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rthurLau1997/存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 这是我的个人存档页面,用于个人存档。本页面及其可能的附属页面中,除了这部分以外的内容可能不会提供除了汉语之外的其他语言。

英国 This is the page for my personal archives on Wikimedia projects. Other parts of this page and pages may attached may not provides you any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我的用户讨论页外我写的一些论述性质内容的存档

2017年

2017-09-18|页面存废讨论:User:Psersaber

(○)保留

  • 0 首先声明,本人在本存废讨论中将尽可能保持中立态度。尽管在此事中我不是第三方,但是在本讨论中我将尽可能保持中立态度,就事论事。之所以由我来写这些内容,是因为他本人刚刚加入编辑,对维基百科的方针、指引、源代码编辑模式都不熟悉,因此很难胜任此事。尽管由我来写,我所写的内容也会尽可能保持中立,他本人也不会在内容违规的情况下坚持保留内容。
    此人是我引进维基百科编辑者行列的。如他文中所述,我们在现实中确实认识。该用户页内容全部由他编写,由于他刚刚加入,因此与他先前编写的其他内容一样,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指引。他也有告知我在他的用户页文章中提到了我。
  • 1 相关适用方针
    1.1 根据维基百科:删除方针维基百科:快速删除方针,本用户页不属于删除理由中的任何一项。
    1.1.1 本文只是一篇自我介绍,它没有宣传性质,因为该自我介绍中所有可能被认为有宣传性质的内容都不具有任何宣传价值:因为对于这些内容他并没有提供任何详细信息,不仅联系方式没有提供,连“城市”这样的信息都没有提供。
    1.1.2 根据维基百科:删除方针-“或许不需要提交删除的条目问题”章节,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应当是“直接向该用户说明,如果没有作用,再回来这里。”且同一章节下有这样的内容:“不要把将需要很多功夫进行编辑的文章删除,而应该把他们列在值得关注的页面中。或者添加一个警告,例如“中立性有争议”。”这篇文章是花了功夫编写的,这毋庸置疑。并且他已经在他所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贡献了不少内容,如果本文提删,对一个并非故意违反方针的新手来说显然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因此这样做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1.2 本文是否符合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是博客、网站空间提供者、社交网络或追思网站”的条文的确存在问题,但是此处应当解释的是,这些自我介绍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并不过分的自我介绍(比如说他如何加入维基百科、他的知识范围等),一部分在未来将要甚至现在就已经与他在维基百科上的贡献相关。比如说文内提供了内部链接的跆拳道FPS咖啡师转笔使命召唤等。因此明确界定这些内容是无关的也是不合适的。但是很显然的是,这些内容是否符合本方针的条文的确存在争议,这可能也是您提删本文的主要原因。我将尽快告知他此事,并引导他将这些内容改写以符合方针要求,同时尽可能保留文章初衷,包括尽可能保留其中介绍他可能贡献的领域的功能。这并不容易,但我们将尽力。这一点所述的问题显然不必要通过提删的方式来解决,无论如何他都可以将他的用户页进行修改以符合方针的要求。他显然会了解您的初衷可能只是提醒他修改这些内容,并且他也会这样做。感谢您的提醒。
  • 2 建议:既然您也会在用户讨论页留言提醒,那么请允许我建议您处理此类问题时直接在用户讨论页进行留言而尽量避免直接提存废讨论。因为直接提删用户页本身较为不友好,尤其是对不熟悉相关事项的新手来说可能过于严苛。同时,维基百科:删除方针中也有“直接向该用户说明,如果没有作用,再回来这里。”的条文。
  • 3 最后感谢您提醒他此事,也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贡献。如果您经常进行反破坏工作,请允许我向您致以敬意。
    欢迎各位前辈赐教,我将不胜感激。我们也会与诸位一道继续努力。

此致,
ArthurLau1997留言) 2017年9月18日 (一) 19:20 (UTC) 敬上。

2017-10-16|页面存废讨论:2017年10月6日福岛近海地震 (23时56分)2017年10月6日福岛近海地震 (17时00分)

  • (○)快速保留:感谢各位阁下对站务和维护的贡献,感谢内容贡献者和地震专题的贡献。上文已经谈了很多关于专业技术层面的理据,我在这里仅补充方针指引方面的理据:

1. 根据WP:快速删除方针,这两个条目无疑义不属于任何一种情况。

2. WP:删除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提删理由中,这两篇条目不符合其中任何一种情况,这两篇条目也未有违反WP:NOT。如果没有已经明确规定的理据,那么就需要说明提请存废讨论的理据。而提请的理据为WP:关注度,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指引。

3. 根据WP:关注度

3.1 WP:关注度不符合关注度指引的条目章节中说:
3.2 同一章节中:

显然,提删者没有说明和(或)以其他证明其关注度的方式。并且最明显的是这个条目确保关注度模板已挂上足够长(至少30日)的时间了吗?显然没有。

4. 根据维基百科:快速保留

所以本提案符合快速保留的标准,因为至少提删时提出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本案中支持删除的人士始终引以为据的《维基百科:关注度》中,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有明确说明:“确保关注度模板已挂上足够长(至少30日)的时间”,因此,此种不合理已经非常显著。

5. 在下敬请各位阁下注意:

关注度这种东西很难有强制性标准这是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它是指引而非方针。在本案例中,文章主要贡献者显然没有违反规定。他/她们怎么没有“尝试遵守指引”呢?如果没有的话,补充来源、向坚持不符合关注度甚至坚持提删的各位阁下解释是什么?即便有与指引内容有违之处,指引之所以为指引,“最好仍要以常识判断是否合适,有时例外是适用的。”这句话是干什么的呢?如果列位阁下认为他/她们没有“以常识判断是否合适”,那么上方给出的理据又是什么呢?

以上。敬请诸位自省,是谁在违反方针指引。

此致,ArthurLau1997留言) 2017年10月15日 (日) 17:09 (UTC) 敬上。

2018年

2018-01-03|于当前的破坏页面存废讨论提交的对页面蔡湘宜的CSD G11理据

(~)補充:发回CSD G11,请求管理员复核,理由如下:
1、根据CSD G11的定义:“明显的广告宣传页面,或只有相关人物或团体的联系方法的页面。”其中“广告宣传”四个字链接到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这个章节说明了什么算作宣传。“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章节已经明确指出“维基百科拒绝宣传。因此,请勿于维基百科:作自我宣传。维基百科极不鼓励用户撰写条目去介绍自己或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切记维基百科之中对所有条目要求一视同仁,此等要求包括维持中立。而在介绍自己或者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时,要做到此等要求则可能极为困难。另外,本站亦不接受在条目内加入大量自传来源或链接。”因此可以判定本页面是明显的广告宣传页面。
2、CSD G11的补充说明中要求我们确认以下两点:(1)“页面只收宣传之用,并须完全重写才能贴合百科全书要求。”:本页的内容在下以为的确只收宣传之用,百科不是这样写的。而且在下在谷歌中搜索关于此人的内容时发现,关于她的很多重要内容,例如童年经历等一概未提,除了基本信息之外只介绍了演艺经历。如果要形成一篇合格的百科条目,即便现存的内容可能保留,整个文章也很可能需要重写。(2)“即便该页面具有宣传情况,除非您可以非常确定该页面创建仅为广告宣传而建。”:除了基本信息之外,只写自己的演艺经历、歌词作品,而且这些全部都是正面内容,然后文章末尾还给了两个她自己所参与创作的作品的YouTube视频链接,这够明显了吧。
3、Antigng君说“用户加入的内容部分可供查证”,烦请各位看一下文中提供的来源能够支持的文章内容有哪些。我检查了文中提供的来源,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仅有“《流氓学生》(又名:好孩子)”这句话、《伴嫁》和《幸福的代价》是她参与的作品这三处内容可以由提供的来源证明,其他都没有了,很多关键内容全部都没有提供来源支持,这恐怕不能算作“可供查证”。
理据如上,故重新提报CSD,希望管理员复核。谢谢。

2018-05-10|于维基百科:管理员解任投票/Techyan/第2次的反对票及对于该票回应内容的回应

(-)反对解任,理由如下:

1User:金牌雄鹰所言,他的说话风格有改进空间,做事有时候欠周详,但是我不认为他的不足已经不能让他继续任职管理员。私以为他的解任并不利于中文维基百科。希望他以此为契机做出改进,并能继续做出贡献。

1.1 从2016年年初至今,他和其他几位维基人开始带领重整大陆社群,努力恢复秩序。虽然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一步步地都走过了。至今我们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多场线下聚会;在线上对新手的指导、教学、培训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事情,我们(包括Techyan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成本,这一点但凡与我们接触较多的维基人都是清楚的。我们高兴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维基百科的编者行列,他们向社群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积蓄了中文维基长远发展的潜力。试问一些支持解任的管理员,阁下为大陆的维基发展做了什么?

1.2 他熟悉业务。同时,他还曾自己与QQ邮箱方面协商解决了不少用户因维基账户绑定QQ邮箱导致的收不到通知邮件的问题。试问一些支持解任的管理员,阁下有多久没做反破坏了,阁下遇到这样的技术问题,愿意亲自去跟第三方机构沟通吗?

1.3 他有的时候确实没有按照要求的流程办事,这确实需要改进,但是有些操作,最终证明是正确的。我本人支持并且欣赏逻辑清晰、办事严谨的管理员,但是有些时候需要另一种风格的管理员来进行操作。留有几名鹰派管理员,私以为是无害的。


2 某些人认为做出来了一个能拿来说事的数据挖掘,然后不仅翻以前的事,往后也一直挂在嘴边。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分析。

2.1 我们暂且假定计算的过程都是正确的,先来看这些解读计算结果而得出的结论。

结论一:WMC成员投票行为与非WMC成员投票行为不同。这一条结论没有问题,我们因理念、志趣相投而加入本用户组,而非人群中随机挑选组成,有所不同实属正常。

结论二:WMC成员投票行为与非WMC成员简体中文用户投票行为不同。这一对比是荒谬、无意义的。对此只能重申,不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结论三:WMC不代表所有简体中文用户。WMC从未强行代表过所有简体中文用户,WMC只代表WMC。以上三个结论单看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某些人以此来暗示其他结论的春秋笔法

结论四:WMC的推广在2017年没有对编辑数量或社群讨论产生统计上显著的改善。此结论显然是有问题的,正确的表述应是:仅从2017年的编辑次数、Wikipedia名字空间编辑次数方面对比上,看不出WMC对编辑数量或社群讨论产生了统计上显著的改善。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WMC对社群的贡献远超出单单2017年的编辑次数和WP空间编辑次数这两项数据所能显示。QQ群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群内还有很多新手没有来得及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编辑、成为自动确认用户、及至参与维基百科的站内讨论,但我们已经成功地经营建立了维基百科QQ群生态,维基百科站内也会因此而持续地受惠。

2.2 下面,再返回来审视一番得出结论的过程上有没有出问题。

2.2.1 采样:对2017年的所有人事投票中的支持/反对票进行了采样。试问,是以什么标准采样?为什么有必要采样而不是采用全部数据集?不消说采样方式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巨甚,对于非均匀数据集而言,不同的采样方式还会影响相关性判定结果。

2.2.2 特征选择:没有数据的特征编码为0。请明确回答这些是否意味着是中立票,如果不是,还会包括什么。

2.2.3 主成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的理由是什么?能否保证主成分分析适用于当前数据集?主成分是假定主要影响因素为线性的,请证明此因素为线性。主成分分析是否适用于当前数据集应该使用较大验证集验证其适用性,而这样的验证集我们认为不存在,或不足。主成分分析确实是非监督性学习,无论运行多少次结果当然都是一样的,但这根本无法说明该方法对于本数据集有效。

2.2.4 随机假设模拟:请动用常识思考:随机投票是否是正常投票?进而,将实际投票情况和随机投票做对比有何意义?正常的投票选择本身就不是投硬币一般随机的;一个候选人优秀,当然支持的就多,反对的就少。只有没受过教育,什么都不懂的人,投票才是随机化的。WMC成员能够投出随机性小的票,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同大多数维基人一样,受过良好的维基百科推广教育,并能够作出他们认为正确的判断。

2.2.5 逻辑回归分析:如果主成分分析都不适用,还何谈主成分1和主成分2呢?

2.2.6 数据量问题:2017年人事任免案共35起,去掉6起本人拒绝提名的案子,1起以”还不是时候”为由取消的案子,6起以“雪球法则”关闭的投票,则只剩下22起。由是该统计只能是针对这22起的一个分析;按元维基上页面最早版本时间为准,WMC成立于2017年6月12日,真正能用的数据又更少了,仅仅10起。数据量可以说小得可怜,假设下一次投票有一半人投反对票,这个模型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统计学只保证是很可能接近真实的结论,即便结果是显著,也有一定概率是错误的;随着数据量的增多,判断的错误概率也会降低,样本量太小就得出结论,则是数据挖掘领域的大忌,实在贻笑大方。而某些人就敢借此得出结论称“WMC成员在人事投票中,如何如何,投票行为与WMC成员身份显著相关,且判断错误概率是万分之一”,是极其荒唐和不负责任的。


3 如一些支持解任的维基人所言,Techyan确实有不足。一个行为没有什么可指摘的人也不会被弹劾。但是若谈黑历史,我想我们是不缺素材的,在这些黑历史中,Techyan的恐怕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以下仅举一例。

2018年2月28日,向来十分罕见的基金会行动时隔不到三个月再次被动用,WMFOffice对介绍中文维基百科一名富有争议性的管理员AddisWang的条目执行了基金会行动:页面永久白纸保护,仅限自动确认用户创建。这个条目先前曾由中文维基百科的管理员KOKUYO创建,为其树碑立传;这个条目先后被创建过几次,均经中文维基百科的站务处理程序删除。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次行动着实让人不解:参与这个条目的编者,很多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动确认用户的门槛,其中不乏持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也并非常有匿名用户破坏性创建此条目,那么此次基金会行动为何发生?为何本地站务处理系统已经可以、并且可预见的未来也足以解决的琐碎至此的事务,却惊动了下辖上千子维基计划的基金会,并由基金会方面采取行动?


这是我反对解任的理由。当然无论我说什么,该反对的还是会反对,有些人一定会说我的理由是不对的。对此我只能说,请便。--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5月10日 (四) 09:56 (UTC)

  1. (:)回應
    结论 1 “由于无从得知用户确切区域,因此需要以使用简体中文作为用户地域的代理变量。此分析表明,WMC成员投票倾向不是使用简体中文造成的。由于数据不明任何更确切的断言是不负责任的。欢迎阁下提供更好的标签以确定WMC是否代表大陆用户。”
    上文已经说过,我们从没强行代表过别人,WMC只代表WMC。我们因理念、志趣相投而加入本用户组,而非人群中随机挑选组成,因此不论WMC成员的投票倾向与非WMC简体中文用户、非WMC大陆用户是否相同,这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结论 2 “平均编辑量是活跃程度最直接的指标。贵组织所谓的“推广”没有产生可观测的效果:WMC成员没有提高条目编辑量、亦未降低Wikipedia名字空间“饱食终日”的行为。欢迎阁下提供贵组织推广的量化指标以确定推广效果。”
    关于具体量化的标准我认为可以讨论。但是有些现象是明显的:QQ群人数规模的增长显而易见;通过QQ群和线下聚会,不少新人进入了编者行列。这都是对维基发展的贡献。当然,这不是统计学分析,因此仅作参考。
    方法 1 “半自动脚本收集签名数据,之后与投票页面核对。”
    根据您的回答,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采样操作,因此建议称作数据采集以避免误会。
    方法 2 “任何非支持票、非反对票的数据皆编码为0。”
    编码为0的数据中是否含有非投票留言?收集中立票和非投票留言的意义是什么?
    方法 3 “主成分分析作为降维工具时仅用于寻找低维空间下的映射,对数据本身份布并无假设。此特性尤其适用于探索分析。应当注意的是,处理非线性数据时,主成分分析对映射的效果无保证。WMC成员的投票特征也可在非线性降维方法中找到。”
    仅仅凭两张图表,私以为并不能说明问题:
    3.1 为什么要选用核PCA、Isomap?
    3.2 使用这些方法之后的效果也需要解释;判断误差是多少,如何验证?
    方法 4“‘只有没受过教育,什么都不懂的人,投票才是随机化的。’对于无证据的断言不予评价。”
    完全随机化代表着对投哪个选项没有偏向。比如说从三个表观完全相同黑色的盒子中选一个里面装有钱的,选择的时候只能从外表观看。让一群人来选,选完之后就会呈现完全随机化。因为没有信息,对哪个盒子里面有钱一无所知。请问投票用户对候选人一无所知吗?如果随机化的投票结果是自然情况,请证明。如果没有证明,对比从何而来?
    方法 6 “本分析旨在挖掘隐变量,WMC成立时间与数据是否可用无关。目前在下有计划加入与往年投票对比。就2018年已有人事投票情况,请阁下考虑加入这些数据是否是符合WMC最佳利益。”
    6.1 加上了2018年的数据,数据量也并没有本质改变。
    6.2 数据就是数据,如果统计数据还要考虑利益,将徒增不可靠度。--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5月12日 (六) 11:37 (UTC)

2018-08-30|对U:胡葡萄我2018年8月的RFA中询问的关于有志于科研的高三学生如何准备本科学习的回复

问题如下:

回复如下:

首先允许我再次感谢您和Cohaf君在RFA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感激不尽。是否担任管理员对我来说主要是贡献方式的区别而已,而贡献我还是会继续下去,这是比较肯定的。鉴于RFA结果尚未定论,我就在此回复您了,不论投票是否继续。

  1. 基于您的描述,您将入读哪所大学应当还未确定,因此我给您的第一条建议是,充分利用考前的时间,让自己能够进入满意的大学、满意的系科。如果有意从事科研工作,尤其是理科的科研工作,您所在的平台提供给您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平台资源不仅意味着那些对理科研究至关重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还意味着您所在的大学、在此供职的教学科研人员所拥有的学术关系等等。同时,更好的大学能够让您接触到更高水平的人,不仅指您的老师,也包括您周围的同学,我相信他们能够让您更加优秀。另外,一个更好的大学意味着您所在的环境有更高的管理水平,高管理水平会让您的大学生活多一些愉快和方便,少一些麻烦。因此,争取能让自己进入满意的大学和系科,这是我首先想到的事情。
  2. 选择领域。我不清楚香港的大学录取程序,不知选择就读专业在何时,因此这一项建议的具体操作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您想要从事一个您可能要毕生(或者若干年)为之付出精力和时间的事业,那么我建议您选择之时审慎,请充分评估各种相关因素之后作出决定。这些因素可能包括:自己是否擅长、是否感兴趣、此项事业的意义、工作机会 收入和待遇等、从事此项事业后家庭和个人生活能够多大程度上兼顾,等等。如果您在若干年(甚至数十年)后仍然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无误的,那么我觉得就可以说您做出的这个选择是成功的。
  3. 下面几项建议可能并不是需要您现在做的,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可能会用到。首先是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内容,就是认真学习,尤其是专业课。对于那些支持性的基础课(比如说普通化学之于生命科学专业),我个人的意见是也应该认真学,不过这一点存在一些争议,所以就不多说了。
  4.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哪里是您希望继续深造或者研究的切入点,那么建议多了解这部分内容。比如说您可以和您的老师交流,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等等。一般来说,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都是原创研究论文,在初步接触某研究领域的时候如果想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可以去找一些综述论文或者相关书籍。至于您是香港学生(以及Cohaf君是新加坡学生),因此我觉得可以充分相信您的英文阅读能力,大量查阅SCI论文应该不成问题。另外引述大陆某知名大学的生物学霸Panzer VI-II传授给我的经验,谷歌学术+Sci-Hub,终极解决之道也。当然了,如果您也是研究生命科学-医学领域,NCBI也是个好东西。
  5. 关于学术报告会。本港(以及新加坡)高校水平普遍都比较高,所以学术报告会肯定比较多,我相信报告的学者水平通常也很高。与您专业领域相关的,我推荐您去听。有些特别好的学术报告与我的课程有冲突时我曾请假去听。参加这类会议的意义主要在于扩展自己所接触的学术研究的范围。有些上课可能没有提到或者一带而过,且您也没有特别关注的研究方向,您可能会在学术报告会上听到。学术报告会上讲到的经常会涉及演讲者自己研究工作中的前沿内容,而且演讲学者水平一般都不错,所以说听一听这类报告有利于扩展视野和思路。而且这类学术报告会一般都设有提问环节。
  6. 如果您的专业是需要较多地跟实验室打交道的,那么我推荐您早点进实验室。当然了注意安全就行(参见此文)。因为越早去,您掌握基本操作就越早;或者说同样的时间内,越早去实验室,您掌握的操作就越多、越熟练。在您开始您自己的研究的时候,您就会发现这些提前准备的意义。当然了,就我自己的专业而言,“早点进实验室”的时候多半是观察别人在做什么以及做做打杂一类的事情(至于具体怎样帮忙,因实验室不同而不同),也有可能会允许你自己养养细胞、小鼠之类。

目前我能想到的基本上就是这些,在下所见未必全面也未必精当,权且给您做参考吧。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您可以再通过讨论页留言、电邮甚至即时通讯软件(可能需要讨论一下使用什么平台我们都方便)等方式联系我。祝愿您升学顺利,前途坦荡。加油。--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8月30日 (四) 15:17 (UTC)

2018-09-09|于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屈原蟲的反对票及对于该票回应内容的回应

  1. 本来在下一直不想在此选举中表态,因为以我对候选人的认知,我不表态是对候选人最友好的。但是现在请恕我(-)反对,因为候选人不仅不适任,而且我认为我不能再保持沉默。为何不适任,Why not?下面一一解释。
    1. 处事和沟通的态度。候选人在本RFA中对多数反对自己的意见都有表态,其中多处过度回应,甚至非常明确的回答/处理错误仍然执意辩解,不止一次其他用户指出这样做不妥,但是仍然继续。以我所见,候选人在本RFA中遇到与其他用户意见不同时未保持文明和耐心的沟通态度,诸如“你问我“IP用户需要编辑审核”的问题,但又推出本人没有“辨认傀儡的功夫”,中间的思路,我无法理解。”“何以带出“往往我们需要与其他维基用户核查员接触”?然后对答案不满意,中间的思路可以说明一下吗?”、在他人的意见内打上{{fact}}等行为,这简直是RFA候选人沟通态度的反面教材。Cohaf是一位站务水平相当高的志愿者,他给您提出建议后,您选择为自己辩解并且说看到我的RFA答辩“从他的回答风格,ArthurLau1997 应该算是较圆滑的人吧。”,这令我大吃一惊,并且阁下是否意识到这有人身攻击之嫌?仅仅从这些我就完全可以说,恕我不能认为候选人的处事和沟通态度适合担任管理员,或者毫无疑问地,非常不适合。
    2. 业务水平。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特别寻找了,可以说例证俯拾即是。仅举几个例子。
      1. 阁下对亨利·帕德的处理Special:diff/50860446,即便是找不到资料,您如果看到此条目对应的众多语言版本(wikidata:Special:diff/725569571,并请注意此操作早于交存废讨论操作),并且知晓WP:DP“删除应该是最后的选择”的原则,阁下选择关注度提报都是可以理解的,而阁下选择了交存废讨论。这实在不妥。【后面解释删除线原因】
      2. 阁下对康震的快速删除提报Special:diff/50305588,即便您不是大陆人不了解康震教授,按照CSD G11的明确要求:“(1)明显的广告宣传页面,或只有相关人物或团体的联系方法的页面。(2)页面只收宣传之用,并须完全重写才能贴合百科全书要求。(3)即便该页面具有宣传情况,除非您可以非常确定该页面创建仅为广告宣传而建,否则应以关注度提报或提删替代。”更不必说您交快速删除的时的版本内已经有那么多明显的可靠来源;更何况快速删除程序强调一种确定性:“若页面不匹配下列快速删除准则,就应提案一般页面存废讨论或文件存废讨论。然而,切记删除乃最后手段。”、“快速删除旨在加快处理明显不适合维基百科的页面或文件,以省去存废讨论的时间。”,如果不确定匹配CSD条款,就不应使用。这样的处理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如何能相信候选人的业务水平?
      3. 更令人吃惊的是,已经加入两年半、五千多编辑的用户,不论曾深度参与站务、编务还是社群事务,总不至于连{{ping}}系列模版必须与签名同时提交编辑才能工作都不知道而需要他人提醒(Special:diff/51208180)。
    到此我觉得已经说得够多了。如此,如何能推论候选人“让其加入管理员团队的话,相信是有利无害的”,更何况,这样看似照顾女性用户的行为事实上已经让几位女性维基人反对。另引述此以表达在下对此的看法:“... ...对女性的偏袒(或者说“爱护”),这其实恰恰是男权社会特征的一种。... ...这看上去是对女孩子的爱护(父母一般会称是不希望女孩子受苦),但实际上也在无形中剥夺了女性的很多机会。如果真的想要实现性别平等,需要的只是平等对待而已,即不以性别对一个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判断。”(——User:Kuon.Haku
    无论如何,希望候选人再接再厉。谢谢。--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9月9日 (日) 06:53 (UTC)
    • (:)回應:收到了阁下的回复。对于您上文回应的第三点,您可不必再顾虑了,在下并没多么介意。它可以说是我反对票的导火线,但并非主因,它在我的论述里面提及主要也是为了阐述观点。阁下再接再厉即可。另外基于您的回应,为避免在此再产生过长而不必要的讨论,请原谅我可能不会对此继续回应。
    1. 亨利·帕德的处理:
      1. 条目的多语种链接是您加的,毫无疑问,我在前面已经贴出了(wikidata:Special:diff/725569571)。加入多语种链接的时间显示为2018年8月14日 (二) 03:20,而提交存废讨论Special:diff/50860446的时间显示为2018年8月14日 (二) 09:52,这是问题的关键,我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即:您在看到了诸多的语言版本的情况下,即便是谷歌未找到资料,也不应该因怀疑恶作剧而交存废讨论,哪怕是提报关注度都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时间先后无误,我的逻辑就没有问题。【后面解释删除线原因】
      2. 我的用词是“交存废讨论”,我十分清楚存废讨论是征集共识的一种,我并未表达“提交存废讨论,就是表示要删去条目”。
      3. 根据存废讨论记录,很明显其他用户给出的是英文条目链接。
      4. 说句题外话,虽然这不是义务,但是如果对这个条目进行了认真的处理,条目第一个字就有错误应该能够发现(Special:diff/51217843),所以还请阁下认真。
    2. 康震的处理:
      1. 康震教授之名多么如雷贯耳,我真的不需要赘述,不信您可随机抽10位中国大陆的资深维基编辑询问一下。但是我们抛开这些不说,您可能不是大陆人不了解他,不怪您。您递交快速删除时(Special:diff/50305588)的那个版本里面就存在的引证中,就有很多非常明显的可靠来源,比如说搜狐教育光明网凤凰网人民网教育部,这些全都可以佐证关注度。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您交CSD之前谷歌一下总不过分吧。因此何来“可虑到康震对社会没有什么重大贡献或影响”。
      2. 上一点主要是从关注度角度论述的,虽然实际上关注度经常作为辅助判断标准,但是它和CSD G11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所以我们来说说CSD G11本身。关于“主要罗列自己的学历、履历及得奖成就等,基本上与求职信履历没有差异... ...整个条目即使重写,也只是个人履历,对此我不需要重新解释,请阁下再次认真阅读我在上一个论述中阐明的CSD要求,并请注意其中用粗体标出的地方。同时,这个版本中也有几处明显的百科性介绍内容,例如“主要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地域与文学,中国古代学士制度与文学。在校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讲解唐宋八大家有关的知识;亦参与同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担任点评嘉宾。”、“2006年起2012年止,在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主讲“唐宋八大家”系列节目,根据这些讲座整理而成的《康震讲三苏》、《康震讲柳宗元》、《康震讲王安石》等书也经中华书局出版。”等。如果这样的条目阁下都认为是G11,那么可以说阁下的评判标准有问题。
      3. 您做的操作是交快速删除而非存废讨论,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错误可以说非常严重。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不清楚您是真的觉得我上一个论述所写的内容“有些资料错误”还是执意辩解,我希望是前者,但是不论怎样这一条建议都是有益的:希望阁下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知并改正之;对自己的长处有所认知并发扬之,以此完善自己。人类历史已经证明,我们须谨记我们认知和能力之限,从而心怀敬畏;人类已经为自以为是的行为付出了太多代价。
    真诚地希望候选人能够做得越来越好。谢谢。--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9月10日 (一) 18:04 (UTC)
    • 說明:在下看到的维基数据和中文维基上的diff和历史记录中均没有标明时区,而因在我这边中文维基的历史记录和diff的时间都以本地时区(UTC+8)显示,所以我就自然地认为维基数据上的时间也是以本地时区显示(而实际上是UTC), 导致了误判(添加跨语言链接确实是在交存废讨论之后),经您和其他编辑提醒我已经注意到了。向您致歉。我已将受此影响的论述内容以删除线划掉。其他用户做出的评判若有受此影响,希望重新作出评估。非常抱歉造成麻烦。--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9月11日 (二) 04:23 (UTC)

教学、引导性内容的存档

2017年

2017-11-28|对User:Marcus hscUser talk:Alexander Misel进行的回复

@Marcus hsc感谢阁下贡献,向您(&)建議如下:

阁下应了解,维基百科是一个众包的百科全书项目,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人均可参与编辑。在这种情况下,维基百科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和避免低质量的内容进入,因此有了维基百科一个重要的方针和指引——维基百科:可供查证。可供查证意味着写入维基百科的内容须要能被读者在可靠来源中得到验证。维基百科不发表原创研究,其中收录的内容需要有既已发表的材料作为依据和支持,而不能仅由编辑者认定“真实正确”。这是维基百科多年运作经验所支撑的共识。显然,原创内容不意味着不可靠,原创内容中有可靠内容。但是在这样一个开放参与的,不强制内容评审的百科全书项目中,放任原创内容加入会严重影响其内容质量。因此维基百科不接受原创内容的加入,请您理解。如果您或者任何人的原创内容经过可靠的平台发布、刊载等,相当于这些内容的可靠性经过了检验,维基百科方可允许这些内容被加入。

在下阅读了您所说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可以找到可供查证的来源的,这些来源您可以引以为证。没有来源的内容可能会被其他编者提出来源请求,或者被移除。

如果您刚刚参与编辑,您可以浏览Help:目录来获得相关信息。如果您不熟悉源代码编辑模式,您可以尝试使用可视化编辑,切换按钮位于源代码编辑器右上角。同时我想提醒您注意,中文维基百科社群共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则,称之为方针和指引,其中方针指的是“在编辑者中被广泛接受,描述所有用户通常应该遵守的标准。”;指引指的是“共识所支持的最佳做法。编辑者应尝试遵守指引,但最好仍要以常识判断是否合适,有时例外是适用的。”除了上述的“可供查证”外,比较重要的是著作权方针(关于著作权,您也可参考本文,但是这不是一个法律文件。感谢文章作者Techyan)、维基百科不是什么回退不过三原则等。

欢迎并感谢您的贡献。欢迎您加入维基百科。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您可以在本讨论页留言,这是一位资深用户的讨论页,相信他能给您高质量的答复。如果您认为我能帮到您,您也可以在我的讨论页上留言,或者在此留言时使用代码{{ping}}让我看到。谨祝编安。

2018年

2018-08-19|对User:Xiaokaishui于其讨论页的留言

关于您的这一笔编辑,在下有些疑问

首先感谢并欢迎您参与维基百科。您先前发布的文章,译文质量不错,但是没有维基化,即它没有符合维基百科的编写格式。另一编者和在下帮助您调整了格式使其符合(即您修改之前的版本),而您的这一笔编辑令在下有些疑问,故在此留言:

  1. 这一新版本是否是您在电脑本地编辑的草稿?看上去此版本译文和先前您发布的译文稍有变化,因此是否是您在电脑本地对先前的草稿进行了修改,然后来到此处之后直接全文覆盖了呢?如果是的话,您完全不必且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您可以对已发布的条目反复修改,修改在发布后即生效,您可以实时地看到效果。您在覆盖译文时,应尽可能维持原有的维基百科格式,您进行全文覆盖时破坏了这一格式。您可以撤销您刚才的编辑然后在原来的版本基础上修改,也可以在现在的版本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其符合格式要求。
  2. 如果您不了解维基百科的编写语言Wikitext,您可以尝试使用可视化编辑,在条目编辑中,源代码编辑框右上角可以切换到可视化编辑模式。您也可以通过源代码编辑框左上方的记号笔图标打开代码高亮。不是所有页面都可以可视化编辑,例如项目页面、讨论页(参见维基百科:名字空间)。
  3. 在下注意到您贡献的译文水平较高,非常高兴认识您,中文维基百科生命科学类条目质量有大幅的提升空间,欢迎您参与。生命科学也在在下的编写范围之中(如在下主笔的条目IgG),如有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交流。
  4. 您须了解,维基百科所有内容是协同编辑的。一旦您将自己的作品放上维基百科,就不能阻止任何人修改您编写的内容。每个编辑页面已清楚表明了:“维基百科内容均容许他人编辑、使用和重制”,任何用户不能声称对条目的所有权。参见此文
  5. 阁下应知晓:这篇条目目前已获提名,正在此处进行新条目推荐评选。新条目推荐是维基百科条目评选机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优良条目典范条目等。此条目应尽快重新符合新条目推荐的标准,如果在评选结束时不符合标准,它将落选。

祝编安。如果有其他问题,您可以点击在下用户名右侧的留言按钮,点击添加话题,给在下留言。当您在此处回复我并且希望我看到,您可以使用{{ping|ArthurLau1997}},编辑提交后我就能收到通知。--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8月18日 (六) 17:58 (UTC)

站务、维护性内容的存档

提交存废讨论常用内容

关注度提报满30日递交WP:页面存废讨论

提报关注度满30日的条目。参照关注度人物关注度etc.),在下未能判定本文是否具备足够的关注度,根据删除方针,递交页面存废讨论,以期取得共识决定是否保留。非常感谢编者的贡献,望阁下谅解。

对不当用户名的账户发送的提醒内容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规定中的用户名方针封禁方针,您的用户名具有误导性。因此很抱歉地告知您,一旦此账户开始编辑,就有可能因为不当用户名被封禁:

如果您希望做出编辑,您只需重新注册一个账户即可。在注册时请您了解用户名方针,以免给您带来不便。感谢您的参与,祝您使用愉快。--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4月21日 (六) 16:48 (UTC)

Banner、星章等

2017年

2017-12-02|纪念守望者爱孟被基金会官方封禁

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日,维基媒体基金会官方以违反使用条款为由将守望者爱孟全域、永久、不可上诉地封禁。这是多个跨维基项目严重破坏者都未曾享有的极高待遇,却被用于对待一个为维基内容和线下推广做出过显著贡献的维基人。

不可上诉、永久封禁,而且按照惯例,很可能没有解释。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多年来,他一直以悍将形象示人;今天,由于社群纷争,他终于被迫、也可能是永远地离开维基。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众说纷纭,但是可以预料的是,争议与传奇不会就这样结束。长歌当哭之后,我们将继续昂首前行。

我们将尽我们微薄的努力让维基变得更好,我们将尽我们的努力恢复他应得的权利与尊重。我们不会噤声。我们不会沉默。我们不会放弃。

不需要因为私人关系优劣,不需要因为社群派别异同,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仅以基本的良知为凭。无须多言,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谨以此,纪念上海维基悍将,守望者爱孟

2018年

2018-03-30|纪念基金会撤销中文维基查核权

2018-06-28|“维基用户的想象力唯有在这一层面上能够如此跃进”

2018-09-27|“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与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

2018-10-05|“72分钟普通人变杀人犯,人性从来经不起试探”

2018-10-14|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

2018-10-24|“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2018-12-23|“故人风雨散”

2019年

2019-01-05|别再等来日方长

2019-02-04|2019年春节贺词

2019-03-24|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2019-05-15|“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者”

2019-06-08|致高考考生

2019-06-19|技术似雨,科学如云

2019-08-07|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确保毕业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2020-02-09|“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2020-03-19|“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其他

安亭星章

(章节标题可以叫:祥瑞御免)

安亭星章
挂安亭星章,保维基平安。 云间守望 2018年2月13日 (二) 13:52 (UTC)

我的用户讨论页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