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之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雄州之战
宋辽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995年四月
地点
结果 宋军胜利
参战方
北宋
指挥官与领导者
何承矩 不详
兵力
不详 几千人

雄州之战,是军于995年4月针对军将领屠杀俘虏而进行的报复性进攻。此次战役史料记载极少,并且没有任何双方战术层面上的记载。该战役最终以宋军获胜而告终。[1]

战役背景

993年,西上阁门使何承矩被派往沧州為知州事,第二年徙往位于宋辽边界的雄州為知州事。[注 1]在当地,何承矩与百姓和部下同甘共苦,有来通报敌情的百姓,则直接让部下回避,自己亲自款待接见,于是辽军在附近全部的动向他都清楚。[注 2]

995年春天,宋军在府州击败并俘虏了一批辽军部队,何承矩拉来其中的一部分俘虏,当着雄州百姓的面杀掉,借此来宣扬自己讨辽的决心。有人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得知消息之后,对自己的士兵被杀感到非常愤怒辽军,在当年刚刚入夏的时候,辽军发动了这次战役,作为对何承矩的所作所为的一次报复。[注 3]

双方准备

辽军方面,没有明确记载主要将领,只是提到了一名被俘将领属于辽军的铁林军[注 4]

宋军方面,主要是雄州本地的守城部队,由何承矩率领。

战役经过

995年4月,契丹铁林军数千人夜袭雄州城,大声击鼓并对城门纵火。何承矩直接率兵冲出城,双方对攻到天亮,辽军损伤惨重,战斗中宋军抓到了铁林军的一个高级将领(也有说将该铁林军将领阵斩的[注 5]),群龙无首的辽军随即退走。[注 6]

战役影响

此役过后,赵光义认为是何承矩自己草率行事才招来的辽军,于是把何承矩和耀州观察使、知沧州事安守忠两个人的职位互换。[注 7]而户部员外郎魏廷式在前往河北地区考察之后,返回朝廷上报了该战的捷报。[注 8]赵光义派遣内侍刘勍核查情况之后,奖赏了参与雄州之战的所有有功之人。[注 9]

但是看起来这场战役对整体战局的影响意义并不大,原因在于历来以对宋初史实记载详实著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对该战役只字未提,而《续资治通鉴》也仅仅是“知州何承矩击走之”这样一句。此后四年的时间内,宋辽边境又重新归于平静,没有任何大型战事的发生。

注释

  1.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淳化四年,擢为西上阁门使、知沧州,逾年,徙雄州。
  2.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承矩推诚御众,同其甘苦。边民有告机事者,屏左右与之款接,无所猜忌,故契丹动息皆能前知。
  3.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是年春,府州尝败契丹众,承矩条杀获以谕州民,或揭于市,契丹愧忿,故有是役。
  4.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擒其酋所谓铁林相公者……
  5. ^ 《宋史·本纪第五·太宗二》:乙酉,契丹犯雄州,知州何承矩击败之,斩其铁林大将一人。
  6.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至道元年,契丹精骑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馘甚众,擒其酋所谓铁林相公者,契丹遁去。
  7.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太宗意其轻率致寇,复命与沧州安守忠两换其任。
  8.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魏廷式使河北,得雄州功状,抗表上言。
  9. ^ 《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又遣内侍刘勍核实,及麾下士有功者千余人,皆进擢继赐。

参考资料

  1. ^ 该条目整理并翻译自《宋史·列传三十二·何承矩传》以及《宋史·本纪第五·太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