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小正》為古代中國的曆事文献之一,也被視作古代農事用書,位於《大戴禮記》第47篇,記載十二個月中,各月的天象、物候和民間生產活動。《夏小正》原文收入《大戴禮記》中,在唐宋時期散佚(而大戴禮記亦有一半同時散佚)。現存《夏小正》為宋朝傅崧卿著《夏小正傳》把當時所藏之兩個版本《夏小正》文稿匯集而成。又就《夏小正》各月篇幅來看,現存本似非全秩,而存有佚文[1]

《夏小正》用語本就古奧,又因收入《大戴禮記》時就經(本文)、傳(註釋)不分,增加解讀文本的困難[2]。《夏小正》成書年代則聚訟紛紜,據《史記》載:「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以為是夏朝之作。現代學者,有主張西周初年、春秋時代,以及戰國時代者,莊雅州認為或許是春秋時代杞國人就所傳先世舊籍,歷經傳寫補充而成。至於「傳」文,夏緯英認為是作於戰國時代早期[1]

內容

書中除二月、十一與十二月外,每月載有確定季節的星象(主要是拱極星象與黃道星象)以指導務農生產,另外亦有記載當月植物之生長形態、動物之活動習性與祭祀(亦為物候學之重要典籍)。

由於內容涉及星象與農業賴以使用之曆法的關係,對古代天象與先秦曆法研究也有相當重要之參考價值。

註解

任兆麟《夏小正補注》、程鴻詒《夏小正集說》、黃謨《夏小正分箋》、洪震煊《夏小正疏義》、李調元《夏小正箋》、夏緯瑛《夏小正經文校釋》、莊雅州《夏小正研究》

相關文獻

呂氏春秋·十二紀》、《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三篇文獻有密切關係,《呂氏春秋·十二紀》的紀首和《禮記·月令》文字相同,《淮南子·時則訓》則抄錄其文而略作更動,這三篇文獻所記天象、物候多來自於《夏小正》[3]

另外,《·豳風·七月》按照月份,《逸周書·時訓》依照節氣,描述其所屬物候。在《管子》各篇章中,也能見到有關物候、農時的描述[4]

参考文献

  1. ^ 1.0 1.1 莊雅州. 夏小正月令異同論. 孔孟月刊. 1983 [202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2. ^ 游修齡. 《夏小正》的語譯和評估——與郭文韜先生商榷. [202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1). 
  3. ^ 龐慧. 《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用曆問題辯證.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 1 [202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0). 
  4. ^ 樂愛國. 《管子》與《禮記 ·月令》科學思想之比較 (PDF). 管子學刊. 2005, 2: 15-19 [2023-05-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20).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