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兖州 (南朝)
兖州-南兖州-兖州 | |||||||||||||||||
---|---|---|---|---|---|---|---|---|---|---|---|---|---|---|---|---|---|
东晋、南朝、唐朝的州 | |||||||||||||||||
325年-552年 573年-579年 620年-624年 | |||||||||||||||||
人口 | |||||||||||||||||
• 464年 | 31115户,159362口[1] | ||||||||||||||||
历史 | |||||||||||||||||
历史 | |||||||||||||||||
• 成立 | 325年 | ||||||||||||||||
• 废除 | 624年 | ||||||||||||||||
| |||||||||||||||||
今属于 | 中国江苏省、安徽省 |
沿革
东晋
东晋初,兖州曾寄治合肥。太宁三年(325年),兖州全境陷于后赵,遂于徐州广陵郡广陵县(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之蜀冈上)侨置兖州,无实土。此后,兖州治所迁徙频繁,曾寄治于丹徒县京口、盱眙县、山阳县、下邳县、淮阴县,或单独而治,或与徐州共治一地,或与青州共治一地。晋末,兖州定治广陵。
宋齐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兖州为南兖州,北兖州为兖州。至此,南兖州领十四侨郡:南高平郡、南平昌郡、南济阴郡、南濮阳郡、南泰山郡、济阳郡、南鲁郡、东燕郡、高密郡(以上九郡位于江南)、南东平郡、南齐郡、南平原郡、济岷郡、雁门郡(以上五郡位于江北)。
元嘉八年(431年),割南兖州江南九侨郡属南徐州,而割南徐州之广陵、海陵、山阳、盱眙、南沛、锺离六郡与豫州之秦郡属南兖州,南兖州遂因割江淮间为境而成实土州,与南徐州分江而治,辖境相当于今天江苏省江淮之间和安徽省天长市等地。后并南齐、南平原、济岷、雁门四郡入南东平郡。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徙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南兖州并入南徐州。同年,复置南兖州,还治广陵。至此,南兖州领八郡:广陵郡、海陵郡、山阳郡、盱眙郡、南沛郡、锺离郡、秦郡、南东平郡。
大明五年(461年),并南东平郡入广陵郡。泰始中,徐州诸郡陷于北魏,遂于广陵侨置新平、北淮阳、北济阴、北下邳、东莞五郡。元徽元年(473年),割锺离郡属徐州。至此,南兖州领十一郡:广陵郡、海陵郡、山阳郡、盱眙郡、南沛郡、秦郡、新平郡、北淮阳郡、北济阴郡、北下邳郡、东莞郡。
南朝齐时,割新平郡属兖州。建元四年(482年),并北淮阳、北济阴、北下邳、东莞四郡入广陵郡。永明元年(483年),并秦郡入青州之齐郡。至此,南兖州领五郡:广陵郡、海陵郡、山阳郡、盱眙郡、南沛郡。
梁陈
南朝梁时,复置秦郡;分广陵郡置广业郡,后改为神农郡;割山阳郡属北兖州。大宝元年(550年),割秦郡置西兖州。至此,南兖州领五郡:广陵郡、海陵郡、盱眙郡、神农郡、南沛郡。承圣元年(552年),南兖州陷于北齐,改为东广州。
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收复南兖州,领广陵、海陵、射阳三郡;改射阳郡为盐城郡;废泾州为沛郡,属南兖州。太建七年(575年),割南谯州之盱眙、神农、秦三郡属南兖州。至此,南兖州领七郡:广陵郡、海陵郡、盐城郡、沛郡、盱眙郡、神农郡、秦郡。[2]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占领南兖州,改为吴州。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为扬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扬州为江都郡。[3]
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占领江都郡,改为扬州,不久即陷于李子通。武德三年(620年),收复扬州,改为兖州,与北方的兖州(治瑕丘)并存。武德六年(623年),兖州陷于辅公祏。武德七年(624年),收复兖州,改为邗州。武德九年(626年),改邗州为扬州。[4]
唐朝兖州辖县 | |
---|---|
620年 | 江都县、六合县、盱眙县、高邮县 |
621年 | 江都县、六合县、高邮县(盱眙县改属西楚州) |
地志
- 阮胜之(一作阮叙之)撰:《南兖州记》一卷。
长官
- 东晋兖州刺史(325年-420年)
- 郗鉴(325年-339年)
- 郗迈(339年-344年)[5]
- 褚裒(344年-349年)[6]
- 蔡裔(349年-352年)[7]
- 荀羡(352年-358年)[8]
- 郗昙(358年-361年)
- 范汪(361年-362年)
- 庾希(362年-367年)[9]
- 郗愔(367年-369年)[5]
- 桓温(369年-373年)[10]
- 刁彝(373年-374年)
- 王坦之(374年-375年)
- 朱序(375年-377年)
- 谢玄(377年-387年)
- 朱序(387年-388年)
- 司马恬(388年-390年)
- 王恭(390年-398年)[11][12]
- 刘牢之(398年-402年)[13]
- 司马叔璠(402年)[14]
- 桓脩(402年-404年)[15]
- 殷仲文(404年)[16]
- 辛禺(404年)[17]
- 刘毅(404年-405年)[18]
- 刘裕(405年-408年)
- 刘藩(408年-412年)[17]
- 刘道邻(412年-415年)[19]
- 刘柳(415年)[20]
- 刘义符(415年-416年)
- 刘裕(416年)
- 刘义符(416年)[21]
- 萧源之(416年-418年)[22]
- 刘道邻(418年-420年)[19]
- 刘宋南兖州刺史(420年-479年)
- 刘道邻(420年-422年)[19]
- 檀道济(422年-426年)[23]
- 刘义欣(426年-430年)
- 刘遵考(431年)
- 刘义宣(未就任,431年-432年)
- 刘义恭(432年-440年)
- 刘义庆(440年-444年)
- 刘义宗(444年)
- 刘诞(444年)
- 刘义季(444年-445年)
- 刘义宾(446年-447年)
- 徐湛之(447年-449年)
- 刘濬(449年-451年)
- 刘骏(451年)
- 刘义恭(451年-452年)[24]
- 刘铄(453年)[25]
- 沈庆之(453年-455年)
- 刘延孙(455年)
- 檀和之(455年-456年)
- 刘子尚(456年)
- 刘休仁(456年-457年)
- 刘诞(457年-459年)
- 垣阆(459年)
- 沈庆之(459年-460年)
- 刘子勋(460年-463年)[26]
- 柳元景(463年-464年)[27]
- 刘子仁(464年-465年)
- 刘子真(465年-466年)[28]
- 刘祗(466年)
- 刘休范(466年)
- 张永(466年)
- 刘景素(466年-467年)
- 沈攸之(行,467年-468年)
- 刘韫(468年)
- 萧道成(468年-471年)[29]
- 刘勔(470年-471年)
- 沈怀明(471年-473年)[27]
- 张永(474年)
- 萧道成(474年-477年)[30]
- 李安民(477年-478年)
- 黄回(478年)
- 萧映(行,478年)
- 萧映(478年-479年)[31]
- 南齐南兖州刺史(479年-502年)
- 王敬则(479年-480年)
- 陈显达(480年-481年)
- 柳世隆(481年-483年)[32]
- 萧子良(483年-484年)
- 吕安国(484年)
- 张岱(未就任,484年)
- 萧子敬(484年-487年)
- 萧子懋(487年-488年)
- 萧子明(488年-492年)
- 萧子罕(492年-494年)[33]
- 萧子敬(494年)[34]
- 王玄邈(494年-495年)
- 萧宝源(495年-498年)
- 萧颖胄(498年-499年)[35]
- 萧宝攸(未就任,499年)
- 萧宝玄(499年-500年)[36]
- 裴叔业(未就任,499年)[37]
- 张冲(未就任,500年)
- 陆慧晓(500年)
- 张稷(500年-501年)[36]
- 刘孝庆(501年-502年)
- 萧昺(监南兖州,502年)[38]
- 南梁南兖州刺史(502年-557年)
- 萧昺(502年-506年)[39]
- 昌义之(507年)[40]
- 吕僧珍(507年-508年)
- 萧渊业(508年-509年)
- 萧憺(509年-510年)
- 萧纲(510年-513年)[41]
- 萧渊藻(513年)[42]
- 萧昺(513年-514年)
- 萧昂(监南兖州,514年-?)[39]
- 萧绩(518年-523年)[43]
- 萧综(523年-525年)
- 萧渊藻(531年-535年)
- 萧正德[44]
- 柳仲礼[45]
- 萧会理(?-549年)[46]
- 董绍先(侯景署,549年-550年)[47]
- 萧勉(550年)
- 侯子鉴(侯景署,550年-551年)
- 郭元建(侯景署,551年-552年)[48]
- 侯瑱(551年-552年)[49]
- 杜僧明(552年-554年)[50]
- 荀朗(未就任,554年)[51]
- 吴明彻(556年-557年)[49]
- 陈朝南兖州刺史(557年-560年,573年-579年)
- 唐朝兖州刺史(620年-624年)
参考文献
-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 5.0 5.1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 ^ 《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 ^ 《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 ^ 《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 ^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 ^ 《晋书·卷十·帝纪第十》
- ^ 《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宜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
- ^ 《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 ^ 《资治通鉴·卷一一三》
- ^ 17.0 17.1 《宋书·卷一·本纪第一》
- ^ 《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 ^ 19.0 19.1 19.2 《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
- ^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 ^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 ^ 《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 ^ 《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
- ^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 ^ 《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 ^ 27.0 27.1 《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 ^ 《宋书·卷九·本纪第九》
- ^ 《宋书·卷十·本纪第十》
- ^ 《南齐书·卷二·本纪第二》
- ^ 《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
- ^ 《南齐书·卷四·本纪第四》
- ^ 《南齐书·卷六·本纪第六》
- ^ 36.0 36.1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
- ^ 《南齐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二》
- ^ 《南齐书·卷八·本纪第八》
- ^ 39.0 39.1 《梁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
- ^ 《梁书·卷十八·列传第十二》
- ^ 《梁书·卷二·本纪第二》
- ^ 《梁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
- ^ 《梁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
- ^ 《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 ^ 《大唐故光州定城县令柳君墓志铭并序》
-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
- ^ 《梁书·卷四·本纪第四》
- ^ 《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
- ^ 49.0 49.1 49.2 《陈书·卷九·列传第三》
- ^ 《陈书·卷八·列传第二》
- ^ 《陈书·卷十三·列传第七》
- ^ 《陈书·卷三·本纪第三》
- ^ 《陈书·卷五·本纪第五》
- ^ 《陈书·卷十五·列传第九》
- ^ 《陈书·卷十一·列传第五》
- ^ 《陈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 ^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