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

坐标24°59′42″N 121°32′12″E / 24.995068150378394°N 121.53668082482879°E / 24.995068150378394; 121.5366808248287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59′42″N 121°32′12″E / 24.995068150378394°N 121.53668082482879°E / 24.995068150378394; 121.53668082482879

萬慶巖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臺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24號
主神清水祖師
例祭農曆正月初六
建立时间臺灣清治時期

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文山區景美溪旁的清水祖師廟,為安溪移民所建立。

歷史

臺灣清治時期,泉州安溪人利用淡水河水路,進入台北盆地拓墾,自淡水,沿關渡大稻埕艋舺景尾木柵大坪林新店由北向南發展。嘉慶、道光年間,他們迎艋舺清水祖師廟香火,於舊稱「溪仔口」(今景尾)的景美溪與新店溪交會口建立萬慶巖。[1]

詳細創設年代已不可考,第一次正式記載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土确厝建造的廟身遭大水沖垮而重建。早期緊鄰在該廟旁的就是渡船頭,往來商船可駛抵廟口石階,茶葉、日用百貨在此交易,街巿熱鬧,香火鼎盛。當時的景美溪河道深且直,每逢端午還可划龍舟,但日治時代後期,景美溪因河道泥沙淤積而改道,渡船頭遠離廟埕,陸路興起及萬新鐵路的建造,使得水路沒落。[1]

1924年祖師廟廟埕遭沖毀,歷史文件遭浸泡腐蝕而棄置[1]。戰後地址為萬慶街124號[2],為國有財產局所有的水利地[1]。1975年4月,巿府開闢景福街而拆除該廟後殿,1977年至1979年間,地方士紳捐錢捐地,合力改建後殿完成[1]。1984年6月3日水災,萬慶街西側路基及護岸蛇籠被景美溪洪流沖毀,廟埕也被洪流淘空而崩塌[3]。幾經修築改建,建立防洪堤防保護[1]

馬英九擔任台北巿長期間,將廟地從水利地變更為宗教專用區[1]

文物

該廟內僅存的清朝古文物有四:一、道光十一年的黑面祖師公神像;二、刻有「道光戊戌年,弟子長未」字樣的石造香爐,前後兩側爐邊上方呈凹糟,使得爐上的刻字「道」字等被腰斬一半,係因磨刀石欠缺,附近居民於時刀拿來該爐上磨,以至爐邊形成平整的波浪狀;三、相傳是建廟前由安溪拖運來臺的「門開甘露」木製匾額,長一公尺半,高半公尺,厚四公尺;四、六根被拆除轉做圍牆用的橫樑。 [1]

祭祀

以農曆正月六日為神明誕辰[1]。廟方也會參加農曆十月十五日的景美集應廟遶境[4]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廖瑞宜. 欠債八百萬 文山區萬慶岩清水祖師廟 歷經多次翻修無緣躋身古蹟已屬可惜 如今積欠國家租金亟待解決 清水祖師好無奈. 中國時報. 2002-12-22 (中文(臺灣)). 
  2. ^ 龔招健. 景美采風之旅明天展開. 中國時報. 1996-04-26 (中文(臺灣)). 
  3. ^ 周森惠. 楊金欉祈神保平安. 聯合報. 1984-06-12 (中文(臺灣)). 
  4. ^ 莊琇閔. 9廟合體 景美集應廟遶境. 聯合報. 2014-12-0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