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沪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沪宁
2022年10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任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
现任
就任日期
2023年3月10日
副主席
秘书长王东峰
前任汪洋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现任
就任日期
2017年10月25日
习近平李强赵乐际蔡奇丁薛祥李希 (第20届)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第19届)同时在任
总书记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排名第一)
任期
2017年10月25日—2022年10月23日
丁薛祥杨晓渡陈希郭声琨黄坤明尤权同时在任
总书记习近平
前任刘云山
继任蔡奇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任期
2017年11月17日—2022年10月23日
副职黄坤明
前任刘云山
继任蔡奇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任期
2002年10月—2020年10月
副职何毅亭王晓晖江金权
总书记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前任滕文生
继任江金权
其他主要職務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3月28日
李强蔡奇同时在任
总书记习近平(兼任主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现任
就任日期
2014年1月22日
副职穆虹、潘盛洲、陈一新
前任新职务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现任
就任日期
2018年8月24日
李克强栗战书同时在任
总书记习近平(兼任主任)
前任新设职务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现任
就任日期
2012年11月15日
总书记习近平
第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任期
2007年10月22日—2012年11月15日
总书记胡锦涛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5-10-06) 1955年10月6日68歲)[1]
 中国上海市南市区(现黄浦区
籍贯 中国山东省掖县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学历
职业政治学家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家、领导人
专业政治学国际政治学法语

王沪宁(1955年10月6日),山东莱州[2],生于上海市南市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正国级领导人政治学家。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3]。曾在2002年至2020年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长达18年。

王沪宁被认为是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连续三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主要理论撰稿人和政治智囊,在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4]。他出身于学术界,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政治系主任、政治与行政研究所所长。他于1972年10月至1977年年2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干校外语培训班法语班学习,毕业后分配至上海出版局工作。1978年考入复旦国政系读研,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教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由复旦大学调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历任政研室政治组组长、副主任、主任,随后升任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常委

王沪宁是中共第十六至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八至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七、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沪宁的代表作有《政治的人生》、《美国反对美国》、《政治的逻辑》等。

生平

早年经历

王沪宁1955年10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南市区的一个革命军人干部家庭[5]。沪宁二字的字面意思为“上海安宁”。王沪宁四岁时,父亲在庐山会议事件中为彭德怀讲了几句话,因而受到打压。母亲因身体原因,在1965年前后因疾病住院二十多次。年幼的王沪宁经常和两个哥哥轮流到医院照顾母亲。文革期间,王沪宁父亲挨斗,为了防止三个儿子在外面混日子,他经常将他们关在家里,要求他们抄写《毛选》或读书。1972年,17岁的他毕业于上海市永强中学[註 1]。永强中学并不是一所重点学校,除常规课程外,还开设了很多技工班,培养产业工人。一般来说,这种学校读书风气都不会很浓厚,但王沪宁是个例外[7]

1972年,中共中央鉴于外交局面变化[註 2]外语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形,指出“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坚定的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外语人员”。中共上海市委因此决定在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註 3]上海外国语学院创办涉外人员外语培训班,学生从上海市区各中学选拔,实行半耕半读,要求入学学员“年龄在十七岁左右”,培训期间,以参加劳动为主,同时给予适当时间学习外语[6]。上海师范大学当年招生200人,其中法语班招生25人,王沪宁被选入其中。第一批培训班的学生于1972年10月25日赴江苏大丰县“五七”干校开始学习[8][註 4]。1973年4月,培训班迁往上海奉贤县滨海地区的“五七”干校[9]

1977年2月,王沪宁从培训班毕业[註 5]。对于这段专科[註 6]学习生活,他日后回忆道:“我从中学毕业,来到江苏大丰的农村,后又转到上海奉贤县,历时四年半......乡村的文化、 乡村的经济不发展、乡村的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毕业后,王沪宁被分配到上海出版局[註 7]。1978年,王沪宁参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註 8],被录取为复旦大学国政系研究生[註 9],宿舍在十号楼[15]。他的导师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陈其人。陈其人回忆道:“他复试迟到了20分钟,本来是要取消考试资格的,但我照顾他,还是让他考了。因为他初试的文章写得很好。”[16]他还表示,在课堂讨论时王沪宁就表现抢眼,“很会写文章,很会思考问题,那个时候表现很突出。”[17]由于出身法语专业,王沪宁最先接触的是以法国思想家为主的欧洲大陆思想体系,如布旦[註 10]的“国家君主绝对主权思想”[18]

1981年王沪宁获得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他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从布旦马利旦[註 11]——论西方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发展》,总字数接近二十万字。答辩委员会高度评价其质量,称之为“我国学术界较系统研究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初步尝试。”[7]毕业后,王沪宁留校加入了政治学教研室。1984年4月,王沪宁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复旦自由派盛行,为了抵制自由化思潮,复旦大学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王邦佐将自称“新保守主义”的王沪宁列为了重点培育对象,对他大加扶持[20]。两人的文章被上海理论界誉为“二王”文章[21]。在期间,王沪宁以勤奋著名,曾任复旦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的孙关宏回忆:“他非常有才华,还没有分到我们这里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有所耳闻,说他很用功,晚上一两点钟以前熄灯是没有的,每天入睡都是一两点钟以后。”有一次,孙关宏王邦佐和王沪宁一起去苏州编政治学词典,讨论之后,第二天王沪宁就把几千字的报告拿出来了[17]

复旦任教

1985年,复旦大学成为了职称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在政治学教研室的推荐下,连讲师都不是的、年仅30岁的教师王沪宁被破格晋升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22]。此事使得他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人物。不断有年轻人写信请他指导,上级也经常点名要求他做报告,这让他苦不堪言。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我现在最希望的是能有一个平静安宁的环境,否则我会很苦闷的。我要准备开新课,我正在动笔写两本专著,我有自己的打算。这些都需要时间。”不过,成名也使他获得了领导的重视。1985年5月,王沪宁争取参加一次国际会议,费用一直没有落实。时任校长谢希德特别为他专门批示“对于文科有条件的年轻教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要支持。”从而解决了他的经费问题[7]。作为老师,他在短短的几年内不断开出新课,一学期通常开两三门课,多时要同时开四门课。由于勤奋和观点新颖,王沪宁迅速成为研究政治学理论的知名青年学者[9]

到1985年底,王沪宁已发表了近八十篇文章,编译了七十万字的资料。其中《控制行政管理》、《试论职位分类在干部管理体制中的应用》等多篇文章获奖。他还被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聘为了特约政策研究员,并担任全国社科“六五”规划重点项目《政治学概论》一书的主要撰稿人[7]。对于这段文章发表的高峰期,王沪宁自称自己的表现“颇有点(理论)介入的味道。”[21]

由于成果突出,王沪宁成为《半月谈》等时事杂志的封面人物。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潘维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改革开放造势。同年5月,潘维明策划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23] 。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潘维明与王沪宁十分投机,王沪宁也因此受到分管宣传工作的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曾庆红的关注[21]中共十三大之前的一个春节中共上海市委的有关领导分别到各大学去参加教授们的春节茶话会,曾庆红选择了去复旦。茶话会之后,曾庆红特意找到了年仅30多岁的王沪宁,与他就当时的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当时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几乎分辨不出谁是领导,谁是学者了。事后,同王一直保持联系[24]

1988年8月,王沪宁晋升为教授。同月,获美国政治学会奖学金,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做了半年访问学者。据传在此期间,他与同时期在美国卓克索大学留学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之子江绵恒结识[25][註 12]。在美国的半年内,王沪宁去过美国30几座城市和近20所大学,在数十个政府和私人部门做过调查,与众多的美国人和外国人讨论美国,并将每天讨论、访问和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美国反对美国》一书。1989年初,王沪宁回国。同年被提拔为复旦大学国政系主任。

1993年,王沪宁被校长谢希德任命,以校辩论队顾问身份,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26][27]。早在1988年时,王沪宁就曾担任复旦大学辩论队的教练。本次辩论赛的队员戏称王沪宁为“王总”。在复旦的动员会上,王沪宁说,“这一次我是无官一身轻,顾问顾问就可以了。”但私下他却对队员们说:“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的完美,如果有了99%的成功,还有1%的遗憾,就要抓住这1%不放。”由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全部七场比赛的实况录像,本次比赛格外受到关注。决赛中台大队和复旦队辩论主题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复旦队为反方并最终获得了胜利[7]。由于大专辩论会的成功,王沪宁的队员们成为全国知名人物[28]。在新加坡时,他曾和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李显龙准将会面[29]

1993年2月12日,由王沪宁参与创办的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在上海成立。研究院的前身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心。早在中心时,王沪宁就经常参加由原上海市长江泽民创办的“双月座谈会”,每次时长三个小时,讨论当时的热点、敏感话题,“尺度也很大”。研究院向中央提交了苏东剧变台海问题的报告。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对研究院抱有很高期望,希望其能成为市政府的外脑、中国的兰德公司。93年末,复旦发展研究院编写了《中国发展报告》(即复旦绿皮书),王沪宁任两位总策划之一,同时担任报告政治篇的主笔。王沪宁高度重视这份报告,参与成员均由他亲自挑选。在《日记》中,他自豪地称:“大约七十人左右,实在是庞大的队伍,也就是复旦大学能做到这样。”《重新认识中国:1993中国发展报告》被认为是中国大学智库的开端作品[7]

1994年1月,王沪宁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套商品房。他在《日记》中抱怨“填写买房子的表格,复杂的很。”在此之前,复旦大学国政系办公室曾给他选了一套两居室,但被他拒绝了[7]。同年,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在筹备法学院时,王沪宁主张小系大院的思路,提出应该让最好的老师给初级学生上课[30]。3月10日,在上海市表彰十大精英大会上,王沪宁发表讲话,称:“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多写几本好的书,多教几位好的学生。”[31]

1994年夏天,王沪宁奉命在北戴河借调参与起草十四届四中全会文件,开始参与中央政治[32]。同年9月1日,王沪宁接到复旦校长杨福家的电话,获知自己被提名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他非常激动,在《日记》里写到:“我有一种深厚的复旦情节。”[7]

中央政研室

2010年6月26日,胡锦涛奥巴马G20多伦多峰会上交谈。二人中间即王沪宁。

1995年4月,在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中办主任曾庆红的力荐下,王沪宁由总书记江泽民钦点进京,以“国家主席特别助理”的身份[33]出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兼室务委员,级别为副部级[註 13]吴邦国在调进中央之前,在上海任职时就曾有过请他作政治顾问的念头,进入中央之后仍念念不忘,多次在江泽民面前提起。后来,江泽民为此还同他开玩笑说:“如果你再不进,这一帮人可要跟我闹翻喽。”[17]当然,江泽民本人也很欣赏王沪宁的理论研究,当他被调到政研室见面时,一见面就引用了他大段的政治学著作原文,这让他十分吃惊[5]。他和滕文生刘吉一道,成为江泽民最为倚重的高层智囊[34]

后,中办方庄小区给王沪宁分配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楼。当时上海的同行们都不太相信王沪宁会在中南海久留,认为他进不过是借调。王沪宁的一位博士生曾前往他在方庄的住所看望他,发现家里不但冰箱只是个摆设,卫生间的抽水马桶居然也是多日失修。这位博士回忆王沪宁曾感慨:“掉进‘里’之后,最不可心的事情、最大的缺憾就是再不能以个人名义对外公开发表观点了。”[35]

1998年4月,王沪宁被任命为政研室副主任。时任主任滕文生对他多有提携,但王沪宁野心很高,一直谋求取而代之。2002年10月,王沪宁接替滕文生出任政研室主任,晋升为正部级,而62岁的滕文生则被调为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随后,王沪宁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在担任政研室主任期间,作为主要的政策策划者,王沪宁直接参与、起草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政治理论与思想,辅佐了三代总书记,是中共高层的重要理论智囊[36]

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52岁的王沪宁当选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晋升为副国级,正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是继邓力群之后,又一位以理论界人士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的人。一位中直管理局的人士曾表示:“现在的这些中央领导人里,最难伺候的是谁我不敢说,最好伺候的是王沪宁。秘书局的同志也有这样的议论。”[35]他与时任中办主任令计划总书记办公室主任陈世炬形成胡锦涛身边的“铁三角”,从日常工作安排到智囊建议,对胡锦涛执政十年的政治建树着墨颇多。多次陪同胡锦涛在国内考察和国外出访[37]

中央政治局委员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57岁的王沪宁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继续兼任政研室主任,但不再担任书记处书记

据传他在2007年和2012年先后任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后两次提出不再兼任政研室主任一职,但由于中组部在“党内理论工作者”难觅其替代人选而不得不留任[38]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任期内,王沪宁和中办主任栗战书、中办副主任兼总书记办公室主任丁薛祥一道,陪同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了几乎所有内外活动[39]。被认为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信任的人之一。2014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王沪宁再兼任深改组办公室主任,其政治分量日益增长[40]。在担任深改办主任期间,王沪宁协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制定了包括供给侧改革[41]雄安新区[42]等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与许多同僚往往由地方一把手升入中央不同,王沪宁在内升迁之路上没有实际主政一方的经验,而是主要在幕后政策研拟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2017年10月25日,62岁的王沪宁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43]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一),成为自陈伯达之后又一个入常的理论界人士。11月17日,接替退休的刘云山出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44]并继续担任深改委办公室主任[45]。他还兼任了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主任、全面依法治国委副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主持书记处工作期间,他全面负责意识形态思想宣传党建荣誉表彰工作,并协助负责网络安全、机构编制和法治建设工作[46]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王沪宁出任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47]。王沪宁还负责组织了2019年10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48]

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王沪宁担任新成立的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同组长李克强一道领导抗疫工作[49]。3月10日,陪同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武汉疫区[50]。同年10月卸任政研室主任一职,由江金权接任,在任长达18年,是任期最长的政研室主任[51]

2022年10月下旬,王沪宁召开由高级医学专家和高级官员组成的闭门会议,讨论放开疫情防控措施的方式及可能造成的结果。据路透社引援知情人报道称,王沪宁曾在会上反复询问与会者,放弃清零政策后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多少人死亡,并要求参会的官员和专家制定出各种重新开放路线图[52]

2022年10月22日,在二十大闭幕式上,前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被带走引发中外关注。根据媒体拍到的视频显示,在被带走时,坐在左手边,曾在胡锦涛任内担任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栗战书一度试图搀扶他,但被王沪宁阻止[53]

全国政协主席

2022年10月23日,67岁的王沪宁在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内排名由第五上升至第四。同时卸下了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的职务,由蔡奇接任[54]

2023年1月17日,王沪宁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月26日,《日经新闻》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希望王沪宁“创造一国两制的替代方案”,从而更快地解决台湾问题[55]

2023年3月,正式接替汪洋出任全国政协主席,在党内分管统战、宗教、民族、新疆西藏事务并协助分管对事务。他是继李瑞环之后另一位从分管意识形态书记处书记转岗全国政协主席政治局常委。但王沪宁保留了深改委副主任深改办主任的职务,打破了以往的惯例[56]。长期担任王沪宁副手的穆虹也在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保留了分管深改办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职务。外界由此推测王沪宁仍在政策制定领域发挥作用。有媒体称王沪宁治下的政协为“中央政策设计院”[57]

2023年6月17日,在厦门举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王沪宁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制定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计划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註 14]。包括“支持厦门金门加快融合发展”、“支持福州马祖深化融合发展”、“取消台胞暂住登记”、“台胞子女在就近入学”等内容[58]。对此台湾陆委会回应称:“中共此举毫无意义,也徒劳无功。”[59]

2023年9月11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十届一次理事大会循例选举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为会长,王沪宁强调要“坚持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註 15]来解决台湾问题[61]

学术经历

1978-1981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1-1985年 复旦大学政治学教研室教师

1985-1988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1988-1989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期间1988-1989年在美国访问学者

1989-1994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1995年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62]

中国政治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秘书长;第三届理事,第六届常务理事。

家庭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人身后为王沪宁和栗战书
  • 王沪宁有两个哥哥[7]

著作及译作

主要观点

  • 作为一个新权威主义者,王沪宁认为一个强大集权的国家可以提供政治稳定,而这是实施经济改革,从而促进国家发展,最终再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条件[71][46]。他强调“权力的运用是中国政治的核心部分,不能有效地运用权力,就不可能有统一和稳定的江山”、“中国的制度力量历来就不强大,所以要依靠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因素来管理,这就是儒家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一直能够保持的基本原因。”[31]他认为“一定的政治体制必须适应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72],“不能移花接木,也不能搞拔苗助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历史过程”、 政治改革“不能超过我国现阶段的条件”,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轴来发展民主政治,也只有这样,发展民主政治才是有效的”[73]。他认为影响稳定的有“四大系统”:军队、政党、干部和知识分子,并认为只要这四个系统不发生问题,中国就能稳定发展[74]
  • 王沪宁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太快,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他认为必须迫切考虑社会的“软实力”(价值,感情、心理、态度)和“硬实力”(制度、体制、权力、规范)同样重要。他提出,从传统中国的“古典结构”,到开眼看世界后引入的西方资本主义“近代结构”,再到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最近结构”,中国最近一个世纪的政治文化变革太快,“对于塑造自己的价值核心注重不够。”因此,他强调“必须创造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满足当代中国政治的需要。该体系即日后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5]
  • 王沪宁认为美国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他调侃美国政党是一群“乌合之众”,因为他们“并无统一的纲领,党员也可朝三暮四,选民也可今左明右”。他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是一种只有“两个人,最多四个人”参与的"不完全竞选",同时还面临竞选人的承诺当选后无法兑现、竞选费用开支过高等问题。在观察美国社会后,王沪宁认为美国是一个丧失了“古老的政治精神”的国家,他指出“美国的体制,总体来说建筑在个⼈主义、享乐主义和⺠主主义的基础上,但它正在明显地输给⼀个集体主义、忘我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体制。”他认为这些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过度的商品化:“高度商品化带来的光怪陆离的现象比比皆是。人的肉体,性、知识、政治权力法律都可能成为商品化的目标。商品化在不少方面腐蚀着社会,引出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他认为种族矛盾、家庭意识淡薄、青年教育不足、毒品枪支泛滥、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危机的潜流”会成为美国日后社会分裂、衰落的可能因素[76]
  • 王沪宁非常推崇东亚四小龙”经济起飞的经验[77]。他指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 政治领导对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日本曾经一度成为可以挑战美国的“太阳帝国”,王沪宁总结为“奉行集体主义、忘我主义、威权主义”的“管制型”东方文化,或称之为“集中现代化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比美国的“放手型”文化,或称之为“分散现代化模式”更加具有优越性。因为“集中式的政治领导拥有相当发达的信息渠道和网络系统”,可以做到“领导统一”、“反应迅速”、“行动有力”,故而“能较合理地分配社会性资源。”[72]但在《日记》中,王沪宁根据自身的访学经历,亦猛批日本的“表格主义”过分拘泥于表面形式和繁琐手续[17]
  • 王沪宁批评西方民主存在着内部矛盾,称之为“逻辑反叛”,认为西方的民主过于追求程序正义而忽视了结果正义。他在《民主的困惑》称:“民主政治本身也越来越脱离了人本身,发展成一部庞大的政治机器,成了外在于社会成员,也外在于掌握权力的阶层的存在,似乎不是人在控制这部政治机器,而是政治机器在控制人。这在发达国家已是严重的现象。”、“(西方民主)发展方向可能是政治机器的进一步强化,民主体制进一步非人化。”、“民主政治本身已经成为为民主而民主,或为利益而民主,为意识形态而民主,不是为人的生命为民主。”[7][31]
  • 反腐上,王沪宁提出了“超腐败”的概念,认为在变革中新体制的不健全和新经济领域的快速生长给腐败留下了不少空间[7]。他表示“超腐败”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往往在一定公共权力的参与下完成;二是往往以集团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人的方式出现。他指出“官员的腐败历来是王朝衰落的基本原因。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31]
  • 人生哲学上,王沪宁主张激进的入世主义和绝对理性,同时主张人应该淡薄寡欲。他认为“高明的人站在矛盾之上,不高明的人站在矛盾一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 有的是强者; 有的要别人来设定目标, 有的给别人设定目标;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对概念中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我们这类人,已经习惯了无幸福的生活,也就是生活的平淡,没有幸福的欲望,也就没有痛苦。痛苦往往是伴随着对幸福的追求的,而不是伴随着幸福本身。”同时在《日记》里,他还表示了自己的愿望:“生活在今天的人,常常说前人无能,把中国搞成这样,我们希望以后的中国人不会说今天的中国人无能,把中国搞成这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31]

轶事

  • 美国国会在2021年1月6日遭受冲击后,一本据称已经绝版的旧书《美国反对美国》深受追捧,这本书的作者即是王沪宁。此书基于王沪宁六个月的美国访问观察心得著成,其在书中认为美国过分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民主主义”最终会引起裂痕并削弱其竞争力。王沪宁还在书中提及当时世界普遍认为的美国最大竞争对手——日本。并表示日本的强大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忘我主义和权威主义”之上[78]。该书在旧书市场的价格被热炒至16666元人民币,相当于1991年出版时5元标价的3000多倍。该书在市场上已绝版匿迹,只能在省级图书馆借阅到。这本书也因此受到国际关注,2022年,加拿大季哈诺夫图书馆出版社宣布将对此书进行翻译[79]
  • 在师从陈其人攻读研究生时,王沪宁引起了一位女同学周琪的注意。23岁的王沪宁与和周琪谈起了恋爱,毕业后二人留校任教,但在王沪宁和周琪准备结婚时,王沪宁仍然埋头书堆里,对一切事情不闻不问。周琪一个人在家收拾一间“蜗居”,尽可能使它充满温馨情致,而淡化一点办公室里(由于房子窄,办公室也就成了书房)的书堆要埋人的窒息感。周琪拜托王沪宁上街去采购一些最简单的日用品,比如毛巾肥皂床单、毛巾被、枕巾等等,另外还特意加上了“一束鲜花”,本来,这一切都应该是王沪宁主动考虑才对,特别是那“一束鲜花”。但周琪理解自己执著于学术的年轻丈夫的追求,便自己尽可能主动一些。她怕王沪宁忘了,便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纸,在上面一一记下来,连同采购所需要的钱,一起交到王沪宁手里。王沪宁上街了,等到傍晚,已经做好晚饭多时的周琪才等回了王沪宁。只见王沪宁满头大汗,怀抱一大堆书,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而周琪让他买的结婚用品,他一件也没买[24]
  • 在1989年的学生抗议活动中,王沪宁告诉夏明不要与学生站在一起,夏明没有听从王沪宁的警告,后来夏明称“在复旦时王沪宁显然就是新威权主义的支持者。”两年后,当夏明前往美国时,王沪宁对夏明发出警告。他说:“我去过那里。那个国家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你需要在你踏上的那一刻适应这台机器,否则你会被压成鸡肉粉。”[80]
  • 克林顿江泽民的会谈中,据克林顿的政治顾问利伯塔尔说,当克林顿江泽民走出房间时,他曾试图与王沪宁接触。尽管两人在王沪宁在美国逗留的六个月期间见过面,但王沪宁在见到他时却表现得很冷淡。据利伯塔尔认为,“当时王沪宁被认为是一个永远不会与美国人交谈的人。我猜王沪宁是想通过不直接与美国人交往来保护自己。”[80]
  • 在1995年进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之前,王沪宁是复旦大学的青年教授。虽然在学校有很多头衔,不过,他自己最为珍视的头衔是“读书人”。当别人介绍他是一位学者的时候,他会立即更正:“不,只是个读书人。”[82]
  • 参加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严嘉回忆王沪宁刀艺过人:“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晚上九点模拟辩完以后,大家吃西瓜......常常由刚充任完'拟音效果'的王大教授操刀切瓜,因为他有过少时在农场杀猪的经历,刀技最高,而又乐此不疲。”[83]

评价与争议

  • 美国政治专栏学者N.S.LYONS(化名)认为,王沪宁在《美国反对美国》中提出的“危机的潜流”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自由主义当前面临的问题,但王的策略能否解决这些同样在中国出现的问题仍属未知[102]
  • 复旦大学研究生、曾参与新加坡辩论赛的前央视主持人姜丰认为,王沪宁在讲坛上“谈笑风生,气度不凡。”在生活中“通常是穿着宽松肥大的水洗布或灯芯绒长裤,喜欢在路边的小面馆吃炒年糕。喜欢蹲在马路边同修车的老头儿谈几句,喜欢在旧书摊上溜溜瞧瞧。”认为王沪宁是个不怎么在意小节的人[104][105]。这篇文章被王沪宁阅读后,他评价称“这篇东西写得有点像,写出了一般人不易了解的(我的)一面。”[31]
  • 路透社报道称,一位曾在王沪宁担任中国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时与王沪宁会过面的人说,王沪宁给人的印象是学者,但脾气暴躁。他回忆起王沪宁如何责备一名工作人员长达几分钟,因为工作人员没有带来王沪宁喜欢的钢笔[80]
  • 80年代初期和中期,王沪宁发表的作品由于缺乏主线思想而遭受各种批评,有人认为他的著述过于“浅白”,不够“理论化”。有人认为他是保守派,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自由派,在王沪宁调入政研室后攻击他是“敌对势力安插在江泽民身边的内奸”。[35]更有看不起王沪宁的人干脆认为他的所谓“政治新论”不过是把马列文论、邓选及西方的《君王论》、东方的《资治通鉴》“一锅烩”。还有人认为他不过是学会了一些《毛选》和《邓选》中没有的政治学时髦术语,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图解马克思主义“新意”[21]
  • 上海电视台记者劳有林的报告文学《他,率队攀登在崎岖的小路上——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王沪宁》中采访的一位学生表示:“我所读到的所有书,在书卡上签名的,都有王沪宁这三个字。 甚至许多书,压根儿就很少有人看,有的就只有王老师一个人看过。甚而至于许多内部书,纸张发黄的竖排繁体字线装书,都留有王老师的借签留名。”[107]

注释

  1. ^ 另有说法指王于1972年毕业于上海市五十四中学,还有说法指王1971年、1973年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官网数据表明王沪宁为1972级法语系校友[6],则其毕业时间不应晚于1972年。有说法表明王沪宁在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培训班前曾“做了短暂学徒工”[5],而永强中学开设了技工班与之对应。再考虑到永强中学说法来源于官媒《看天下》杂志,因此永强中学的说法较为可信。
  2. ^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外交事务迅速增加。
  3. ^ 1971年底,上海市委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合并为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陆续分出。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留在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上海师范大学复名华东师范大学。因此严格来说,1972-1978年间的上海师范大学并不能等同于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8]
  4. ^ 与王沪宁同级的李源潮此时也在大丰学习[6]
  5. ^ 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学员学习年限为3年。同在上海师范大学“干校”外语培训班学习的前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崔天凯学习年限也是3年(1974-1977)。而王沪宁足足学习了4年半(1972.10-1977.2),不知原因。
  6. ^ 上海市复旦上海师范上海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外语培训班属于试点项目,当初没有明确的学制和学历层次,因而结业学生不断上访。1982年7月13日,上海市高教局发布《关于对原外语培训班学员进行复习考试的通知》,要求相关学校对1976至1978年间在外语培训班取得毕业资格的学员组织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课、语文和外语。凡考试合格者,承认大学专科学历。已经更名的华东师范大学根据文件精神,随即开展此项工作,并于当年12月为考试合格的学员换发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历证书”。不知王沪宁是否参与此次考试[8]
  7. ^ 有说法指出王沪宁在进入上海出版局后曾调入上海市社科院[11],但中国政府网2017年发布的王沪宁简历没有此经历[12]
  8. ^ 1978年研究生招生对报名资格设置较为宽松,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或有一定的才能、专长即可报名。且招生不区分硕士、博士,而是以学制划分为二年制、三年制和四年制研究生[13]
  9. ^ 有说法认为王沪宁参加了高考,因为成绩优异被直接录取为研究生[14]。但在当年的高考研究生考试有关简章中没有规定可以破例的情况。
  10. ^ Jean Bodin有布丹、布旦、博丹等多种译法。
  11. ^ Jacques Maritain有马利旦、马里旦、马里丹、马里顿等多种译法。
  12. ^ 关于王沪宁是否曾在美国江绵恒见面,目前缺乏较可靠来源,但也有多个媒体报道此事,不能完全否认其可能性。因此对这种说法暂时予以保留,但特加“据传”两字以示提醒。
  13. ^ 政研室政治组组长级别为正局级,室务委员享受副部级待遇。
  14. ^ 设在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与设在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设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类似的政治类示范区,在中共十九大后开始出现。其特点包括:1.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行文发布;2.着重于顶层设计类政治功能示范;3.设立在省级副省级省市区;4.一地一区,不会多地建设同一示范区。此类示范区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显著区别。
  15. ^ 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内容包括“坚持党中央对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在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等“十个坚持”。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60]
  16. ^ 有说法指王沪宁在文革前还有一任妻子[63]。但缺乏较可靠来源。
  17. ^ 在1991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中,王沪宁特别写明,“我感谢复旦大学国政系的博士生仇先生,本书第一章第七小节是他的研究成果”。[10]
  18. ^ 2021年5月31日下午,第十九届政治局进行了第30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作讲解[93]。主持书记处日常工作的王沪宁可能参与了人选的推荐工作并负责安排了相关活动。
  19.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外加挂的牌子,实际并不存在该机构。
  20. ^ 如王沪宁虽然籍贯山东,但他实际上从未在山东生活过。出身复旦张维为也并未被提拔至政界,仍留在复旦活动。

參考文献

  1. ^ 山西省山东商会. 王沪宁:中央政治局委员. 山东名人堂.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中文(简体)). 
  2.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王沪宁同志简历. 人民网. 2012-11 [201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中文(简体)). 
  3. ^ 新华社. 王沪宁同志简历.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3-03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6) (中文(简体)). 
  4. ^ Jeremy Page. 解读中共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名单. 华尔街日报. 2017-10-27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0) (中文(简体)). 
  5. ^ 5.0 5.1 5.2 Dr Yi Wang. 观点:王沪宁是“强人政治的解药”. BBC News中文网. 2017-11-07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1) (中文(简体)). 
  6. ^ 6.0 6.1 6.2 汤涛. 汤涛:华东师范大学1972-1980年更名始末.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04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简体)).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看天下杂志. 特稿 教授王沪宁. 参考网. 2016-06-15 [202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中文(简体)). 
  8. ^ 8.0 8.1 8.2 汤涛. 汤涛:华东师范大学1972-1980年更名始末. 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2018-07-04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简体)). 
  9. ^ 9.0 9.1 中国新闻周刊. 从学者到“红墙”第一智囊 王沪宁辅佐三任总书记. 大公网. 2013-06-17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7) (中文(简体)). 
  10. ^ 10.0 10.1 王沪宁. 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12 (中文(简体)). 
  11. ^ 薛华子. 从明星学者到三朝帝师,晋级中共权力巅峰的王沪宁是谁?. 端传媒. 2017-10-25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30) (中文(简体)). 
  12. ^ 中共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简历. 中国政府网. 2017-10-25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中文(简体)). 
  13. ^ 杨雨萌; 张飞龙. 建国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回溯与展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3)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5) (中文(简体)). 
  14. ^ 王顺洲. 中共核心智囊成员之一:王沪宁. 中华王氏网.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4) (中文(简体)). 
  15. ^ 海上记忆. 复旦十号楼的岁月:王沪宁等曾住此. 上观新闻. 2015-04-14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简体)). 
  16. ^ 韩晓蓉. 导师:王沪宁考研复试迟到 初试出众获照顾. 东方早报. 2014-01-13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通过映象网 (中文(简体)). 
  17. ^ 17.0 17.1 17.2 17.3 红色集结号. 王沪宁:离三任总书记最近的人. 法制宣传网. 2017-08-09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简体)). 
  18. ^ 袁原. 破析王沪宁. 纵览中国. 2021-10 [2023-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简体)). 
  19. ^ 剑君. 博士生导师王沪宁教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3) [201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4) (中文(简体)). 
  20. ^ 20.0 20.1 夏明. 夏明:我和王滬寧的十年交往. 端传媒. 2017-11-02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中文(繁體)). 
  21. ^ 21.0 21.1 21.2 21.3 高新. 有此一说:“一国两制”首创于王沪宁的内部文稿. 自由亚洲电台. 2017-08-25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简体)). 
  22. ^ 博雅数据库. 王沪宁:复旦天才学霸. 自由微信. 2017-11-01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30) (中文(简体)). 
  23. ^ 独家专访前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潘维明(重播). 自由亚洲电台. 2015-07-06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中文(简体)). 
  24. ^ 24.0 24.1 中新网. 王沪宁:青年学者到高层智囊_大公资讯_大公网. 大公网. 2013-02-20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简体)). 
  25. ^ 高新. 高清:说说王沪宁那些事. CND刊物和论坛. 2018-07-25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中文(简体)). 
  26. ^ 俞吾金. 俞吾金:思考到最后一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12-25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2) (中文(简体)). 
  27. ^ 龚丹韵. 狮城舌战二十年. 人民网. 2013-08-19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中文(简体)). 
  28. ^ Jane Perlez. 中共顶级战略家、习近平密友王沪宁.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7-11-14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1) (中文(简体)). 
  29. ^ 杨丹旭. 李显龙总理会见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 忆当年见面. 联合早报. 2023-03-31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中文(简体)). 
  30. ^ DoubanGoosegroupUser. 聊聊王沪宁. reddit. 2022-05-18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3) (中文(简体)).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王沪宁. 政治的人生.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01 (中文(简体)). 
  32. ^ 32.0 32.1 高新. 专栏 夜话中南海:王沪宁二十五年前选择“下海”是因为“政治常有而政治学不常有”?. 自由亚洲电台. 2020-09-28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简体)). 
  33. ^ 范小舟. 习总书记的用人观. 环球人物. 2014, (25)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中文(简体)). 
  34. ^ 中国关注. “红墙智囊”王沪宁. 大公网. 2013-02-20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1) (中文(简体)). 
  35. ^ 35.0 35.1 35.2 高新. 王沪宁:“入污泥还没染”的新科政治局委员. 自由亚洲电台. 2013-02-28 [2023-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中文(简体)). 
  36. ^ 王滬寧任三朝智囊 舉足輕重. 苹果日报. 2017-10-26 [2017-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中文(繁體)). 
  37. ^ 陈国栋. 辅佐三任总书记 王沪宁角色更趋吃重_大公资讯_大公网. 大公网. 2013-02-20 [202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1) (中文(简体)). 
  38. ^ 高新. 专栏 夜话中南海:中共理论幕僚最高官至正部长级 王沪宁是唯一例外. 自由亚洲电台. 2020-11-06 [202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简体)). 
  39. ^ 政事儿公众号. 访美期间 习近平身边距离最近的六个人都是谁. 浙江新闻. 2015-09-29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中文(简体)). 
  40. ^ 苏清涛. 冷面王沪宁:从学者到“红墙”第一智囊. 新桐乡. 2014, (3)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中文(简体)). 
  41. ^ 新华社.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新华网. 2022-04-19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1) (中文(简体)). 
  42. ^ 蒋子文. 中央深改委会议:要赋予雄安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澎湃新闻. 2018-07-06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中文(简体)). 
  43. ^ 新华社“新华视点”.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新华网. 2017-10-25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5) (中文(简体)). 
  44. ^ 政事儿. 王沪宁首次以中央文明委主任的身份亮相公开报道. 网易. 2017-11-18 [201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中文(简体)). 
  45. ^ 政知圈. 十九大后重要机构开会,出席的常委有变化. 凤凰网. 2017-11-20 [2017-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1) (中文(简体)). 
  46. ^ 46.0 46.1 46.2 Che, Chang. 王沪宁留任常委引关注:一位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崛起.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2-10-23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6) (中文). 
  47. ^ 新华社. 习近平: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新华网. 2019-05-31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中文(简体)). 
  48. ^ 央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新浪. 2019-10-16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中文(简体)). 
  49. ^ 新华社.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新华网. 2020-01-26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6) (中文(简体)). 
  50. ^ 新华社.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华网. 2020-03-10 [202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中文(简体)). 
  51. ^ 林韵诗. 接班王沪宁 江金权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财新网. 2020-10-30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简体)). 
  52. ^ Zhu, Julie; Tian, Yew Lun; Tham, Engen. How China's new No.2 hastened the end of Xi's zero-COVID policy. 路透社. 2023-03-03 [202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英国英语). 
  53. ^ 刘悦. 胡锦涛被架走内幕曝光 王沪宁充当重要角色. 看新闻. 2022-11-15 [202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简体)). 
  54. ^ 新华社微博. 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公报. 新华网. 2023-10-23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中文(简体)). 
  55. ^ 日经新闻. 日媒: 习近平让“国师”接手创造一国两制替代方案. 德国之声. 2023-01-26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0) (中文(简体)). 
  56. ^ 老八公. 中共深改委人事变动 王沪宁丁薛祥进退异常. 六度世界. 2023-04-30 [202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简体)). 
  57. ^ 小山. 王沪宁地位角色愈趋重要. 法广中文网. 2023-07-20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1) (中文(简体)). 
  58. ^ 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 中国政府网. 2023-09-12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简体)). 
  59. ^ 联合早报编辑部. 北京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联合早报. 2023-06-18 [2023-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1) (中文(简体)). 
  60. ^ 刘结一. 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求是网. 2022-12-01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简体)). 
  61. ^ 新华网.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十届一次理事大会召开,王沪宁出席. 中共中央台办. 2023-09-12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中文(简体)). 
  62. ^ 易文网. 王沪宁履历. 易文网. 2016-12-23 [202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3) (中文(简体)). 
  63. ^ 63.0 63.1 PanChinese-Editors. 泛华网档案:王沪宁的后两任妻子. 泛华网. 2012-11-12 [202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8) (中文(简体)). 
  64. ^ 人大国关. 开学第一课 国际关系学院开展2023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23-09-14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5) (中文(简体)). 
  65. ^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学术资讯】同济大学成立“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搜狐网. 2019-04-13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7) (中文(简体)). 
  66.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复旦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肖佳灵. 复旦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2023-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4) (中文(简体)). 
  67. ^ 王沪宁第二任妻子险成日本间谍 第三任最神秘. 看中国. 2019-09-05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中文(简体)). 
  68. ^ 复旦大学教师库:肖佳灵. 教师库. [202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中文(简体)). 
  69. ^ Lo, Kinling. Wang Huning: the low-profile, liberal dream weaver who’s about to become China’s ideology tsar. 南华早报. 2017-10-25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0) (英国英语). 
  70. ^ 70.0 70.1 Ghosh, Soumya. The 'Grey Cardinals' of modern-day Russia and China. Qrius. 2018-03-16 [2023-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 (英国英语). 
  71. ^ 叶娟丽; 黄华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构建研究:回顾与反思 (PDF).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7, 67 (04): 87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20) (中文(简体)). 
  72. ^ 72.0 72.1 王沪宁. 现代化进程中政治领导方式分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2)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6) (中文(简体)). 
  73. ^ 王沪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生态分析. 天津社会科学. 1988, (3) (中文(简体)). 
  74. ^ 加藤嘉一. 王沪宁,今天你幸福吗——解读习家班“三代幕僚”.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8-02-28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1) (中文(简体)). 
  75. ^ 王沪宁. 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3) [202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1) (中文(简体)). 
  76. ^ 王沪宁. 美国反对美国.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01 (中文(简体)). 
  77. ^ 刘怡. 谁人不识王沪宁 |. 联合早报. 2017-10-24 [2023-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中文(简体)). 
  78. ^ 褚文. 美國國會暴亂|王滬寧舊作《美國反對美國》受熱捧 市價漲三千倍. 香港01. 2021-01-14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繁體)). 
  79. ^ Wang Huning. America Against America. tikhanovlibrary.com. 2022-10-21 [202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美国英语). 
  80. ^ 80.0 80.1 80.2 小山. 周日路透复看胡被架离事 “闲说”王沪宁. 法广中文网.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1) (中文(简体)). 
  81. ^ Antony, Navin J; Vaisakh, E.H.; Jovial, Nirmal. With China at crossroads, Xi Jinping is relying more on his ideology czar—Wang Huning. the week. 2021-11-28 [2023-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3) (美国英语). 
  82. ^ 田享华. 专访中共中央委员王沪宁 理性政治一生政治. 第一财经日报. 2005-09-23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通过新浪 (中文(简体)). 
  83. ^ 王沪宁 俞吾金. 狮城舌战:一场寄托着无数中国青年天才梦想的辩论.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08 (中文(简体)). 
  84. ^ Jakhar, Pratik. China party congress: The rising stars of China's Communist Party. BBC News. 2017-10-08 [202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9) (英国英语). 
  85. ^ Kong, Tom Phillips Benjamin Haas in Hong. The omnipotent seven: meet the men who make up China's new politburo. 英国卫报. 2017-10-25 [202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英国英语). 
  86. ^ Che, Chang. How a book about America's history foretold China's future. 纽约客. 2022-03-21 [202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美国英语). 
  87. ^ SCMP Reporters. Exclusive:China’s ideology tsar Wang Huning tipped to head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南华早报. 2022-10-18 [202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英国英语). 
  88. ^ 小山. “三朝国师”王沪宁当选中国和平统促会会长. 法广中文网. 2023-09-12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5) (中文(简体)). 
  89. ^ 办领导. 仇开明简历.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简体)). 
  90. ^ 国际顾问. 林尚立简介. 复旦发展研究院.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简体)). 
  91. ^ 安德烈. 张维为给政治局上课 可忧可忧?. 法广中文网. 2021-06-04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中文(简体)). 
  92. ^ 纳闻新闻. 王沪宁提拔“复旦帮”,内斗风起云涌. 纳闻. 2023-11-26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8) (中文(简体)). 
  93. ^ 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 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就相关问题作讲解. 复旦校报. 2021-06-16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中文(简体)). 
  94. ^ 吴永健. 石穿云:山东帮势力坐大 扎堆中宣部敛财地盘. 希望之声. 2023-11-15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中文(简体)). 
  95. ^ 关于国创. 施芝鸿 高级顾问.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6) (中文(简体)). 
  96. ^ 新华社. 唐方裕当选重庆市政协主席. 上海证券报. 2023-1-15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简体)). 
  97. ^ 中心领导. 张来明个人简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2) (中文(简体)). 
  98. ^ 蓝鲸财经. 方江山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搜狐网. 2018-05-04 [2023-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2) (中文(简体)). 
  99. ^ editor. 陈破空:与王沪宁分道扬镳——读夏明《红太阳帝国》. 独立中文笔会. 2015-07-23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中文(简体)). 
  100. ^ 宁馨. 焦点对话:中共越来越左,习近平王沪宁谁在主导?. 美国之音. 2018-05-18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中文(简体)). 
  101. ^ 陈破空. 农管粗暴登场,习近平赶造战争体制。王沪宁献计商鞅模式?. 自由亚洲电台. 2023-04-26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中文(简体)). 
  102. ^ N.S.LYONS. The Triumph and Terror of Wang Huning. Palluadium. 2021-10-11 [2022-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美国英语). 
  103. ^ Zhai, Chun Han Wong / Keith. 中国新领导班子阵容预测.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2023-03-06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中文(简体)). 
  104. ^ 《名星》特約記者汪風. 姜豐眼中“王滬寧反對王滬寧”. 明鏡歷史網. 2014-05-30 [202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繁體)). 
  105. ^ 姜丰. 情人假日酒店. 作家出版社. 1997-03 (中文(简体)). 
  106. ^ 魏承思. 说说王沪宁:在复旦的日子. 真实的历史. 2021-09 [2023-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7) (中文(简体)). 
  107. ^ 亮點國際新媒體記者張萍. 時年34歲的學者王滬寧 從政第一粒鈕扣是怎麼扣的?. 国际日报. 2023-03-12 [2023-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中文(繁體)). 

外部链接

参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前任:
汪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2023年3月-
現任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刘云山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排名第一,负责常务工作)

2017年10月-2022年10月
繼任:
蔡奇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2017年11月-2022年10月
前任:
滕文生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2年10月-2020年10月
繼任:
江金权
新頭銜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014年1月-
現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順序
前任:
汪洋
全国政协主席
(位列第四)
第19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位列第五)
繼任:
赵乐际
中央纪委书记
(位列第六)
前任:
赵乐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位列第三)
第20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主席
(位列第四)
繼任:
蔡奇
中央书记处书记
(位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