016年12月,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266人(科研崗位189人);在讀研究生253人(博士生124人,碩士生129人);擁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點1個。[6]
科研系統
|
管理系統
|
支撐系統
|
歷任領導
所長
|
黨委書記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 |
---|---|
機構位置 | |
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地址 |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鄭店園區 |
機構概況 | |
創建時間 | 2015年1月31日 |
研究領域 | 烈性病原試驗、新生疾病研究、烈性疾病病原保藏 |
主管機構 |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
機構人員 | |
網頁 | nbl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英語:National Biosafety Laboratory, Wuhan,縮寫為NBL[7][8]),簡稱「武漢P4實驗室」或「P4實驗室」,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鄭店園區,是中科院和武漢市政府合作建設的P4實驗室,於2015年1月31日竣工,2018年1月5日正式運行[9],是中國首個生物安全第四等級實驗室(BSL-4實驗室),亞洲第三個生物安全第四等級實驗室。
2003年7月24日,正值SARS事件尾聲,時任武漢市市長李憲生、中科院副院長陳竺分別在《共建生物安全四級(P4)實驗室協議書》上簽字,中國內地首個生物安全最高等級實驗室將落戶武漢,原預計於2006年投入正常運轉。[10]
2008年,中國發布新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代替GB19489-2004。
因種種因素,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推遲到2015年1月31日竣工[11][12][13]。2017年2月23日,法國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為武漢P4實驗室剪彩並發表講話[14]。2018年1月5日,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通過國家衛計委實驗室活動資格和實驗活動現場評估,具備從事開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活動資質;至此,中國首個P4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9]。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後,將對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內的自然疫源性病毒和其他新發病毒開展研究。
爭議
新冠病毒外泄推測
參考文獻
- ^ Fact check: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is not owned by GlaxoSmithKline. Reuters. 2020-12-17 [202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30) (英語).
- ^ Cyranoski, David. Inside the Chinese lab poised to study world's most dangerous pathogens. Nature. 23 February 2017, 542 (7642): 399–400. Bibcode:2017Natur.542..399C. PMID 28230144. doi:10.1038/nature.2017.21487 .
- ^ 科学院决定在武汉成立微生物研究室. 人民日報. 新華社. 1956年6月7日: 第3版.
- ^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武汉市志:科学志》.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年2月: 第564頁.
- ^ 5.0 5.1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2020-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7).
- ^ 机构简介.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2020-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1).
- ^ About us - title -. nbl.whiov.ac.cn. [2020-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ssf.cas.cn. [2020-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 ^ 9.0 9.1 武汉P4实验室正式运行. 中國科學院.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1).
- ^ 我国内地首个生物安全最高等级实验室落户武汉. 人民網. 新浪新聞.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8-08).
- ^ 病毒学研究“航母”:中科院武汉P4实验室竣工--科技. 光明日報. 人民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4).
- ^ 中国国情读本 2016版.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 2016年2月: 302. ISBN 978-7-5166-2352-7.
- ^ 張申、胥振國、高江原主 編著. 分子生物学检验 新版.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7年1月: 7–8. ISBN 978-7-5680-2289-7.
- ^ 法国总理卡泽纳夫访问中科院武汉病毒所P4实验室. 中國科學院.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