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挠羊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挠羊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忻州市
分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序号813
编号项目VI-41
登录2008年

挠羊赛是一项流行于山西省忻州市的民间摔跤竞赛,现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方言中“挠”的意思是用肩扛,挠羊赛因冠军会获得一只活羊作为奖品而得名。

历史

挠羊赛源于古代的角抵戏,只不过在其他地区已经失传,因为忻州自古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居民具有尚武精神,角抵戏得以在此保留下来。[1] 根据《旧五代史》里的记载,至迟在唐朝,忻州地区就已经有大众的角抵赛了。据考证,挠羊赛起源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2]传统的挠羊赛常常在庙会时举行,前半夜唱戏,后半夜举办挠羊赛。后来挠羊赛成了当地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有俗语“赶会不摔跤,瞧得人就少,唱戏又摔跤,十村八村都来看热闹”。[3] 此外,农闲时也会有挠羊赛举办,当地有民谣“立了秋,挂锄钩,唱戏挠羊放牲口”。

亦有说法称挠羊赛的起源与岳飞有关。岳飞被害后,麾下的老兵程婴气愤至极退伍还乡,在家乡忻州传授军中摔跤本领,以求抵抗兵。[1]

1960年的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忻州获得了中国“摔跤之乡”的美称。2006年,“挠羊赛”入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努力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并组织了“忻州摔跤节”和“山西内蒙挠羊对抗赛”。[4]

规则

赛前,主办挠羊赛的村镇会张贴广告宣传比赛,并在场地(一般是戏台)后插两面旗,上书“英雄跌对,跌死无罪”八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先后改为“和平跤对,勿伤害人”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而能够拔旗的人一般是曾经获得过挠羊赛冠军的人。如果主办的村镇有或者邀请到了获得过挠羊赛冠军的人,跤旗只插一面。主办方的高手即“保羊的”。旧时农历七月二十二,在原平天地庙庙会上举办的挠羊赛影响力最大, 届时有忻州(今忻府区)、定襄原平(今原平市)三县的高手强强对决。[1]

传统挠羊赛的选手不着跤衣,上身赤裸;不论体重轻重、年龄大小。主办方聘请有经验的老者作为比赛裁判。比赛时,除脚以外的身体部位不能着地,否则判输。比赛一跤定胜负,失利者下场,胜利一方留在台上接受下一位选手的挑战。连续摔倒五人则被称作“好汉”,而连胜六人的选手将被誉为“挠羊汉”(五和六据说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有关[3]),即比赛的最终赢家,他将获得一只活羊作为比赛奖品。众人为他戴上红花,送上活羊,让他骑上高头大马绕场庆贺,在酒宴后欢送他出村回家。“好汉”和连胜三人以上的选手也有奖品。现今的“忻州摔跤节”和“山西内蒙挠羊对抗赛”等挠羊赛一般沿袭传统规则,变化不大。[4]

参考

  1. ^ 1.0 1.1 1.2 挠羊赛. 忻州传媒网. [2011-11-04]. [永久失效連結]
  2. ^ 挠羊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2011-11-04].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山西民间游戏竞技--挠羊赛. 山西民俗大观. [2011-11-04]. [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山西-内蒙挠羊赛定襄籍跤手高明亮夺“二羊”. 山西新闻网忻州频道. 2011-11-04 [201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