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纳吉·阿都拉萨/档案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移动请求存档

这个是地区用词差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0日 (一) 13:34 (UTC)
(+)支持,马来西亚人依据马来西亚译法很合理吧。—*hose"neru==Talk 2009年4月20日 (一) 17:18 (UTC)
(+)支持,无论条目创始人还是马来西亚官方译名都是后者。——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4月21日 (二) 02:15 (UTC)
(!)意见:原来条目的名称“纳贾卜·拉札克”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命名。马来西亚人多为穆斯林,其人名与同为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名类似,不过把阿拉伯字母换为拉丁字母罢了。“阿卜杜尔”(阿拉伯文中为“阿卜杜”)意为“仆人”,后面一定要跟真主的99个美名之一,意为“真主的仆人”(类似名称有“阿卜杜拉”、“阿卜杜-拉赫曼”、“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卜杜勒-迈吉德”等);“拉克”(不是“拉克”)意为“普施主”,就是真主的美名之一,故“阿卜杜尔·拉扎克”(或按马来西亚官方译名为“阿都拉萨”)一定要连在一起写,否则只写“拉扎克”的话就是自视为真主,大逆不道了。Najib无论如何都应该翻译为“纳吉布”(马来西亚官方译名“纳吉”)而不是“纳贾卜”,故现已移动到大陆官方译名纳吉布·阿卜杜尔·拉扎克,待稍后由管理员移动到马来西亚官方译名。——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4月21日 (二) 02:35 (UTC)
我认为没有必要。在条目中用地区词转换就好了。维基百科不是用来正名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22日 (三) 13:57 (UTC)
问题是条目创始人使用的就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译名,在没有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下应该尊重创始人的劳动成果。——苏州宇文宙武之太阳殿 ♨迎仙宫 ★尚书省 2009年4月23日 (四) 02:07 (UTC)
Done完成:并进行移动保护至2009年5月27日 (三) 03:06 (UTC)。--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27日 (一) 03:08 (UTC)

我发现此条目被人改得面目全非,希望维基百科能关注并封锁编辑,以及还原之前的文章。谢谢! >3令吉的午餐是事实吧?怎么会被删掉?媒体报纸都有报道。 >一个马来西亚的政治口号与其影响因该被加入。 >Bersih3.0游行改变马来西亚多年的国阵霸权,也让许多马来西亚人民意识到政治其实和本身是切身相关的事。

“华人海啸Chinese Tsunami”言论

国阵在2013年05月05日胜选后,首相纳吉就将大选反风归咎于“华人海啸”(Chinese Tsunami),既华人选票几乎流向民联三党,导致大选结果出现两极化。这番言论甚至为之后的所有煽动性言论提供了支持与后盾,甚至有分化族群的危险。

与前妻所生的孩子排序有误

请求已拒绝

纳吉布曾经历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为东古再纳东古依斯干达(Tengku Puteri Zainah Tengku Eskandar),来自吉兰丹皇室,1976年结婚。育有三名孩子:长子尼查(Mohd Nizar Najib)生于1978年、女儿诺利莎(Puteri Norlisa Najib)及儿子那兹付丁(Mohd Nazifuddin Najib)。1987年,纳吉布以妻子生重病无法履行责任为理由离婚。--124.13.1.85留言2016年12月16日 (五) 06:20 (UTC)

查英文维基,确为二儿子、三女儿,若有误请再提出。--A2093064#Talk 2016年12月18日 (日) 11:0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