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州 (瑞士)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政治专题 (获评丙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瑞士专题 (获评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瑞士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瑞士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

~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後修訂
瑞士行政區劃
瑞士行政區劃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5月31日 (四) 23:54 (UTC)[回复]

翻譯問題

請問這些州的名稱是自譯的還是臺灣(?)的地圖上的既有譯法?如果是臺灣的官方譯法,可以在文中加上{{NoteTA}}轉換標簽,如果是自譯的,建議直接使用大陸的官方譯法。(需要一併改的也包括最下面的模版。)

以下是大陸官方譯法:Bern 伯尔尼;Basel 巴塞尔;Luzern 卢塞恩;Sion 锡永;Liestal 利斯塔尔;Graubünden 格劳宾登

--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007年5月29日 (二) 22:39 (UTC)[回复]

州的名稱基本上是按照中文維基百科的各州(或城市)條目的名稱,或是某些條目內文裡使用的名稱。—bstleetalk 2007年5月30日 (三) 09:32 (UTC)[回复]

圖的字體大小

最上邊那張圖不錯,但上面標的字不夠清楚。且如果點擊察看放大圖的話就沒有字在上面了。是否把文中的圖和字體都放大一些好看?但這樣可能又會讓文章正文不好看。還有“内阿彭策爾州民大會”那張圖在我的firefox裏會擋住一些文字。表格的編排也有些問題,有一個左邊空,一個太寬不在一整屏裏(可以考慮去掉德文發音,西班牙語和世界語不是瑞士官方語言,也應當去掉)。--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007年5月29日 (二) 22:45 (UTC)[回复]

我的瀏覽器看起來沒有這些問題,不過我會試著改善。—bstleetalk 2007年5月30日 (三) 09:32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后修订版本
移动完毕。—长夜无风(风语者) 2008年7月16日 (三) 03:0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瑞士行政區劃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2日 (三) 15:47 (UTC)[回复]

瑞士区划单位“Canton”的台湾译名是什么?

年初的时候,Module:CGroup/CH Places公转组里“Canton”的台湾译名被改成了“邦”,来源为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我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不过我看国家教育研究院乐词网上用的是都是“州”(示例)。故“Canton”的台湾译名是“邦”还是“州”?如果确定是“邦”了,那我就去将该公转组同Module:CGroup/DE Places一样添加规则。--BigBullfrog𓆏2024年6月21日 (五) 15:59 (UTC)[回复]

漢語在翻譯西方行政單位時常有脫離語意歷史脈絡的問題。漢語中的「州」通常指中央集權制下的行政單位(州縣制),「邦」則指封建制度下的政治實體(邦國)。瑞士是聯邦制,不是中央集權制,譯成「州」是不符歷史脈絡的。同樣的例子有「加州」,其實應該譯成「加邦」,因為美國也是聯邦制,只是約定俗成,難以改回來。德意志聯邦的「薩克森自由邦」,則由於譯名出現時間晚一些,是準確的。--歡顏展卷留言2024年6月23日 (日) 18:13 (UTC)[回复]
討論已應WP:CON/TRIAL移動至條目討論頁,請先與其他編輯此條目的用戶討論。如討論無果,則可在討論串頂部添加{{rfc}}尋求更多維基人參與討論。--西 2024年6月26日 (三) 05:34 (UTC)[回复]
副知@BigBullfrog@Happyseeu。--西 2024年6月26日 (三) 05:3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