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觀藏經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華觀藏經樓
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重慶市市中區凱旋路
時代
編號21
登錄1983年12月1日
東華觀藏經樓
第一批重慶市(直轄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渝中區凱旋路
時代明代
編號47
登錄2000年9月7日

東華觀,位於今重慶市渝中區凱旋路73號(原東華巷7號)。始建於元代,重建於明代。據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巴縣誌》記載:「東華觀,在東華巷,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建,明天順七年(146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俱重修。有唐宋御制碑贊,按《蜀中名勝記》引舊《志》雲:城中有東華觀。觀後有東華十八洞,皆相通。今士人呼其為神仙口,相傳東華真君於此得道。觀之後殿,民國毀於火」。後殿遺址已改建為凱旋路的公路,前殿即為現存之藏經樓(一說為玉皇殿或黃經樓)。

1983年12月1日列為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2]

建築佈局

清末以來此廟產地基共300餘方丈,公共慈善機構、團防、小學及山貨幫同業工會均使用租佃過。東華觀是歷史上佔地面積上千平方米的一組宏大的古建築群。

  • 1926年10月,因東華觀內佃戶德盛衣庄不慎失火,燒毀後殿及兩廊房達200餘方丈面積,火後還存藏經邱祖靈官三殿。當時東華觀的佔地面積千餘平方米,而過火面積竟達600餘平方米[3]
  • 1939年,日機又炸毀了邱祖殿,此時,觀內僅存藏經、靈官殿了。
  • 1942年市長吳國楨主持修築凱旋路時,東華觀被公路所貫穿,公路上是藏經樓,公路下是靈官殿,而靈官殿已被警察所佔用,觀內實際使用藏經樓一殿。
  • 1948年7月10日,住持吳理端在《重慶寺廟登記表》中談到當時觀內共有:「土地貳畝陸分陸厘玖毫,不動產總市值1.5萬元」。另據同時的《法器登記表》載,當時存偶像11尊(一般為圓雕像)、畫像2尊、禮器1堂、法器1堂(法器:大鐵鐘1口、鐵磬5個、木魚2個、經典30冊,價2000元)。
  • 1949年後,藏經樓的使用權一直在道教,但作為宗教活動場地的時間不長,多用作生產車間。

民國十五年被大火燒後,餘下的廟宇和住房僅有原面積的三分之一。原下殿廟大門口兩邊石柱刻對聯為:「看塗山雲影飛來無限天光供一府,問字水梅花開放幾分春色到三巴」。(三巴重鎮摩崖石刻至今在較場口紅岩幼兒園後面的岩壁上,字徑均約一米左右,完好可識,但刻年無考)規模宏大,巍峨壯觀[4]

藏經樓[5]

坐北向南偏西40度,面闊5間14.86米,進深4間9.3米,檐柱高7.15米,建築通高9.2米。重檐歇山式屋頂,抬梁式結構,蓋黃色琉璃瓦,安綠色琉璃正脊和垂脊。下層檐施斗栱22攢,斗栱為出兩跳五踩計心造。上層檐施斗栱18攢。斗栱為出三跳七踩計心造。斗棋足材為0.07×0.21米,斗栱通高0.56米,殿的後部建柱,石坎的平面延長線與前檐柱離地高3.8米的部位平,就在這道延長線上鋪樓板。樓上原供有泥塑金身玉皇像,樓下有明代銅鑄像,均已毀於文化大革命中。樓下現已廢為地下室,不能進入,其基座、踏道等均因建設而湮沒。

東華觀藏經樓為古建築經典之作,其樑柱、斗棋作工考究,脊飾、門窗、瓦當等雕造精美,形象逼真,耐人尋味,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是重慶城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建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現東華觀產權歸道教,使用單位為印製十一廠。根據政策規定現已停止用於廠房庫房使用。而緊靠東華觀的印製十一廠公房開闢為火鍋店。在1994年城鄉建委開發此片區時,將東華觀納入整體規劃,安置於凱旋大廈,後因道教與印製十一廠房屋面積的爭議,至今未能遷出。

參考文獻

  1.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重新公布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文件,重府發〔1983〕208號,1983年12月1日
  2.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渝府發[2000]83號,2000年9月7日
  3. ^ 民國十六年(1927年)編的《重慶商埠督辦公署月刊》第5期
  4. ^ 「明代道教建築——東華觀藏經樓」,達應建,重慶市渝中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重慶市渝中區文史資料》第十二輯,2002.10.第223-224頁
  5. ^ 吳濤.《巴渝文物古迹》.重慶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8-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