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罔象,亦作“ 罔像 ”“魍象”。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

木石之怪一派说法是一种专食亡人肝脑的动物,出入于陵墓,而松柏可以使尸体避易,远离罔象的危害。据记载,秦始皇骊山陵上就种植大量的松柏。

水怪说

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蝄蜽,水之怪罔象,土之怪羵羊也。”[1]
  • 《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罔象。” 韦昭注:“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
  • 《庄子·达生》:“水有罔象。” 陆德明释文:“司马本作‘无伤’一云:水神名。
  • 后古借称为形容词水流宏大的样子。《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朱熹集注:“罔象,水盛貌。”

山怪说

  • 《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薛综注:“罔象,木石之怪。”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
  • 宋 梅尧臣 《送圣民学士知登州》诗:“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 《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其他

其他出现罔象名词有时是照义意解,虚妄之象意思。南朝·齐·张融 《答周颙书》:“但敷生灵以竦志,庶足下罔象以扪珠。”

道教指虚无之象,在道教丹法中又指出神开天窗时,思维意识活动处于相对静止,达到忘我的状态。《性命圭旨》:“罔象者,忘形之谓也”。晋支遁《咏怀诗》:“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又“迈度推卷舒,忘怀附罔象。”

另有同“ 象罔 ”一词的古书误用颠倒。《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罔象研究

汉代以前,夔、罔两是木石之怪,龙、罔象是水之怪。相较夔龙有具体的形象,罔两罔象偏向无形之怪。甚至有形容词的趋向:如象罔与影罔两。

也因为无形,所以不像夔龙被以文字与图像留存下来,而见于口述与仪式中。

汉初,各知识分子无不在作“文化重整”的工作,此时的罔象罔两偏向不分混用的状态,但到了东汉,罔两是颛顼的不肖子孙瘟疫、魍象则是食肝脑的墓圹之怪,而这两件事都是由方相氏执行的,这与先秦形象大相径庭的设定已基本底定。直到唐初都是,而且东渡日韩。至唐中期左右,方相氏式微,驱鬼除煞的工作转由锺馗。而瘟疫则是由其他人格神代之。罔象由厚葬的汉到薄葬的六朝,到唐代已不再被重视,只剩史书类书提及。罔两则在山林丘陵较多的东南山区继续以山林精怪的形象被传述,但罔两这个词已重新质变为魍魉,被并称魑魅魍魉,变成魅惑人心恶作剧等级的小鬼。跨过台湾海峡,在台湾与当地的矮灵融合变成魔神仔。

即,罔象罔两从各司其职的自然精怪形象,经历了罔象罔两不分,罔两瘟疫化,罔象丧葬化,最后在唐代,罔两变小鬼延续至今,罔象则随文化仪式与职掌对象的转变而随之式微,只剩极小块保留在史籍类书与地方文化,还有一部分宗教需求。

罔象(罔两)文化,表达出初民对自然环境的恐惧与敬畏,需要一个具体化的代称来指涉。水中有罔象(无伤),要小心不要靠近,类似的意思。它不是鬼、不是妖怪,而是“精怪”,是与自然同等存在,相对于人类的“怪”。而同样的精神与态度,因应时代转变,从木石与水这种自然环境的惧怕,变成疫病与丧葬,一种“可预防”“可有所作为”的二元对抗,从汉代的“重新定义”,再随着六朝隋唐这种“外来势力”的大混血、大洗牌,其实许多原本诗经楚辞的“古典时代”也陆续被取代了,罔象便是其一。

  1. ^ 孔子家语_简体 智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