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内政及国家安全部
巴勒斯坦政府机构 | |
---|---|
内政及国家安全部 | |
机构概要 | |
机构类型 | 政府机构、部 |
机构驻地 | 拉马拉 |
上级机构 |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
下设机构 | 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 |
巴勒斯坦内政及国家安全部(阿拉伯语:وزارة الـداخـلـيــة فـ السلطة الوطنية)[1][2]是巴勒斯坦国的政府部门,负责该国国家安全及人口统计。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是内政部下属机构,负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治区内的人口及经济统计。自从哈马斯武装夺取加沙走廊以来,内政部在巴勒斯坦安全署内的责任范围尚不明确。
历史
1994年,根据《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内政部随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
该部门分为两个层面,民事层面及军事层面。在民事层面,内政部负责过境安检、民防、就业及职业培训,以及巴勒斯坦监狱囚犯更生(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囚犯的相关事宜则由巴勒斯坦被羁留者及曾被羁留者事务部负责)。在军事层面,内政部负责巴勒斯坦的安全机制,下辖民事警察部队、国家安全机构、情报机构、宪兵、军事法院等。
2006年,哈马斯绑架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并于加沙走廊南部向以色列发射火箭进行恐怖袭击。为阻止哈马斯继续袭击,以色列对加沙走廊展开军事反击。战火数次波及内政部办公楼,造成建筑受损。[3]
2007年6月,哈马斯的委任的内政部长赛义德·塞亚姆接管加沙办事处,成为哈马斯当局的一部分。该委任不受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及国际社会承认。2009年1月15日赛义德·塞亚姆死亡后,法蒂·哈马德于2009年1月上任。2012年8月,哈马斯当局首领伊斯梅尔·哈尼亚对改组内阁,法蒂·哈马德留任。
历任内政部长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内政部长
# | 姓名 | 政党 | 任期 |
---|---|---|---|
1 | Yasser Arafat | 法塔赫 | 1994年7月 - 1998年 |
2 | Ahmad Tamimi | 1998年 - | |
3 | Abdel Razzak El-Yehya
(Abdul al-Razzaq al-Yahia) |
巴解/无党籍 | 2002年6月 - 2002年10月 |
4 | Hani al-Hasan | 法塔赫 | 2002年10月 - 2003年4月 |
5 | Mahmoud Abbas | 法塔赫 | 2003年4月 - 2003年9月 |
6 | —
Nasser Yousef(获提名,但未委任) |
法塔赫 | 2003年10月 - 2003年11月 |
7 | Hakam Balawi | 法塔赫 | 2003年11月 - 2005年2月? |
8 | Nasser Yousef | 法塔赫 | 2005年2月 - 2006年3月 |
9 | Said Seyam | 哈马斯 | 2006年3月 - 2007年3月 |
10 | Hani Talab al-Qawasmi | 哈马斯/无党籍 (团结政府) |
2007年3月 - 2007年4月 |
— | 对立政府 | ||
11 | Rami Hamdallah | 法塔赫/无党籍 (团结政府) |
2014年6月2日 - |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内政部长(约旦河西岸)
# | 姓名 | 政党 | 任期 |
---|---|---|---|
1 | Abdel Razzak El-Yehya
(Abdul al-Razzaq al-Yahia) |
巴解/无党籍 | 2007年6月 - 2007年7月 |
2 | Abdel Razzak El-Yehya | 巴解/无党籍 | 2007年7月 - 2009年5月 |
3 | Said Abu Ali | 法塔赫 | 2009年5月 - 2013年6月 |
4 | Said Abu Ali | 法塔赫 | 2013年6月 - 2014年6月 |
加萨走廊内政部长
# | 姓名 | 政党 | 任期 |
---|---|---|---|
1 | Said Seyam | 哈马斯 | 2007年6月 - 2009年1月15日 |
2 | Fathi Hamad | 哈马斯 | 2009年4月 - 2014年6月 |
参见
参考
- ^ State of Palestine Ministry of Interior General Inspector Officer (PDF).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2).
- ^ Palestine (PDF). bicc.de.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2).
- ^ Israel hits Palestinian Interior Minist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N, 5 Jul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