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滑铁卢车站
其他名称 | 伦敦滑铁卢 London Waterloo | ||||
---|---|---|---|---|---|
位置 | 兰贝斯区 兰贝斯 | ||||
地理坐标 | 51°30′11″N 0°06′48″W / 51.5031°N 0.1132°W(WGS84) | ||||
运营者 | 英国国营铁路公司 | ||||
车站构造 | |||||
换乘方式 | 滑铁卢 [2] 滑铁卢东 堤岸 | ||||
自行车停放设施 | Yes – 3号出口对面 | ||||
无障碍车站 | [1] | ||||
站台 | 24 | ||||
其他信息 | |||||
车站代码 | WAT | ||||
历史 | |||||
原先管辖机构 | 伦敦及西南铁路 | ||||
合并前所属机构 | 伦敦及西南铁路 | ||||
合并后所属机构 | 南部铁路公司 | ||||
营运信息 | |||||
国家铁路各年度乘客量 | |||||
2011年-12年 | ▲ 94.046 百万[3] | ||||
换乘数 | ▲ 9.489 百万[3] | ||||
2012年-13年 | ▲ 95.937 百万[3] | ||||
换乘数 | ▼ 9.389 百万[3] | ||||
2013年-14年 | ▲ 98.443 百万[3] | ||||
换乘数 | ▲ 10.017 百万[3] | ||||
2014年-15年 | ▲ 99.201 百万[3] | ||||
换乘数 | ▲ 10.188 百万[3] | ||||
2015年-16年 | ▼ 99.148 百万[3] | ||||
换乘数 | ▼ 6.098 百万[3] | ||||
重要事件 | |||||
1848年7月11日[4] | 启用 | ||||
服务 | |||||
收费区 | 1 | ||||
洗手间设施 | Yes | ||||
车站列表 | |||||
外部链接 | |||||
| |||||
|
滑铁卢站(英语:Waterloo station,/ˌwɔːtərˈluː/)[5]是英国国铁的伦敦车站群之一,位于兰贝斯区的滑铁卢地区、邻近泰晤士河的南岸[6]。此站又称为“伦敦滑铁卢”站(London Waterloo)[7],并与同名伦敦地铁车站连接,同时与东南主线的另一国铁车站滑铁卢东站相邻。
滑铁卢主线车站是全英国19个由英国国营铁路公司管理的车站之一[8],而车站复合位于伦敦第1收费区。此站是西南主线的东端终点站,并开行前往英国西南部城市如埃普瑟姆、沃金、吉尔福德、雷丁、贝辛斯托克、朴次茅斯、南安普敦、索尔兹伯里、伯恩茅斯、普尔、韦茅斯和埃克塞特的列车。此处第一个铁路车站于1848年启用,现时的结构自1922年开始使用。车站的胜利拱门是II级登录建筑[9]。
在2015至2016年度期间,滑铁卢站的乘客量接近1亿,成为英国按乘客量最繁忙的铁路车站[10]。滑铁卢站本身是欧洲第15繁忙[11]、世界第91繁忙的铁路车站[12]。然而若算上国铁换乘、地铁站与滑铁卢东站,整个交通枢纽在2015/2016财政年度接待了2.11亿名乘客(不包括地铁内换乘)。如此一来,滑铁卢站便成为欧洲最繁忙的交通枢纽[13]。此外,此车站拥有英国最多站台和最大的面积(但距此站只有4英里的克拉珀姆交汇列车停靠次数最多。[14])。
此站在1994年至2007年间一直是欧洲之星国际列车的伦敦终点站,后欧洲之星的有关服务转移至圣潘克拉斯国际车站。
历史
以伦敦城为目标
1848年7月11日,伦敦及西南铁路在现址开设“滑铁卢桥站”(取名自邻近泰晤士河的滑铁卢桥),当日主线由九榆延伸通车。车站犹如沼泽地上的一系列拱门,由威廉·铁特设计[15]。然而此站无法成为贯通式车站,以开行列车前往伦敦城。1886年车站改名为较为大众所认知的“滑铁卢站”,该名称甚至在车站更名前已经出现在部分伦敦及西南铁路的时刻表上。
扩展
泰晤士河南岸一带的主线铁路 | |||||||||||||||||||||||||||||||||||||||||||||||||||||||||||||||||||||||||||||||||||||||||||||||||||||||||||||||||||||||||||||||||||||||||||||||||||||||||||||||||||||||||||||||||||||||||||||||||||||||||
---|---|---|---|---|---|---|---|---|---|---|---|---|---|---|---|---|---|---|---|---|---|---|---|---|---|---|---|---|---|---|---|---|---|---|---|---|---|---|---|---|---|---|---|---|---|---|---|---|---|---|---|---|---|---|---|---|---|---|---|---|---|---|---|---|---|---|---|---|---|---|---|---|---|---|---|---|---|---|---|---|---|---|---|---|---|---|---|---|---|---|---|---|---|---|---|---|---|---|---|---|---|---|---|---|---|---|---|---|---|---|---|---|---|---|---|---|---|---|---|---|---|---|---|---|---|---|---|---|---|---|---|---|---|---|---|---|---|---|---|---|---|---|---|---|---|---|---|---|---|---|---|---|---|---|---|---|---|---|---|---|---|---|---|---|---|---|---|---|---|---|---|---|---|---|---|---|---|---|---|---|---|---|---|---|---|---|---|---|---|---|---|---|---|---|---|---|---|---|---|---|---|
| |||||||||||||||||||||||||||||||||||||||||||||||||||||||||||||||||||||||||||||||||||||||||||||||||||||||||||||||||||||||||||||||||||||||||||||||||||||||||||||||||||||||||||||||||||||||||||||||||||||||||
伦敦及西南铁路在19世纪的目标是将其主线铁路东延至伦敦城,因此不愿在滑铁卢兴建一个专门的大型铁路终点站。然而随着交通和乘客量继续增长,公司也定期扩建车站,分别在1854、1860、1869、1875、1878和1885年分别进行扩建。每一次的长远计划都视扩建为临时的,直至滑铁卢成为贯通式车站,因此这些扩建都只是在旁边加建和在现在建筑附近兴建而不是整体建筑计划的一部分。
这导致车站出现越来越多问题。增建其他站台时,原初1848年的车站被认为是“中央车站”。新的站台还有自己的名称:1878年加建的两个近郊铁路站台称为“塞浦路斯车站”,而1885年兴建的6个由温莎线使用的站台则称为“喀土穆车站”。这些站中站均设有自己的售票厅、出租车招呼站以及街道上的入口,以及前往车站其他部分的通道,但指示并非十分清楚。
到了1899年滑铁卢站已经设有16个站台,但只有10个站台编号。这是因为站台位于车站的不同部分,或者不同楼层的站台造成号码重复导致[16]。一条较少使用的铁路线甚至跨过主大厅,通过车站大楼的拱廊,连接东南铁路的较小型车站(现为滑铁卢东站),轨道几乎与滑铁卢车站的轨道垂直。而乘客亦多被这种布局混淆,并将这两个相邻的车站统称为“滑铁卢车站”。
这个复合造成的混淆成为19世纪末作家和音乐厅漫画的笑话,包括杰罗姆·克拉普卡·杰罗姆的《三人同舟》(参见下面)。
重建
到了1890年代末,伦敦及西南铁路承认主线铁路无法直达伦敦城。于是在1898年,公司开设了滑铁卢及城市铁路,是一条地下铁路,并直接来往滑铁卢和伦敦城内,使用城市及南伦敦铁路8年前使用的技术来兴建。这令公司终于可以开办直达伦敦城的铁路服务(虽然需要在滑铁卢车站的地面铁路换乘地下线路)。滑铁卢自此确定继续成为终点站,却连同旧站一同被公众取笑,于是伦敦及西南铁路决定将此站全面重建。
1899年发出了重建工程的法律许可,而地面工程和清除贫民窟的工作一直持续至1904年,终点站的正式工程才开始。新车站分阶段启用,首五个新站台在1910年开放。工程师J·W·贾科姆-胡德和阿尔弗雷德·韦克斯·斯鲁姆普尔负责设计屋顶和站台,而杰姆斯·罗伯·史科特则设计了办公室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程断续地进行,而新车站在1922年启用,设有21个站台和长近800英尺的大厅。新站包括一个大型花窗玻璃窗,在主道路入口顶端显示伦敦及西南铁路公司的标志。该标志由腰线包围,而腰线上刻有每个铁路列车停靠的郡(腰线至今仍然存在)。这些特征在设计时仍予以保留。不过,车站启用之时,1921年铁路法案已经通过,并对伦敦及西南铁路表示独立关注,也标志着公司倒闭的开始[17]。主要的行人入口胜利拱门(即5号出口),纪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逝世的公司职员。此胜利拱门亦由杰姆斯·罗伯·史科特设计。二战期间对车站造成相当大的损坏,并需要大规模维修,但并无对车站配置进行明显改动。
此外,滑铁卢亦一度设有一条分支前往伦敦墓地公司专门设立的伦敦墓地车站,每日一班殡葬列车以每个棺材2/6的价钱送往布鲁克伍德公墓。该站在二战期间毁损[18]。
滑铁卢车站的拥有权与许多英国铁路车站一样转交其他公司接手。在1923年重组后交由南方铁路,之后在1948年国有化成为英国铁路旗下车站。在英国铁路下,此站属于南部地区。在作为南部地区一部分期间,全国铁路网络进行许多电气化工程,而英国铁路最后一列蒸汽列车就是从滑铁卢开出。车站的管理权属于同样隶属英国铁路的东南网络。英国铁路私有化后,拥有权和管理权在1994年4月交由Railtrack管理,但在2002年再转交英国国营铁路公司[19]。
欧洲之星
滑铁卢国际车站分配到20和21号站台的位置,由1994年11月起至2007年11月都是欧洲之星来往巴黎和布鲁塞尔国际列车的伦敦终点站。工程需要移除车站该侧两个拱门在带着“南方铁路”传说的装饰砖石。这些砖石在威廉·麦阿尔派恩爵士的霍利丘博物馆重新竖立。威廉·麦阿尔派恩的公司负责兴建滑铁卢国际车站。滑铁卢国际车站在1号高速铁路通车、欧洲之星服务转移至新的圣潘克拉斯车站后关闭[20],旧滑铁卢国际车站的拥有权则交由BRB (Residuary) Ltd.管理[21]。
意外事故
- 1913年10月25日,两列乘客列车在滑铁卢互通立交相撞,三人死亡[22]。
- 1960年6月3日,一列由两个4COR电力动车组緛成的空车冲越信号灯,并与一列开往多塞特郡韦茅斯的蒸汽机车客车侧面相撞,部分乘客受轻伤[23]。
- 1961年4月11日,一列电力动车组冲越信号灯并与一列蒸汽机车迎头相撞,一死十五伤[24]。
- 2000年3月10日,由于车长的失误,一列乘客列车与5号站台的空车相撞,导致35人受伤[25]。
车站设施
滑铁卢的主要交通交通枢纽包括滑铁卢车站、滑铁卢东站、滑铁卢地铁站(包括开往银行站的滑铁卢及城市线,非正式地称为“排水”(The Drain))以及几个巴士站。站厅设有超过130个自动检票口,另外下方的地铁还有27个[26]。
滑铁卢车站与滑铁卢东站设有高层行人道,跨过滑铁卢路,使用过去铁路的连接路廊修建。
伦敦水上交通运营来往邻近的伦敦眼码头和节日码头的渡轮服务[27]。
主大厅的中央设有一个大型四面的时钟,并成为传统的会合地点[28]。
零售阳台
英国国营铁路公司在大厅的1楼兴建了一个几乎有全站长度的阳台[29]。计划的目的是希望提供18个新的零售空间和一个香槟酒吧,减少大厅的拥挤,以及增设来往滑铁卢和滑铁卢东行人道的自动扶梯以改善滑铁卢东站的可达度。大厅的零售和餐饮店被拆除,以提供更多流动空间。1楼的办公室改为额外的零售和餐饮空间。工程在2012年7月完工,耗资2500万英镑[30][31][32]。
警察局
滑铁卢在胜利拱门设有一个由来已久的英国交通警察分局,占有3个单位的空间。虽然相对挤迫,但直至1990年代末有超过40个警员在此驻守[33]。在滑铁卢的欧洲之星终点站关闭以后[34],警察局在2009年2月关闭[35],现铁路车站的警政则改由里程滑铁卢车站几码远、位于福尔摩尔斯台的新“内伦敦警局”管辖[36]。直至2010年7月,滑铁卢的邻里警察团包括1个督察、1个警官、2个警员、特别警员以及13个警察社区支援官[37]。这个建制在滑铁卢引入“邻里枢纽团”以后大幅增加,也包括负责管理伦敦地铁的警察驻守。
接驳交通
伦敦公交1、4、26、59、68、76、77、139、168、171、172、176、188、211、243、341、381、507、521、RV1、X68路以及夜间线路N1、N68、N76、N171、N343、N381路经停此站[38]。部分巴士停靠位于滑铁卢路、车站侧边的巴士站,其他则在天尼森路,里程胜利拱门有一段短里程。这些巴士站取代过去在下层(滑铁卢路)的旧巴士站,而现时该处已经成为零售店和前往地铁的扩建后的入口。
服务
滑铁卢主站
铁路车站复合的主要部分又称为“滑铁卢主站”(Waterloo Main)或者直接称为滑铁卢。这是前往英国南海岸和英格兰西南部列车的伦敦终点站。滑铁卢车站有22个终点站站台使用中。过去的国际车站20号站台在2014年5月成为滑铁卢主站的一部分,而21和22号站台则在同年10月加入滑铁卢主站。车站由英国国营铁路公司管理,而所有列车都是西南列车负责运营[39]。
滑铁卢国际车站
滑铁卢国际车站由1994年起至2007年为止是欧洲之星国际列车的终点站[40],而该年起欧洲之星转移至圣潘克拉斯车站新的国际站台[41]。滑铁卢国际车站的5个站台编号为20至24号。
滑铁卢东站
与主线车站相邻的贯通式车站是为“滑铁卢东站”,是东南主线前往伦敦、抵达查令十字车站终点站前的最后一站。滑铁卢东站设有4个站台,站台编号按字母而非数字排序,以免两站职员混淆。滑铁卢东站与主线车站完全分开管理。停靠滑铁卢东站列车将继续开往伦敦东南、肯特郡以及部分东萨塞克斯郡。截至2008年所有定期铁路服务都是由东南铁路公司运营(南方铁路受东南主线伦敦桥以西的容量限制而停止开往查令十字的列车)。
滑铁卢地铁站
滑铁卢站设有贝克卢线、银禧线、北线(查令十字支线)以及滑铁卢及城市线服务[42]。
滑铁卢及城市线现在仅于工作日运营[43],主要服务在伦敦城金融城工作的通勤者。
未来
站台延长计划
为了增加西南列车前往滑铁卢的近郊铁路载客量,一直有计划将列车长度由8节增至10节。因此需要延长站台以停靠更长的列车,尤其是1至4号站台。技术上相当复杂,而且意味着需要重置大量的轨道的转辙器。西南列车又指其需要连接至少3个已经停用的20至24号站台(参见下面)。至于进一步的计划则视乎政府的决定,而西南列车指政府有决定前不会订购更长的列车[44]。2016年5月,西南列车宣布自2017年8月起,1至4号站台将延长以容纳新的10节英国铁路707型电力动车组列车运营[45]。但由于西南列车的专营权于2017年结束,所以这项工作现在由西南铁路公司继续进行。但由于有更便宜的列车,使用列车将会更改为英国铁路701型电力动车组,而707型便会租借给东南铁路。
旧国际站台
自从滑铁卢将欧洲之星服务转移至圣潘克拉斯车站以后,滑铁卢国际车站的旧欧洲之星站台20至24号站台再未有使用。由于滑铁卢车站受到严重容量问题影响,因此出现了将旧国际车站改为本地使用的计划。2008年12月开始进行20号站台改建提供西南列车近郊铁路服务的准备工程,包括拆除一些设备,如海关控制设施等,估计花费5万至10万英镑[46]。然而将余下的站台继续改建的计划却因将进一步改变车站结构而延误。
计划因延误完工日期而备受批评[47]。2009年英国运输部确认英国国营铁路公司将在车站发展“高端输出规范”,并预计站台将在关闭7年后的2014年重开[48]。在信息自由的要求下,当局指直至2010年末维护停用站台的费用为410万英镑[44]。
2011年12月,西南列车确认20号站台将在2014年重开,服务来往雷丁、温莎、斯坦斯和豪恩斯洛的列车[49]。这些地区将使用10节西南列车翻新的列车以及旧盖特威克快线列车[50]。20号站台在2014年5月重开,并可途经19号站台前往,而21和22号站台则在2014年10月跨过旧欧洲之星入口前往站台的楼梯完工后启用[51][52]。
2010年7月4日至2011年1月2日期间,两个停用站台举办了戏剧表演《铁路儿童》,由E·内斯比特主导。观众则坐在实际铁路轨道的两边。戏剧包括使用蒸汽机车与其中一节由1970年代电影的原初客车重联(由柴油机车推进)。此表演曾在约克大英铁路博物馆举办两场夏季表演后大受好评,因而移师伦敦举行[53]。
希思罗机场连线
滑铁卢车站本来预计成为计划中希斯罗机场轨道铁路服务的中央伦敦终点站。这项计划由希思罗机场控股公司(BAA)推广,设想兴建一条支线由史坦斯途经滑铁卢-雷丁线前往希斯罗机场,建立由机场直达滑铁卢、沃金和吉尔福德的铁路服务。机场轨道当初预计在2015年启用,但在2011年间机场控股公司已经放弃计划[54]。然而在2011年10月,旺兹沃思议会重新计划称为Airtrack-Lite,提供由滑铁卢前往希斯罗的列车,并途经同一条由史坦斯前往希斯罗的支线,然而将使用改道或分支现有的服务,以确保通过铁路道口的列车不会过多。BAA的早期计划将开行许多列车通过铁路道口,触发争议,居民关注铁路道口将因列车过多而长期关闭,汽车和行人无法通行[55]。
3号横贯铁路
3号横贯铁路,由前伦敦城长肯·利文斯通和鲍里斯·约翰逊支持的一项计划,包括兴建一条全长4公里、连接尤斯顿车站和滑铁卢的地下段隧道,将西岸主线走廊以及往南的铁路服务连接起来[56]。然而,3号横贯铁路是非正式的计划,而且不在横贯伦敦铁路连接有限公司的宽免内(亦不如2号横贯铁路般保障)。
南横贯铁路计划
2016年4月末有一项私人计划以恢复伦敦桥至滑铁卢的铁路连接[57][58]。
大众文化
车站取名自邻近的滑铁卢桥,其名又取自滑铁卢战役,该桥通车时刚好是战争的两周年[59][60]。
1990年代滑铁卢车站当选为欧洲之星列车服务的英国终点站后,巴黎一名市政咨询弗洛朗·隆格皮(Florent Longuepée)向英国首相致函要求车站更名,称乘搭欧洲之星抵达伦敦时提供滑铁卢将钩起法国人拿破仑被击败的回忆而感到不满[61]。巴黎也有对应的车站名称:奥斯特里茨车站以奥斯特里茨战役命名,是拿破仑最重要的胜利之一(对俄罗斯和奥地利的胜利)。
书籍
在1889年杰罗姆·克拉普卡·杰罗姆的小说《三人同舟》,主角在车站花费了相当时间企图找到开往泰晤士河畔金斯顿的列车。他们和各个铁路职员谈过,却各自给出互相矛盾的信息后,他们最终贿赂列车车长将列车开到他们的目的地[62]。
在1889年罗伯特·刘易斯·史蒂文森以及莱德·奥斯本的小说《错误之盒》内,大部分滑稽的设定都围绕着两个误送至滑铁卢车站的盒子,以及主角尝试取回盒子的诸多故事。
在1897年H·G·威尔士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出现了甚少使用而且消失许久、连接站厅前往滑铁卢东站的轨道[63]。
电影
- 车站是约翰·施莱辛格在1961年纪录片《终点站》的主题[64]。
- 1970年英国交通电影《高峰时段》包括若干在车站的场景。
- 宝莱坞电影《夏夜狂舞》(2007年)主要都在滑铁卢车站进行拍摄,故事设定为两个人等待乘客抵达车站。
艺术
车站两个最著名的图片是两张南方铁路海报“滑铁卢车站-战争”(Waterloo Station – War)以及“滑铁卢车站-和平”(Waterloo Station – Peace),由海伦·麦基在车站1948年百周年纪念时绘制。两张图片显示数百个繁忙的乘客,站在相当的位置和做着相同的动作,但改变了衣服和角色。这些预备草图在1939年至1942年间绘制[65]。
1981年,英国蚬壳委托在蚬壳出口上方海报位置展示艺术品,该位置是由蚬壳的最主要对手埃克森获得。巨型帆布长26英尺高10英尺。受托绘制壁画的艺术家是简·博伊特[66],是一名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的毕业生。艺术品标题为“替代的世代”(The Generation of Alternatives),由大卫·简塔文、约翰·皮伯和基利恩·艾雷斯等一系列的艺术家评审选定,并在执行时期进行检视,并由每日通过滑铁卢车站的25万人观看6个月,包括通过所谓蚬壳出口前往壳牌中心和壳牌麦斯大楼的英国蚬壳职员。委员会组织约翰·科利尔指,计划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是“绘画在滑铁卢通勤者眼前创作时他们的喜悦和兴趣。获得了我们希望引起兴趣和娱乐的位置。而放置于乘客头顶上方的壁画似乎很适合。”[67]。安装期间英国广播公司Nationwide对艺术家和车站旁观者进行了访问[68]。
其他车站内著名的绘画包括巨型1967年特伦斯·库尼奥的作品,成为大英铁路博物馆的收藏品[69]。2004年大厅放置了他的铜像,由菲利普·杰克逊进行雕刻[70]。
音乐
图片
-
胜利拱门,车站的主入口
-
2010年10月滑铁卢站厅,兴建零售阳台前
-
15和16号站台向西望
-
一张1910年铁路清理屋在滑铁卢附近线路的地图。注意滑铁卢和滑铁卢东的连接线
参考资料
- ^ London and South East (PDF). National Rail Enquiries. National Rail. 2006-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1-01).
- ^ Out of Station Interchanges (Microsoft Excel).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1-05 [2011-08-0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Station usage estimates. Rail statistics. Office of Rail Regulation. 注意:各年度之间的统计方法可能不尽相同。
- ^ The Railway Agent and Station Agent: 20.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ailway Agents. September 1898: 72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 ^ Macmillan Dictionary.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 ^ Stations Run by Network Rail. Network Rail. [200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 ^ Station facilities for London Waterloo. National Rail Enquiries. [201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 ^ Commercial information. Our Stations. London: Network Rail. April 2014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0).
- ^ WATERLOO STATION (Victory Arch). Historic England.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尼克·皮戈特 (编). Waterloo still London's busiest station [伦敦滑铁卢车站仍是伦敦最繁忙的火车站]. 铁路学刊 (英国 林肯郡 霍恩卡斯尔). 2012年6月, 第158卷 (总第1334期): 第6页. ISSN 0033-8923. OCLC 2254878 (英国英语).
- ^ Saint-Lazare Terminus des mécontents: La deuxième gare d'Europe. Le Monde (Paris). 2009-02-08 (法语).
- ^ More Countries Join the New List of 100 Busiest Train Stations, Japan Still Claims 82 of Them.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 ^ London Waterloo set to become first European transport terminal to reach 200 million annual passengers. The Independent. 2015-12-28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 ^ Office of Rail Regulation, Station Usage Estimates 2011–12
- ^ 'York Roa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rvey of London: volume 23: Lambeth: South Bank and Vauxhall (1951), pp. 40–44.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09.
- ^ Biddle, Gordon. Victorian Stations. Newton Abbot: David & Charles. 1973: 109. ISBN 0-7153-5949-5.
- ^ 17.0 17.1 Marsden, Colin J. This Is Waterloo. London: Ian Allan. 1981: 2,3. ISBN 978-0-7110-1115-1.
- ^ HistoryPlace.com.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 ^ London Waterloo. Network Rail.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 ^ Eurostar says goodbye to waterloo international. Eurostar. 2007-11-13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9).
- ^ BRB (Residuary) Ltd has been abolished. GOV.UK. 2013-09-30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Kidner, R. W. The South Eastern and Chatham Railway. Tarrant Hinton: The Oakwood Press. 1977: 19 [1963].
- ^ Moody, G. T. Southern Electric 1909–1979 Fifth. Shepperton: Ian Allan Ltd. 1979: 147 [1957]. ISBN 0 7110 0924 4.
- ^ Earnshaw, Alan. Trains in Trouble: Vol. 7. Penryn: Atlantic Books. 1991: 40. ISBN 0-906899-50-8.
- ^ Report 02/2017 Collision at Plymouth station 3 April 2016 (PDF). Rail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Branch. para 110. [2016-02-13].
- ^ Waterloo Station ATG Installation. BPR Architects.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9).
over 130 automated ticket gates on the concourse and an additional 27 in the subway below
- ^ Map and information 2016/17 (PDF). London River Services.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21).
- ^ The People's War. BBC. [201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7).
- ^ Waterloo Station map (PDF). Network Rail. [2017-05-09].[永久失效链接]
- ^ Work starts at Waterloo Station to create 20,000 sq ft of new retail space (新闻稿). Network Rail. 2011-04-15 [2011-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9).
- ^ More space for Waterloo commuters as first stage of redevelopment completes (新闻稿). Network Rail. 2012-05-29 [2012-08-03].[永久失效链接]
- ^ Waterloo Station's new 220m balcony opens to reduce congestion in time for Olympic Games (新闻稿). Network Rail. 2012-07-17 [201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8).
- ^ Jones, Trevor; Newburn, Tim. Private security and public policing. Oxford: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8: 127. ISBN 0-19-826569-7.
- ^ Forest, James J.F. Homeland Security: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254. ISBN 0-275-98771-X.
- ^ New police base next to Waterloo Station. London SE1 community website. 2009-02-26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 ^ Google Maps. Google Maps. [201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8).
- ^ Waterloo Neighbourhood Policing Te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itish Transport Police.
- ^ BUSES NEARBY.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South West Trains (PDF). South West Trains. [2017-05-09].[永久失效链接]
- ^ Waterloo International: 1994-2007. London: Guardian Unlimited. 2007-11-13 [200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 St Pancras Eurostar service opens. BBC News. 2007-11-14 [200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0).
- ^ Tube map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4).
- ^ Gillham, reporting AGM 13 February 1906
- ^ 44.0 44.1 10-car SWT hangs in balance. Modern Railways (London). December 2010: 52.
- ^ South West Trains unveils £800m improvement programme at Waterloo.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8-year wait till commuters can use all Waterloo Eurostar platforms. London SE1 community website. 2007-12-01 [200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4).
- ^ Waterloo International terminal platform reopening delayed. London SE1 community website. 2008-10-21 [200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3).
- ^ Waugh, Paul. Delayed: platforms for Waterloo commuters will not arrive until 2014.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9-09-10 [200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7).
- ^ London Waterloo's one-time Eurostar platforms to be returned to use. The Guardian. 2016-03-23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 ^ London commuters to benefit from longer peak time trains (新闻稿). South West Trains. 2011-12-23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 ^ First significant step in re-opening Waterloo International. South West Trains.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2).
- ^ Waterloo Platforms 21 & 22. Southern Electric Group. [2015-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Gritten, David. The Railway Children: weepie that will never run out of steam.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0-06-29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9).
- ^ Heathrow Airtrack. BAA. [2010-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7).
- ^ New Airtrack plan to connect Heathrow (新闻稿). Wandsworth Council. 2011-10-28 [2012-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5).
- ^ Hansford, Mark. Livingstone backs plans for two more Crossrails. New Civil Engineer (London). 2011-05-12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7).
- ^ New Southern Crossrail to make Guildford commuters lives easier. Eagle Radio News. 2016-04-19 [2016-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4).
- ^ London Waterloo £5bn revamp proposal suggests 'through' station link to London Bridge. getSurrey. 2016-04-20 [2016-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0).
- ^ Mayor of London: Waterloo Opportunity Area Planning Framework (PDF). 2007-10-26 [2010-11-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27).
Named after the Battle of Waterloo...
- ^ The Opening of Waterloo Bridge. [201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3).
"The first Waterloo Bridge, designed by John Rennie, was opened by the Prince Regent amid much pageantry on 18 June 1817, the second anniversary of the battle it commemorated.")
- ^ UK Waterloo insult to French visitors. London: BBC News. 1998-11-06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4).
- ^ Jerome, Jerome K. Three men in a boat. Project Gutenberg. 1889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9).
- ^ Wells, Herbert George. 14 – In London. The War of the Worlds. fourmilab.ch. 1897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7).
- ^ Terminus (1961). IMDb.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 ^ The Watercolours + Works on Paper Fair: The evolution of Helen McKie's iconic post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Jane Boyd biography.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 The New Standard, 11 June 1981; SUKO News January 1981
- ^ Jane Boyd interview: BBC Nationwide July 1981.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Moving Waterloo Station. National Railway Museum. 2010-07-22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 ^ Statue of Terence Cuneo, Waterloo Station. London Borough of Lambeth. 2004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1).
- ^ Maginnis, Tom. Waterloo Sunset. Allmusic. [2009-11-27].[失效链接]
延伸阅读
- Fareham, J., 2013. The History of Waterloo Station, Bretwalda Books. ISBN 190909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