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颶風丹尼爾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聆聽這篇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颶風丹尼爾
Hurricane Daniel
四級颶風(美國
從太空觀看在開放水域的颶風。颶風的發展良好,在中心擁有對稱的雲層格局和清晰的風眼。
7月21日,接近最高強度的颶風丹尼爾
形成2006年7月16日
消散2006年7月26日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50英里/小時(240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33毫巴百帕);27.55英寸汞柱
死亡無報告
損失很小
影響地區夏威夷州
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颶風丹尼爾(英語:Hurricane Daniel)是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第二強勁的颶風,也是該颶風季第4個獲得命名熱帶氣旋。7月16日,丹尼爾起源於墨西哥離岸的一股東風波,之後向西移動並穩步加強,在7月22日達到每小時240公里的最高風速,當時氣旋的特徵與環形颶風類似。之後丹尼爾由於進入水溫較低的海域,以及風切增強而逐漸減弱。7月26日,它進入中太平洋後迅速退化為殘留低氣壓。

最初預測表明氣旋將以熱帶風暴標準橫過夏威夷群島,但丹尼爾的殘餘最後在夏威夷東南方消散。風暴為夏威夷島茂宜島帶來輕到中度降雨,造成輕度水災,但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報導。

氣象歷史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7月2日,丹尼爾起源於非洲西岸的一股東風波。該東風波橫過大西洋加勒比海,並帶有少許相關的對流英語convection (meteorology),它在7月12日橫越中美洲進入東太平洋。其對流在7月13日加強,系統於兩天後在墨西哥以南展現出熱帶氣旋發展的跡象[1]。系統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動,其組織在7月16日有所改善[2]。在低層環流附近有相關的對流雨帶下,估計東風波在7月16日晚上發展成熱帶低氣壓[3]。這時其位於曼薩尼約南南西方約845公里[1]

歸類為第五E號熱帶低氣壓後,系統在中層高壓脊的引導氣流下向西移動[3]。低氣壓形成後的幾小時裡,其中心附近缺乏集中的深層對流。情況對熱帶氣旋的發展英語Tropical cyclogenesis很有利,包括溫暖的海洋表面溫度,非常少的風切以及氣旋上已經形成的反氣旋[4]。之後對流變得更加集中,以及上層流出的改善重合。根據德沃夏克分析法,氣號在協調世界時7月17日中午12點強化為熱帶風暴丹尼爾[5]。之後丹尼爾的結構很快便有所改善,展現出更多的雷暴活動和帶狀特徵[6]。系統中心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環流中心有明確的雨帶圍繞[7]。隨著系統形戍眼狀特徵[8]國家颶風中心在7月18日晚上將丹尼爾升級為颶風,當時候其位於卡沃聖盧卡斯南南西約1420公里[1]

颶風丹尼爾接近最高強度時的衛星雲圖動畫

7月19日,丹尼爾的風眼在衛星圖像上變得更為明顯[9],其後發展成一個針孔式風眼[10]。風暴進入眼牆置換循環並轉向西北西方移動,其強化趨勢暫時停止,之後在7月20日快速加強並達到大型颶風標準[1]。當天晚上,颶風丹尼爾組織成一個非常對稱的氣旋,其中心有一個非常明顯,直徑約為50公里的風眼。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四級標準後,氣旋的外觀與環形颶風相似[11],環形颶風的特點是擁有巨大而對稱的風眼,周圍有厚厚的環形強對流包圍,通常能夠保持其強度和結構達數天之久[12]。7月21日,颶風進入另一次眼牆置換循環。在周期完成後,丹尼爾在7月22日早上達到每小時240公里的最高風速。此風速保持約18小時後,丹尼爾進入了一片水溫逐漸轉涼的海域,強度開始逐漸減弱[1]。7月23日,風眼變得更為明顯[13],之後風速下降,雲頂再次回暖[14]

颶風在7月24日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的預報責任區[1],此時其風眼消失在衛星圖像上。原本預計丹尼爾將以熱帶風暴標準橫過夏威夷群島,因為該群島附近海域的水溫較高[15],而預計風切亦是微弱[16]。然而,風暴因北面的高壓脊減弱而減速,以及在水溫較低和東風切增強的共同影響下,丹尼爾在7月25日減弱為熱帶風暴[1]。當天晚上,外露的環流中心附近已經沒有活躍的對流,系統在7月26日早上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由於雷暴活動也未能重新發展,丹尼爾於協調世界時7月27日凌晨0時退化成殘留低氣壓,殘留低氣壓繼續向西北西方移動,在7月28日於夏威夷大島東南方消散[16]

防災措施和影響

7月28日,丹尼爾的殘餘在夏威夷附近時的衛星圖像

由於起初預測颶風丹尼爾將以熱帶風暴標準橫越夏威夷群島,夏威夷州夏威夷縣的官員建議居民準備颶風應急包裹,他們還建議購買不易變壞的食物和電池。這候,風暴距該離州可能受影響的地區還有數天,結果只有很少居民立即準備[17]檀香山國家氣象局對夏威夷東面海灘發布高海浪預警,警告在沙灘上的人不要下水[18]。美國國家氣象局對丹尼爾的殘餘發布暴洪觀測預警和強風警告[19]

7月28至29日,丹尼爾的殘餘為夏威夷大島茂宜島的向風區域帶來50至125毫米降雨量[16]。茂宜島上的西威魯埃基(West Wailuaiki)在一天內記錄了98.3毫米的降雨量,是颶風帶來單日降雨量最高的地方[20]。風暴也為東茂宜島的分水嶺帶來降雨[21]。特別是在夏威夷大島凱盧阿-科納的降雨造成道路積水英語Ponding,小溪也出現泛濫。不過沒有任何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報導[22]。一個位於嘉萊英語Ka Lae的氣象站簡要地報告持續風速約為每小時56公里,陣風每小時72公里[16]

第61屆跨部門颶風會議期間,夏威夷州民防部請求將「丹尼爾」(Daniel)這個名稱除名,理由是它帶來很大的威脅或損失,讓人難以忘記[23],但世界氣象組織並沒有同意這項請求[24]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Jack Beven. Hurricane Danie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PDF).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9). 
  2. ^ Stewart & Rhome. July 16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18-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3. ^ 3.0 3.1 Beven. Tropical Depression Five-E Discussion On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4. ^ Pasch. Tropical Depression Five-E Discussion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5.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Daniel Discussion Thre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6. ^ Mainelli & Avila. Tropical Storm Daniel Discussion Fi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7. ^ Pasch. Tropical Storm Daniel Discussion Six.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8. ^ Rhome & Stewart.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Eigh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9. ^ Stewart and Brown.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El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10. ^ Stewart and Brown.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Twel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11. ^ Brown.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Six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12. ^ Knaff, John A.; J.P. Kossin; M. DeMaria. Annular Hurricanes (PDF).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pril 2003, 18: 204–223 [2009-02-28]. Bibcode:2003WtFor..18..204K. doi:10.1175/1520-0434(2003)018<0204:AH>2.0.CO;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1-08). 
  13. ^ Brown & Stewart.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Twenty-S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14. ^ Brown & Stewart.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Twenty-Eigh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15. ^ Houston. Hurricane Daniel Discussion Thirty-One.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16. ^ 16.0 16.1 16.2 16.3 Overview of the 2006 Central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Season.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06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3). 
  17. ^ Rod Thomson. Weakening Hurricane Daniel still a concern for Big Isle. Honolulu Star-Bulletin. 2006-07-25 [2007-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18. ^ Hurricane Season 2006: Daniel (Eastern Pacific).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2006 [2007-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19. ^ Honolulu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July 2006 Tropical Weather Statements. 2006 [2007-12-29]. (原始內容 (TXT)存檔於2012-02-09). 
  20. ^ Kevin R. Kodama. July 2006 Hawaii Precipitation Summary. Honolulu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6 [2007-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9). 
  21. ^ Edwin Tanji. Trades dissipate remnants of Daniel. Maui News. 2006-07-29. 
  22. ^ Event Report for Hawaii.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2006 [2007-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23. ^ The Nation's Hurricane Program: An Interagency Success Story (PDF). Interdepartmental Hurricane Conference. 2007 [2007-12-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10). 
  24. ^ Dennis H. McCarthy.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Instruction Tropical Cyclone Names and Pronunciation Guide (PDF). 2007 [2007-12-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9-10). 
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



* 中太平洋颶風
# 大西洋颶風