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旗
肩旗(賽夏語:kilakil ),又稱為舞帽,或是月光旗。為賽夏族在矮靈祭中重要的神聖物,可以當作辟邪之物。
日治時期,為扛戴在頭上的稱為舞帽。後來因為越做越大,無法戴在頭上,使得改為扛在肩上,稱之為肩旗。
賽夏族人相信肩旗上有矮黑人一同參與祭典儀式。
起源
傳說過去賽夏人與矮黑人在一起生活時,棕葉片和芭蕉葉片長得相同,是完整的一片,葉緣並無分岔,矮人(達隘)走時憤怒的將山棕葉片撕裂,才出現分岔葉緣。據說橢圓形的象徵雷女轉化的芭蕉葉,短圓弧型的象徵矮黑人撕裂的山棕葉。[1]
特色
- 形式分為長橢圓形(rinring'ara)和短圓弧形(kilakil)兩種。北群多為短圓弧形,南群多為長橢圓形。現今一般都將肩旗統稱為(kilakil)。
- 祭典中顯眼的神聖物,具有獨特的形式和行動方式,有視覺吸引力的聚焦點。
- 具有特殊神聖性,只能在祭典期間出現,祭典結束後需要將其銷毀或是隱藏。
- 祭典歌舞時,各姓氏青年男子代表扛著鮮豔高聳的姓氏肩旗(kilakil),在隊伍行列中間穿梭舞動,在祭場中跳躍巡行嬉戲,象徵矮靈到場與各姓氏族人共同玩樂。
- 祭典儀式中展現姓氏力量的媒介,要就持續不停地從黑夜舞動到天亮,必須由該姓氏家族中男子不斷接替扛旗的工作。
- 扛著肩旗在舞群中螺旋圈跑著,或盤旋進退,忽上忽下,時前時候,舞姿粗獷多變。隨著動作的跌宕變化,鈴鐺鏗鏘而響,相互響應,此起彼狀,形成別具一格的伴奏。
- 娛靈媚神為宗旨的,富於巫術色彩的面具,過去跳大帽舞時帽子是戴在頭上的,彷彿戴一種奇特的面具,整個舞蹈賦予神旗的宗教色彩。
- 祭典開始前,族人不可觸碰,亦不可於練唱時間扛旗跳舞,唯有在正式開始時進行的祭典儀式中可觸摸。
南北賽夏的差異
舞帽(肩旗)
北:圓弧形(kilakil)、三角彎曲,似皇冠的祭帽
南:長橢圓形(rinring'ara)、 三角形
肩旗製作規定
北:特定姓氏和固定數量的安排
南:依各姓氏的意願自行決定製作
製作方法
用直徑五尺左右的竹子編織呈放射狀的骨架,然後正反面都縫上白布,做成一個圓板,但是周邊要留下一些竹骨架的末端,插上山雞的尾毛。在圓中心則縫上直徑三尺左右的圓型紅布,並在紅布的上方附上兩個鏡子,外圍幾處則裝上铃铛作裝飾。背面全部吊滿細長的紙片,圓板的下端用櫸樹皮做個台座,然後用白布纏好,以便把圓板頂在頭上。在台座的左右兩端豎立削薄的鹿角作為裝飾。短圓弧型的做法大多與長橢圓形差不多,不同的是它的長約六尺,寬三到四尺的長方形平板,而縫在中央的紅布也是長方形。[1]
用竹子編成,寬和長都有四到五尺,重達二十多公斤,扇形,看起來好像是個大扇子,形狀像是倒三角形,外面用布鋪裹起來,鑲著鏡子,綴滿珠片、銅鈴、珠子、各色細布條以及許多鈴鐺,崁上姓氏大字。
資料來源
賽夏族 胡家瑜 著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編譯
台灣的原住民賽夏族 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 著
「賽夏族矮靈祭」教學觀摩-成果報告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認識台灣原住民 擁有神秘祭儀的民族—賽夏族 趙一先 著
導論賽夏族 朱鳳生 著
賽夏族文化特展 以「巴斯達隘(矮靈祭)」祭典活動探索賽夏族文化精隨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矮靈、龍神與基督 賽夏族當代宗教研究 簡鴻模 著
- ^ 1.0 1.1 胡, 家瑜. 賽夏族. 臺北市 : 三民. 2015. ISBN 978957146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