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崔巨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崔巨伦(497年—530年),一名[1],字孝宗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官员。

生平

崔巨伦是崔逸遗腹子[2],自幼成为孤儿,长大后博览经书史籍,善写文章有武艺,为魏宣武帝元恪担任挽郎,出任冀州镇北府墨曹参军太尉记室参军[3][4]

崔巨伦的叔叔崔楷担任殷州刺史时,崔巨伦随之担任后将军长史、北道别将。崔巨伦在殷州被葛荣的军队擒获,仍收敛死者抚恤众人,被贼寇视做义士。葛荣听说崔巨伦的才干和名气,想任用他为黄门侍郎,崔巨伦心中感到厌恶。到五月五日(527年6月19日),葛荣会集官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于是说:“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崔巨伦用这种方式自我隐藏才能,免于被葛荣授予官职。不久,崔巨伦暗中结交敢死之士,趁夜南逃,遭遇葛荣军队的流动骑兵数百人,崔巨伦的同行者害怕不能逃脱。崔巨伦说:“宁可向南进一寸死,岂能向北退一尺生。”就欺骗贼人说:“我奉敕令而行。”贼人不信,共同点火来看敕令。火未点燃,崔巨伦亲手砍杀葛荣军的头目,其他人也奋力击杀,杀伤了数十人,葛荣军四散奔逃,崔巨伦等人得到数匹马而离去。夜晚昏暗迷路,只有望着佛塔的门辨别方向前行。崔巨伦回到洛阳后,朝廷嘉奖他,任命崔巨伦持节、别将北伐。当初,崔楷刚死时,崔巨伦仓促之间为崔楷下葬,丧仪都不完备,到这时候便将崔楷遗体偷运出来改葬,并将崔楷的家属偷偷带回,很快崔巨伦出任国子博士[5][4]

魏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崔巨伦出任假节中坚将军东濮阳郡太守,署理征虏将军、别将。当时黄河以北时纷乱梗阻,士族官员躲避贼寇,大多逃到东濮阳郡,当地年成歉收饥荒困乏,崔巨伦倾尽所有资产抚恤他们,一心加以保全,受到舆论的推崇。元颢攻入洛阳后,崔巨伦占据本郡不顺从,将元颢任命的西兖州刺史裴粲赶走[6][7]。魏孝庄帝回洛阳后,任命崔巨伦代理西兖州刺史,封渔阳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崔巨伦不久又加光禄大夫永安三年(530年),崔巨伦去世,虚岁三十四[2][8][9]

家族

父母

姐妹

夫人

  • 李叔婉,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北魏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濮阳文静伯李宪第三女[12]

儿子

  • 崔子武,东魏怀州卫军府录事参军、渔阳县男

通婚关系

参考资料

  1. ^ 毛远明校注.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第7册》. 北京: 线装书局. 2008年12月: 二一七—二二一. ISBN 7-80106-947-1 (中文(繁体)). 
  2. ^ 2.0 2.1 罗新|崔巨伦其人. 澎湃新闻. [202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3.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子巨伦,字孝宗。幼孤,及长,历涉经史,有文学武艺。以世宗挽郎,除冀州镇北府墨曹参军、太尉记室参军。
  4. ^ 4.0 4.1 《北史·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子巨伦,字孝宗,幼孤。及长,历涉经史,有文学武艺。叔楷为殷州,巨伦仍为长史、北道别将。在州陷贼,敛恤存亡,为贼所义。葛荣闻其才名,欲用为黄门郎,巨伦心恶之。至五月五日,会集官僚,令巨伦赠诗。巨伦乃曰:“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喘吐舌。”以此自晦,获免。结死士,夜中南走,逢贼,俱恐不济。巨伦曰:“宁南死一寸,岂北生一尺!”便欺贼曰:“吾受敕而行。”贼爇火观敕,火未然。巨伦手刃贼十馀人,贼乃四溃,得马数匹。夜阴失道,唯看佛塔户而行。到洛阳,持节别将北讨。初,楷丧之始,巨伦收殡仓卒,事不周固;至是遂偷路改殡,并窃家口以归。寻授国子博士。
  5.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叔楷为殷州,巨伦仍为长史、北道别将。在州陷贼,敛恤亡存,为贼所义。葛荣闻其才名,欲用为黄门侍郎。巨伦心恶之。至五月五日,会集官僚,令巨伦赋诗,巨伦乃曰:“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以此自晦,获免。未几,潜结死士数人,夜中南走,逢贼游骑数百,俱恐不济。巨伦曰:“宁南死一寸,岂北生一尺也!”便欺贼曰:“吾受敕而行。”贼不信,共爇火观敕。火未然,巨伦手刃贼帅,馀人因与奋击,杀伤数十人,贼乃四溃,得马数匹而去。夜阴失道,惟看佛塔户而行。到洛,朝廷嘉之,授持节、别将北讨。初,楷丧之始,巨伦收殡仓卒,事不周固,至是遂偷路改殡,并窃家口以归。寻授国子博士。
  6. ^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后元颢入洛,以粲为西兖州刺史。寻为濮阳太守崔巨伦所逐,弃州入嵩高山。
  7. ^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元颢入洛,以粲为西兖州刺史,寻为濮阳太守崔巨伦所逐,弃州入嵩高山。
  8.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庄帝即位,假节、中坚将军、东濮阳太守,假征虏将军、别将。时河北纷梗,人士避贼,多住郡界,岁俭饥乏,巨伦倾资赡恤,务相全济,时类高之。元颢入洛,据郡不从。庄帝还宫,行西兖州事,封渔阳县开国男,邑二百户,寻除光禄大夫。三年卒,时年四十四。
  9. ^ 《北史·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庄帝即位,除东濮阳太守。时河北纷梗,人避贼,多入郡界,岁俭饥乏,巨伦倾资赡恤,务相全济。时类高之。元颢入洛,据郡不从,庄帝还宫,封渔阳县男。后除光禄大夫。卒,子子武袭。
  10. ^ 陶钧,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收藏家》 (06期), 2012年, (06期): 25–34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河北赞皇县北魏李翼夫妇墓》, 《考古》 (第12期), 2015年, (第12期): 25–34 [201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12.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尚书令仪同三司文静李公墓志铭”君讳宪,字仲轨,赵国柏仁人也。自姬水开原,商丘肇构,或以感梦垂范,或以非道无名。世复公侯,门兼将相。长澜写而不竭,”□叶布而弥芳。大父太尉宣公。位隆庶尹,功高列辟,故已流美笙镛,图烈尊鼎。考安南使君。陪游博望,侍讲金华,惠民辟国,”□存旧老。公禀川岳之秀气,资辰昴之上灵。琬琰积而成德,珪璋达而为宝。仪制瑰华,音神秀彻,仁惠由已,孝友自天。言为”□的,行成规矩,业备齐韩,辞兼郑卫。落落有千刃之姿,堂堂成万夫之目。初在庚寅,遘家多难,事切赵孤,获全鲁保。有容汲”□,□义忘身,慕程婴之高范,怀李善之忠节,恩斯鞠我,同群虎狼。虽事穷人迹,而年周天道。忠而为戮,卒逢宽政,遗薪复荷,”□□还兴。年十有二,为秘书内小。投刺公卿,拊尘街巷,等伟器之倾坐,同璧人之移市。高皇深加宠异,礼秩稍增,及尔同”□□而不逮。年十七,继立为濮阳侯,寻除散骑侍郎。既德随年上,亦位逐恩隆,入参帷席,出倍舆辇,绸缪枢禁,左右生光。属”养礼云及,念切闾井,始露丹衿,终回白日。乃除建威将军赵郡内史。怀组下车,衣绣从政,化同春气,泽侔时雨,枳棘靡遗,灌”蒲自息。非直广陵兴颂。襄阳作歌而已。及将巡五岭,亲御六师,慕府上寮,事归佥属。乃征为大将军长史,寻除吏部郎中。以”忧去任。复征为太子中庶子。公孝思天至,羸顿过人,屡表求哀,久不获命。既而一人在天,百官总己,司辖朝端,任殊往日。”征为尚书左丞。复固辞不起。后除骁骑将军尚书左丞,未拜,乃除吏部郎中。经综流品,抑扬雅俗,草菜自尽,隐屈无遗。转司”徒左长史,守河南尹。外家贵臣,旧难为治,而水火兼行,韦弦具举,曾未期月,风化有成。狱犴萧条,桴鼓虚置。邵公流称于前,”音徽不远;子华垂誉于后,芳尘在目。出为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左将军兖州刺史。先之简惠,重以廉平,缝掖相趋,弦歌”成韵,风动云行,无思不偃。褰帷从事,远未为匹;露衮酬庸,讵云能拟。既而萋斐内构,瘢疵外成,反顾三河,龙门日远。未动终”穷之叹,故绝行乐之辞。酌醴焚枯,高□古昔。以诗赋为锦绮,用经典为膏腴。处常待终,不从流俗,阖门靖轨,十载于兹。既体”中庸,时来不逆。乃为光禄大夫,银章青绶。属西戎滑序,猬起狼顾,玉石靡分,芝藋同尽,陆海神皋,化为巢窟。自非政同豹产,”谋协方邵,无以作镇陵辅,式遏艰虞。加安西将军,以本官作雍州事。未几,征为抚军将军,七兵尚书。龙渊砺而渝明,江海酌”而难竭。台阁不理,于此有归。转镇东将军。于时长蛇荐食,凭陵南鄙,孤亭远戍,所在到县。徐州刺史元法僧窃邑与贿,策名”境外。朝廷乃眷东顾,日昊忘?,以公为征东将军东讨都督。清济河如拾遗,举彭沛于覆手。皆奇闻并立,声实俱行。所以役”未逾时而功不世出。寻除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梁氏举吴越之众,堙桐柏之流。刀斗”沸于堞下,艕歌起于城上,负户而汲,易子而炊,□□丸积,势若棋累。国家经营内难,非遑外图,故载离寒暑,而终于沦陷。吴”人雅挹风概,义而还之。乃盘水牦缨,自拘司败。虽蘗异人生,而祸从地出。知与不知,莫不衔涕。时年五十八。惟公志识贞远,”器扃淹峻。昭冥不改其节,风雨无异其音。耕道猎德,枕仁藉义。熹怒不形于色,得丧俱遣于怀。不谄不骄,无怨无悔,资仁成”勇,移孝为忠,周于御己,达于从政,故以德秀生民,声动天下。而报善无征,云亡奄及,道消遂往,逝水不归,运开追复,幽泉已”闭。乃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尚书令仪同三司,谥曰文静,礼也。虽复赐地城傍,”陪陵有托,思乡动梦,归本成礼。越以元象元年十二月廿四日合葬于旧墓。昔胡公有铭棺之义,熙伯著书版之辞,故敬述”徽范,贻诸长世。其铭曰:”岩岩秀岭,浩浩丰原,既称世禄,亦号儒门。扬风上绪,播美来昆,文武不坠,风俗犹存。此德山川,资明象纬,道虽日损,学乃□”费。非齿而尊,舍爵而贵,艺贯邹鲁,声传梁魏。抟风上运,骧首高驰,终年四转,卒岁三移。高冠岌岌,骈组陆离,回顾敌齿,傍望”肩随。牧州典郡,化成期月,来仪少阳,实应佥曰。官方务本,动为功伐,东建旌麾,南专𫓧钺。方期难老,永作栋梁,逶迤衮职,邦”家之光。斯望既舛,如何彼仓,老少有恸,朝野悲凉。葬等反周,魂同思沛,风翼归幰,云承还盖。鷩冕加荣,龙旗追会,泉门长掩,”芳尘永壒。”夫人河间邢氏。父肃,州主簿。”长子希远,字景冲,州主簿,少丧。子长钧,字孝友,开府参军事。第二子希宗,字景玄,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出后(下残)”第三子希仁,字景山,辅国将军中书侍郎。第四子骞,字景让,散骑常侍中军将军殷州大中正。”第五子希礼,字景节,征虏将军司空咨议修起居注。”长女长辉,适龙骧将军营州刺史安平男博陵崔仲哲。父秉,司徒静穆公。第二女仲仪,适冀州司马勃海高(下残)”侍御史。第三女叔婉,适兖州刺史渔阳县开国男博陵崔臣。父逸,廷尉卿。第四女季嫔,适司空公安乐王(下残)”铨尚书左仆射武康王。第五女稚媛,适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荧阳郑道邕。父琼,青州刺史。”希远妻广平宋氏。父弁,吏部尚书。孙祖牧,字翁伯,太尉外兵参军。长钧妻河南元氏。父孟和,司空公。(下残)”谭亮,开府参军事。第二孙谭德。第三孙摩诃。第四孙毗罗。孙女迎男。”希宗妻博陵崔氏。父楷,仪同三司。孙祖昇,字孝举,司徒参军事。第二孙祖勋,字孝谋。孙女祖猗,适安(下残)”希仁妻博陵崔氏。父孝芬,仪同三司。孙伽利。第二孙黄父。”骞妻范阳卢氏。父文翼,开府咨议。孙女宝信。”希礼妻范阳卢氏。父文符,正员郎。孙僧藏。”祖牧息白石,僧德。女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