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耆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耆老,又名耆宿,一般指代德高望重的长者,于先秦时代多指为拥有一定道德品行并地位显要的长者。

语义

据《说文》、《尔雅》所解释,“耆”字可理解为长、老之意。[1][2]《礼记》更为细化,规定六十岁才可称耆。[3]

耆老一词有数种近义词,如“耆艾”、“耆耇”等。[4][5]

耆老群体地位变迁及词义沿革

三代初中期,有年老的长者,地位显贵德行出众,但是不为官员,多被尊称为耆老。他们多在君主需要时提供一定的政见,不参与平时的行政事务。后因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变迁,耆老一词被用于指代广义上的老年人,本身意义被“国老”一词所取代。

周代时耆老除广义范围的老年人,可特指为因国事而死的人的长辈。[6]

参考文献

  1. ^ 《说文》老部:“耆,老也”
  2. ^ 《尔雅》释诂下:“耆,长也”
  3. ^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
  4. ^ 《庄子》寓言:“是为耆艾”
  5. ^ 《国语》周语上:“耆艾修之”
  6. ^ 《周礼》天官冢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