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戰線 (蘇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戰初期,蘇聯為了應對來自西線的可能的戰爭威脅、爭取備戰的時間,於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間,以保衛「西部邊界安全」為藉口與目的,陸續侵略東歐諸國所建立的戰爭防備緩衝帶。[1]:312

過程

波蘭階段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同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蘇聯根據蘇德之間的秘密協定出兵占領了波蘭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此後不久,蘇聯將該兩地分別併入烏克蘭白俄羅斯兩個加盟共和國[1]:306-307:312

芬蘭階段

為保障西北部邊境安全,自1939年初,蘇聯多次向芬蘭提出租借漢科港被拒。1939年11月26日,蘇聯以「麥尼拉炮擊事件」為藉口正式照會芬蘭政府,要求芬蘭軍隊自邊境線後撤。此後兩國關係急劇惡化。11月28日,蘇聯政府發布聲明,指責芬蘭政府對蘇聯採取了「極端敵視和挑釁」的態度,並認為蘇芬之間的戰爭已不可避免。29日,蘇聯宣布與芬蘭斷交;30日,蘇芬戰爭(即冬季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爆發後,英國法國聯合向蘇聯施加外交壓力,並策動國聯取消了蘇聯的會員國資格。此外,芬蘭方面得到了英法的武器援助,對蘇聯的進攻進行了抵抗。蘇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後,於1940年3月上旬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芬蘭戰敗,被迫求和。

根據3月12日蘇芬訂立的和約,蘇聯不僅取得了漢科港30年的租借權,而且割占了芬蘭的整個曼納海姆防線地區。不久之後,蘇聯將割自芬蘭的領土命名為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1]:312-313

波羅的海三國階段

為了封閉德軍可能侵入的波羅的海通道,蘇聯在穩定芬蘭之後,加緊對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的控制。1939年秋,蘇聯與該三國訂立互助條約,規定蘇聯有向三國提供軍事援助的義務,同時有在三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和駐軍的權利。1940年6月,隨着德國進攻法國的勝利,蘇聯決定以壓促變,使波羅的海三國歸附於蘇聯。隨後,三國先後發生了改組,並相繼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和要求加入蘇聯。8月初,最高蘇維埃同意接納三國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313

羅馬尼亞階段

出於控制多瑙河下游的考慮,蘇聯控制羅馬尼亞成為其構築東方戰線的最後一環。1940年6月26日,蘇聯照會羅馬尼亞政府,稱「羅馬尼亞統治集團的政策嚴重威脅蘇聯西南邊界的安全」,要求儘快解決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問題,羅馬尼亞被迫屈服。28日,蘇聯軍隊進駐兩地。8月2日,最高蘇維埃決定將比薩拉比亞與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建成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而將北布科維納併入烏克蘭。至此,蘇聯完成了「東方戰線」的建立。[1]:313

另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參考劉德斌主編,國際關係史,高等教育,2003年3月1版,2012年12月14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