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玄
桥玄(110年—184年6月6日)[1],字公祖,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桥玄的七世祖是人称“桥君学”的桥仁,在汉成帝时任大鸿胪,著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祖父桥基曾任广陵太守,父亲桥肃曾任东莱太守。东郡太守桥瑁为其族子。
生平
桥玄年轻曾担任县功曹。《后汉书》记载,当时豫州刺史周景到梁国视察,桥玄跪地向周景陈述当时陈国相(封国首长,位阶相当于郡太守)羊昌罪恶。周景觉得他有壮志,任命他办理此案。桥玄上任立即收押羊昌门客,彻查罪行。受大将军梁冀庇护,梁冀发檄文给周景让他收回任命,桥玄收到檄文直接退回,羊昌押解进京。从此桥玄闻名。
举孝廉,补侍御史,后担任洛阳左尉,因耻为外戚河南尹梁不疑所辱,弃官还乡里。建和二年(148年)二月又以高第补侍御史,然而在职才一个月,由于边疆传来白马羌叛汉攻击广汉县,当时西羌和湟中胡也复畔为寇,震惊陇汉,汉朝除了派益州刺史击败收降羌胡,同时任桥玄为凉州刺史,参与安定羌胡,于是西羌与湟中胡在之后几年都没有再叛变。[2][3]永兴元年(153年),西域车师后部王阿罗多与戊部候严皓因为相处不融洽,发怒叛汉,桥玄派从事牛称、何傅二人率轻骑协助戊校尉严详招降阿罗多,因最后不动干戈,挥鞭而定西域之事,人以为美谈。[4][5]同年七月,全国多个地方爆发蝗虫灾害,凉州诸郡亦陷入饥荒,桥玄下命开仓赈灾,手下认为国法规定边郡仓库的粮食因为军事原因不可以擅自派出,要先上奏朝庭,等朝庭允许才能派,桥玄驳道︰“若先请,民已死。”,于是派粮后才上奏,汉桓帝因为考虑到桥玄像西汉汲黯一样是忧民才擅开,所以下诏书不追究,亦下诏各地赈灾。桥玄就是这样处事果断不疑的人。[6][7]
后升迁到齐国相,除恶爱民,赏罚分明,因此百姓守法,后来,临淄令贪污,桥玄在审问后就直接将他处死,因为没有上奏朝庭审核批准,被罚徒刑城旦。[8][9]刑期完后,便被征拜为上谷太守,有一日有一对父子在街道行走,被一名恶霸拦道不让他们走,并出言侮辱他们,他们劝之不理,那个儿子便杀了恶霸,被捕,桥玄在了解事情经过后,认为那儿子是因父子受侮辱后才杀人,于是没有处罚他也没有向朝庭举报此事,令此子可等到之后桓帝大赦天下时免罪。又蕃县户曹史张机犯了罪,后收买帝舜庙祠巫自托,说舜帝显灵命桥玄不能责罚他,但桥玄直接考验他的罪名,当日将之处死,迁汉阳太守。[10]
在职汉阳太守期间,当时上邽令皇甫祯有臧罪,桥玄捉拿审理后判以髡笞之刑,皇甫祯死于冀县市集,汉阳郡境内皆震惊。另外,上邽郡人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桥玄召他为吏,但他称疾不来就职。桥玄大怒,命督邮尹益去逼他出任,说“姜岐若不来当官吏,便逼他的母亲出嫁。”尹益见劝阻桥玄几次都不听,便去劝姜岐来当官吏,姜岐也不听劝,郡内士大夫知道此事便争先去劝谏桥玄,桥玄因此才停止逼姜岐出仕,当时的人以此事批评桥玄处事不当,后来桥玄以病请求免官。后又被汉桓帝以公车征为司徒长史。[11]
延熹八年(165年)正月,汉桓帝的同父同母弟弟刘悝因为谋逆失败被擒,有官员上奏汉桓帝要求将刘悝废为庶民,但汉桓帝不忍心,只是将他贬为瘿陶王[12],瘿陶属钜鹿郡一小县,刘悝的食邑大减。汉桓帝又以桥玄善长监察,拜桥玄为钜鹿太守,刘悝因畏惧桥玄之严明执法,于是约束自己,静息不法行为。后桥玄征为将作大匠,然未到京城就有人上奏毁谤他,因此转拜议郎,遂用免官。[13]
延熹九年(166年),因为名将度辽将军张奂征任大司农,以另一名将皇甫规接任度辽将军。六月,鲜卑见张奂已离开边境,于是入侵北方,并招引南匈奴、乌桓、高句丽一起叛汉攻击北方、东北九郡[14],虽外族联军在攻辽东郡时被名将辽东太守度尚击败[15],但到七月鲜卑再次入侵,并诱引东汉西北方羌人联盟以分散汉军,于是上郡沈氐羌、安定先零诸种共寇武威、张掖,鲜卑等攻东北。汉桓帝于是下召公乡举荐出征人选,最后以张奂为使匈奴中郎将为主帅,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而桥玄则为度辽将军,假黄钺。在大军出发前,桥玄向汉桓帝进言“吏士频年在外,勤于奔命,人马疲羸挠钝。请且息州营横发之役,以补困惫。”,汉桓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停止州营吏士不必要的徭役,节省人力、马力、粮食。到十二月,鲜卑听到张奂、桥玄等率大军杀到于是退兵,南匈奴、乌桓等外族归降,永康元年(167年)正月,张奂转攻东羌、护羌校尉段颎击西羌,而桥玄则在东北经营,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十二月,鲜卑、高句丽来犯都被他击退。[14][16][17][18][19][20]
灵帝又召回他先后任河南尹、少府、大鸿胪等职。建宁三年(170年)八月升为司空,四年(171年)三月改任司徒,同年因天灾自请辞官。翌年(172年)被征任尚书令,后而升迁为侍中,称病请辞,徙拜为光禄大夫。光和元年(178年)十二月,升为太尉,数月后托病辞官。复拜少府,因病不就职。后来,拜为太中大夫,光和七年(184年)五月甲寅(6月6日)病逝,时年七十五。[1]
曹操初出曾拜会桥玄,当时曹操尚未出名,桥玄对他评价颇高,称“天下将乱”,而曹操是能够安定天下的“命世之才”[21]。将他引荐给许劭。后来曹操途经桥玄墓时亲自为他撰文缅怀。
家族
父族
子嗣
登场作品
评价
- 刘志:“边谷不得妄动。玄擅出于是,玄有汲黯忧民之心,后不以为常。”(《太尉乔玄碑阴》引)
- 蔡邕:“光禄大夫桥玄,聪达方直。……宜为谋主,数见访问。”“光光列考,伊汉元公。克明克哲,实睿实聪。如渊之浚,如岳之嵩。威壮虓虎,文繁雕龙。抚柔疆垂,戎狄率从。敷教中夏,五教攸通。帝谓我后,朕嘉君功。命君三事,时亮天功。公拜稽首,翼翼惟恭。左右天子,祗厥勋庸。庶绩既熙,黎民时雍。上下谧宁,八方和同。否显伊德,作宪万邦。”(《太尉乔玄碑阴》)“公秉性贞纯,幼有弘姿,刚而不虐,威而不猛,闻仁必行,睹义斯居,文以典术,守以纯固。”(《故太尉桥公庙碑》)“帝命将军,执兹黄钺。威灵振耀,如火之烈。公之莅止,群狄斯柔。齐斧罔设,介士斯休。”(《黄钺铭》)
- 崔烈:“赫矣乔父,秉文握武。内为宗干,出为藩辅。在宪弹枉,竟由厥矩。允牧于凉,刈彼裔土。爰能将度辽,亦用齐斧。敷教四畿,旋统京宇。敦兹五服,众庶是与。膺践七命,翼我哲圣。登空补衮,陟徒训敬。尹尉清宸,熙帝之政。终始为贞,典章以定。遗爱在民,皇哀其命。立石刊铭,莫逸斯听。魂而有灵,万亿其盛。”
- 曹操:“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祀故太尉桥玄文》)
- 司马彪:严明有才略,长于人物。(《续汉书》)
- 张璠:玄历位中外,以刚断称,谦俭下士,不以王爵私亲。(《汉纪》)
- 范晔:“庞参躬求贤之礼,故民悦其政;桥玄厉邦君之威,而觽失其情。夫岂力不足欤?将有道在焉。如令其道可忘,则强梁胜矣。语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贡曰:‘宁丧千金,不失士心。’昔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泄柳闭门不纳穆公之请。贵必有所屈,贱亦有所申矣。”“桥公识运,先觉时雄。”(《后汉书》)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 ^ 1.0 1.1 《后汉书》:“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此从《太尉乔玄碑阴》:享年七十五,光和七年夏五月甲寅,以太中大夫薨于京师。朝廷所以吊赠,如前傅之仪。九月乙酉,葬于某所。
- ^ 《后汉书.西羌传》桓帝建和二年,白马羌寇广汉属国,杀长吏。是时西羌及湟中胡复畔为寇,益州刺史率板楯蛮讨破之,斩首招降二十万人。
- ^ 《蔡中郎集.故太尉桥公庙碑》又以高第补侍御史。在职旬月。羌戎匪茹。震惊陇汉。西府举公。拜凉州刺史。威名克宣。凶虏革心。清风席卷。至则无事。
- ^ 《蔡中郎集.故太尉桥公庙碑》车师后部阿罗多、卑君相与争国,兴兵作乱。公遣从事牛称何传轻车骑,奉辞责罪,收阿罗多、卑君,系炖煌正处以闻,阿罗多为王,卑君侯,称以奉使副指,除侯部候,不动干戈,挥鞭而定西域之事,人以为美谈。
- ^ 《资治通鉴.卷五十三》车师后部王阿罗多与戊部候严皓不相得,忿戾而反,攻围屯田,杀伤吏士。后部侯炭遮领馀民畔阿罗多,诣汉吏降。阿罗多迫急,从百馀骑亡入北匈奴。敦煌太守宋亮上立后部故王军就质子卑君为王。后阿罗多复从匈奴中还,与卑君争国,颇收其国人。戊校尉严详虑其招引北虏,将乱西域,乃开信告示,许复为王;阿罗多乃诣详降。于是更立阿罗多为王,将卑君还敦煌,以后部人三百帐与之。
- ^ 《后汉书.桓帝纪》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诏在所赈给乏绝,安慰居业。
- ^ 《蔡中郎集.故太尉桥公庙碑》又值馑荒,诸郡饥馁,公开仓廪以贷救其命,主者以旧典宜先请。公曰:“若先请,民已死。”廪讫乃上之,诏报曰:“边谷不得妄动。玄擅出,于是玄有汲黯忧民之心,后不以为常。”公达于事情,剖断不疑。皆此类也。
- ^ 《蔡中郎集.故太尉桥公庙碑》迁齐相,视民如保赤子,讨恶如赴水火。刑明赏遂,民知劝惧。临淄令赂之赃多,遂正其罪,受鞫就刑,没齿无怨,竟以不先请免官。
- ^ 《后汉书.桥玄传》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
- ^ 《蔡中郎集.故太尉桥公庙碑》征拜上谷太守。民有父子俱行,凶人恶言当道,晓之不止,其子杀之而捕得,公以其见侮辨直,不举文书,以遇赦令。蕃县有帝舜庙,以故事斋祠。户曹史张机有惩罚,货祠巫自托,以舜命约公,云不得谴。公觉其奸态,收考首伏。即日伏辜,迁汉阳太守。
- ^ 《后汉书.桥玄传》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邽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巿,一境皆震。郡人上邽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
- ^ 《资治通鉴.卷五十五》勃海王悝,素行险僻,多僭傲不法。北军中候陈留史弼上封事曰:“臣闻帝王之于亲戚,爱虽隆必示之以威,体虽贵必禁之以度,如是,和睦之道兴,骨肉之恩遂矣。窃闻勃海王悝,外聚剽轻不逞之徒,内荒酒乐,出入无常,所与群居,皆家之弃子,朝之斥臣,必有羊胜、伍被之变。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陛下隆于友于,不忍遏绝,恐遂滋蔓,为害弥大。乞露臣奏,宣示百僚,平处其法。法决罪定,乃下不忍之诏;臣下固执,然后少有所许:如是,则圣朝无伤亲之讥,勃海有享国之庆;不然,惧大狱将兴矣。”上不听。悝果谋为不道;有司请废之,诏贬为瘿陶王,食一县。
- ^ 《蔡中郎集.故太尉桥公庙碑》后以病去,征拜议郎司徒长史。循王悝,桓帝同产,以怀逆谋,黜封瘿陶王。以公长于襟带,拜钜鹿太守,悝畏怖明宪,检于静息,自将作大匠征,未到而章谤先入,故转拜议郎,遂用免官。
- ^ 14.0 14.1 《资治通鉴.卷55》鲜卑闻张奂去,招结南匈奴及乌桓同叛。六月,南匈奴、乌桓、鲜卑数道入塞,寇掠缘边九郡。秋七月,鲜卑复入塞,诱引东羌与共盟诅。于是上郡沈氐、安定先零诸种共寇武威、张掖,缘边大被其毒。
- ^ 《后汉书.度尚传》尚后为辽东太守,数月,鲜卑率兵攻尚,与战,破之,戎狄惮畏。年五十,延熹九年,卒于官。 《后汉纪.桓帝纪》六月,匈奴寇边,中郎将度尚击之。 按︰延熹八年,度尚还在南方击义军桂阳胡兰、朱盖,后牵涉入张磐一案,而之后出任辽东太守,由张磐案结,鲜卑、匈奴寇边,已是延熹九年六月。因此《后汉纪》错了年份,但月份正确。
- ^ 《后汉书.桓帝纪》六月,南匈奴及乌桓、鲜卑寇缘边九郡。秋七月,沈氐羌寇武威、张掖。诏举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尉各一人。太尉陈蕃免。
- ^ 《资治通鉴.卷55》匈奴乌桓闻张奂至,皆相率还降,凡二十万口;奂但诛其首恶,馀皆慰纳之,唯鲜卑出塞去。 《资治通鉴.卷56》春,正月,东羌先零围祋祤,掠云阳,当煎诸种复反。段颎击之于鸾鸟,大破之,西羌遂定。
- ^ 《黄钺铭》孝桓之季年,鲜卑入塞钞,盗起匈奴左部,梁州叛羌逼迫兵诛,淫衍东夷。高句骊嗣子伯固,逆谋并发,三垂骚然,为国忧念,四府表桥公。昔在凉州,柔远能迩,不烦军师,而车师克定。及在上谷汉阳,连在营郡,膂力方刚,明集御众,征拜度辽将军,始受旄钺钲鼓之任,捍御三垂。公以吏士频年在外,勤于奔命,人马疲羸挠钝。请且息州营横发之役,以补困惫。朝廷许之,于是储廪丰饶,室磬不悬,人逸马畜,弓劲矢利,而经用省息,官有馀资。执事无放散之尤,簿书有进入之赢。治兵示威,戎士踊跃,旌旗曜日,金鼓霆奋。守有山岳之固,攻有必克之势。羌戎授首于西疆,百固冰散于东邻。鲜卑收迹,烽燧不举,视事三年,马不带鈌。弓不受𫸩,是用镂石假象,作兹征钺军鼓,陈之东阶,以昭公文武之勋焉。
- ^ 《后汉书.桥玄传》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钞,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 ^ 九年春,征拜大司农。鲜卑闻奂去,其夏,遂招结南匈奴、乌桓数道入塞,或五六千骑,或三四千骑,寇掠缘边九郡,杀略百姓。秋,鲜卑复率八九千骑入塞,诱引东羌与共盟诅。于是上郡沈氐、安定先零诸种共寇武威、张掖,缘边大被其毒。朝廷以为忧,复拜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赏赐甚厚。匈奴、乌桓闻奂至,因相率还降,凡二十万口。奂但诛其首恶,馀皆慰纳之。唯鲜卑出塞去。
- ^ 《三国志·魏书·武帝记》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故太尉桥公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