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08年11月
- 國泰航空將出售5架舊款波音客機,以在金融海嘯下套現備用及減慢擴展步伐,相關的航班將由其他航機代替,但已訂購的新飛機將如常接收。另港龍兩架空中巴士,明年6月租賃期滿亦會離隊,現正評估此舉對服務運作的影響。 明報[失效連結]
- 著名唱片騎師陳任因肺炎,下午1時54分在醫院病逝,終年63歲。 星島日報[失效連結]
- 經濟機遇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明年香港步入經濟衰退風險增加,政府將集中協助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及消費相關服務,以及地產建築等界別,當務之急是要紓解信貸收縮對商界及零售業的影響。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國泰行政總裁湯彥麟表示,公司雖受金融海嘯影響,但相信不少乘客仍會在聖誕節出外旅遊或回鄉探親,相信對航空服務仍有需求,他又對成功出售五架航機感到樂觀,相信有助集團經營。 文匯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匯豐控股公布第三次中期息,維持每股派18美仙,金額與對上兩次相同,但有證券業人士就估計,在全年業績顯著倒退下,第四次的中期息金額可能較去年同期少。另同系恒生銀行亦公布第三次中期息,維持每股派1.1元。 文匯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一名富善邨的居民於10月25日升降機時,發現有異常聲響,升降機由14樓急墜到地面。機電署初步檢查發現,吊起升降機的八條纜索有七條折斷,房屋署在上周才得悉事件,已要求承辦商在兩天內檢查轄下屋邨過千部升降機。 明報[失效連結]
- 運輸業界發起遊行,抗議油價加快減慢,並不滿油公司有聯手議價之嫌,慢駛到青衣多間油公司的油庫抗議。業界建議同業在未來三個月只光顧三間油公司,並逼使其他公司調整油價,又促請政府盡快成立監管機構以監測燃料價格。 大公報[永久失效連結]
- 中國加強抽驗輸港雞蛋有否含三聚氰胺,過去十天暫停陸路輸蛋到港,令雞蛋整體零售價上升約兩成。蛋商指內地減少供應後,使外國進口雞蛋的供應亦緊張,業界將會向食衛局求助,以尋求解決方法。 大公報[永久失效連結]
- 政府同意把豁免徵收外傭稅的期限,由原本兩年延長至五年,並即日刊憲及交立會審議。勞福局長張建宗表示,新方案是回應外傭僱主的訴求及平衡了再培訓局的運作開支,但不少議員指法案審議變成鬧劇,要求政府檢討立法程序。 明報[失效連結]
- 前康體局主席洪承禧被控在任馬會遴選會員期間,涉多次向中間人索取共40萬元貸款,作為推薦他人申請馬會會籍及加快申請的報酬,法官將案件轉介區院審理。洪承禧毋須答辯並獲准保釋,案件押後至2009年1月審理。 明報[失效連結]
- 立會鐵路小組討論九龍南線的最新進展,多名議員質疑港鐵未履行原九鐵的承諾,興建連接柯士甸站至中港城的行人隧道,又未就安裝幕門提具體時間表。港鐵指加裝幕門前須解決技術問題,並會就中港城行人隧道再作跟進。 明報[失效連結]
- 市建局宣布降低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的發展密度,並放棄興建高樓大廈以配合政府在荷李活道的活化計劃,估計項目將虧損1.7億港元。另市建局將斥2.5億推出十項地區美化及舊樓維修工程,預計可以創造不少於500個就業職位。 市建局新聞稿1、2
- 九巴將於12月7日起停辦70號巴士線,並以12組巴士轉乘優惠及七個八達通即日來回優惠取代。發言人指,因該線客量持續偏低,並長期出現虧蝕而停辦。九巴過去曾多次申請取消該線,但在地區上出現極大爭議而告吹。 維基新聞[永久失效連結]、運輸署交通通告、九巴新聞稿、太陽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頭條日報
- 審計署公布新一份審計報告,批評政府部門所出現的多個問題。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審計署點名批評廉署及機電署在搬遷總部後的用電量遠超預算,有違政府推行環保的理念,審計署認為,建築署署長應聯同各個政策局同部門首長,找方法提高日後估計項目用電量的準確度。
- 另審計署亦關注救護車老化及救護員只用人手紀錄出勤資料,難以評估病人的急切程度,建議消防處推出電子救護車時,可否記下病人急切度,讓公眾知道濫用救護車情況。
- 審計報告又指食環署轄下部分街市有大量空置檔位而造成虧蝕,亦有街市檔位因長期凍租,令實際租金嚴重低於市值租金,容易成為檔主分租檔位圖利的對象。建議食環署盡快把檔位整合,以便騰出地方作其他用途。
- 近期新落成的大角咀及天瑞體育館,館內健身室使用率只有30%;另部分網球場及門球場的使用率亦偏低,而被審計署批評。該署建議康文署在計劃提供有關設施時應諮詢區議會,如設施使用率不足,應改作其他用途。
- 入境處截至上午11時,共接獲667宗滯泰港人的求助,保安局副秘書長魏永捷表示,政府會盡量協助 他們返港,並已安排入境處職員前往曼谷協助當地港人。而因泰國芭提雅機場原屬軍用,故處理大量旅客有困難。 明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市區及大嶼山的士是日起加價。市區的士新收費實施「短加長減」,有司機認為新收費未能打擊折扣黨及補貼燃油開支,並會因金融海嘯而令生意減少。而部分乘客不知道的士加價,但表示不會因收費調整改變乘搭次數。 明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新聞動態[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