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署
此条目形似新闻稿,或带有过度的宣传性语调。 (2019年11月28日) |
社会福利署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机构 | |
署长 | 李佩诗 |
副署长 | 黄燕仪(行政)
黄国进(服务) |
助理署长 | 陈德义、邹凤梅、梁庆权、关淑仪、翁应辉、叶巧瑜、马秀贞、梁绮莉、陈丽珠 |
部门资讯 | |
成立日期 | 1958年1月1日 |
所属部门 | 劳工及福利局 |
总部 | 香港香港岛湾仔皇后大道东213号胡忠大厦9楼 |
联络资讯 | |
网站 | www |
社会福利署(简称社署或社福署;英语: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缩写:SWD),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辖下的部门,专责管理社会福利等事务。现任社会福利署署长为李佩诗。
历史
社会福利署最初为华民政务司署的社会局,成立于1948年,负责救灾工作。1958年1月1日成为独立部门。
社会福利署原隶属卫生福利及食物局,2007年7月1日决策局重组后划入新成立的劳工及福利局。
架构
社会福利隔间辖共分科数个,选中新闻及公共关系组、策略规配组和研究及统计组隶属机构办事处,叧外数个分科分是临床心理服务科、安老服务科、家庭及儿童福利科、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科、津贴科、青年及感化服务科、行政科、财产科、人力资源处理科、资讯及科技科和社会保障科则分由两位副署长经理,叧每个分科各有一个助理署长协助。
社会福利署辖下分科外,社会福利署亦会根据个别需要,成立各类既咨询及法定委员会,以回应市民投诉。直至2009年,社会福利署各成立了数个委员,当中委员包含无薪工作发展、安老事务、科技技术专业领域及保护儿童等。
社会功能
社会福利署是一个为贫苦、残疾。智障、老、弱、妇、幼,露宿、吸毒、释囚、暴力及交通意外受害者等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福利救助服务的政府机构。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对社会福利署在稳定香港社会方面的重大贡献,仍缺乏足够认识。
社会福利署提供大致七个主要方面服务:
(1) 家庭及儿童福利
提供家庭危机支援、家暴处理、妇女庇护中心等综合家庭服务; 提供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包括虐儿,及儿童管养权争议的服务;寄养、领养服务;幼儿照顾服务,儿童院舍、儿童住宿照顾服务; 提供短期食物援助以及露宿者服务; 提供受助者临床心理服务。
(2) 社会保障
向失去经济来源的人发放综合援助金,给严重残疾人士及高龄人士提供津贴; 推行公共福利金计划下的长者生活津贴;执行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 ; 为灾民提供物资援助,发放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以及经济援助。
(3) 安老服务
提供长者综合家居照顾、家务助理服务; 提供受资助的安老院舍的资助宿位 ; 向安老院舍发牌; 长者咭计划 。
(4) 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
协助弱智、残疾人士发展体能、智慧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供康复医务社会服务;向吸毒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 包括: 为残疾、弱能儿童提供学前服务;为轻度智障儿童提供服务; 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习训练津贴; 为残疾成人提供职业训练及职业康复服务; 为智障成人、失明长者、肢体伤残成人、已离院的精神病康复者提供住宿服务;残疾儿童收容所,以及残疾成人紧急安置服务; 残疾精英运动员提供直接财政资助; 为吸毒者提供预防及戒毒康复服务。
(5) 违法者服务
协助违法者改过自新及重返社会; 提供感化及社会服务令综合服务 ; 推行监管释囚计划,并负责青少年罪犯评估专案小组的工作 ; 为更生人士提供辅导、小组活动、住宿服务、善后辅导服务及职业辅助。
(6) 社区发展
为市民提供社区工作及小组服务, 尤其着重照顾弱势社群的需要 ; 提供社区外展服务、个案辅导及小组工作服务,协助露宿者、精神病康复者及更生人士重投社会 。
(7) 青少年服务
提供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儿童及青年中心、外展社会工作服务及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人力资源
在2017-2018年度,社会福利署共有编制职位6,066 个。包括首长级职位26 个,非首长级职位6,040 个。
首长级人员包括署长,副署长2位,助理署长8位,首席主任2位,总临床心理学家,主任秘书,地区福利专员11位。
截至2018年3月31日,社会福利署员工按负责工作分,人数如下:
(1) 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员 1,938人
(2) 社会保障服务员 2,394人
(3) 安老服务员 341人
(4) 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员 866人
(5) 犯罪法者服务员 505人
(6) 社区发展服务员 4人
(7) 青少年服务员 18人
总服务人员 6,066人
历任社会福利署署长
- G. T. Rowe 巴琅(1957年—1966年)
- 陶雅礼(1966年—1968年)
- 贾赫(1968年[1][2] [3]署任)
- 鲁佐之(1968年[4][5]—1972年[6][7])
- 李福逑(1972年—1973年)
- 李春融(1974年—1981年)
- 程尚文(1981年—1983年)
- 湛保庶(1983年—1984年)
- 陈方安生(1984年—1987年)
- 黄钱其濂(1987年—1990年)
- 简德伦(1990年—1992年)
- 冼德勤(1992年—1996年)
- 梁建邦(1996年—2000年)
- 林郑月娥(2000年—2003年)
- 邓国威(2003年—2007年)
- 余志稳(2007年7月1日—2009年8月14日)
- 聂德权(2009年8月15日—2013年7月7日)
- 叶文娟(2013年7月8日—2019年10月8日)
- 梁松泰(2019年10月9日—2022年8月9日)
- 李佩诗(2022年8月10日)
历任社会福利署副署长(服务)
- 朱杨珀瑜
- 蒋庆华
- 冯伯欣
- 林嘉泰(2013年9月一2021年1月30日)(在任期间逝世)
- 陈德义(署理)(2021年1月30日一5月31日)
- 郭志良(2021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
- 黄国进 (2022年6月1日至今)
历任社会福利署副署长(行政)
综合援助金
“综援”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简称。综援计划的目的﹐是为那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人士提供安全网﹐以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综援金”就是俗称救济金。
“综援计划”和“公共福利金计划”是“社会保障计划”的两大基本项目。在2016-2017财政年度,社会福利署得到的645亿拨款中,71 % 即457亿用于社会保障。在2017-2018财政年度,社会保障开支将跃增至521亿。
在2016-2017财政年度,有23万6千多宗综援计划受助人。其中包括14万5千宗没有资产、没有谋生能力的老人,4万多宗健康欠佳失去收入的人士,以及单亲、低收入、失业人士。综援金惠及申请人的家庭成员,也即有几十万香港穷人靠综援金为生。
综援金大致包括三类内容﹕标准金、补助金(包括:长期个案补助金、单亲补助金 、社区生活补助金、交通补助金、院舍照顾补助金)以及特别津贴。视乎受助人具体情况决定发放内容。
由2023年2月1日起生效的标准金额,65岁以上的长者及健康欠佳人士为4,060元,家庭成员3,820元。65岁以下有谋生能力人士为2,855元。(2019年2月1日起长者综援年龄改为65岁;60-64岁申请属健全成人组别,可获就业支援补助金。)
综援金受助人必须是香港居民;或取得香港居民身份不少于一年;及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后,在香港总共居住满一年新移民。申请人必须通过入息及资产审查。为防止诈骗、隐瞒、漏报,因贪心而误蹈法网,审查非常严格认真,近乎苛刻。
综援金的申请手续必须在香港办理,申请人可亲自前往或用电话﹑传真﹑电邮或邮递方式提出申请﹐或由其他机构转介。在接到申请后﹐社会福利署会安排约见申请人和进行家访﹐以查核实际情况及所提供的资料。如资料齐全,4 星期内完成一切手续。一经批准,自申请日(或合格日,以较后者为准)起计的综援金,就直接拨入申请人账户。申请过程完全免费,如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于限期内通过申诉机制提出复核。
公共福利金
有别于服务赤贫、没有年龄限制的受助人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的“综援计划”,“公共福利金计划”是为严重残疾或年龄在65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现金津贴,以应付因严重残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别需要。
受惠对象的入息和资产略为放宽。严重残疾或年龄在70岁以上的香港居民,不设入息和资产限制。除长者生活津贴(包括广东计划及福建计划在内)的申请人之外,申请本计划下发放津贴的人士均无须接受经济状况调查。
“公共福利金计划”包括普通伤残津贴、高额伤残津贴、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广东计划及福建计划。
截至2017年5月,“公共福利金计划”处理85万个案,包括24万年龄在70岁以上的“生果金”高龄津贴;45万长者生活津贴;14万3千伤残津贴。
公共福利金计划的申请人必须已成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及在紧接申请日前连续居港最少一年。
(a)普通伤残津贴:现时每月金额为HK$2,005(12-64岁人士另加交通补助金HK$325)。
(b)高额伤残津贴:现时每月金额为HK$4,010(12-64岁人士另加交通补助金HK$325)。
(c)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年龄在70岁或以上。现时每月金额为HK$1,570。
(d)长者生活津贴:年龄在65岁或以上,收入及资产没有超过规定的限额,现时每月金额为HK$4,060。
(e)广东计划及福建计划:年龄65岁或以上,收入及资产没有超过规定的限额(只适用于长者生活津贴);及于领款期间继续分别在广东及福建居留;每月金额相等于高龄津贴或长者生活津贴。
携手扶弱基金
携手扶弱基金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于2005年香港施政报告中宣布设立二亿港元的基金。目的为推动社会福利界、商界和政府三方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扶助弱势社群[8]。
参考资料
- ^ 社會福利署長賈赫在扶輪會 暢論本港青年問題 須找機會栽培成才. 工商日报. 1968-07-05: 6 [2023-01-25].
- ^ 社會福利署長賈赫 在無綫電視討論 對婦女保障問題. 工商日报. 1968-08-06: 6 [2023-01-25].
- ^ 港府擴大防防衛部有計劃對付共黨. 工商晚报: 1. 1968-03-13.
- ^ 義務輔導員訓練班 二百餘人獲頒証書 今由社會署長魯佐之主持. 工商日报. 1968-10-05: 6 [2023-01-25].
- ^ 盲人昨續靜坐停工 魯佐之圖推卸責任 硬說改善待遇要求不當. 大公报. 1968-10-24: 4 [2023-01-25].
- ^ 英女皇元旦授勳名單公佈 高登簡悅強封爵士. 工商日报. 1972-01-01: 12 [2023-01-25].
- ^ 魯佐之署長卸任前表示 社會福利白皮書 五年計劃可修改. 工商日报. 1972-10-22: 10 [2023-01-25].
- ^ 二億元扶弱基金明春推出. 星岛日报. 2004-12-11 [2012-03-10] (中文(香港)).[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