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Assault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Urban Assault
類型第一人稱射擊即時戰略
平台Windows
開發商TerraTools英語TerraTools
發行商微軟遊戲工作室
設計師Bernd Beyreuther[1]
音樂Sylvius Lack[1]
模式單人多人
發行日
  • 北美:1998年7月31日[1]

Urban Assault》是一款結合了即時戰略第一人稱射擊類型的戰爭題材電腦遊戲,由德國的TerraTools英語TerraTools公司開發,微軟發行。遊戲的執行平台為Windows,發行於1998年7月31日,有英語法語德語日語四個語言版本[1]

遊戲以環境崩潰,資源匱乏引起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彼時「電漿成型技術」(英語:plasma formation technology)已經成熟,各方勢力得以快速製造無人駕駛坦克戰鬥機等戰力投入戰場。不同於一般的即時戰略遊戲,玩家在製造與指揮部隊之外,亦可選擇親自控制載具,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戰鬥[2]

遊戲內容

在單人模式中,遊戲每局的目標是占領地圖內所有的「關鍵區域」(英語:key sector)以激活「傳送門」(英語:beam gate),並將玩家的「主基地」(英語:host station)移動至傳送門內,進入下一關卡。雖然遊戲目標並不是摧毀敵軍,但由於敵對勢力的主基地一般都處於關鍵區域或傳送門的周邊甚至正上方,玩家往往必須通過消滅敵軍來達成遊戲目標[3]

主基地是一個特殊的單位,是遊戲中的生產中心。玩家需消耗遊戲中唯一的資源「能量」(英語:energy)來在主基地附近製造建築與作戰單位。「發電站」(英語:power station)是遊戲中唯一的能量來源,其可輸出的能量沒有限量,唯掛載的白色箱體數量越多,輸出能量的效率越高。當主基地位於發電站附近時便會自動地獲取能量,距離越近,「收穫效率」(英語:efficiency)越高;另外,占領發電站周邊的區域,亦可提高收穫效率。消滅對方的主基地可以提高主基地的能量容量上限。

遊戲劇情

《Urban Assault》的劇情發生於未來地球經歷了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擴大,史稱「大失誤」(英語:The Big Mistake)。臭氧層的毀滅導致了海洋浮游生物的滅絕,整個地球的食物鏈進而崩潰。由此引發的糧食短缺很快演變為了爭奪資源的戰爭,也促使了電漿成型技術的誕生。這項技術能將能量直接轉變為物質,各國由是得以快速組建軍隊,世界也因此陷入徹底的戰亂,這即是遊戲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為避開高強度的紫外光線和有毒的空氣,人類被迫躲進避難居所生活,但由於絕大部分成年人都已經攝入過被污染的食物,基本上都無法活過五年[4]

同時,一族外星人「米科尼安」(英語:Mykonian)入侵地球,認為人類白白浪費了地球富饒的資源,應予驅除。米科尼安向地殼投放了大量用以直接從地核掠奪能量的「寄生機器」(英語:Parasite Machine),欲冷卻地核溫度,進而削弱地磁場強度,最終使得愈發強烈的太陽輻照毀滅地球上所有植物生物質,創造出適宜米科尼安生存的環境。在遊戲中,米科尼安主要活動於北歐一帶,正是因為它們喜愛較低的溫度,且低溫有利於資料傳輸

另一族外星人「蘇爾戈伽爾」(英語:Sulgogar)則入侵至了北非區域,因高溫環境是蘇格加絕佳的產卵場。蘇爾戈伽爾在遊戲的中後期方才登場,是極為強大的對手。

除玩家扮演的「抵抗軍」(英語:The Resistance)外,人類還分有三個陣營,分別是「戈爾科夫」(英語:Ghorkov)、「特爾卡斯滕」(英語:Taerkasten)以及「黑教」(英語:The Black Sect[5]

每個關卡開始前,遊戲會播報一段劇情簡報,玩家通常會通過這些簡報來了解劇情。然而除此之外,遊戲的許多幫助頁面都藏有隱蔽的按鈕,通向遊戲的劇情故事片段。

陣營

抵抗軍

抵抗軍(英語:The Resistance)的總部位於英國,是尊崇民主自由的陣營。抵抗軍曾經瀕臨覆滅,危急存亡之刻,一群工程師黑客自由世界電腦連接在一起,創造出了七座強大的「主基地」(英語:host station),扭轉了這一局勢。然而抵抗軍不願將人類的未來託付給人工智慧,因此決定由七名自願犧牲肉體的人來出任「神經突觸捐體」(英語:SDU, Synpatic Doner Unit),駕駛掌控七座主基地。這七個人被抵抗軍奉為英烈,因其「為他人之肉身存續,情願毀滅自我之肉身」。

在單人模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即是僅剩的一個神經突觸捐體,SDU 7。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閱讀已被摧毀的SDU留下的日誌

抵抗軍的作戰單位種類繁多,如配有速射飛彈的重型武裝直升機「蜻蜓」(英語:dragonfly),小型核彈載具「犀牛」(英語:Rhino),防空坦克「狐狸」(英語:fox)等。抵抗軍的武器主要是炮彈火箭飛彈機關槍等,設計風格大多是90年代的「現代風」。其作戰單位的性價比出眾,泛用性強,但火力偏弱[5]

戈爾科夫

戈爾科夫(英語:Ghorkov)興起自「大失誤」後的東歐,其主基地標誌是一個紅星,代表其共產主義主張。戈爾科夫所曾經是抵抗軍的盟友,但遭到抵抗軍的背叛,被出賣給米科尼安,後反目成仇。戈爾科夫所使用的科技與作戰單位都與抵抗軍相近,但其核武器更為先進,其設計亦富有90年代視角的「未來風」。

戈爾科夫是玩家在遊戲中遭遇的第一個敵對陣營,其後續出場貫穿整個遊戲,但實力較弱,容易擊敗。

戈爾科夫的作戰單位速度快,靈活性佳。地面突擊車「特赫特拉克」(英語:Tekh-Trak),對空氣墊坦克英語Hovercraft tank「斯皮季」(英語:Speedy),專用於打擊主基地的碟狀飛機「吉甘特」(英語:Gigant),以及「加爾戈伊爾」(英語:Ghargoil)系列航具等,都是富有戈爾科夫特色的載具。相較於抵抗軍,戈爾科夫的火力主要依靠其空中單位,而其地面單位較為孱弱[5]

特爾卡斯滕

特爾卡斯滕(英語:Taerkasten)陣營分布於南歐非洲,但最初起源於中歐北歐。特爾卡斯滕有著濃郁的邪教味道,充斥著原教旨主義者盧德主義者,並聲稱憎惡一切科技,譴責抵抗軍和戈爾科夫等濫用科技的勢力毀滅了地球的臭氧層,卻諷刺地以「必要之惡」的名義接納了先進的電漿成型技術,並保有大量先進的武裝。特爾卡斯滕尤其仇視戈爾科夫,因其以發達的核技術而著稱。

特爾卡斯滕的作戰單位普遍火力強大,裝甲厚重,代價則是笨重,緩慢,面對靈活的襲擾戰術英語Hit-and-run_tactics往往無能為力。特爾卡斯滕在進攻中傾向於同時派出大量的「赫策爾」(英語:Hetzel)式戰鬥機來配合「列昂尼德」(英語:Leonid坦克的地面進攻。該陣營的設計風格源自於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5]

米科尼安

米科尼安(英語:Mykonian)視地球僅如一塊電池,而視人類為不知對其加以利用的草芥。米科尼安傾向於在它們易於融入環境的區域出沒。

米科尼安的單位呈幾何體狀,配有「空氣稜鏡」(英語:Air Prism)、「地基立方」(英語:Ground Cube)等獨特的名稱。米科尼安使用離子炮作為武器,火力極為強大,唯其裝甲較為薄弱。遊戲的最終關卡任務即是摧毀米科尼安設置在地球上的寄生機器[5]

蘇爾戈伽爾

蘇爾戈伽爾(英語:Sulgogar)認為人類是上好的肥料。蘇爾戈伽爾的作戰單位全部浮空,且擁有知覺。玩家絕少遭遇蘇爾戈伽爾,但該陣營擁有遊戲中最強的火力,「粒子光束」(英語:Particle Beam)。作為代價,蘇爾戈伽爾的主基地無法創造發電站,其單位種類也寥寥無幾。

按照預設配備,玩家無法在多人遊戲中使用蘇爾戈伽爾陣營,然而通過使用著名的「跳牆」(英語:jump gun)秘技,或者通過使用遊戲模組,玩家便可扮演蘇爾戈伽爾[5]

黑教

黑教(英語:The Black Sect)是一個由海盜拾荒者商人組成的神秘陣營。黑教的作戰單位擁有偽裝能力,不會顯示在玩家的雷達上。玩家無法在多人模式中扮演黑教陣營。

黑教不擁有自己的單位,全部都是從其他陣營竊取而來。黑教的「鐵砧」(英語:Anvil)主基地剽竊自抵抗軍,是抵抗軍現有主基地的原型機;離子炮空艦「布倫斯泰因」(英語:Bronsteijn)則來源於特爾卡斯滕。更甚者,黑教還能製造米科尼亞和蘇爾戈伽爾陣營的單位,這表明黑教亦曾與外星種族有過糾葛。

在遊戲中,黑教擁有能夠製造該關卡中所有其他出場勢力的單位的能力。由於不似其他陣營一般優劣勢鮮明,又擁有雷達匿蹤能力,黑教往往是最難以擊敗的對手[5]

評價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GameRankings71%[8]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GameSpot6.5/10[7]
IGN6.8/10[6]

《Urban Assault》收到的媒體評價褒貶不一,但由於缺少宣傳推廣而銷量慘澹,截至1999年,遊戲銷量僅有40萬份[9]。遊戲因其複雜的介面,落後的操作方式,單調的遊戲模式,隨遊戲進度而陡增的難度以及上手困難而遭到批評。同時媒體亦稱讚了其創新的遊戲模式,逼真的三維戰場體驗,可破壞的遊戲環境,豐厚的策略深度,種類豐富的載具,對控制桿設備的絕佳支援以及馬克·史諾英語Mark Snow的編曲[10]

然而,與媒體普遍給出的平平評價不同,《Urban Assault》在多家玩家打分的網站上皆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分。直至2012年,圍繞這款遊戲的愛好者社區仍然保持活躍[11][12],不斷有新的遊戲模組等內容製作出來[13]。2016年,愛好者社區將一個引擎重製版上傳至了Github[14][15]

《都會黎明》

《Urban Assault》原計劃推出《都會黎明》(英語:Metropolis Dawn資料片[16],但由於遊戲本體銷量慘澹,遂遭到取消。在該資料片中,玩家可以扮演戈爾科夫和特爾卡斯滕陣營,亦有新的戰鬥單位和地圖加入。TerraTools公司變為RadonLabs公司前,免費發布了接近成品的《都會黎明》[5]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Urban Assault (Tech Info). GameSpot. [200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4). 
  2. ^ Urban Assault Review. Gamespot. 1998-09-03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3. ^ Video Game / Urban Assault. TV Tropes.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4. ^ HOTUD. URBAN ASSAULT WINDOWS - 1998. My Abandonware.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Urban Assault (Game). Giant Bomb.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6. ^ Harris, Craig. Urban Assault Review. IGN. 1998-08-13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7. ^ Chin, Elliot. Urban Assault for PC Review. GameSpot. 1998-09-03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8. ^ Urban Assault Reviews. GameRankings.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9. ^ URBAN ASSAULT - over 400.000.... terratools.de. 1999-03-17 [201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5-29). 
  10. ^ Radon Labs Game Development. Radon Labs. 2007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11. ^ Urban Assault Windows game - Mod DB. MODDB. 2014-12-17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12. ^ Urban Assault. gog. 2012-04-05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13. ^ The Stoudson Corporation.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14. ^ UA_source. Github.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15. ^ Zidane. UA:Source. metropolisdawn. 2016-06-23 [2018-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8). 
  16. ^ MISSION CD "Metropolis Dawn". terratools.de. 1999-05-03 [2018-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