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自达757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自达757
马自达757E
马自达757
类别C组赛车、JSPC全日本运动原型赛车耐久锦标赛、美国IMSA GTP大赛
制造商Mazdaspeed
设计师三村建治日语三村建治
技术参数
底盘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发动机13G型三转子引擎 1,962c.c.(654c.c. X 3) 自然进气
变速器手排
参赛历史
著名的
参赛车队
日本Mazdaspeed
著名的
参赛车手
日本片山义美日语片山義美
日本寺田阳次郎日语寺田陽次郎
爱尔兰戴夫·甘迺迪(Dave Kennedy)
日本藤井修二
比利时皮埃尔·迪厄多内(Pierre Dieudonné)
日本从野孝司日语従野孝司
日本白鸟哲司
日本铃木政作
日本水谷敬一
日本藤枝照光
日本织田一彦
日本野上敏彦
首次参赛1986年JSPC铃鹿500公里耐久赛
起步数获胜数杆位数最快圈数
57000

马自达757(日语)マツダ・757)是1986年由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关系企业Mazdaspeed设计开发、为参加JSPC全日本运动原型赛车耐久锦标赛((日语)全日本スポーツプロトタイプカー耐久选手権)和利曼24小时耐力赛的原型赛车(prototype racing car)。

1987年11月举办的全日本富士500公里锦标赛里,757的轴距被延长,并且搭载初问世的四转子引擎13J型,称之为马自达757E

概要

1985年的利曼24小时耐力赛中,737C虽然以第40和44名的成绩通过预赛,却在决赛中发生引擎故障、变速箱轴承破损、电动机断线导致电池蓄电耗尽等状况。纵然最后跑完全程,成绩却不甚理想。

1986年Mazdaspeed决定自造底盘,由于参赛重心移往美国,马自达将757打造成符合美国IMSA(International Motor Sports Association)GTP大赛规则的原型赛车。

底盘

该车的开发设计乃参考当时C1组之佼佼者保时捷962C英语Porsche 962,其单壳体车身采用侧边散热器的方式。至于悬吊系统,前轮采浮动式弹簧减震组(flaoting type spring damper unit)加双A臂悬吊;后轮则采双臂曲柄(bell crank)方式。

车身跟保时捷962C一样,为了减少风阻而设计。根据车体设计者三村建治日语三村建治的自述:“我们在日本和英国做过风洞试验,这个车身的空力特性数据表现得比保时捷好[1]”。

在变速箱系统方面,原先前几代的717C、737C等都采英国休兰德公司英语Hewland的变速箱,但经过几次利曼24小时耐力赛的结果证明常发生因容量不足而过热问题。于是马自达仿效保时捷的锯齿状排档,自行制造齿轮箱与变速系统。

引擎

13G型三转子引擎的构造乃是自双转子引擎前段追加一个转子而成,起初采用电子燃料喷射装置(EGI),且出力轴采用“1+2”的锥形连接方式。为了两个转子的平衡,重新设计过出力轴。此外,由于引擎长度增加造成刚性降低,油底壳从单片式铝板改为蜂巢式铝板。

后来在1987年马自达将13G型的外环气埠(peripheral port)改良成侧边气埠(side port),并更名成20B型20B-REW型是马自达唯一量产化市售的三转子引擎,且仅搭载于Eunos Cosmo上。它的排气量是654c.c. X 3,涡轮压力0.7 bar(70 kPa),可榨出300hp的马力、407Nm的扭力。

参赛历程

在银石赛道上奔驰的马自达757

1986年

  • 4月:JSPC铃鹿500公里锦标赛:第6名。
  • 5月:WSPC银石(Silverstone Circuit)1,000公里耐力赛:第13名 / 第19名。
  • 5月:利曼测试赛:第3名。
  • 6月:利曼24小时耐力赛:淘汰。
    • 同样来自日本的日产与丰田车队也下场参赛,但由于传动轴出了问题,两个车队也被淘汰。
  • 7月:JSPC富士500英哩锦标赛:第5名。
  • 8月:JSPC铃鹿1,000公里锦标赛:第5名 / 第6名。
  • 10月:JSPC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第13名 / 第15名。
  • 11月:JSPC富士500公里锦标赛:第4名。

1987年

虽然自本年度起,Mazdaspeed著手研发下一世代的原型赛车,不过757的机械结构至此已趋于成熟。

  • 4月:JSPC铃鹿500公里锦标赛:第5名 / 第6名。
  • 5月:JSPC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第4名。
  • 6月:利曼24小时耐力赛:第7名(GTP级优胜)。
    第7名为日本国产车里获得最高的名次。
  • 7月:JSPC富士500英哩锦标赛:第6名 / 第7名。
  • 8月:JSPC铃鹿1,000公里锦标赛:第5名。
  • 10月:JSPC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第7名。
  • 11月:JSPC富士500公里锦标赛:第5名。
    此役中首度投入马自达开发的第一颗赛车用四转子引擎13J型,并将轴距加长,称作757E,字尾的“E”代表“Experimental(实验)”之意。

1988年

自本年度起,Mazdaspeed投入搭载四转子13J-M型转子引擎的767,不过在利曼24小时耐力赛一役,757超越了发生问题的767,并夺得第15名。虽然Mazdaspeed自此役后不再使用757,但静松赛车队与片山赛车队((日语)カタヤマレーシング,位于兵库县三木市的私人赛车队)仍持续使用该车参赛至1991年为止。

  • 3月:JSPC富士500公里锦标赛:757E:第9名 / 757:第12名。
  • 4月:JSPC铃鹿500公里锦标赛:第14名(静松赛车队)。
  • 5月:JSPC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淘汰(静松赛车队)。
  • 6月:利曼24小时耐力赛:第15名(GTP级优胜)。
  • 7月:JSPC富士500英哩锦标赛:淘汰(静松赛车队)。
  • 8月:JSPC铃鹿1,000公里锦标赛:第10名(静松赛车队)。
  • 10月:WEC富士锦标赛:第20名(静松赛车队)。

1989年

自本年起,Mazdaspeed767B投入比赛,但驾驶757的静松赛车队也下场参赛。

  • 3月:JSPC富士500公里锦标赛:第10名(静松赛车队)。
  • 4月:JSPC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第12名(静松赛车队)。
  • 7月:JSPC富士500英哩锦标赛:第6名(静松赛车队)。
  • 10月:InterChallenge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第19名(静松赛车队)。
  • 12月:JSPC铃鹿500公里锦标赛:第6名(静松赛车队)。

1990年

  • 3月:JAFGP富士500公里锦标赛:第13名(静松赛车队)、第14名(片山赛车队)。
  • 10月:JSPC富士1,000公里锦标赛:淘汰(片山赛车队)。

参见

参考资料

  1. ^ 参看日本《Nostalgic Hero杂志》2010年10月号刊,艺文社出版。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