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吹级重巡洋舰
伊吹级 / 改铃谷级 いぶきがた / かいすずやがた | |
---|---|
概观 | |
舰种 | 重巡洋舰 |
舰名出处 | 伊吹山 |
拥有国 | 大日本帝国 |
前型 | 利根级重巡洋舰 |
数量 | 2艘 |
动工 | 1942年~1945年 |
结局 | 两艘同级舰均遭拆解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12,220吨[1] |
满载排水量 | 14,828吨[1] |
全长 | 200.6公尺[1] |
全宽 | 20.2米[1] |
吃水 | 6.04米[1] |
动力 | 4 × 舰本式蒸气涡轮发动机组[2] 8 × ロ号舰本式水管锅炉[2] 四座四轴推进 |
功率 | 152,000匹马力(113,000千瓦) |
最高速度 | 35节(每小时65公里)[1] |
续航距离 | 以18节(每小时33公里)的速度行驶时为6,300海里(11,700公里)[1] |
乘员 | 876人[3] |
侦搜系统 | 1 × 二式二号一型空中侦搜雷达 1 × 九三式水下听音系统 |
武器装备 | 5 × 三年式200毫米双联装舰炮[4] 4 × 八九式127毫米双联装防空炮[4] 4 × 九六式25毫米双联装防空炮[4] 2 × 九三式13.2毫米双联装防空机枪[4] 4 × 610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5] |
装甲 | 水线装甲带:30~140毫米 甲板:35~60毫米 炮塔:25毫米 炮座:25~100毫米 司令塔:100毫米 |
舰载机 | 2 × 双座水上侦察机 1 × 零式一号一型水上侦察机[6]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伊吹型 / 改鈴谷型重巡洋艦 |
假名 | いぶきがた / かいすずやがた じゅうじゅんようかん |
平文式罗马字 | Ibuki-gata / Kai-Suzuya-gata jūjunyōkan |
伊吹级重巡洋舰(伊吹型重巡洋艦,いぶきがたじゅうじゅんようかん),或称为改铃谷级重巡洋舰(改鈴谷型,かいすずやがた)[7],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重巡洋舰舰级,计画中共有两艘同级舰。为了节省设计时间,该级舰的设计布局基本上与先前的最上级重巡洋舰相同。本级的两艘舰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动工,但仅有首舰“伊吹”下水,且于后续建造过程中被改装为轻型航空母舰。伊吹号于1946年拆解;二号舰“鞍马”则于动工后不到一个月即遭拆解。
设计与概述
伊吹级重巡洋舰的设计与于1930年代晚期经历改装后的最上级重巡洋舰大致相同,仅有些微差异;主要的差异包括将原最上级上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替换为四联装发射管。本级舰的单艘造价为60,000,000日圆;每艘舰上均派有54名军官与822名水兵[8]。
本级舰总长200.6米(658英尺2英寸),舰体宽20.2米(66英尺3英寸),吃水深度则为6.04米(19英尺10英寸);标准排水量为12,220公吨(12,030长吨),满载排水量则为14,828公吨(14,594长吨)[9]。
本级舰搭载了四座舰本式蒸气涡轮发动机组,总输出功率达152,000匹轴马力(113,000千瓦特);每具发动机组均带动一具长3.9米(13英尺)的推进器。发动机组所需的蒸气来源则由八座ロ号舰本式三筒式水管锅炉提供;每座锅炉的运作压力为22千克力(2,157帕斯卡,313psi),运作温度则达300 °C(572 °F)。本级舰的设计极速为35节(65千米每小时;40英里每小时);舰上携带了2,163公吨(2,129长吨)的重油,故以18节(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速度行驶时的估计巡航距离可达6,300海里(11,700千米;7,200英里)。电力由三座发电功率为300千瓦特(400匹马力)的涡轮发电机与两座发电功率为200千瓦特(270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提供[10]。
武装
伊吹级的主要武装为十门装载于五座双联装炮塔内的三年式50倍径200毫米舰炮,舰体前方装载三座炮塔、舰体上层建筑后方搭载两座;炮塔自舰艏至舰艉依序编号为一号至五号。一号炮塔与二号炮塔位于同一层甲板上,而三号炮塔则以超射式布局安装于第二层甲板上[11]。主炮的最大俯角为−5°,最大仰角则为55°;射击的弹药重125.85千克(277.5英磅),炮口初速为每秒840公尺。当主炮升高至仰角45°时,其最大射程为29,400码(26,900米)[12];每门炮均备有128发炮弹[13]。次要武装则包含了八门装载于四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八九式127毫米防空炮[14];射击的弹药重23.45千克(51.7英磅),射击速率为每分钟8至14发,炮口初速达每秒700~725公尺;当仰升至45°时,其最大射程可达14,800米(16,200码),最大防空射程则为9,400米(30,800英尺)[15]。日本海军亦有计画为本级舰安装四座并列于烟囱的九六式25毫米双联装防空炮炮塔[14];其射击弹药重量为.25千克(0.55英磅),炮口初速达每秒900公尺;当仰升至50°角时,其最大射程达7,500米(8,202码),最大防空射程则为5,500米(18,000英尺)。不过,由于该炮的弹夹容量仅有15发,故有效射击速率仅有每分钟110~120发[16]。此外,舰桥上亦计划装载两挺九三式13.2毫米双联装防空机枪,每挺机枪的射击速率为每分钟2,000发[17]。
伊吹级计画搭载四座四联装610毫米(24英寸)九二式鱼雷发射管,舰身的左右舷各两座。该级舰使用九三式鱼雷,共备有24枚;其中16枚将预先装填于发射管内,另备有8枚备用鱼雷。每座联装发射管均设有快速装填装置,可于理想状况下协助船员在三至五分钟内重新装填备用鱼雷[18]。九三式鱼雷以压缩氧气做为动力来源,并有三段式速度设定:设定以48节(89千米每小时;55英里每小时)速度发射时,其射程为20,000米(22,000码);以40节(74千米每小时;46英里每小时)速度发射时,其射程为32,000米(35,000码);以最慢速的36节(67千米每小时;41英里每小时)速度发射时,其射程可达40,000米(44,000码)[19]。在伊吹号下水前,日本海军内部曾有提案将舰载机及其弹射器移除,改安装五座五联装零式鱼雷发射管;其中四座将以左右舷各两座的方式安装,另一座则安装于舰身中线上,但这项提案最终不了了之[20]。
射控、侦搜系统与舰载机
伊吹级重巡洋舰计画搭载两套九四式射控系统,其中一套安装于舰桥顶部,另一套则安装于烟囱后方;两套射控系统使用三具双像重叠测距仪所搜集的资讯进行弹道运算。三具测距仪的其中两具将安装于三号炮塔与四号炮塔上,而主测距仪则安装于舰桥上。此外,舰桥两侧还各装有一具九四式高角度引导仪,用于对八九式防空炮进行射击控制。每具引导仪均配有一具测距仪。25毫米防空炮的射击控制则由两具同样安装于舰桥两侧的九五式引导仪进行[21]。
舰上的早期预警则由安装于前桅杆的二式二号一型空中侦搜雷达负责。舰艏亦配有九三式水下听音系统。本级舰的设计可于烟囱与主桅杆间的平台上容纳三架舰载机,其分别为一架三人座零式水上侦察机与两架双人座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舰上亦装有两具弹射器,舰载机平台左右侧各一具。此外,舰上另备有四枚250千克(550英磅)炸弹供舰载机使用[22]。
装甲
伊吹级的装甲布局与最上级略有不同。水线装甲带自前方与后方炮塔下方的弹药库一路向下延伸至底部的双底结构上[注 1],且上部装甲向内倾斜20°以增强其对水平射入的炮弹的抵挡能力。在动力组件设施部分,其上部装甲厚达100毫米(3.9英寸),并逐渐减少至底部的30毫米(1.2英寸)。前方与后方动力组件的外侧均覆有一层厚105毫米(4.1英寸)的装甲与横向安装的水密舱壁。弹药库两侧的装甲厚140毫米(5.5英寸),但延伸至底部则仅有30毫米厚。弹药库本身则有厚达95—140毫米(3.7—5.5英寸)的水密舱壁保护。操纵设施与舵轮室的两侧以100毫米(3.9英寸)厚的装甲板覆盖,其前后两端则有50毫米(2.0英寸)厚的装甲保护[11]。
操纵设施与舵轮室上方的甲板装甲仅有30毫米(1.2英寸)厚。平面甲板装甲的厚度介于35—40毫米(1.4—1.6英寸)之间,而倾斜甲板的装甲则厚60毫米(2.4英寸)。司令塔的两侧各厚100毫米,其上层装甲则厚50毫米(2.0英寸)。主炮塔的全侧与上层装甲均仅厚25毫米(1.0英寸)。炮座装甲则介于25至100毫米(1.0至3.9英寸)不等。副炮的弹药吊篮有75至100毫米(3.0至3.9英寸)厚的装甲保护。烟囱的装甲厚70至95毫米(2.8至3.7英寸)。本级舰没有防鱼雷攻击的水密舱壁,主要原因是延伸至舰体底部的主装甲带取代了前者的功能[23]。
同级舰
作为《丸急计画》的一部分,日本海军于1941年11月下订伊吹级重巡洋舰。两艘舰于动工时均无舰名,仅以300号舰与301号舰称之;但前者于1943年4月5日获命名为“伊吹号”后者亦获命名为“鞍马号”[24]。
造船厂 | 动工 | 下水 | 备注 | 最终命运 | |
伊吹号 | 吴海军工厂[25] | 1942年4月24日[25] | 1943年5月21日[25] | 1943年12月改装为航空母舰[26] | 1946年9月22日拆解[26] |
鞍马号 | 长崎三菱造船所[25] | 1942年6月1日[25] | 1942年6月30日拆解[25] |
鞍马号在动工后不到一个月即遭拆解,为的是要腾出船架滑道以供天城号航空母舰建造之用;而后者则于1942年10月1日动工[27]。伊吹号的建造工程在其下水后于1943年7月间暂缓;不过当时日本海军对于该舰的命运并无共识。海军最终于同年8月25日决定将其移转至佐世保海军工厂,并改装为轻型航空母舰;但正式的改装工程一直要到12月21日未完成的舰体被拖往佐世保后才正式展开。该舰原先预计于隔年3月完工,但工程却延宕至同年8月。1945年3月16日,造舰工程中止以将资源挪用于建造更多小型潜艇;当时该舰已完成约80%。伊吹号最终于1946年11月22日至1947年8月1日间于佐世保遭拆解[28]。
参考资料
注释
- ^ 双底结构是造船工程上的一种设计,指的是船舰除了最外侧的主要船壳外,内部还有一层额外的壳层,其设计目的在于当外层船壳破裂时,内层的船壳可避免海水直接灌入船身。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般计画要领书”2页。
- ^ 2.0 2.1 “一般计画要领书”17页。
- ^ “一般计画要领书”21页。
- ^ 4.0 4.1 4.2 4.3 “一般计画要领书”4页。
- ^ “一般计画要领书”6页。
- ^ “一般计画要领书”16页。
- ^ 石桥孝夫“重巡伊吹型の概要”。
- ^ Lacroix and Wells, pp. 540–41, 543, 826
- ^ Jentschura, Jung and Mickel, p. 87
- ^ Lacroix and Wells, pp. 825–26
- ^ 11.0 11.1 Lacroix and Wells, p. 542
- ^ Campbell, pp. 185–86
- ^ Lacroix and Wells, p. 543
- ^ 14.0 14.1 Lacroix and Wells, p. 825
- ^ Campbell, pp. 192–93
- ^ Campbell, p. 200
- ^ Lacroix and Wells, pp. 543–44
- ^ Lacroix and Wells, pp. 248, 545
- ^ Campbell, p. 207
- ^ Lacroix and Wells, p. 545
- ^ Lacroix and Wells, pp. 468, 546–47
- ^ Lacroix and Wells, pp. 542, 545, 547
- ^ Lacroix and Wells, pp. 449, 452, 456, 463, 542
- ^ Lacroix and Wells, pp. 539–40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Lacroix and Wells, p. 824
- ^ 26.0 26.1 Lacroix and Wells, p. 541
- ^ Lacroix and Wells, p. 540
- ^ Lacroix and Wells, pp. 540–41
参考文献
英语来源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 Chesneau, Roger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0. ISBN 0-85177-146-7.
- Jentschura, Hansgeorg; Jung, Dieter; Mickel, Peter. War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9–1945. Annapolis: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77. ISBN 0-87021-893-X.
- Lacroix, Eric; Wells II, Linton.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23 September 2013]. ISBN 0-87021-311-3. OCLC 210798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 Eric Lacroix; Linton Wells II.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日语来源
- 雑志‘丸’编集部/编 (编). 写真日本の軍艦 第4巻 空母II. 光人社. 1989. ISBN 4-7698-0454-7.
- 雑志‘丸’编集部/编 (编). 写真 日本の軍艦 第7巻 重巡III. 光人社. 1990. ISBN 4-7698-0457-1.
- 阿部安雄. 最上型の防御計画.
- 丸スペシャル第124号 ‘戦时中の日本巡洋舰II’潮书房、1987年。
- 阿部安雄. マル4、マル急計画による重巡建造計画.
- 石桥孝夫. 重巡伊吹型の概要.
- “重巡洋舰 一般计画要领书 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