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似鸟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国似鸟龙

中国似鸟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92 Ma
成年(左)和幼年(右)中国似鸟龙的骨骼重建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似鳥龍類 Ornithomimosauria
科: 似鸟龙科 Ornithomimidae
属: 中国似鸟龙属 Sinornithomimus
Kobayashi & Lü, 2003
模式種
董氏中国似鸟龙
Sinornithosaurus dongi

Kobayashi & Lü, 2003
刚发现时的中国似鸟龙骨骼

中国似鸟龙属名Sinornithomimus)是似鸟龙科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晚白垩世亚洲,首批化石于1997年发现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乌兰苏海组

发现与命名

含有八件标本的石板

首批化石遗骸于1997作为蒙古高原国际恐龙项目的一部分由董枝明乌兰苏海组发现,包括至少14具关节连接的骨骼(3具亚成年及成年标本和11具幼龙标本),其中9具几乎完整且未受破坏。这组未风化的骨髂保存在夹杂粘土层的粉砂岩中,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尸体在死后移动过,说明有一起灾难性事件导致所有个体瞬间同时死亡。[1]

2003年,模式种董氏中国似鸟龙Sinornithomimus dongi)由小林快次日语小林快次吕君昌命名并描述。属名意为“中国的鸟类模仿者”,种名纪念化石发现者董枝明。正模标本IVPP-V11797-10是亚成体骨骼之一,其它骨骼被指定为副模标本英语Paratype[2]

2001年,在相同地点进行的第二次考察发现另一化石群,其中包括13只幼年和亚成年中国似鸟龙,发现位置表明它们很可能是在干涸水坑里陷入泥潭后于短时间内一起死亡。第二项发现也主要由几乎完整的标本组成,使中国似鸟龙成为资料最详尽的似鸟龙科。[3][4]

描述

复原图英语Paleoart

中国似鸟龙是种小型似鸟龙科,估计长约2.5米(8.2英尺)、重约91公斤(201磅),颈部和头对该分类群成员来说相对较短。[2][5]自衍征(独特衍生特征)包括方骨凹陷英语Fossa (anatomy)内被垂直骨片分开的小英语Fenestra (anatomy)顶骨英语process (anatomy)外侧的凹陷。[2][3]

分类

成年标本IVPP−V11797−10的颅骨
幼年标本IVPP−V11797−11的颅骨

描述者将中国似鸟龙归入似鸟龙科。它是种基干的似鸟龙科,描述者认为它比古似鸟龙更为衍生[2]但近期分析推翻了该结论。手部结构与古似鸟龙类似,处于原始的哈格里芬龙和衍生似鸟龙科之间的中间状态。该属拥有似鸟龙科的一些共有衍征,而这些特征也用于区分亚洲及北美似鸟龙科的(根据后者的上颌骨血管)。[3]

以下分支图遵循徐星和同事2011年的研究:[6]

似鸟龙科 Ornithomimidae

古似鸟龙 Archaeornithomimus

未命名

中国似鸟龙 Sinornithomimus

未命名

似鹅龙 Anserimimus

似鸡龙 Gallimimus

未命名

秋扒龙 Qiupalong

未命名

似鸵龙 Struthiomimus

似鸟龙 Ornithomimus

古生物学

苏红图地区的示意图,该地区已出土大量不同时期的标本

少量胃石的存在表明该属是植食动物,因为发现这种石头在标本胃部区域形成明显的石块。[7]该物种为群居动物,化石遗骸在一小型尸骨层英语Bonebed排列且幼龙年龄大致相同证实了这一点。此外,奔跑能力随动物个体发生学进展而提高也支持该结论,因此在后肢更长的成年恐龙更适合奔跑的身体比例上也有所体现。描述者认为,成年恐龙通过形成族群来保护自己和未成年恐龙免受捕食者的侵害,然而,2008年一项研究得出结论称所有的幼龙兽群表明,未成年个体被留在幼龙群体中自谋生路,而成年恐龙则专注于筑巢或孵卵。[2][3]

参见

参考资料

  1. ^ Kobayashi, Y.; Lü, J.−C.; Azuma, Y.; Dong, Z.−M.; Barsbold, R. Bonebed of a new gastrolith−bearing ornithomimid din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Ulansuhai Formation of Nei Mongol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1, 21: 68–69. 
  2. ^ 2.0 2.1 2.2 2.3 2.4 Kobayashi, Y.; Lü, J.-C. A new ornithomimid dinosaur with gregarious habit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hina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3, 48 (2): 235−259 [2022-05-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8-31). 
  3. ^ 3.0 3.1 3.2 3.3 Varricchio, D. J.; Sereno, P. C.; Xijin, Z.; Lin, T.; Wilson, J. A.; Lyon, G. H. Mud-Trapped Herd Captures Evidence of Distinctive Dinosaur Sociality.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8, 53 (4): 567–578. ISSN 0567-7920. doi:10.4202/app.2008.0402可免费查阅. 
  4. ^ Young Dinosaurs Roamed Together, Died Together. Newswise. [2009-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1). 
  5. ^ Holtz, T. R.; Rey, L.V.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Random House. 2007. ISBN 9780375824197.  Genus List for Holtz 201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eight Inform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Xu, L.; Kobayashi, Y.; Lü, J.; Lee, Y. N.; Liu, Y.; Tanaka, K.; Zhang, X.; Jia, S.; Zhang, J. A new ornithomimid dinosaur with North American affinitie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Qiupa Formation in Henan Province of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1, 32 (2): 213. doi:10.1016/j.cretres.2010.12.004. 
  7. ^ Kobayashi, Y.; Lü, J.−C.; Dong, Z.−M.; Barsbold, R. Herbivorous diet in an ornithomimid dinosaur. Nature. 1999, 402: 480–481.  已忽略未知参数|ladt6=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ladt5=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5=缺少|last5= (帮助);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6=缺少|last6=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