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Blovecob/Sandbox

坐标40°29′N 127°12′E / 40.483°N 127.200°E / 40.483; 127.200 (长津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长津湖之战


本文是对英文条目 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 的翻译。除正文翻译成中文外,所有格式、脚注、说明、引文、参考资料等均从原文


40°29′N 127°12′E / 40.483°N 127.200°E / 40.483; 127.200 (长津湖)

长津湖之战
朝鲜战争的一部分
士兵们随一辆坦克在雪地上前进
一队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的士兵在长津湖突围时穿过中国军队防线
日期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3日
地点
长津湖,位于现在的北朝鲜咸镜南道长今县境内
结果

中国惨胜[1][2]

  • 联合国军逃出中国军队包围
  • 40%的在朝中国作战部队失去作战能力直到1951年3月
  • 联合国军撤离北朝鲜
参战方

 联合国

 中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美国 爱德华•阿尔蒙德
美国 奥利佛•P•史密斯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彭德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宋时轮
参战单位

美国 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9兵团[a]

兵力
总计: 103,520[4]
实际参战: ~30,000[5]
总计: 150,000[6]
实际参战: ~67,000[7]
伤亡与损失
美方资料:
1,029 死亡
4,894 失踪
4,582 负伤
7,338 非战斗伤亡[8][b]
15 辆坦克丢失[9]
中方估计:
13,900[10]
中方资料:
19,202 战斗伤亡
28,954 非战斗伤亡[10]
非正式估计: ~60,000[11][c]
UN方估计:
29,800 战斗伤亡
20,000 以上非战斗伤亡[12]

长津湖之战,也称为长津湖战役或长今湖战役(韓語:장진호 전투) [d] ,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介入冲突以后不久,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a] 悄悄进入北朝鲜东北部, 令长津湖地区的美国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十分意外。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随即展开。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30,000[5] 联合国 (UN) 部队(绰号长津精英) 被宋时轮指挥的大约67,000[7]中国部队包围。 虽然中国军队成功地包围了联合国军并占据数量优势,但联合国军突破了包围圈并重创中国军队。第10军从兴南英语Hungnam港的撤离,标志着联合国军完全撤出了北朝鲜。

背景

美军由南向北行进的半岛地图
联合国军向鸭绿江推进地图。

到1950年中期,在美国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成功地仁川登陆,并随后击垮朝鲜人民军之后,朝鲜战争已经结束在望了。[13] 联合国军在快速推进进入北朝鲜,意图在1950年底重新统一南北朝鲜。.[14] 无法逾越的太白山脉把北朝鲜从中间分开,也把联合国军分成两股。[15]美国第8集团军沿着朝鲜半岛西海岸向北推进,大韩民国第1军英语I Corps (South Korea)与美国第10军沿东海岸向北推进。[15]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联合国发出一系列警告之后介入冲突。[16] 1950年10月19日,大规模的中国军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秘密跨过边境进入北朝鲜。[17] 最早到达长津湖地区的中国军队之一是志愿军第42军,目标是阻止东线联军的推进。[18] 10月25日,正在推进的韩国第1军与中国军队遭遇,并在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山口停下。[19] 元山登陆后,第10军的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于11月2日遭遇志愿军第124师英语124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阻击,在后续战斗中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伤亡。[20] 11月6日,志愿军42军受命向北撤退,意图将联合国军诱至长津湖。[21] 到11月24日,第1陆战师分别占领了湖东面的新兴里[e]和西面的柳潭里。[22]

面对中国军队对第8集团军所部的突然袭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命令第8集团军发动“圣诞回家”攻势。[23] 为配合攻势,麦克阿瑟命令第10军从长津湖向西进攻,切断至关重要的满浦镇-江界-熙川补给线。[24][25] 作为回应,美国第10军指挥官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在11月21日制定了一个计划。该计划要求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从柳潭里向西推进,美国第7步兵师英语7th Infantry Division (United States)派出一个团级战斗队英语regimental combat team在新兴里保护其右翼。美国第3步兵师在保障后方地区安全的同时也保护其左翼。[26] 这时第10军已被分散在长达400英里(640公里))的战线上了。[22]

由于海军陆战队在元山突然登陆,,[27] 中国的毛泽东主席10月31日致电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f],要求立即消灭韩国首都师、韩国第3步兵师,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28] 在毛的紧急命令下,第9兵团于11月10日迅速进入北朝鲜。[29] 在未被联合国情报机构发现的情况下,[30] 11月17日第9兵团悄悄进入长津湖地区,同时第9兵团第20军在柳潭里附近接替了第42军。[21]

序幕

位置,地形和气候

长津湖是个人工湖,位于朝鲜半岛东北部。[31] Chosin(长津)这个名字是一个叫做长津的朝鲜地名的日语发音,使用这个名字是由于联合国军使用的是陈旧的日本地图。[32] 战斗的主要焦点在连接兴南英语Hungnam和长津湖的78英里(126公里)长公路上,[33] 该公路也是联合国军唯一的撤退路线。[34] 通过这些公路,分别位于湖西、东两侧的柳潭里和新兴里[e] 经由下碣隅里连接起来。从那个地方开始,这条公路穿过古土里并最后通向兴南港。[35] 长津湖周围地区的人口也很稀少。[36]

这场战斗在朝鲜战争期间最为严酷的冬季气候条件下,在最崎岖的地形下展开。[5] 这条公路是穿过朝鲜陡峭的山地地带开凿出来的。主要的山峰,如黄草岭山口和德洞山口,俯瞰着整条公路。道路质量很差,甚至在某些地方变成了一条单车道的碎石小道。[35] 11月14日,一股来自西伯利亚冷锋到达长津湖上空,温度骤降到华氏 −35 °F(−37 °C)。[37] 伴随寒冷的天气而来的,是冰冻的大地,出现大量冻伤减员的危险,结冰的道路和武器的失效。医疗用品也被冻住了;吗啡注射器需要在医务兵的嘴里解冻后才能注射;冰冻过的血浆在战场上是无法使用的。甚至切开衣服处理伤口都有发生坏死和冻伤的危险。吉普车和电台使用的电池,在这种温度下不能正常工作并且很快耗光。润滑剂的凝固,使得枪炮在战斗中无法使用。同样,撞针弹簧也无力击发子弹,或者会卡壳。

兵力和策略

湖周围部队部署示意图
长津湖之战地图。[e]

尽管第1陆战师作为阿尔蒙德的美国第10军的一部分在元山登陆,阿尔蒙德和第1陆战师的奥利弗•P•史密斯少将之间却有着相互的反感,这要追溯到仁川登陆前的一次会议,[38] 在会上阿尔蒙德曾谈及两栖登陆是如何如何的容易虽然他从未参加过任何一次两栖登陆作战。[39] 尽管远在东京的上级指挥部有另一种说法,史密斯依然相信在北朝鲜已经存在大量的中国军队,[39] 这使得阿尔蒙德认为史密斯过于谨慎。[40] 两个指挥官之间相互的不信任使得史密斯不顾阿尔蒙德的指令,放慢了第1陆战师向长津湖的推进。[41] 沿着前进路线,史密斯在下碣隅里和古土里建立了补给点和机场。[42]

在美国第10军向长津湖进军的时候,中国人根据其中国内战的经验制定了他们的策略。[43] 基于在长津湖只会有少量联合国军存在的假设,第9兵团准备首先摧毁在柳潭里和新兴里的联合国驻军,然后向下碣隅里推进。[43] 相信第10军主力部队会急于援救被摧毁的单位,第9兵团那时将在下碣隅里到兴南的公路上分割包围联合国军主力。[43] 第9兵团开始时将6个师投入战斗,[44] 大部分部队集中在柳潭里和新兴里。[43]

中国人计划的不足在于缺乏关于联合国军准确情报。[45] 虽然美国第10军的兵力分散在北朝鲜,但海军陆战队的缓慢推进使得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的主力,包括第5英语5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7英语7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11陆战团英语11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都集中在了柳潭里。[46][47] 相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下碣隅里,那里包括一个机场和和一个补给仓库,[48] 尽管只有第1英语1st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和第7陆战团的薄弱防守,却不是中国人的首要目标。只有第31团级战斗队,一个由美国第7步兵师匆忙组建的兵力不足的团级战斗队英语regimental combat team,薄弱地散布在长津湖东岸。[49] 那支部队后来遭到中国攻击行动的重大打击。至于联合国军的兵力,在战斗开始的时候第1陆战师的实际兵力为25,473人,[50] 并且后来得到英国第41皇家陆战突击队英语41 Commando和来自第3、第7步兵师相当于两个团兵力的增援。[5] 这样,联合国军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就有了接近30,000人的兵力。[5] 在长津的联合国军还得到了朝鲜战争中最为密集的空中力量之一的支援,[51] 其中驻扎在连浦机场英语Yonpo Airfield第1陆战航空联队英语1st Marine Air Wing和美国海军第77特遣舰队英语Task Force 77 (U.S. Navy)的5艘航空母舰在作战期间能提供每天230架次英语sortie近距空中支援[51] 同时在日本的美国空军远东作战物资运输指挥部英语Far East Combat Cargo Command达到了每天250吨物资的空投能力对被围联军部队进行再补给。[52]

虽然第9兵团是一只由老兵和以前淮海战役战俘组成的精锐部队,[43] 但有些缺陷妨碍了其作战能力。最初第9兵团打算于11月在满洲里进行整备,但毛在此之前突然命令它进入朝鲜。[53] 结果第9兵团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适应朝鲜寒冷冬天的装备。[54] 同样,极差的后勤保障迫使第9兵团丢弃了重炮,[6][55] 在缺乏食物和弹药的情况下作战。[54] 食物短缺迫使第9兵团三分之一的兵力远离长津湖,[56] 由于在人口稀少的湖区也无法得到补给,饥饿和冻伤随即在中国军队中爆发。[54] 到战斗结束时,死于寒冷的中国士兵比死于作战和空袭的还要多。[57] 至于中国军队的兵力,因为第9兵团由12个正式编制为10,000人的师组成,一般认为参战的中国士兵有120,000人。[58] [59] 但在战斗过程中,第9兵团只部署了10个师,[60] 而所有的师在战斗开始时只有65~70%的兵力。[61] 所以中国实际参战兵力接近为67,000人。

战斗过程

在11月27日夜,志愿军第9兵团第20、27军发动了多起进攻,并沿长津湖至古土里的公路埋伏起来。在柳潭里,第5、第7和第11陆战团被志愿军第59师英语59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79师英语79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89师英语89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包围并受到攻击。同样,第31团级战斗队在新兴里被志愿军第80师英语80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81师分割并遭到伏击。最后,志愿军第60师英语60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从北面包围了古土里的第1陆战团的一些单位。[43] 到11月28日,联合国军被出乎意料地分割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62]

柳潭里的战斗

一群士兵在攀爬积雪覆盖的山丘
中国第79师的士兵正在行军去攻击柳潭里的海军陆战队。

11月27日,按照阿尔蒙德的指示,史密斯命令第5陆战团在向西面的武坪里发起攻击。[63] 攻击旋即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9师阻截,迫使陆战队员在柳潭里周围的山脊上掘壕防守。.[64][65] 到了晚上,中国第79师的3个团从北和东北方向对柳潭里的山脊发动了进攻,意图一举歼灭守军。[66] 攻击部队悄悄接近陆战队的阵地后近战随之展开,[67] 但第5和第7陆战团守住了防线并重创中国军队。[68][69] 11月28日拂晓时,中国军队和美国守军在柳潭里防御圈周围相持不下。[70]

在柳潭里开战的同时,志愿军第59师向第7陆战团的C连和F连发起了攻击,并封锁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71] 这次成功的进攻迫使C连撤进柳潭里,于是只剩下F连被困在德洞山口,一个控制着公路的至关重要的山口。[72] 在11月29日,第7陆战团多次试图营救F连,尽管重创中国军队,但未能成功。[73] 在下碣隅里火炮和陆战队海盗式飞机的支援下,F连在遭到志愿军第59师持续不断的攻击下成功坚守了5天。[74]

志愿军第79师在柳潭里遭到重大损失之后,第9兵团指挥部认识到柳潭里驻扎的是第1陆战师的主力,其兵力是原来预计的两倍。[75] 确信继续进攻于事无补,宋时轮命令第9兵团从11月28日到30日放弃柳潭里,将主要攻击转向新兴里和下碣隅里。[75][76] 与此同时,在朝鲜西部前线的美国第8集团军在清川江战斗中被迫全线撤退,麦克阿瑟命令阿尔蒙德将美国第10军撤退到兴南港。[77] 按照阿尔蒙德和史密斯的指令,第5和第7陆战团指挥官, 雷蒙德•L•默里英语Raymond L. Murray中校和霍默•L•利曾伯格英语Homer Litzenberg上校,于11月30日分别发出联合命令,从柳潭里向下碣隅里突围。[78] 面对中国阻击师与撤退中的陆战团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史密斯宣称:“撤退,见鬼!我们不是在撤退,我们只是在另一个方向上进攻!”[79]

为了突围,陆战队员编成了由仅有的一辆M4A3谢尔曼坦克打头阵的护卫队。计划由第5陆战团第3营英语3rd Battalion 5th Marines作为护卫队的先头部队,用3个营掩护后翼。与此同时,第7陆战团第1营英语1st Battalion 7th Marines向F连方向攻击前进以打通德洞山口的道路。[80] 突围之前,为掩护公路免受中国军队袭击,第7陆战团第3营必须首先向南攻击占领1542高地和1419高地。[81] 在第1陆战航空联队的空中掩护下,突围开始了。[82]

一队士兵在一个山顶巨石下参加战斗
陆战队员在一块巨石的掩护下与中国军队交战。

12月1日上午,第7陆战团第3营在1542高地和1419高地投入与志愿军第59师第175团的战斗。中国军队顽强的防守随即逼停了陆战队员,到下午护卫队通过7团3营的阵地时,他们仍然困在公路与山峰之间的山坡上。[83][81] 由于下碣隅里仍未攻取,志愿军高层急令第79师恢复对柳潭里的攻击,同时第89师向南面的古土里急进。[84] 中国军队在夜间发起攻击,猛烈的攻击使得后面的掩护部队招来了夜间战斗机来压制攻击势头。[85] 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2日上午所有的陆战队员成功撤出柳潭里为止。[85]

与此同时,第7陆战团第1营在12月1日还在设法突破中国军队在1419高地的阻截。不顾严重的战斗伤亡,饥饿和严寒,志愿军投入最后5个排坚守不退。[86] 在夜幕降临前,第7陆战团1营最终攻占了顶峰,并开始穿过公路东侧山地前进。[87] 第7陆战团1营以出其不意的行动,成功第摧毁了数个公路沿线的中国防守阵地。[88] 在12月2日上午,F连和第7陆战团1营的联合攻击肃清了德洞山口,至此打通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89]

虽然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已经打通,护卫队仍然需要从众多俯瞰公路高地上的中国军队阵地中闯出路来。在撤退的第一个夜晚,大批的中国军队攻击了护卫队并重创了第5陆战团第3营。[90] 尽管在余下的行进过程中强大的空中掩护压制了大部分中国军队,寒冷的天气,骚扰火力,小股突袭和路障还是严重延缓了撤退并造成了许多伤亡。[91] 虽然困难重重,护卫队还是在12月3日下午井然有序地到达了下碣隅里,并在12月4日完成了撤离。[92]

长津湖东侧

主条目 费斯特遣队北极熊团

一个身着军服棕色头发的高加索人
小唐•卡洛斯•费斯中校。第31团级战斗队因受其领导,后来被称为“费斯特遣队”

第31团级战斗队(RCT-31),后来被称为“费斯特遣队”,是为保护向武坪里进攻的海军陆战队右翼而由第7步兵师临时组建的团级战斗队。开战前,第31团级战斗队零散地分布着,其主要单位分别在新兴里北部山区,新兴里以西的入湖口和新兴里南面的后浦镇等不同的地方。[93] 虽然中国人坚信第31团级战斗队是一个加强[75] 但由于第7步兵师的主力在朝鲜东北部分散着,特遣队实际上缺了一个的兵力。

在11月27日夜里,完全出乎守卫者的意料,第80师的3个团攻击了北部山区和入湖口地区。[94] {sfn|Appleman|1990|p=89}}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 第32步兵团英语32d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1营在新兴里以北遭遇重大伤亡,[95] 同时在入湖口的第57野战炮营和第31步兵团英语31st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3营也几乎被击溃。[96] 中国军队将第81师第242团派往1221高地,[97] 这是个控制着新兴里和后浦之间公路的未设防高地。[98] 在夜里的战事结束时,第31团级特遣队已经被分割为三个部分。[99]

由于相信入湖口守军已被消灭,中国人停下进攻开始抢夺美军阵地的食品和衣物。[100] 11月28日早晨到来的时候,第31步兵团第3营在入湖口对志愿军第239团实施了反击,回敬了惊慌失措的中国人一个彻底的溃败。[100][101] 下午的时候,阿尔蒙德飞到第31团级战斗队防御圈,并相信第31团级战斗队有足够的兵力开始向北进攻,并能击败任何他们遇到的中国军队“残部”。阿尔蒙德命令第31团级战斗队指挥官艾伦•D•麦克莱恩上校继续向北推进,并给麦克莱恩手下的三个军官颁发了 银星奖章。第32步兵团第1营指挥官 小唐•C•费斯英语Don C. Faith, Jr.中校厌恶地把他的奖章扔到了雪地里。[102]

士兵们冲进浓烟中
中国军队正在进攻新兴里费斯特遣队的阵地

11月28日夜里,志愿军第80师以3个团重新进攻。[103] 在入湖口处,由于联络中断,中国人的进攻成为一场灾难,来自配属给第57野战炮营防空炮的压倒性火力成批地横扫了中国军队。[104][105][g] 在此后战斗以后,志愿军第238和第239团一共只剩下不到600名士兵。[106] 另一方面,由于志愿军第240团的进攻,麦克莱恩被迫下令从北部山区向入湖口撤退。[107] 11月29日,第1营成功突破中国人的封锁到达入湖口处,但麦克莱恩却因为误将一些中国士兵当成美国人而失踪。[108][h] 中国人最后在11月29日夜停止了进攻,等待新的增援部队。[109]

在第31团级战斗队遭到围攻时,阿尔蒙德最终命令第1陆战师从下碣隅里突围去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一个史密斯不可能完成的命令。[110] 只有第31团坦克连发动了对1221高地的攻击尝试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111] 但由于没有步兵支援,28日和29日的两次装甲进攻均因道路湿滑,地形不利和受到步兵的近距离打击而受阻。[112] 到了11月30日,美军为防御下碣隅里从后浦撤出,第31团级战斗队的余部完全被困了。[113]

11月30日,第7步兵师指挥官大卫•G•巴尔英语David G. Barr少将飞临新兴里入湖口,会见了目前成为第31团级战斗队指挥官的费斯。费斯表达了突围的困难,尤其是要携带31战斗队的500名伤员。[114] 在同一天,作为第80师增援部队的志愿军第94师英语94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到达战场。[i] 到了午夜,4个中国团重新发起进攻,第80师师长詹大南命令在拂晓前彻底歼灭第31团级战斗队。[115] 再一次,第57营的防空炮使得中国人陷入绝境,[116] 但炮弹也几乎用光了。[117] 在12月1日白天,费斯最终下令第31团级战斗队从新兴里突围撤向下碣隅里。[117]

士兵们注视着他们前面的一个高地,飞机正向那里投弹
F4U Corsair}}向中国军队阵地投掷凝固汽油弹。

12月1日,一到天气允许第1陆战航空联队提供空中掩护,突围立即开始。[118] 在士兵们组成护卫队准备离开防御圈时,第241团立即蜂拥杀入美国军队,[119] 其他3个团也包抄过来。[120] 担任掩护的飞机不得不向31战斗队的前方不远处投掷凝固汽油弹,这对中美两军士兵都造成了伤亡。[121] 猛烈轰炸的结果扫平了阻击的中国连队,[120] 使得护卫队得以前进。[122] 在31战斗队的前锋夺路前进时,密集的轻武器火力使得许多后卫队士兵放弃保护卡车车队而到公路下边寻找掩护。[122] 中国军队的火力也打死打伤了卡车里的人,还包括那些把开车工作看成是自杀卡车司机们。[123] 护卫队在下午晚些时候渐渐靠近了1221高地下面的一个路障。[124] 几只小部队尝试清除1221高地,但在占领了一部分高地后,失去指挥的士兵们没有回到队伍中,而是一直逃向冰冻的湖面。[125] 在费斯亲自率队攻击路障时,他被中国军队的手榴弹击中,后来伤重不治。[126] 护卫队成功攻破第一个路障,但在到达位于后浦的第二个路障的时候,第31团级战斗队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溃散了。[127] 原来2,500名士兵中的大约1,050人成功抵达下碣隅里,而只有385名生还者完好无损。[128] 第31团级战斗队的剩余人员被编成一个临时陆军营,参加了其后的战斗。[129]

下碣隅里战斗

草地上的帐篷群
下碣隅里的空中支援指挥中心英语Direct Air Support Center

为了支援海军陆战队向武坪里的进攻,下碣隅里成为一个重要的补给站,还有一个正在修建的机场。史密斯和第1陆战师的指挥部也在下碣隅里。[62] 因为第1陆战师的主力集结在柳潭里,下碣隅里只有来自第1和第7陆战团2个营薄弱防御,驻军的其余部分由来自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一些工兵和后勤支援单位组成。[130]

中国军队最初的计划要求第58师在11月27日夜里向下碣隅里发起攻击,但该师因其使用的过时日本地图在野外中迷路了。{sfn|Guang|2007|p=74}} 直到11月28日拂晓以后第58师才到达下碣隅里。[131] 同时,由于前一夜发生的战斗和伏击,下碣隅里的守军注意到了他们周围的中国军队。第1陆战团第3营英语3rd Battalion, 1st Marines指挥官托马斯•L•里奇预计,中国军队的进攻将在11月28日夜里到来。[132] 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只有很少战斗训练的后勤部队,因为人员短缺都被推上前线[133]并在21:30之前进入高度戒备状态。[134]

过了不久,志愿军第173团在防御圈的西侧和南侧发起攻击,第172团同时攻击了防御圈北侧的高地。[135] 尽管有所准备,兵力不足的阵地还是被突破了,中国军队在防御阵地上打开了几个缺口并到达阵地后方。[136] 但这却导致了混乱,起因是中国士兵中的纪律崩溃,他们开始哄抢食品和衣物而不是扩大战果。[137] 守卫的美国兵在反击中成功摧毁了中国军队,趁中国各团之间联络中断堵住了缺口。[133] 当战斗停止的时候,中国军队只得到了北部防御圈的东高地。[133] 另一次进攻计划在11月29日夜里,但在行动之前,集结的中国军队被陆战队第542夜间战斗机中队英语VMA-542的空袭击垮。[138]

士兵们把一个伤员送到直升飞机上
由陆战队第6侦察中队的HO3S-1直升机撤出的陆战队伤员

由于下碣隅里兵力的极其短缺,史密斯命令从古土里向北派出一个特遣队打通下碣隅里南方的道路。[139] 作为回应,一个包括第41皇家陆战突击队,第1陆战团G连和第31步兵团B连的921名士兵的特遣队组建起来。[140][141] 该特遣队因其指挥官为道格拉斯•B•德赖斯代尔而被称之为“德赖斯代尔特遣队”,他也是第41突击队的指挥官。.[140] 在11月29日下午,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在志愿军第60师的连续攻击下开始从古土里向北推进。[142][143] 特遣队之后的悲惨经历使这条公路赢得“地狱火山谷”的别称。[144] 随着中国军队攻击线的拉长,特遣队开始混乱起来,[145] 护卫队一辆被击毁的卡车后来把特遣队分割成两段。[146] 虽然特遣队的前半部分于打开道路11月29日夜里进入下碣隅里,但后半部分被歼灭了。[147] 尽管遭受159人负伤162人阵亡或失踪的损失,特遣队还是给下碣隅里的防御带来了300个急需的步兵。[141][148]

由于更多来自后浦的增援在11月30日到达,[149] 守军企图夺回东高地。尽管摧毁了一个中国连,但所有努力全都失败了。[150][151] 当夜幕降临,第58师集结了剩下的1,500名士兵为夺取下碣隅里做最后一搏。[152] 增强了的守军消灭了大部分的进攻部队,只剩下东高地周围的阵地没被控制。[153] 当中国军队尝试从东高地推进时,他们被第31步兵团坦克连击败。[154]

到12月1日,志愿军第58师实际上已经被摧毁,[155] 其残部在等待第9兵团第26军的增援。[156][157] 但让宋时轮最感到失败的,就是第26军没有在陆战队员从柳潭里突围之前到达。[10] 机场在12月1日建成通航,联合国军得以获得增援以及撤走死者和伤员。[158] 随着柳潭里的陆战队员于12月4日完成撤离,被围的联合国军终于可以开始他们向兴南港的突围了。

突围

显示一支部队沿一条河向南撤退的地图
长津湖撤退地图。

经过短暂的休息,12月6日开始突围,第7陆战团作为撤退部队的前锋,第5陆战团在后面掩护。[159] 与此同时,姗姗来迟的第26军抵达下碣隅里,其 第76师英语76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77师英语77th Divi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替换了第58和第60师。[160] 在第7陆战团在下碣隅里南面向第76师推进时,第5陆战团接管了防御圈并从第76师手中夺回了东高地。[161][162] 为阻止突围而做的最后努力中,[161] 中国军队又恢复了惯用的夜间攻击,第76和第77师对下碣隅里防御圈进行了全面进攻。[156] 陆战队员击退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并给予了重大杀伤。[163]

同时,第7陆战团夺取了公路周围的高地,打通了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的公路。但只要陆战队员一离开,第77师立即回到两侧山峰并攻击撤退队伍。[164][165] 混战在队伍中爆发,撤退进展极其缓慢。[166] 海军陆战队的夜间战斗机恢复了对中国军队的压制,[165] 战斗中大部分阻击部队被摧毁。[167] 12月7日,余下的队伍成功轻松抵达古土里,最后面的单位也在当夜到达。[168]

下碣隅里的第26军失败后,志愿军高层命令第26军和第27军追击逃跑的联合国军,第20军堵截逃跑路线。[167][169] 但由于第20军大部已经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被摧毁,在古土里与兴南之间的部队只有第58和第60师残部。[170] 绝望中,宋时轮命令这些部队在黄草岭山口筑壕据守,同时炸掉至关重要的车辙桥,希望这些地形因素和障碍能让第26军和第27军赶上撤退的联合国军。[10][170] 占据1081高地的志愿军第180团连续炸毁了原来的水泥桥和两个临时替代桥,确信其无法修复。[171][172] 作为回应, 第1陆战团第1营英语1st Battalion, 1st Marines从南面攻击1081高地,并于12月9日在守军战斗到最后一人后成功占领了该高地。[173] 与此同时,第7陆战团和第31团级战斗队从北面进攻车辙桥,只遭遇到已经冻僵在散兵坑中的防御者。[174]

一队士兵走过一辆被摧毁的坦克
一个美军第3步兵师道格特遣队的巡逻队于12月9日进入黄草岭山口。

由于通向兴南的道路在黄草岭山口被截断,美国 第314军事运输机联队英语314th Troop Carrier Wing的8架C-119运输机被用来伞降便携桥组件[175][176] 便携桥包括8个独立的18英尺(5.5米) 长,2,900磅(1,300公斤)重的组件,每个组件使用一个48英尺(15米)降落伞,每次空投一个组件。[177] 海军陆战队的工兵们和美国陆军第58工兵舟桥连在12月9日将其中的4套组件及附带的木质附件组装成一座临时桥,使联合国军得以通过。[178] 难以想象的是,志愿军第58师和第60师仍然发动伏击和突袭试图阻滞联合国军的推进,但经过几周的连续作战,这两个中国师加起来也只剩下200名士兵了。[179] 最后一支联合国军部队于12月11日离开了黄草岭山口。[180]

撤退过程中最后战斗之一是追击的志愿军第89师在水洞的一次伏击,[179] 被第3步兵师的道格特遣队轻松击退。[181] 被围联合国军部队最终于12月11日21时0分抵达兴南防御圈。[182]

兴南撤退

一艘战舰在观察背景上的港口爆破
1950年12月24日美国海军高速运输舰英语high-speed transport“Begor”号APD-127观察销毁兴南的港口设施。
1950年12月美国海军重型巡洋舰 “Saint Paul”号CA-73 使用其8英寸 (203毫米) 舰炮轰击威胁兴南港撤退的中国军队。

在联合国军到达兴南英语Hungnam之前,麦克阿瑟已经在12月8日命令撤走美国第10军,以增援那时已精疲力竭并快速撤向38线的美国第8集团军。[183][184] 按照他的命令,韩国第1军,韩国第1陆战团,美国第3步兵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已经在港口周围布置了防御阵地。[185] 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发生在美国第7步兵团英语7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17步兵团英语17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65步兵团英语65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与追击的志愿军第27军之间,[186] 但已经被重创的第9兵团面对来自美国海军第90特遣舰队英语Task Force 90的强大海上火力,根本无法靠近兴南防御圈。[184][187] 在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中,[188] 一个有193艘船只的舰队在港口组成,不仅撤走了联合国军士兵,也包括他们的重装备,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朝鲜难民。[189] 一艘胜利轮美国海军梅雷迪思号胜利轮英语SS Meredith Victory撤走了14,000名难民。最后一个联合国军单位在12月24日14时36分离开,为防止中国和北朝鲜军队使用,港口被摧毁。[188] 志愿军第27军在12月25日上午进入兴南。[190]

后续影响

...伤亡达到40,000之多。中央(政府)极为怀念... ----毛泽东[11][191][j]

美国第10军从东部前线撤离的时候,美国第8集团军已经在清川江战役之后从西部前线撤向38线。由于联合国军全线收缩,中共军队夺回了北朝鲜的大部,向鸭绿江的急进亦告结束。[13] 朝鲜战争又拖延了两年半时间,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议。[13] 除了北朝鲜的损失,美国第10军和韩国第1军后来报告的战斗伤亡总共为10,495人,其中4,385人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3,163人来自美国陆军,78人来自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2,812人来自附编于美军的韩国补充兵。[192] 在战斗损失之外,第1陆战师还报告了寒冷天气引起的7,338人非战斗伤亡。[193]

尽管遭受了损失,美国第10军依然保住了大部分兵力。[194] 大约105,000名士兵,98,000名平民,17,500辆车辆,和350,000吨补给从兴南船运到釜山[189] 他们后来在朝鲜重新加入战争。史密斯被认为拯救了第10军免遭摧毁,[195] 第1海军陆战师,第41皇家陆战突击队和陆军第31团级战斗队因在作战中的顽强表现获得总统集体嘉奖英语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United States)[196][197][198] 14名陆战队员,2名陆军士兵和1名海军飞行员获得荣誉勋章,所有在长津服役的联合国军士兵后来荣获“长津精英”的美誉。[196][199]2010年9月15日,朝鲜战争长津湖之战退伍军人纪念碑在彭德尔顿军营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指挥官詹姆斯•T•康韦英语James T. Conway将军揭幕。[200]

在长津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重要军事强国的地位,[201] 但这胜利来自巨大的代价。随着美国第十军和韩国第1军的逃离,毛的长津设想没有实现,其失利导致宋时轮提出辞呈。[202] 同时,作战和极差的后勤保障导致的严重伤亡摧毁了第20和第27军所属的8个精锐师大部。这8个师中,2个师被迫解散,[203] 并且直到1951年3月第9兵团才恢复其常规兵力并形成有效战力。[2][204] 在1951年初由于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有近40%缺额,中国军队在长津的重大损失最终使联合国军部队在朝鲜站稳了脚跟。[2]

光荣行动

在作战期间,联合国军阵亡者被埋葬在公路沿线的临时墓地。光荣行动英语Operation Glory在1954年7月到11月进行,期间交换了各方死者。4,167名美国陆军士兵和陆战队员遗骸交换了13,528名北朝鲜和中国死者。另外,546名死于联合国军战俘营的平民被转交给韩国政府。[205] 光荣行动之后,416名姓名不详者被安葬在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英语National Memorial Cemetery of the Pacific。按照国防部战俘和失踪人员办公室的一份白皮书,在光荣行动期间中国人和北朝鲜人还转交了1,394个名字,其中858名得到证实。[206] 被归还的4,167个遗体被发现属于4,219人,其中2,944人是美国人,所有遗体中有416人确定了姓名。在239名朝鲜战争下落不明人员中,有186人与太平洋公墓中未知姓名者无关。[k] 从1990年到1994年,北朝鲜挖掘并送还了超过208具遗骸,这些可能属于200到400名美国军人,但因为遗体被混合存放,只有很少部分被鉴别出来。[207] 从2001年到2005年,从长津战役墓地发现更多的遗骸,1996年到2006年在中国边界附近找到了大约220个遗骸。[208][209]


参考条目

说明

Footnotes

  1. ^ 1.0 1.1 In Chinese military nomenclature, the term "Army" (军) means en:Corps, while the term "Army Group" (集团军) means Army.
  2. ^ The 1st Marine Division reported 604 killed, 114 dead of wounds, 192 missing, 3,485 wounded and 7,338 non-battle casualties. However, US X Corps disputed the number by only recording 393 killed, 2,152 wounded and 76 missing for the 1st Marine Division. This number is calculated by inserting the 1st Marine Division's casualty data into the X Corps' total casualty report. See Appleman 1990,第345–347頁 and Montross & Canzona 1992,第381–382頁.
  3. ^ This number is the total number of replacements requested by the 9th Army to reconstitute itself, which includes units that were not involved the fighting. See Roe 2000,第394頁.
  4. ^ Official Chinese sources refer to this battle as the Second Phase Campaign Eastern Sector (第二次战役东线). The Western Sector is the en:Battle of the Ch'ongch'on River.
  5. ^ 5.0 5.1 5.2 The town of Sinhung-ni referred to in this article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another identically named town located at south of Yudami-ni on the west side of Chosin Reservoir. See Appleman 1990,第30, 32, 221, 376頁.
  6. ^ The Chinese military did not have en:military ranks during the 1950s.
  7. ^ RCT-31's anti-aircraft guns were from D Battery, 15th Antiaircraft Battalion, which was attached to the 57th Field Artillery Battalion during the entire battle. See Appleman 1990,第82頁.
  8. ^ Maclean's final fate is disputed among Chinese and US sources. Although both sides agreed that Maclean was shot numerous times while running towards the Chinese soldiers, Chinese sources claim that Maclean was shot dead on the spot, while UN POWs stated that Maclean later died from his wounds while being moved to a Chinese POW camp. See Guang 2007,第60頁 and Appleman 1990,第114頁.
  9. ^ Misidentified as the 90th Division by UN intelligence. See Guang 2007,第118頁.
  10. ^ Mao's original telegraph was "......减员达4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Roe translate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elegraph as "expresses its deepest sorrow". See Roe 2000,第394頁.
  11. ^ 176 were identified and of the remaining 10 cases, four were non-Americans of Asiatic descent; one was British; three were identified and two cases unconfirmed. See "DPMO White Paper, Punch Bowl 239".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trieved 2009-08-27.

Citations

  1. ^ Xue 1990,第59頁.
  2. ^ 2.0 2.1 2.2 Roe 2000,第412頁.
  3. ^ Appleman 1990,第70頁.
  4. ^ Appleman 1990,第37頁.
  5. ^ 5.0 5.1 5.2 5.3 5.4 Appleman 1990,第24頁.
  6. ^ 6.0 6.1 Xue & Li Part One 2000.
  7. ^ 7.0 7.1 Appleman 1990,第361頁.
  8. ^ Appleman 1990,第345, 347頁.
  9. ^ Appleman 1990,第348頁.
  10. ^ 10.0 10.1 10.2 10.3 Xue & Li Part Four 2000.
  11. ^ 11.0 11.1 Roe 2000,第394頁.
  12. ^ Appleman 1990,第352頁.
  13. ^ 13.0 13.1 13.2 Millett, Allan R. Korean War. en: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 [200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December 2008). .
  14. ^ Alexander 1986,第312頁.
  15. ^ 15.0 15.1 Appleman 1990,第3頁.
  16. ^ Roe 2000,第101–107頁.
  17. ^ Roe 2000,第145, 148–149頁.
  18. ^ Guang 2007,第46頁.
  19. ^ Appleman 1990,第5頁.
  20. ^ Appleman 1990,第7頁.
  21. ^ 21.0 21.1 Guang 2007,第47頁.
  22. ^ 22.0 22.1 Appleman 1990,第8頁.
  23. ^ Appleman 1989,第24, 33頁.
  24. ^ Mossman 1990,第48頁.
  25. ^ Appleman 1990,第11頁.
  26. ^ Appleman 1990,第14頁.
  27. ^ Roe, Patrick C. The Chinese Failure at Chosin. Dallas, TX: Korean War Project. August 1996 [2010-01-22]. 
  28. ^ Guang 2007,第47-48頁.
  29. ^ Appleman 1990,第21頁.
  30. ^ Appleman 1990,第35頁.
  31. ^ Russ 1999,第65頁.
  32. ^ Tucker et al. 2000,第108頁.
  33. ^ Appleman 1990,第32頁.
  34. ^ Appleman 1990,第29頁.
  35. ^ 35.0 35.1 Appleman 1990,第28–31頁.
  36. ^ Appleman 1990,第25頁.
  37. ^ Appleman 1990,第xi頁.
  38. ^ Hammel 1994,第214頁.
  39. ^ 39.0 39.1 Halberstam 2007,第428頁.
  40. ^ Halberstam 2007,第434頁.
  41. ^ Halberstam 2007,第429頁.
  42. ^ Halberstam 2007,第433–434頁.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Guang 2007,第52頁.
  44. ^ Roe 2000,第436頁.
  45. ^ Roe 2000,第296頁.
  46. ^ Halberstam 2007,第435頁.
  47. ^ Appleman 1990,第42頁.
  48. ^ Appleman 1990,第158, 162頁.
  49. ^ Appleman 1990,第75頁.
  50. ^ Appleman 1990,第24, 37頁.
  51. ^ 51.0 51.1 Appleman 1990,第250頁.
  52. ^ Appleman 1990,第182頁.
  53. ^ Millett 2010,第338頁.
  54. ^ 54.0 54.1 54.2 Shrader 1995,第174頁.
  55. ^ Appleman 1990,第36頁.
  56. ^ Zhang 1995,第117頁.
  57. ^ Spurr 1988,第270頁.
  58. ^ Hammel 1994,第9頁.
  59. ^ Appleman 1990,第17–18頁.
  60. ^ Appleman 1990,第360頁.
  61. ^ Appleman 1990,第17頁.
  62. ^ 62.0 62.1 Appleman 1990,第72頁.
  63. ^ Appleman 1990,第52頁.
  64. ^ Roe 2000,第301頁.
  65. ^ Appleman 1990,第56頁.
  66. ^ Guang 2007,第68頁.
  67. ^ Appleman 1990,第64, 66, 68頁.
  68. ^ Guang 2007,第68-71頁.
  69. ^ Appleman 1990,第74頁.
  70. ^ Guang 2007,第71頁.
  71. ^ Appleman 1990,第227頁.
  72. ^ Appleman 1990,第73頁.
  73. ^ Appleman 1990,第178頁.
  74. ^ Appleman 1990,第226頁.
  75. ^ 75.0 75.1 75.2 Roe 2000,第329頁.
  76. ^ Appleman 1990,第213頁.
  77. ^ Appleman 1990,第120–121頁.
  78. ^ Appleman 1990,第215頁.
  79. ^ Retreat of the 20,000. New York, NY: Time Inc. 1950-12-18 [2009-08-27]. 
  80. ^ Appleman 1990,第215–216頁.
  81. ^ 81.0 81.1 Appleman 1990,第218頁.
  82. ^ Appleman 1990,第214頁.
  83. ^ Appleman 1990,第220頁.
  84. ^ Guang 2007,第88頁.
  85. ^ 85.0 85.1 Appleman 1990,第223頁.
  86. ^ Guang 2007,第86頁.
  87. ^ Appleman 1990,第233頁.
  88. ^ Appleman 1990,第234頁.
  89. ^ Appleman 1990,第235頁.
  90. ^ Appleman 1990,第221–223頁.
  91. ^ Appleman 1990,第224–225頁.
  92. ^ Appleman 1990,第239, 243頁.
  93. ^ Appleman 1990,第85頁.
  94. ^ Guang 2007,第53-54頁.
  95. ^ Appleman 1990,第93頁.
  96. ^ Appleman 1990,第97頁.
  97. ^ Guang 2007,第55頁.
  98. ^ Appleman 1990,第98頁.
  99. ^ Roe 2000,第310頁.
  100. ^ 100.0 100.1 Guang 2007,第58頁.
  101. ^ Appleman 1990,第96頁.
  102. ^ Appleman 1990,第102–103頁.
  103. ^ Guang 2007,第59頁.
  104. ^ Guang 2007,第59-60頁.
  105. ^ Appleman 1990,第107頁.
  106. ^ Guang 2007,第61頁.
  107. ^ Appleman 1990,第110頁.
  108. ^ Appleman 1990,第114頁.
  109. ^ Guang 2007,第62頁.
  110. ^ Appleman 1990,第183頁.
  111. ^ Appleman 1990,第103頁.
  112. ^ Appleman 1990,第103–105, 118–119頁.
  113. ^ Appleman 1990,第126頁.
  114. ^ Appleman 1990,第124頁.
  115. ^ Guang 2007,第63頁.
  116. ^ Appleman 1990,第129–130頁.
  117. ^ 117.0 117.1 Appleman 1990,第134頁.
  118. ^ Appleman 1990,第132, 135頁.
  119. ^ Appleman 1990,第137頁.
  120. ^ 120.0 120.1 Guang 2007,第64頁.
  121. ^ Appleman 1990,第137–138頁.
  122. ^ 122.0 122.1 Appleman 1990,第138頁.
  123. ^ Appleman 1990,第139頁.
  124. ^ Appleman 1990,第140頁.
  125. ^ Appleman 1990,第144頁.
  126. ^ Appleman 1990,第146頁.
  127. ^ Appleman 1990,第150頁.
  128. ^ Alexander 1986,第339頁.
  129. ^ Appleman 1990,第249頁.
  130. ^ Alexander 1986,第322頁.
  131. ^ Guang 2007,第74頁.
  132. ^ Appleman 1990,第162頁.
  133. ^ 133.0 133.1 133.2 Appleman 1990,第174頁.
  134. ^ Appleman 1990,第163頁.
  135. ^ Roe 2000,第317頁.
  136. ^ Appleman 1990,第165頁.
  137. ^ Alexander 1986,第324頁.
  138. ^ Appleman 1990,第195頁.
  139. ^ Appleman 1990,第186頁.
  140. ^ 140.0 140.1 Appleman 1990,第187頁.
  141. ^ 141.0 141.1 Montross & Canzona 1992,第228, 234頁.
  142. ^ Guang 2007,第78頁.
  143. ^ Appleman 1990,第189頁.
  144. ^ Appleman 1990,第193頁.
  145. ^ Appleman 1990,第191頁.
  146. ^ Appleman 1990,第192頁.
  147. ^ Alexander 1986,第327頁.
  148. ^ Appleman 1990,第201頁.
  149. ^ Appleman 1990,第204頁.
  150. ^ Guang 2007,第80頁.
  151. ^ Appleman 1990,第203頁.
  152. ^ Guang 2007,第81頁.
  153. ^ Appleman 1990,第205頁.
  154. ^ Appleman 1990,第206頁.
  155. ^ Roe 2000,第340頁.
  156. ^ 156.0 156.1 Guang 2007,第97頁.
  157. ^ Appleman 1990,第251頁.
  158. ^ Appleman 1990,第208頁.
  159. ^ Appleman 1990,第247頁.
  160. ^ Roe 2000,第379頁.
  161. ^ 161.0 161.1 Roe 2000,第382頁.
  162. ^ Appleman & 1990,第260頁.
  163. ^ Appleman 1990,第262頁.
  164. ^ Roe 2000,第382–383頁.
  165. ^ 165.0 165.1 Appleman 1990,第257頁.
  166. ^ Appleman 1990,第257–259頁.
  167. ^ 167.0 167.1 Roe 2000,第383頁.
  168. ^ Alexander 1986,第361頁.
  169. ^ Guang 2007,第103頁.
  170. ^ 170.0 170.1 Roe 2000,第341頁.
  171. ^ Mossman 1990,第137頁.
  172. ^ Appleman 1990,第288, 296頁.
  173. ^ Appleman 1990,第300–301頁.
  174. ^ Alexander 1986,第364頁.
  175. ^ Appleman 1990,第297頁.
  176. ^ Rumley, Chris, 314th Delivers Bridge to Combat Troops, Little Rock, AR: en:Little Rock Air Force Base, 2010-05-18 [2011-05-12] 
  177. ^ Appleman 1990,第296頁.
  178. ^ Appleman 1990,第296, 304頁.
  179. ^ 179.0 179.1 Guang 2007,第108頁.
  180. ^ Appleman 1990,第314頁.
  181. ^ Appleman 1990,第307–310頁.
  182. ^ Appleman 1990,第316頁.
  183. ^ Mossman 1990,第149, 158–159頁.
  184. ^ 184.0 184.1 Appleman 1990,第324頁.
  185. ^ Appleman 1990,第319–320頁.
  186. ^ Appleman 1990,第324–327, 329頁.
  187. ^ Roe 2000,第393–394頁.
  188. ^ 188.0 188.1 Appleman 1990,第340頁.
  189. ^ 189.0 189.1 Alexander 1986,第367頁.
  190. ^ Guang 2007,第113頁.
  191. ^ Guang 2007,第110頁.
  192. ^ Appleman 1990,第347頁.
  193. ^ Appleman 1990,第345頁.
  194. ^ Appleman 1990,第356頁.
  195. ^ Halberstam 2007,第430頁.
  196. ^ 196.0 196.1 Daily 1999,第78頁.
  197. ^ Cunningham-Boothe & Farrar 1989,第50頁.
  198. ^ Seelinger, Matthew J., Nightmare at the Chosin Reservoir, Arlington, VA: The Army Historical Foundation, [2010-07-27] .
  199. ^ Ham IV, Walter T., Veterans Mark 60th Anniversary of Legendary Reservoir Battle, Washington, D.C.: en:US Army, 2010-11-11 [2010-11-11] .
  200. ^ Walker, Mark, MILITARY: 'Chosin Few' Monument Dedicated at Camp Pendleton, Escondido, CA: North County Times, 2010-09-15 [201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September 2010) .
  201. ^ Malkasian 2001,第91頁.
  202. ^ Spurr 1988,第266頁.
  203. ^ Guang 2007,第114頁.
  204. ^ Appleman 1990,第355頁.
  205. ^ Operation Glory. Fort Lee, Virginia: Army Quartermaster Museum, U.S. Army. [200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December 2007). 
  206. ^ DPMO White Paper, Punch Bowl 239 (PDF). Washington, D.C.: en: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9-08-27]. 
  207. ^ Wars and Conflict: The Korean War. Hickam Air Force Base, HI: en:Joint POW/MIA Accounting Command. [2009-08-27]. 
  208. ^ DWPO release April 29, 2008 (PDF). Washington, D.C.: en: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1-08-19]. 
  209. ^ Remains from Korea identified as Ind. soldier. Springfield, VA: en:Army Times Publishing Company. [2009-08-27]. 

参考资料

深入阅读

  • Appleman, Roy, East of Chosin: Entrapment and Breakout in Korea, 1950 2, College Station, TX: Texas A and M University Military History Series, 1987, ISBN 978-0-89096-283-1 
  • Appleman, Roy, South to the Naktong, North to the Yalu,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1992, ISBN 978-0-16-035958-3 
  • Chae, Han Kook; Chung, Suk Kyun; Yang, Yong Cho, Yang, Hee Wan; Lim, Won Hyok; Sims, Thomas Lee; Sims, Laura Marie; Kim, Chong Gu; Millett, Allan R. , 编, The Korean War, Volume II,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1, ISBN 978-0-8032-7795-3 
  • Chinese Military Science Academy, History of War to Resist America and Aid Korea (抗美援朝战争史), Volume II, Beijing: Chinese Military Science Academy Publishing House, 2000, ISBN 978-7-80137-390-8 (Chinese) 
  • Cowart, Glenn C., Miracle In Korea: The Evacuation of X Corps from the Hungnam Beachhead,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2, ISBN 978-0-87249-829-7 
  • Drury, Bob; Clavin, Tom, The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 New York, NY: Atlantic Monthly Press, 2009, ISBN 978-0-87113-993-1 
  • Farrar-Hockley, Anthony, Official History: The British Part in the Korean War, Volume I, London, England: HMSO, 1990, ISBN 978-0-11-630953-2 
  • Fehrenbach, T.R., This Kind of War, Dulles, VA: Brassey's, 1963, ISBN 978-1-57488-259-9 
  • Hayhurst, Fred, Green Berets in Korea: The Story of 41 Independent Commando – Royal Marines, New York, NY: Vanguard Press, 2001, ISBN 978-1-903489-12-3 
  • O’Donnell, Patrick K., Give Me Tomorrow: The Korean War's Greatest Untold Story – The Epic Stand of the Marines of George Company, Cambridge, MA: Da Capo Press, 2010, ISBN 978-0-306-81801-1 
  • Owen, Joseph R., Colder Than Hell: A Marine Rifle Company at Chosin Reservoir,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7, ISBN 978-1-55750-416-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