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蒙山城是宋元战争时期南宋军民在四川制置司(今四川省及重庆市一带)境内修筑的用以抗击防御蒙古军队入侵的数十座山城,这些山城遍布四川,相互呼应,充分利用了四川盆地特殊的红层方山地貌及其它地理优势[1],形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山城防御体系,坚持抗元长达53年之久,极大的延长了南宋的寿命。这些山城也使得四川地区成为南宋坚持抵抗时间最长、被蒙古人最晚征服的地区[2]。由于四川抗蒙山城久攻不克,四川地区难以平定,元军不得不改变其最初“取蜀灭宋”的战略,自咸淳七年(1271年)起改向荆襄地区进军,由汉水渡江以灭南宋[3]。南宋四川抗蒙山城中以蒙古大汗蒙哥逝世之地——合川钓鱼城最为知名,钓鱼城与云顶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白帝城、青居城及苦竹隘并称为四川“八柱”,皆为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
现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仍保存有约40座南宋四川抗蒙山城遗址,其中钓鱼城、神臂城、白帝城、天生城、重庆城中原南宋四川制置司衙署遗址皆入选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云顶城、小宁城、苦竹隘、大获城、平梁城、礼义城、得汉城、多功城、天赐城、龙崖城、磐石城、虎头城、集生砦、万寿山城等14处抗蒙山城遗址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整体而言,除个别几座山城(如钓鱼城)外,大多数山城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4]。
历史
宋蒙在四川的战火始于宝庆三年(1227年)“丁亥之变”,蒙古军队在攻打西夏的同时遣军攻入四川,攻陷了四川关外利州路所属的西和州、天水军、阶州、成州、文州等五州(军)。端平三年(1236年),窝阔台次子阔端率蒙军南征四川,全面突破宋军沔州“蜀口”防线,长驱直入四川盆地,次年攻陷四川置制司驻地成都,除夔州路外,四川其余三路几乎全面沦陷,宋军仅守住泸州、果州、合州等寥寥几州[5]。此后蒙古军队又不断入侵四川,于淳佑元年(1241年)再破成都,直逼东川夔门,四川防线几乎全线崩溃。淳佑二年(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将四川军政中心由无险可守的成都迁往重庆。在吸取平地守城无法抵御蒙军的教训后,余玠接受播州冉氏弟兄的建议开始在大巴山以南的四川全境依托红层方山,修筑山城防御体系,并将各州府治所迁往山城之中[3]。四川抗蒙山城大多座落于红层方山的险崖峭壁之上,山顶宽平,可耕种土地充足,且水源充沛,可长期固守。同时各座山城往往在河湾峡谷或江河交汇之处,以通航江河及官道相连,聚点成链,相互呼应。南宋山城防御体系以“重庆为保蜀之根本,嘉定为镇西之根本,夔门为蔽吴之根本”,抵挡蒙古入侵长达53年。直到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随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8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四川部分山城仍然没有放弃抵抗,兴文凌霄城直到1288年,南宋彻底灭亡9年之后才被元军攻破[3]。
南宋四川抗蒙山城列表
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参考文献
- ^ 范晓. 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红层方山上失落的古城要塞群. 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 (第9期).
- ^ 赵尔阳. 宋蒙(元)战争时期四川军事地理初步研究. 西南大学. 2014年.
- ^ 3.0 3.1 3.2 薛玉树. 宋元战争中四川的宋军山城及其现状. 四川文物. 1993年, (第1期).
- ^ 朱雪黎. 30座宋元古城藏在巴山蜀水间. 四川日报. 2014年5月23日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9).
- ^ 脱脱等. 《宋史·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曹友闻传》.
|
---|
成都府路 | | |
---|
潼川府路 | |
---|
利州路 | |
---|
夔州路 | |
---|
注:1.其中云顶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白帝城、钓鱼城、青居城及苦竹隘并称为“川中八柱”。2.标注 国 者全部或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注 省 者全部或部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