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耶稣会教堂 (维也纳)

坐标48°12′32.3″N 16°22′37.8″E / 48.208972°N 16.377167°E / 48.208972; 16.37716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耶稣会教堂
基本信息
位置奥地利维也纳
坐标48°12′32.3″N 16°22′37.8″E / 48.208972°N 16.377167°E / 48.208972; 16.377167
宗教天主教
领导P. Gustav Schörghofer s.j. [1]
官方网站www.jesuitenwien1.at
建筑详情
建筑师Andrea Pozzo
建筑类型教堂 [2]
建筑风格巴洛克
奠基1623年
竣工1627年
詳細規格
正立面朝向SWbS
長度55米[3]
寬度25米[3]
中殿寬度13米[3]
地圖
地图

耶稣会教堂(德语:Jesuitenkirche),又名大学教堂(德语:Universitätskirche),是一座两层、双塔的教堂,受早期巴洛克风格的影响,由安德烈·波佐改建于1703-1705年。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Dr. Ignaz Seipel-Platz,紧邻维也纳大学旧楼。

历史

1550年,国王斐迪南一世向Ignatius von Loyola请求,派两名神学家到维也纳大学讲学并建立一所学院。

1551年,第一批耶稣会士抵达维也纳。

1552年,Petrus Canisius 来到维也纳。他布道、演讲,并受斐迪南国王委托撰写教理问答。

1623年,耶稣会士接管人文、哲学和神学学科。他们接管了相关的建筑物和办公室,大量的建筑工作立即开始,承诺将自己的学院附属在维也纳大学之中,并在结构改造过程中建造一座教堂和一座行政大楼。

1631年,新建的教堂由红衣主教迪特里希施泰因祝圣。 7月31日(在圣伊格内修斯逝世75周年之际),五口大钟从因斯布鲁克通过水路运输抵达维也纳。250年来,它一直是维也纳大学的教堂。直到今天,维也纳人也将其视为大学教堂。

1702年,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将耶稣会士安德烈波佐带到维也纳。皇帝为学院和教堂进行开工仪式,而教堂被奉獻給圣徒依纳爵·罗耀拉圣方济·沙勿略。从1703年起,作为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安德烈波佐为教堂赋予了现在的巴洛克风格。他增建了双塔,将早期巴洛克风格立面加以改建,有狭窄的水平面和垂直剖面。窗户的设计,狭小的壁龛(有塑像)和立面较小的中央部分偏离了钟楼的巴洛克风格。在皇室的支持下,他为耶稣会教堂的内部赋予了更高级的巴洛克风格设计,至今仍保留下来。通过所有感官的体验(尤其是那副错觉穹顶壁画)来传授信仰也是今天这个教会耶稣会士的牧灵关怀的典型。工程完成后,教堂被重新祝圣奉獻給圣母升天

1705年,利奥波德一世去世。耶稣会在大学的影响力开始下降。

1773年,由于政治压力,耶稣会被教皇废除。当时在维也纳约有350名耶稣会士,但教会和学院均属于国家。

1814年,教皇庇护七世重建耶稣会。

1827年,约翰·彼得·克拉夫特对教堂内部进行了修复。

1848年,耶稣会士被逐出奥地利。

1852年,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为了君主制能够延续而恢复耶稣会。

1856年,皇帝将大学教堂归还给耶稣会士,并在毗邻的建筑空间中为学者提供住房和教牧服务。

1896-1914年完成内部修复:尤其是天顶壁画有重大变化。

与1773年之前一样,1934年再次获准使用教堂的地下室作为耶稣会士的墓地。

1986-1998年,教堂的外部和内部进行大修。

2004年,一个带有3层手键盘的管风琴被祝圣且投入使用。

室内

尽管其外观相对朴素,但是室内有非常华丽的仿大理石柱子、镀金和许多寓言的天顶壁画。天花板分为四个隔间,运用了错觉技术。安德烈·波佐在1703年开始,卓越的错视画派的穹顶,画在天花板的平坦部分,是一个真正的杰作。

1813年12月8日,紧邻维也纳大学的大会堂,贝多芬的《A大调第七交响曲》在那里首演。

参考文献

  1.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Jesuitenkirche. [202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2. ^ Pfarre Maria Rotunda. Erzdiözese Wien. [200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2) (德语). 
  3. ^ 3.0 3.1 3.2 Estimated from satellite images provided by Google Earth

48°12′32.3″N 16°22′37.8″E / 48.208972°N 16.377167°E / 48.208972; 16.37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