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Allthingsgo/The Baffler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he Baffler
主編Chris Lehmann
發行周期Bi-Monthly[1]
創辦者Thomas Frank and Keith White
首發日期1988年 (1988-month)
公司The Baffler Foundation
創刊地區United States
總部所在地Charlottesville (1988–1990)
Chicago (1990–2010)
Cambridge (2011–present)
New York City (2015–present)[2]
語言English
網站thebaffler.com
ISSN1059-9789
OCLC 編號24838556

THE_BAFFلER《白浮流》是一本關於文化、政治和商業分析的雜誌。 該公司於1988年由編輯托馬斯•弗蘭克(Thomas Frank)和基思•懷特(Keith White)於1988年成立,總部設在伊利諾州的芝加哥,2010年,搬到了麻薩諸塞州的劍橋。2016年,總部遷至紐約市。《白浮流》的第一年重整後的刊物擁有多達12,000個訂閱者。[3]

截至2016年,該雜誌及其散文集多通過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書店發行。

歷史

這本雜誌最早由格雷格 · 萊恩 (Greg Lane) 出版。 它的座右銘是"削弱尖端的流感"。 它因批評"商業文化和文化事業"以及揭露了紐約時報上的蹩腳言論騙局而聞名。[4][5] 史蒂夫•阿爾賓尼(Steve Albini)發表了一篇著名的、重新出版的文章《音樂的問題》 ,揭露了獨立搖滾樂盛世期間音樂事業的內部運作。[6]

這本雜誌被認為是培植了多位作家的寫作與發展,其中包括創始編輯托馬斯 · 弗蘭克、安娜 · 瑪麗 · 考克斯和里克 · 佩爾斯坦。[7]

刊物

2001年4月25日,《白浮流》辦公室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後,該雜誌偶爾發表一篇文章,一年一度,然後稍微多一點,但是在2001年4月25日的一場大火中,《白浮流》辦公室被燒毀。[8] 出版業在重新啟動後變得更加規律和頻繁,並在2011年搬到了劍橋。

《白浮流》通過許多不同的分銷渠道出售,包括作為一本書和一本雜誌; 除了出版物的 ISSN 之外,所有最早的刊物都有一個獨立的國際標準書號。

重整

2009年,創始編輯弗蘭克決定重整該雜誌。[9] 它在2010年以第二卷第一期(售價18英鎊)重新推出,新的出版商,編輯和設計。

2011年,TheBaffler 把總部搬到了劍橋,約翰 · 薩默斯接任了編輯。 該雜誌與「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簽訂了一份出版合同,經過另一次重新設計,開始每年出版三次。[10] 2014年,該公司終止了合同,並在眾議院開展了出版業務。[11] 2016年,該雜誌轉向了季度時間表,並將總部遷至紐約市。[2] 2016年夏天結束,克里斯 · 萊曼接管了《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工作。 巴弗勒關於編輯人員變化的進一步評論還沒有出來。

TheBAFFLER 還組織了文學活動和與其貢獻編輯的辯論。

2017年,它與西班牙獨立在線出版物《CTXT 》開始了一項協作編輯協議。[12]

其他出版業務

除了這本雜誌,《白浮流》還出版了一些散文和其他文集。

  • 「將你的不同意見商品化: 《白浮流》中的沃爾沃」 由托馬斯 · 弗蘭克和馬特 · 維蘭德編輯。 諾頓,1997年。 Isbn 0-393-31673-4
  • 「新經濟的文化政治」( 《白浮流》薩爾沃斯)。 編輯: Thomas Frank 和 David Mulcahey。 諾頓,2003。 Isbn 0-393-32430-3
  • 「棉花租戶: 三個家庭」 編輯: John Summers。 梅爾維爾莊園,2012。 阿拉巴馬州佃農手稿摘錄,作者詹姆斯 · 阿吉。 Isbn 978-1612192123
  • 「對你來說沒有未來: 《白浮流》裡的沃爾沃」 約翰 · 薩默斯,克里斯 · 萊曼和托馬斯 · 弗蘭克編輯。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14。 Isbn 978-0-262-02833-2[13]

播客

《白浮流》 現有兩個播客(Podcast),一個是 Amber A'Lee Frost 和 Sam Kriss 的鯨魚嘔吐物,還有 Corey Pein 的烏有之鄉消息。

參考文獻

  1. ^ https://twitter.com/maximillian_alv/status/936300461837160448
  2. ^ 2.0 2.1 The Baffler. About. June 2016 [June 21, 2016]. 
  3. ^ Peter Monaghan. ‘The Baffler’ Will Reappear via MIT Pres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ober 26, 2011 [2014-07-30]. 
  4. ^ Elizabeth Taylor. Mixing Business With Culture. Chicago Tribune. January 11, 1998 [2014-07-30]. 
  5. ^ Leon Nefaykh. Remember the Grunge Hoax?. New York Observer. August 14, 2009 [2014-07-30]. 
  6. ^ Albini, Steve, The Problem with Music, The Baffler (5) (Chicago: Thomas Frank), 1993, (5), ISSN 1059-9789, OCLC 248385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 also archived from the dead Baffler site. (Reprinted in Maximum RocknRoll #133 (June 1994) and later various websites.)
  7. ^ Jennifer Schuessler. The Baffler Puts Its Archive Online. New York Times. July 21, 2014 [2014-07-30]. 
  8. ^ Ron Charles. A quarter century of the Baffler. Washington Post. July 21, 2014 [2014-07-30]. 
  9. ^ Leon Nefaykh. Color Me Baffled! Thomas Frank's Magazine Lives Again. New York Observer. June 24, 2009: 10 [2014-07-30]. 
  10. ^ Peter Monaghan. ‘The Baffler’ Will Reappear via MIT Pres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ober 26, 2011 [2014-07-30]. 
  11. ^ Peter Monaghan. MIT Press and a Rebellious Journal Will Part Way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October 28, 2014 [2014-10-30]. 
  12. ^ http://ctxt.es/es/20170906/Politica/14825/The-Baffler-CTXT-acuerdo-editorial-EE-UU.htm
  13. ^ A French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as Le Pire des Mondes Possibles by Editions Agone in 2015.

外部連結


[[Category:文化雜誌]] [[Category:1988年創辦的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